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猛物種鱷雀鱔疑現白雲湖 缺少天敵將威脅土著魚類

2020-12-05 環球網

兇猛入侵物種鱷雀鱔疑現白雲湖

在我國缺少天敵,將對土著魚類構成極大威脅

「外來物種鱷雀鱔如果真來到白雲湖,會對水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鱷雀鱔生性兇猛、生存能力強,在我國缺少天敵,將對土著魚類構成極大威脅,嚴重危害當地生態系統。較大的鱷雀鱔一天可以吃幾十斤淡水魚,一個池塘或養殖水域有1—2條這樣的魚,可以將池塘裡養的魚都吃光。」14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資源養護處處長羅剛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近日一則《廣州白雲湖現大型不明魚類,疑似外來物種鱷雀鱔》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

白雲湖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2月9日大年初五,白雲湖值班人員在巡查中,發現一條體長約2米的大型魚類浮現水面。經專家分析,疑似外來物種鱷雀鱔。13日下午,這條怪魚再次現身,保安嘗試拿鋼叉進行捕捉卻無功而返。

疑為觀賞魚愛好者放生或丟棄到白雲湖

「雀鱔是雀鱔目雀鱔科大型魚類的統稱,產於北美或中美等地,主要棲於淡水,有銳利牙齒,均為肉食性兇猛魚類。鱷雀鱔體型巨大,最大體長可達3米,重達160公斤,是現存7種雀鱔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鱷雀鱔被列為世界十大最兇猛淡水魚,幾乎所有水裡的活物它都吃。由於什麼都吃的緣故,其棲息的水域很少有其它魚類生存。」羅剛說。

羅剛介紹,鱷雀鱔分布於墨西哥到美國的墨西哥灣沿岸,密蘇裡河和俄亥俄河,尼加拉瓜。早期作為大型的觀賞品種引進我國,是市場傳統的品種之一,現全國各地的觀賞魚市場和養殖場皆有繁育該品種。

既為觀賞品種,它如何來到白雲湖?

「鱷雀鱔作為觀賞魚從美國引進中國,觀賞魚愛好者養殖一段時間後,由於其體型大,飼養成本高,故可能放生或丟棄到白雲湖。」羅剛推測。

為了儘快捕獲這條怪魚,白雲湖已委託珠江水產研究所提供專業協助。據悉,已定幾個方案,正在進一步篩選,當務之急是要把這條怪魚隔離,避免它進入珠江流域。

「如果捕獲後應進行無害化處理,一般是處死後進行深埋。」羅剛說。

外來物種一旦進入水域或帶來嚴重危害

「據不完全統計,自1957年引進莫三比克羅非魚,我國已引進外來水生物種約150種。此外隨著休閒與觀賞漁業的發展,各種國外的觀賞魚類也被大量引進到國內。目前,國內養殖的觀賞魚除極少數本土原生觀賞魚外其他均為國外外來物種。」羅剛說。

然而,這些外來物種一旦進入我國的水生生態系統,有可能對我國的水生生物多樣性和水域生態安全帶來嚴重影響和危害。

「對於外來水生物種管理,目前主要是依據《野生動物保護法》,該法規定:引進外來物種應採取防範措施防止進入野外環境;放生外來物種造成危害要承擔法律責任。2016年原農業部聯合國家宗教事務局印發了《農業部辦公廳 國家宗教事務局辦公室關於進一步規範宗教界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動的通知》,加強對放生行為的科學指導。」羅剛說。

對於加強外來水生物種的防控,羅剛建議,禁止人為放生和隨意丟棄;養殖需採取嚴格的防逃逸措施;公共水域如有發現應立即進行專門捕撈,野外誤捕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切勿放回原水域;儘快立法,禁止引入及交易。

同時,羅剛透露,農業農村部科教司正在牽頭制定《外來物種管理條例》,該條例將對外來物種引進、養殖、運輸、買賣、處置等行為作出嚴格監管。條例出臺將切實推動外來水生物種防控工作有效開展。

(科技日報北京2月14日電)

相關焦點

  • 兇猛入侵物種鱷雀鱔疑現廣州白雲湖 將對土著魚構成極大威脅
    原標題:兇猛入侵物種鱷雀鱔疑現廣州白雲湖,將對土著魚構成極大威脅  「外來物種鱷雀鱔如果真來到白雲湖,會對水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鱷雀鱔生性兇猛、生存能力強,在我國缺少天敵,將對土著魚類構成極大威脅,嚴重危害當地生態系統。
  • 廣州白雲湖現大型不明魚類,疑似外來物種鱷雀鱔
    管理處提醒遊客切勿在水邊遊玩金羊網訊 記者何偉傑報導:白雲湖驚現大型「不明魚類」。記者2月12日從白雲湖方面獲悉,白雲湖值班人員在巡查中,發現一條體長約2米的大型魚類浮現水面。巨魚形狀奇特,由於只微微露出一小部分頭,而且片刻又沉入水裡,「身份」難以確認,疑似外來物種鱷雀鱔。
  • 白雲湖驚現2米長"怪魚" 專家:或為大型兇猛魚類鱷雀鱔
    白雲湖驚現2米長"怪魚" 專家:或為大型兇猛魚類鱷雀鱔 原標題:   2月9日,白雲湖值班人員在巡查過程中,在白雲湖西湖水域發現一條約2米長的「怪魚」。白雲區漁政專家分析稱,該怪魚很有可能是鱷雀鱔。資料顯示,鱷雀鱔屬於外來入侵物種,被稱為「水中殺手」, 會對當地的水體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  為此,白雲湖管理處在相關水域豎起了警示牌,並特別提示市民和遊客們切勿在白雲湖西湖水域下水或在水邊遊玩。
  • 白雲湖兩頭兇猛鱷雀鱔被捕獲
    原標題:白雲湖兩頭兇猛鱷雀鱔被捕獲   「我每天都去看有沒有捕到大魚,現在放心了」「為民除害,還湖安全」……   2月17日16時30分,引起廣泛關注的廣州白雲湖鱷雀鱔,被白雲湖管理處委託的專業隊伍捕獲。
  • 白雲湖兩條「水中殺手」被抓住了 被證實是鱷雀鱔
    目前這條鱷雀鱔和它的同伴均被白雲湖管理處聯合委託的專業隊伍捕獲。「水中殺手」大年初五露面大年初五,一條在白雲湖現身的「怪魚」引起了廣州市民熱議。有專家看到白雲湖工作人員所拍的照片後分析,此怪魚很有可能就是鱷雀鱔。白雲湖公園水域開闊,又毗鄰多個城中村,常有市民無視勸阻在湖內野泳,肉食性的大型鱷雀鱔直接嚴重威脅到人身安全。
  • 入侵物種 鱷雀鱔絕非「善茬」
    近日,在廣州白雲區的白雲湖中發現了一種「怪魚」,經白雲區漁政專家對所拍到的幾張圖進行鑑定辨認後,大家認為此「怪魚」很可能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鱷雀鱔。 它為何會出現在白雲湖中?又為何會引起如此關注,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一時引來議論紛紛。
  • 「巨型魚」入侵中國,尚未發現天敵,在美國可長到300斤
    現如今,物種入侵事件頻繁發生,解決辦法尚未出現。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稍不留意就會發生物種入侵的事件。由於入侵物種在當地缺乏天敵,泛濫成災只是時間問題。最近我國的廣東地區發現了一種新的入侵物種,它的名字叫做鱷雀鱔。
  • 世界上最「兇猛」淡水魚入侵中國,目前尚未發現其「天敵」
    世界上最「兇猛」淡水魚入侵中國,目前尚未發現其「天敵」物種入侵是這些年來一直討論的話題,很多外來物種的泛濫都是人為的,因為動物幾乎不可能自己會選擇去一個新的環境。前不久有新聞曝出世界上最兇猛的淡水魚入侵中國,一直到了現在也沒有發現它的天敵,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如果在一個環境中來了一個新的物種,這對於生態環境來說是一個極大的破壞,因為外來物種幾乎是沒有天敵的,這也就會導致物種的泛濫。
  • 廣西食人魚傷人引發關注 民眾擔憂外來物種入侵
    在內陸江河裡發現食人魚,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民眾擔心外來物種的入侵破壞本土生態平衡並引發災難。7月7日下午,柳州市民張先生在柳江河邊給小狗洗澡時,突然遭到三條兇猛的魚類攻擊,其中一條咬傷其手掌並被抓獲。該魚經廣西水產專家鑑定,確定其為桑氏鋸脂鯉,是食人魚中的一種。
  • 白雲湖「水怪」被解剖 肚子裡有八百多克魚卵!
    上周,我們「特搜」報導了,「白雲湖現鱷雀鱔
  • 隱藏在城市江河當中的水怪,偷偷的將其他魚兒吃食殆盡
    ,引來了不少居民無視警告進行野遊,結果就發生了被這兇猛的「水怪」威脅到人身安全的事件,最終在多個部門安排人員進行抓捕之後這隻「水怪」的神秘面紗被人揭開了。雖然鱷雀鱔看起來很兇猛,但它們對人類沒有威脅,而且目前還沒有發現它們會主動攻擊人類。
  • 白雲湖大型怪魚再次現身,保安用鋼叉抓捕無功而返,目前已請專業...
    目前白雲湖方面已委託珠江水產研究所提供專業協助。湖裡面很可能不止一條鱷雀鱔年初五,白雲湖工作人員在巡查時發現湖中有巨魚的身影。「一開始我們以為是鱷魚。」白雲湖管理處綜合部部長楊茂玲告訴記者,他們趕緊把拍到的照片發給相關專家看,對方判斷此怪魚是鱷魚的可能性不大,但很可能是鱷雀鱔。
  • 南方河流屢現太陽魚,形似羅非魚但更兇猛,現令日本人慾哭無淚!
    外來物種入侵在當今全球貿易密切的趨勢下已屢見不鮮,有些是人為引入,有些則是意外。甭管人為還是意外,很多外來物種在沒有天敵抑制的情況下,都對各國的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末曾引入北美洲的一種淡水魚「太陽魚」,近年來在我國多地水域有出現泛濫的跡象,它們不僅與本土魚類爭奪棲息地,還會吞食本土魚類的魚卵和幼魚,嚴重威脅本土魚類的生存。在外型上,太陽魚和羅非魚差不多一個樣,以致於太陽魚被人們經常錯認為羅非魚,但事實太陽魚更小、更兇猛。
  • 河流中號稱「狼族」的魚類,它們的牙齒極其鋒利以兇猛著稱
    食人鯧,也稱為食人魚和水虎魚,是原產於南美洲的一類兇猛魚類的總稱。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脈以東至巴西平原的亞馬遜河流域,以及巴拉那河、舊金山河、庫亞巴河和奧裡諾科河。鯧魚的種類數量仍有爭議,但一般認為鯧魚約有30種,屬於鯉科和鯉科亞科。
  • 廣州發現美國「巨型魚」,在美國能長到300斤,在中國卻沒有天敵
    ,而老外對這些入侵物種可以說束手無策,就算花重金都無法將他們清除,最後不得不來求助中國的吃貨,只要中國吃貨一張嘴,就可以將它們完全消除掉,所以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算並非所有的入侵物種都能使用。最近在廣州發現的美國「巨型魚」,在美國能長到300斤,在中國卻沒有天敵,中國吃貨更是不敢下嘴。前段時間,在廣州的白雲湖地區,發現了一種魚類,這種魚類並不屬於中國的物種,經過專家的分析,這是一種來自北美的入侵物種,叫做鱷雀鱔,是北美最大的一種魚,身長可達3米,重量超過300斤。
  • 廣州白雲湖公園肉食性大型「怪魚」已被捕獲:一抓就是兩條!
    ,毗鄰多個城中村常有市民無視勸阻在湖內野泳肉食性的大型鱷雀鱔直接嚴重威脅市民的人身安全白雲區和市農業農村局等多個部門密切關心「怪魚」,安排人員力量與白雲湖管理處一起商量解決對策。鑑於湖區魚類密度較大,已對白雲湖的水質改善工作造成一定影響,最終研究決定在西湖開展捕撈行動。針對西湖大水面水域特點,結合西湖水域具體情況,最終制定了以「圍網法+拖網法」為主、「拋網法」為輔的捕撈方案,採用圍網對湖區進行劃分3段,後分段進行拖網圍捕。同時加強人員巡查,一旦發現此魚露頭,立即出動拋網船,輔助捕撈。
  • 尼羅河鱸:有爭議的入侵物種,吃絕200種魚類,養活了3個國家
    尼羅河鱸:頗具爭議的入侵物種,吃絕200種魚類,卻養活了3個國家提到外來入侵物種,人們多是深惡痛絕。由於缺少天敵,外來入侵物種在與本土物種競爭中往往佔有巨大優勢,對當地的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環境造成毀滅性的災難。
  • 這種魚類成為外來入侵物種,美國十分苦惱,網友建議將其做成美食
    在地球上存在著233個國家和地區,在這些國家中有強有弱,其中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一個國家,其次是俄羅斯和我國,但是任憑一個國家有多強大,他都需要維持自身國內的一個生態平衡,如果這方面出現問題,那麼將會帶來極大的影響。
  • 邕江發現生性兇猛的外來物種鱷龜,千萬不要隨意放生外來生物
    雖然它們平時並不咬人,但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也能咬斷人的手指,它的到來可能會影響邕江的水域環境,也會對來邕江遊泳的市民構成安全威脅。據粗略統計,其中入侵南寧市的魚類外來物種有7-8種,林業害蟲類外來物種有5-6種。福壽螺福壽螺又名大瓶螺,蘋果螺,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81年引入我國,2003年3月被列入首批入侵我國的16種外來物種「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