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他是我國數學天才,大三就破解世界級難題,23歲就破格成985教授
在很多人眼中,世界級難題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能解出世界級難題的人,一般都是從小天賦異稟,是眾人眼中的佼佼者,從小到大都展現出驚人的才能,不斷跳級,升入高中跟大學,在學業上有所成就。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才子,他從小跟同齡人一樣,並沒有展現出超同齡人的智慧,但是他卻是我國的數學天才,大三就能破解世界級難題,23歲就破格成985教授,他就是劉路。
聽到劉路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我們先來介紹一下他。劉路又叫劉嘉憶,1989年出生在大連,家庭條件還算不錯,父親在國企後勤部門工作,母親是工程師,從小父親母親就特別重視對劉路的家庭教育,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對他的幫助都很大,當劉路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父母沒有採取打壓式教育,而是積極地鼓勵他,讓他自信,當他成績很好的時候,父母讓他保持一顆平常心。

在初中的時候,他的成績很普通,保持一個中遊的位置,他是老師眼中的乖學生,上課認真聽講,不逃課、不遲到、不早退也不打架。但是他特別喜歡數學,沒事的時候總是在那研究數學。中考的時候,他的成績突然提升,考入了一所不錯的高中。
到了高中之後,他的成績很普通,但是他依然特別喜歡數學,對數學特別熱愛,對很多人來說,做數學題很痛苦,但是對他來說,做數學題就是一種享受。除了學習書本上的內容,還還一直自學數論。2008年,劉路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中南大學數學科學與計算技術學院。按理來說,他的數學成績應該很好,但每次數學考試,他的成績並不拔尖,在數學課堂上,他也並沒有表現得與眾不同,他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大學生。
大二時,劉路開始學習數理邏輯。數理邏輯是數學基礎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相對其它數學課程,他對此表現出特別的偏愛。他的任課老師也看出了他的不一般,給予他許多指導和鼓勵,這也讓他堅定了自己選擇的道路,讓他更加的自信。
大三時,劉路證明了英國數理邏輯學者西塔潘提出的西塔潘猜想,這個猜想多年來難倒了無數優秀的數學家,但卻被一個普通大學生破解出來,簡直是難以置信,劉路的命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011年9月16日,他作為亞洲高校唯一一位代表,受邀出席美國芝加哥大學數學邏輯學會會議,並且還做了40分鐘的報告。他成功地給國人爭光,受到很多人的尊重與崇拜,甚至成為了很多數學愛好者的偶像。
2012年,中南大學為了提拔人才,將年僅23歲的他破格提為教授,並給他頒發了100萬元的獎勵。功成名就的劉路卻不驕不躁,繼續埋頭學習。在之後的採訪中,劉路表示,他思考這個命題時思路一下子就來了,論證倒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他總結到:「如果一定要總結點什麼,可能與平時的積累有關吧。」
從劉路身上,我們從學習到很多東西。
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學習成長的道路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劉路的成功跟他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實行打壓式教育,要鼓勵孩子,給孩子增強信心。
2. 興趣的重要性
劉路一直以來都很喜歡數學,對數學的休息津津樂道,所以在數學上,他才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並且培養。很多父母從小就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孩子什麼都會一點,但沒有一點突出,很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真正發現孩子到底對什麼感興趣,有很多班是父母逼著孩子報的,並不是他們真的就喜歡,可以加強跟孩子的溝通,看看他們到底感興趣的是什麼。
3. 成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劉路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是因為他對數學的堅持、熱愛跟日積月累才成功的。要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要成功就要付出努力,只有自己努力了才有可能獲得成功,不努力永遠不可能成功。
劉路從小到大雖然一直很普通,但是他的堅持、他對數學的熱愛,他的日積月累,終於讓他在數學的研究上嶄露頭角。在劉路身上,朋友們學到了哪些呢?歡迎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