一樣東西看起來是什麼顏色,和照在它身上的光有關,更和它選擇反射的光有關。光譜,是複色光經過色散系統(如稜鏡、光柵)分光後,被色散開的單色光按波長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圖案,全稱為光學頻譜。光譜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見光譜是電磁波譜中人眼可見的一部分,在這個波長範圍內的電磁輻射被稱作可見光,可見光的波長為400nm~760nm,散射後可分為紅、橙、黃、綠、青、藍、紫7個顏色,集中起來則為白光。除了可見光,還存在著一種不可見光,它又分為兩種:位於紅光之外區的叫紅外線,波長大於760nm,位於紫光之外區的叫紫外線,波長290~400nm。
波長不同的電磁波,能引起人眼對顏色感覺的不同。譬如,波長為770nm~622nm的,人眼感知的是紅色,波長為600~597nm的,人眼感知的是橙色,波長為455~350nm的,人眼感知的是紫色,以此類推;
其實,光譜數據就相當於顏色的DNA,對於印刷/印染/包裝等多個領域而言,光譜數據具有相當大的價值。如何將QTX光譜數據轉換成LAB / RGB / XYZ數值方便我們使用呢?在這裡先隆重介紹一下我們千通彩近期開發的色彩工具箱,裡面包含了很多色彩轉換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實用小工具,其中就包含了馬上要介紹的QTX光譜數據轉化工具,名稱叫:光譜反射計算。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光譜數據轉換)工具的使用;
點擊光譜反射計算工具後,進入的頁面如下圖顯示(默認展示的是一組「橘色」系的色彩光譜數據):
頁面中,最左側一列為上傳的一組光譜數據(共36組),讀取波長為380nm~730nm,波長間距10nm。
使用方法:
1、如果你手上有光譜數據,那麼只需要填寫兩項:第一項填寫光譜數據。第二項,最小波長(是指該樣品光譜數據的第一個波長大小。350nm或者400nm,qtx默認是400nm);
2、如果你手上的樣品數據是qtx格式,那麼可以直接上傳Qtx數據。如下圖:
當你把滑鼠放在系統推薦的相近色號上,可以看到對應的色差值,譬如該「橘色」與色號PANTONE 16-1546TCX的色差為2.4,與PANTONE 2448C的色差是10.3,與PANTONE 16-1541TPG的色差是4.3,與PANTONE Warm Red的色差是8.9。
通過上傳的光譜數據,我們可以得出一個非常關鍵的數值,叫XYZ值,也叫三刺激值。CIE(國際照明委員會)是位於歐洲的一個國際學術研究機構,1931年,CIE在會議上根據之前的實驗成果提出了一個標準——CIE1931-RGB標準色度系統。
CIE1931-XYZ是與CIE1931-RGB相關的相像的基色系統,但更適用於顏色的計算。國際上色度計算、顏色測量和顏色表徵的統一標準,是幾乎所有測色儀器的設計與製造依據。
1976年,CIE 1931 XYZ系統進行了非線性變換,制定了CIE 1976 L*a*b*顏色空間的規範。所以,RGB要轉換成Lab,需要先再轉換xyz。xyz在顏色轉換過程中有著想當重要的位置。
當你需要轉換成其他顏色時,比如:Lab,Lch,Yxy,hsv,hsl,rgb,這裡需要使用到另外一個小工具:XYZ顏色轉換工具,該工具同樣可以在千通彩色彩工具箱裡面找得到,將上面的XYZ值三個數字一次性複製粘貼到 XYZ顏色轉換工具 左側框中,轉換出改光譜數據的其他色彩空間的色值了。
Xyz顏色轉換工具:
由於每種元素都有自己的光譜,不同元素的光譜會有不同的位置的顏色的譜線,或者會缺少某些譜線,但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質的譜線卻總是會在同一個位置具有相同顏色的譜線。根據光譜來鑑別物質和確定其化學組成,這種方法被稱作光譜分析。如今很多生產工藝領域,顏色的精確度和一致性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標準,利用光譜數據實現顏色的精準再現,所有顏色交流全部通過數位化交流,減低色差打造品牌統一性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