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氣象廳廳長橋田俊彥:建立具有防災減災意識的社會

2021-01-09 中國氣象局

  2018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智慧氣象」(Weather-ready, climate-smart)。在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日本氣象廳廳長橋田俊彥(Toshihiko Hashida)接受了中國氣象報記者採訪,就氣象日主題的理解、日本氣象廳的做法、雙方氣象合作等問題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嘉賓:日本氣象廳廳長 橋田俊彥

  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 劉淑喬

 

  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很有現實意義,展現出全球氣象部門當前應當直面的眾多挑戰。今年的主題有助於促進公眾增強防災減災意識,建立具有「Bosai意識的社會」。Bosai是一個日語詞,意思是「防災減災」。

  為了建立具有防災減災意識的社會,日本氣象廳竭盡全力提高預報準確率,為相關部門決策提供服務產品。此外,日本氣象廳還致力於加強與負責減輕災害風險部門的合作,進一步提高社區的恢復力。通過相關活動,已經在提升氣象災害應對能力、合理利用天氣和氣候相關信息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日本氣象廳和中國氣象局的合作歷史悠長,關係密切,已經在天氣、氣候、相關數據交換和管理方面開展了合作。未來,雙方的合作將進一步深化,在氣象服務等眾多領域繼續深入開展合作。

(責任編輯:王美麗)

相關焦點

  • 2018年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標語大全 關於防災減災的內容口號
    今年(2018年)的5月12日是全國第十個防災減災日,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關於5.12防災減災日的宣傳標語大全。  3、災害無小事 預防要及時  4、開展防災減災活動 增強防災減災意識  5、全民攜手 防災減災  6、防災減災 從我做起  7、群策群力防災減災 同心同德共建和諧  8、防災減災系萬家 關愛生命靠大家  9、普及防災減災意識 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10、防災事關你我他 減災利國又利家
  • 2019全國防災減災日是哪一天 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什麼
    全國防災減災日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而設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 只有日本才有颱風命名權?中國氣象廳與日本氣象廳差距在哪?
    有權提供颱風名字=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寮國、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有權命名颱風=日本氣象廳(JMA)二、為啥只有日本能管颱風的命名?誰給它的權利?
  • 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如何提升基層應急能力 保護人民群眾生命...
    央廣網北京5月12日消息(記者李思默 王偉 李竟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連日來,各地根據疫情防控的不同情況,創新舉措,紮實開展防災減災活動。
  • 夯實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三道防線」丨閃電評論
    今年5月12日是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這個特殊的紀念日旨在順應國民對於我國防災減災工作的訴求,並表達對災害遇難者的追思,同時提醒全體人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增強全民憂患意識,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從而使全社會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工作,努力減少災難發生,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
  • 2019年日本地震逾千次 日氣象廳呼籲做好防災措施
    中新網12月30日電 據日媒報導,截至12月25日,2019年日本共發生「震度1」(只有屋內部分人可感知的地震)以上的地震1539次,日本氣象廳呼籲民眾要做好防災措施。據日本氣象廳稱,在2019年發生地震中,「震度5弱」(可導致部分人難以走動的地震)以上的地震有9次,其中,1月3日發生在熊本縣的芮氏5.1級地震造成了4人受傷,60棟建築物受損;6月18日發生在山形縣近海的芮氏6.7級地震,導致附近新潟縣村上市等地震感強烈,共造成43人受傷,1650棟建築受損。
  • 浙江:打造全國領先省級海洋防災減災機構
    今天上午,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和國家海洋局海洋減災中心與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在杭州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共同打造全國領先的省級海洋防災減災機構,建立衛星海洋遙感數據的服務示範區域分中心,推進「智慧海洋」工程試點省建設,提升浙江省海洋發展戰略和規劃研究水平。
  • 日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日本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是建立在環境和經濟的統一、協調發展的基礎之上,列為環境戰略之首。日本政府為保護全球氣候,承諾提供多達100億美元的經費,是美國提供經費的10倍,企圖在國際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在起主導作用,在世界上樹立環境大國的形象。
  • 杭州:創新方法手段 趣味化宣傳防災減災知識
    這場模擬救援演練正式拉開了杭州在第十二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的宣傳活動。本次宣傳活動杭州市創新多種方法,將防災減災趣味化、通俗化,更接地氣的進行宣傳,不僅僅是流於表面口號、紙面知識。     這樣的演練杭州市在活動期間還將組織多支專業和社會公益救援隊,在建德、西湖、桐廬等區縣進行防臺防汛等多項專業演練。
  • 日本地震預警的推廣對中國有哪些啟示?
    緊急地震速報系統被看作日本為保障國土安全建立的「全國瞬間警報系統(J-Alert)」的一部分。阪神大地震後,緊急地震速報在日本受到關注,該系統的研究由氣象廳和防災技術研究所等推動研發。3·11 地震「緊急地震速報」範圍「地震緊急速報」系統的前期溝通。
  • 中國衛星:助力國際防災減災
    風雲氣象衛星時刻密切關注其動向,為防災減災提供了強大的天基信息支持。同時,中央氣象臺向國際社會全面開放氣象衛星雲圖和相關數據,為西太平洋區域的其他國家和地區跟蹤防範「利奇馬」提供了便利條件。  中國經過多年努力,織就一張對地觀測的衛星天網,不僅大幅提高了自身防災減災能力,而且通過相關機制,積極參與國際合作。
  • 青島人 事關防災減災 這些事情您應該知道
    青島新聞網5月11日訊(記者 陳志偉)今天,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通報2020年青島市防災減災工作情況及「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安排。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十二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青島市將今年5月9日至15日定為「全市防災減災宣傳周」。
  • 黑龍江省全面部署颱風災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9月10日,黑龍江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下發切實做好颱風災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減災委成員單位深入貫徹落實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的工作部署,繼續全力做好各項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各地、各成員單位要壓緊壓實責任,全力以赴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和災後生產生活恢復等各項工作,儘快恢復災區正常社會秩序;各級領導幹部要繼續強化責任、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確保防災減災救災和災後生產生活恢復等各項工作有序展開,最大限度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要嚴格核實災情,及時統計災害損失情況,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核查災情,嚴格執行有關標準,確保災情數據真實準確。
  • 【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地震時如何自救?
    【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地震時如何自救? 2009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 安全知識順口溜——512防災減災日
    為進一步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推動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水平,經國務院批准,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5月12日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2020年5月12日是中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 牢築防線守福祉——「十三五」期間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綜述
    氣象防災減災關係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安全福祉,是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  回眸「十三五」,氣象防災減災工作以更加貼近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服務理念、更完善的防災減災體系、更高的災害監測預報服務質量、更強的預警信息發布能力,切實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 分析:因為命名權在日本氣象廳
    事實上,西太平洋負責颱風命名的是日本氣象廳,目前日本氣象廳認定其為熱帶低壓,也就暫時還沒有獲得浪卡的名字,中國氣象局的官宣其實真是搞錯了,說明氣象局小編不專業,現在的南海熱帶風暴暫時還是無名。
  • 「防災減災日」防震減災,你我同行,這些知識跟著柳北一起學~
    5·12防災減災日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防災減災意識,提升整體防災綜合應急能力,5月12日,柳北區住建局聯合雅儒街道、雅蓮社區開展了「戰時防空抗毀·平時搶險救災」的宣傳活動。
  • 國家「防災減災日」:記住這些順口溜 防災減災有幫助
    國家「防災減災日」:記住這些順口溜 防災減災有幫助 中 小】   今天是5月12日,是每一個中國人刻骨銘心的日子,也是第六個國家「防災減災日
  • 日本氣象廳製作海嘯警報信息外語詞典 對應中文
    日本氣象廳製作海嘯警報信息外語詞典 對應中文 2015-11-06 17:25: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為使外國遊客容易在大地震引發的海嘯災害中避難,日本氣象廳近日製作了外語詞典,用中文和英文等多種語言表達海嘯警報的信息文。  11月5日是日本「海嘯防災日」。由於2020年東京奧運會、帕運會臨近,面向外國人的避難誘導對策成為日本政府的當務之急。相關專家提出「不僅是語言,也有必要提高防災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