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兇猛」淡水魚入侵中國,目前尚未發現其「天敵」

2020-12-05 唐老鴨旅遊社

世界上最「兇猛」淡水魚入侵中國,目前尚未發現其「天敵」

物種入侵是這些年來一直討論的話題,很多外來物種的泛濫都是人為的,因為動物幾乎不可能自己會選擇去一個新的環境。前不久有新聞曝出世界上最兇猛的淡水魚入侵中國,一直到了現在也沒有發現它的天敵,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如果在一個環境中來了一個新的物種,這對於生態環境來說是一個極大的破壞,因為外來物種幾乎是沒有天敵的,這也就會導致物種的泛濫。這個入侵到中國的物種就是鱷雀鱔,它是一種肉食性魚類,而且非常兇猛具有攻擊性,這種魚體重最大能夠到達300斤,也就相當於是兩個人的體重,真的是讓人不可思議。

目前尚沒有發現這種動物的天敵,所以這種動物很容易在海中泛濫,這對於海中的生物也是一項極大的挑戰,因為這種魚對其他物種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威脅。

在小編看來,我們只有將這種魚類給控制住,才能夠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物種的泛濫很有可能對環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對此,小夥伴們是如何看待的呢?你有沒有聽說過這種魚類呢?快來評論區回復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巨型魚」入侵中國,尚未發現天敵,在美國可長到300斤
    現如今,物種入侵事件頻繁發生,解決辦法尚未出現。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稍不留意就會發生物種入侵的事件。由於入侵物種在當地缺乏天敵,泛濫成災只是時間問題。最近我國的廣東地區發現了一種新的入侵物種,它的名字叫做鱷雀鱔。
  • 它是世界上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國內一直都有人養著玩 - 現代快報...
    昨天,「毒魚雀鱔」在微博上突然火了。網友爆料稱,11月1日晚,南京一位市民在下關小桃園護城河釣到一條怪魚,經確認正是雀鱔。而在重慶,剛剛有漁民在長江捕捉到雀鱔,漁政部門說,這種魚原本生活在美洲地區,是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其卵有劇毒,千萬不可食用。  現代快報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南京此前沒有捕獲這種魚的公開報導,但其實在花鳥市場就有很多銷售雀鱔的,它屬於引進觀賞魚類。
  • ...在榕城內河釣到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的雀鱔,更兇猛的食人魚...
    兩周前,本報也報導了有市民在福州新店一條內河中,釣到一條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的雀鱔。 這引起市民擔心,福州是否也有食人魚,它們會像雀鱔一樣「遊」進福州江河嗎?對此,福州漁業部門表示,目前未在福州花鳥市場上發現公開銷售的食人魚。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食人魚的身影卻在福州一些本土論壇中浮現。
  • 兇猛物種鱷雀鱔疑現白雲湖 缺少天敵將威脅土著魚類
    兇猛入侵物種鱷雀鱔疑現白雲湖在我國缺少天敵,將對土著魚類構成極大威脅「外來物種鱷雀鱔如果真來到白雲湖,會對水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鱷雀鱔生性兇猛、生存能力強,在我國缺少天敵,將對土著魚類構成極大威脅,嚴重危害當地生態系統。較大的鱷雀鱔一天可以吃幾十斤淡水魚,一個池塘或養殖水域有1—2條這樣的魚,可以將池塘裡養的魚都吃光。」14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資源養護處處長羅剛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日一則《廣州白雲湖現大型不明魚類,疑似外來物種鱷雀鱔》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
  • 世界上最兇殘的的淡水魚有哪些?
    世界上最兇殘的的淡水魚有哪些?海洋深處隱藏著很多的神秘,同時這裡也有很多的危險魚類,而這些危險的創造者正是它們,他們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一起看看。巨骨舌魚巨骨舌魚巨骨舌魚是巨骨舌魚屬的物種,亦稱海象魚。成魚體長可達2-6米,重可達100千克。體形巨大。頭部骨骼由游離的板狀骨組成。
  • 地球上十大兇猛的淡水魚 中國的大頭魚名列前三
    2017-08-02 15:16:01 來源: 民間奇聞軼事 舉報   世界上淡水魚約有
  • 老人江中捕獲雀鱔 名列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圖)
    怪魚嘴巴長又尖,一口尖牙鋒利嚇人  這是外來物種「雀鱔」,為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市民切勿隨意放生記者隨後向專家求證得知,該魚學名雀鱔,屬外來物種,是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特別要提醒市民注意的是,抓到後不能隨意放生,因為雀鱔並非善物,若不加以控制,將直接威脅到本地魚類生存。  當天上午9時許,在中興大橋南橋底冬泳碼頭,市民韋師傅和劉老伯等人正在清洗碼頭,突然發現岸邊遊來了一條長得很奇怪的魚,劉老伯立即上前將其抓住。眾人仔細一看,嚇了一跳:還真沒見過這樣的魚。
  • 世界上最兇猛的淡水魚——水虎魚 生吃蛇和水鳥
    第1頁:這是世界上最兇猛的淡水魚——水虎魚 第2頁:它有極其鋒利的牙齒 第3頁:魚群能在極短時間內將獵物消滅 第4頁:依靠鋒利的牙齒,任何獵物都無法逃脫 第5頁:這條蛇進入了水虎魚的領地 第6頁:魚群蜂擁而至 第7頁:大蛇不停地掙扎,甚至想跳出水面 第8頁:瞬間已經只剩骨頭了 第9頁:瞬間已經只剩骨頭了
  • 兇猛入侵物種鱷雀鱔疑現廣州白雲湖 將對土著魚構成極大威脅
    原標題:兇猛入侵物種鱷雀鱔疑現廣州白雲湖,將對土著魚構成極大威脅  「外來物種鱷雀鱔如果真來到白雲湖,會對水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鱷雀鱔生性兇猛、生存能力強,在我國缺少天敵,將對土著魚類構成極大威脅,嚴重危害當地生態系統。
  • 北美「河中巨怪」入侵中國,中國吃貨卻搞不定
    要論對美食的喜愛,那廣東人絕對是名列榜首,然而特別喜歡吃魚的廣東人,卻對一種魚發了愁,那就是鱷雀鱔,這是一種入侵物種,鱷雀鱔屬史前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1億多年,是一種古老魚種,比恐龍還早出現,有著活化石之稱。
  • 繼水葫蘆後,又一個外來物種入侵中國,尚未發現天敵根治困難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國外的經濟交流越來越多,有利有弊,優點是給了中國更多的經濟發展機會,缺點是給我們國家帶來了更多外來物種入侵的危險。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美食國家,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都是可以吃的。現如今非常受歡迎的小龍蝦以及牛蛙都是外來入侵物種,但是被中國人用吃的方式解決了,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物種並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其中很多物種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對經濟發展也帶來了很大的危害。
  • 這一兇猛外來物種,長得像黑魚,離水半天不死,已入侵大量河流
    導讀:這一兇猛外來物種,長得像黑魚,離水半天不死,已入侵大量河流國內的淡水魚之中,黑魚是比較受歡迎的一個種類,它的肉質緊實,味道鮮美,在市場上常年暢銷。眾所周知,黑魚是一種比較兇猛的肉食性魚類,白邊烏鱧同樣如此,這是鱧屬魚類的天性。正因為如此,白邊烏鱧到了野外河流水系之後,會大量捕食野外的各種小雜魚,同時還會吞食各種魚卵。而它基本沒有天敵,在野外繁殖得很快,就和幾十年前的黑魚一樣,是河流之中的「禍害」。只是黑魚早已端上餐桌,不必擔心野外數量過多,而白邊烏鱧知名度不高,如今的情況讓人擔心。
  • 北美「河中巨怪」入侵,驚掉中國吃貨筷子
    要論對美食的喜愛,那廣東人絕對是名列榜首,然而特別喜歡吃魚的廣東人,卻對一種魚發了愁,那就是鱷雀鱔,這是一種入侵物種,鱷雀鱔屬史前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1億多年,是一種古老魚種,比恐龍還早出現,有著活化石之稱。
  • 盤點世界上十大兇猛淡水魚,黑魚竟然也在排行中!
    近日一條廣州白雲湖「水中殺手」被抓的新聞火了,這水中的怪魚小編還是第一次見,長得非常像鱷魚,所以特意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個「水中殺手」叫鱷雀鱔,是目前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屬於外來物種。為什麼在我們國家水域會出現如此兇惡的魚呢?小編還曾想過,如果在河邊釣魚,從河裡竄出一條鱷魚的場景,現在好像快要實現了!
  • 廣東人民都沒辦法,北美「河中巨怪」入侵中國
    要論對美食的喜愛,那廣東人絕對是名列榜首,然而特別喜歡吃魚的廣東人,卻對一種魚發了愁,那就是鱷雀鱔,這是一種入侵物種,鱷雀鱔屬史前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1億多年,是一種古老魚種,比恐龍還早出現,有著活化石之稱。
  • 觀賞魚店在賣十大兇猛淡水魚雀鱔 專家:勿放生
    家住江北區的侯先生是觀賞魚愛好者,前兩天來到望海花市附近的水族館買觀賞魚時,竟發現了稱為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的雀鱔。    工作人員史水利證實,雀鱔是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是一種有活化石之稱的古老魚種,如果出現在公共水域,十分危險,極有可能危害本地漁業資源,造成物種侵害,但目前還沒有禁止出售雀鱔的法律法規。他提醒市民,雀鱔的卵有劇毒,一旦誤食可能致命。
  • 它是世界最大的淡水魚,上千斤重幾乎沒有天敵,卻敗給了泰國吃貨
    魚是很多人的最愛,尤其是各種各樣的淡水魚,因為相比海魚淡水魚更加的常見,種類和分布也更廣一些,而且也更加的好捕撈。最為關鍵的是一般淡水魚要比海魚便宜實惠一些。這也就是相比海魚淡水魚更受歡迎的原因。淡水魚的種類很多,而且淡水魚的吃法多樣,適合各種不同的烹飪方式,不管是哪一種吃法都非常美味。但是一般來說相比海魚淡水魚也更小一些,一般最多也就幾十斤重左右。但是咱們今天所說的淡水魚,它是世界最大的淡水魚,上千斤重幾乎沒有天敵,但是卻敗給了泰國吃貨。被吃的成為瀕危物種。
  • 世界十大最兇猛淡水魚 食人魚僅排第二
    10.犬齒脂鯉如果你曾經去過水族館,你可能聽說過小的脂鯉,它和其他的魚在小水池裡很容易相處,但如果你去南美,你可能會發現最大的和最可怕的犬齒脂鯉
  • 專家稱雀鱔兇猛可比食人鯧 屬於十大兇猛淡水魚
    昨天下午四時,深圳公安邊防七支隊駐梧桐山十中隊的武警戰士來到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熱心地捐贈大前天夜裡在梧桐山西坑水庫抓獲的兇猛怪魚——雀鱔,而隨著專家對該魚的深入研究,發現該雀鱔竟然是和國家禁絕的外來物種「食人鯧」齊名的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
  • 世界最兇猛的淡水魚之一,以鱷魚為食,堪稱加強版食人魚
    世界最兇猛的淡水魚之一,以鱷魚為食,堪稱加強版食人魚 2020-11-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