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鱸:有爭議的入侵物種,吃絕200種魚類,養活了3個國家

2020-12-24 老家在農村

尼羅河鱸:頗具爭議的入侵物種,吃絕200種魚類,卻養活了3個國家

提到外來入侵物種,人們多是深惡痛絕。由於缺少天敵,外來入侵物種在與本土物種競爭中往往佔有巨大優勢,對當地的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環境造成毀滅性的災難。美國的亞洲錦鯉、澳大利亞的野兔都是外來入侵物種的典型代表,各國每年為治理入侵物種都要投入幾億甚至幾十億的資金,當然這還不包括外來物種帶來的經濟損失。

百大入侵物種之一的尼羅河鱸

然而卻有這樣一種外來入侵物種讓當地人又恨又愛,它就是尼羅河鱸魚。尼羅河鱸屬於鱸形目尖嘴鱸科中的一個淡水物種,身體呈銀色、帶淡藍色。尼羅河鱸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最大可以長到2米多、重 200多公斤。尼羅河鱸體型龐大、鮮有天敵,世界保育組織將其列入世界100大最具危害的入侵物種之一。

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維多利亞湖

提到非洲,人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炎熱的天氣和乾旱缺水,但是在東非高原卻有著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維多利亞湖。維多利亞湖泊位於東非大裂谷及其西支之間,海拔1134米,平均水深40米,面積近7萬平方公裡,僅次於北美的蘇必利爾湖

維多利亞湖被3個國家所擁有,其中大部分位於坦尚尼亞、烏幹達兩國境內,僅一小部分屬於肯亞。由於非洲地區工業不發達,維多利亞湖未收到太多汙染,因此維多利亞湖水產非常豐富,起初維多利亞湖生存著200多種魚類,其中尤以非洲鯽魚最為出名。

尼羅河鱸入侵維多利亞湖

尼羅河鱸如何進入維多利亞湖還要從上世紀50年代說起,最初尼羅河鱸並不是首先投放在維多利亞湖中,而是在克約伽湖中,目的是控制湖內經濟價值不高的小雜魚,尼羅河鱸的投放確實也取得了不錯效果。於是人們便把尼羅河鱸投放到維多利亞湖中。

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由於缺少天敵,尼羅河鱸快速大量繁殖,很快就成為了維多利亞湖的霸主,它們肆意捕食湖中的本土魚類,短短數年時間,維多利亞湖中原有的200多種本土特有魚類就被吃絕了。目前,僅有少數種類還存在於水族館中,將來能不能野外繁育成功還未可知。

「因禍得福」的維多利亞湖周邊三國

雖然尼羅河鱸吃光了維多利亞湖裡的其他魚類,但是由於維多利亞湖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這裡的尼羅河鱸個頭大、肉質鮮美,深受歐洲各國的喜愛,維多利亞湖周邊三國的尼羅河鱸產業也迅速發展。

2003年,維多利亞湖沿湖三國出口到歐洲各國的尼羅河鱸金額高達1.69億歐元,尼羅河鱸產業成為三國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從這一意義上看,尼羅河鱸養活了沿湖三國,沿湖三國可以說是「因禍得福」。

尼羅河鱸產業背後的危機

為了追求經濟利益,維多利亞湖的非法捕撈活動屢禁不止,大量尼羅河鱸的幼魚被捕撈上岸,嚴重影響了鱸魚生長繁殖。現如今,尼羅河鱸的捕撈數量逐年減少,沿湖三國的尼羅河鱸產業同樣陷入危機。

此外,由於維多利亞湖中尼羅河鱸「一家獨大」,物種多樣性喪失,湖區環境也日益惡化,加上捕撈業的發展,湖區汙染也日益嚴重。有專家預測,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維多利亞湖將變成一片沼澤。

有感

維多利亞湖的保護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地步,沿湖三國應擱置爭議,儘快採取措施,否則日後都連爭議的對象都找不到。

相關焦點

  • 最大淡水魚之一,尼羅河鱸魚入侵淡水魚產區,成最強入侵物種之一
    在魚類中,鱸魚是一種味極鮮美的食用魚,常見的鱸魚是一般體長30-40釐米,體重400-1000克左右,但在非洲,還有一種稱為「尼羅河鱸魚」的魚,最長可達近2米,重達200公斤,是世界上最大淡水魚之一,也是最強的100種入侵物種之一。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為了有理有據地反駁「吃貨無敵論」,我就來盤點一下,我國的入侵物種裡,到底有哪些是能吃的。今年6月份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表明: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入侵植物多達370種,佔比超過一半;其次是動物,有220種;也包括少量的菌物、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
  • 非洲「巨魚」入侵我國,最大可達200公斤,到中國後卻活不過20斤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這大千世界,假如有您的關注點讚,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說到入侵物種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我國就經常有來自別的國家的入侵物種,這些入侵物種不僅繁殖力非常的強,還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
  • 這種魚厲害了,200多種魚類被它吃到滅絕,最後只能吃同類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物種入侵一直是生物界學者們最頭疼的問題,一些原本在一個國家生活的物種。由於人類的活動讓它們有機會去到其他大陸。去到新環境後有些任務就失去了天地,大量繁殖後代,破壞了生態平衡。讓原來居住在這裡的物種失去了適合居住的環境,導致物種滅絕。但是有些入侵的物種下場就沒有那麼好了,比如我國的小龍蝦和牛蛙,就是入侵的物種,但是野外已經很少看到他們的蹤影了。因為被我國的眾多吃貨們吃到快消失了。也有這麼一種魚,如同吃貨一樣。把原來的生活在這片水域的魚全部吃完了。
  • 「吃」不能解決問題 小龍蝦上榜雲南入侵物種名錄
    雲南省發布了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農業農村部印發的《2019年農業農村科教環能工作要點》提出,將推動外來物種管理立法,提出第二批國家重點管理外來物種名錄。  5月21日,雲南發布《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以下簡稱《名錄》),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 最「逍遙」的3種入侵物種,現在還在泛濫,中國吃貨:我們認輸了
    我們現在的日常出門所能選擇的交通方式有很多種,去到別的城市近的可以選擇高鐵動車,遠的城市或者是出國的話則是可以選擇飛機。不過同時也使得很多物種得以更加方面進入很多地區和國家。而往往這些入侵物種也是很多國家都不想要見到的,因為它們本身就會因為缺少天敵的制約從而變得生長速度十分快,從而影響到當地原本的生態鏈和生態環境。所以很多國家都對此十分頭疼,沒有人不想解決,但是也沒有國家能想出絕美的方法來解決。
  • 細數3種在澳大利亞泛濫的物種 國人表示「去必絕」
    澳大利亞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曾是英國殖民地,四面環海,是地球上唯一一個國土覆蓋整塊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生態環境與眾不同,缺乏大型食肉哺乳動物,因此很容易遭受外來物種的入侵。下面就一起細數在澳大利亞泛濫成災的幾種動物吧。第一種泛濫成災的動物,兔子。
  • 江蘇已發現226種外來入侵物種 專家:靠吃解決不了問題
    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215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江蘇省環科院博士楊國棟介紹,根據2017-2019年江蘇省開展的39個試點縣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結果,目前共計調查到外來入侵物種226種。
  • 這7種「龐然大物」,作為入侵物種所向披靡!
    這7種「龐然大物」,作為入侵物種所向披靡!在這世界上有許多體型遠超同類物種的生物,它們一旦因為各種原因進入其他地區以後,就會作為一種擁有無敵體型優勢的入侵物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龐然大物」吧!
  • 這5種失敗的外來入侵物種,只有最後一種中國人不敢吃
    說到外來入侵物種,美國人非常厭倦鯉魚,我們的鯉魚到了美國,簡直是瘋長,而一般外來物種在本地都沒有天敵,所以這些鯉魚讓美國人很是頭疼。而在愛爾蘭,龍蝦入侵簡直是他們的噩夢,他們也不吃,因而,經常在馬路上,都是一片一片的龍蝦「浪潮」。
  • 這五種外來入侵物種,除了它取得了成功,其他的都被吃到依靠養殖
    導讀:這五種外來入侵物種,除了它取得了成功,其他的都被吃到依靠養殖對於外來物種的防範,一直以來都是要嚴加防範的,來往物種入侵對於當地的資源環境
  • 全國已發現外來入侵物種有660多種,它們都哪來的?有3途徑
    其中71種被列入了《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已經有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入侵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且外來入侵物種從以往的每10年一種發展到了現在的每2到3年就會有一種的程度。
  • 全國已發現外來入侵物種有660多種,它們都哪來的?有3途徑
    其中71種被列入了《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已經有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入侵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且外來入侵物種從以往的每10年一種發展到了現在的每2到3年就會有一種的程度。
  • 我國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隨著國家、地區間交往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正在全世界範圍蔓延。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目前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些外來入侵物種成為新的優勢種群,危及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釀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 繼小龍蝦之後,中國最「失敗」的3種入侵物種,被吃到沒「尊嚴」
    中國吃貨的名聲是非常響亮的,因為現在的交通越來發達,各個國家之間的來往越來越多,這樣也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很多國家都出現了入侵物種泛濫的問題,這些入侵物種,在他的本地,可能有一些天敵,所以不能夠泛濫成災,但是換了一個地方以後,缺少了這些天敵,就很容易給當地的生態造成破壞,很多人都說,中國不會有入侵物種泛濫的問題,因為中國吃貨實在是太能吃了,這個也沒有說錯,
  • 小龍蝦屬入侵物種是怎麼回事?牛蛙、小龍蝦屬嚴重入侵類外來物種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孫航表示,雲南外來入侵物種的原產地來自6個區域,其中來自美洲的種類最多,有223種及1變種,佔全部入侵種類的50.1%,「《名錄》將在推動雲南生物多樣性監測等方面提供科學支撐,也將為我國其他區域外來入侵物種名錄的編研提供經驗和借鑑」。
  • 盤點中國5種來勢洶洶的入侵物種,第3種就在我們身邊
    雀鱔,是北美或中美等地區特有的生物,中國著名的入侵物種之一,生性十分兇悍,幾乎會對河流裡的任何魚類發起攻擊,成年的雀鱔身長甚至能夠達到3米以上,現被列為「世界十大最兇猛的淡水魚」之一。非洲蝸牛,屬於中大型的蝸牛物種,被列為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食性雜而廣泛,甚至會蠶食紙張與同類屍體,且具有極高的繁殖能力,一次可產下數百顆的卵,在我國,嚴重危及蔬菜等農作物的生長。亞洲虎蚊,又稱作白紋伊蚊,是起源於東南亞國家的雙翅目蚊科生物。如今卻成了中國最為常見的入侵生物之一,現今幾乎遍布在我國各個家庭之中,就潛伏在我們身邊。
  •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3種被吃到靠人工繁殖,3種連廣東人都不敢吃!
    幾個世紀以來,動物入侵愈演愈烈。有些外來物種的入侵,可以導致重大的生態系統被破壞,一個毫不起眼的本地物種,一旦放到其他國家,則可能釀成大災。我國是被外來物種入侵最為嚴峻的國度之一,但同時也是對付外來物種最為輕鬆的一個國度,如果問起處置外來物種的方法,只有一個——吃!有些已被吃到只能靠人工繁殖,但也有幾種就連愛吃野味的廣東人也不敢吃。小龍蝦,這個物種最慘了,相信它應該會因為來了中國而後悔吧!
  • 小龍蝦上榜雲南入侵物種名錄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孫航表示,雲南外來入侵物種的原產地來自6個區域,其中來自美洲的種類最多,有223種及1變種,佔全部入侵種類的50.1%,「《名錄》將在推動雲南生物多樣性監測等方面提供科學支撐,也將為我國其他區域外來入侵物種名錄的編研提供經驗和借鑑」。
  • 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物種入侵這麼嚴重,有入侵失敗的案例嗎?
    關於物種入侵,不只是外國物種入侵我國才算,即使在同一個國家,一些區域性分布的物種在新的環境中成功存活下去也被劃分到物種入侵的範疇。當然,除了人為因素,一些自然現象也會推動物種入侵的腳步。比如風力,昆蟲,鳥類都會將一些植物的種子帶到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