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實驗室正式掛牌 無錫擁有了首個省科學實驗室

2021-01-08 中國江蘇網

12月30日,太湖灣科創帶建設有了重大進展:江蘇省、無錫市、中國船舶集團對標國家實驗室的太湖實驗室正式掛牌,無錫擁有了首個省科學實驗室,「無錫動能」與「中船智慧」攜手合作結出又一重大成果。

「太湖實驗室是太湖灣科創帶的重中之重。」7月11日,無錫召開太湖實驗室籌建工作市委專題會議時,市委書記黃欽明確表示。這一大型平臺項目成為太湖灣科創帶聚集科創和人才資源的驅動器,以催生原始創新能力來帶動產業創新鏈的升級。

從今年初兩會期間,無錫市委書記黃欽首次提出太湖灣科創帶的設想,到9月科創帶建設規劃正式發布,再到11月太湖實驗室通過省級論證,打下科創帶內首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樁基」,搶佔每一個關鍵節點,一場以科創為內核的嬗變在太湖北岸驟起。

速度,一場體現決心的「科技戰役」

「太湖實驗室從籌備到通過論證,是一場舉全市之力的『科技戰』。」市科技局局長孫海東說。從今年7月11日市科技局提交太湖實驗室建設方案,到通過省級綜合論證,再到2020年底掛牌,5個多月的進程可謂飛速。

「無錫速度」,體現的是這座城市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的決心和意志。方案提交前,黃欽曾前往中國船舶七〇二所拜訪,一致的創新理念和務實行動讓無錫與中船迅速達成共識——把對標國家級的實驗室放在無錫,為太湖實驗室的搭建按下至關重要的「啟動鍵」。

太湖實驗室的快進模式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關切中緊鑼密鼓地進行。實驗室地位甫一明確,各相關部門迅速成立領導小組推進工作,讓實驗室明確成型——研究方向,圈定深潛、深網、深探三個領域,確定這三個領域的領銜科學家。建設步驟明確後,規模也擬定完成——到2025年計劃新增投資61.5億元,專業人才達到4000人規模。

太湖實驗室建造之初即對照國家級標準。這對無錫基礎科學研發和國家戰略科技研發將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也是無錫科技史上「標高」最大值。

重中之重,太湖實驗室搭建大型科創載體

在重塑經濟格局的探索中,科創帶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強引擎」。要集聚散落在太湖灣的科創力量,打造一個具備戰略統籌的平臺至關重要。通過龍頭項目,集聚研發機構、研發人才,太湖實驗室是無錫科技創新首個重大載體、重大平臺。

平臺首先解決的是基礎研究和基礎應用研究不足的問題。僅僅依靠企業做好產業轉化端,不圍繞產業鏈打通研發關卡,創新永遠處於低位水平。而基礎性研究的創新,則能帶動一系列產業的發展。以此次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的「奮鬥者」號為例,無錫有近三十家企業圍繞各自領域,在重要零部件研發方面與中船協同攻關技術難點。行業內長期面臨的問題一舉突破,基礎研究的帶動作用由此凸顯。不僅是零部件,「奮鬥者」號的核心球體成型亦在無錫完成。擁有了關鍵核心技術,意味著帶動未來一個產業的成果轉化、產業應用。

研發需要人才,擁有人才引進與基礎研究雙重意義的太湖實驗室,也是太湖灣科創帶科產城人融合發展理念的人才載體。市科技局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處處長羅錦屏說,高端人才越來越向大科學裝置聚集,類似太湖實驗室這樣的頂尖科研機構對人才的附著力將會凸顯,「無疑會為無錫的科創力量注入血液,帶來高層次人才的輸入」。

觸發,圍繞創新鏈提升產業鏈

科創這件事,無錫很「急」。在制定「十四五」規劃的關鍵節點上,迅速推進太湖實驗室,加快太湖灣科創帶建設,亦是無錫在新一輪城市群發展中的「卡位」。

賽道變換新的規則,一批城市已經在搶佔創新先機。無錫的突破點在哪裡?目光望向那片深藍。

據介紹,海洋裝備是支撐海洋強國戰略的脊梁骨,江蘇船舶與海工裝備總裝製造規模約佔全國40%,無錫擁有全球前三的海洋裝備總體性能保障和新型裝備總體設計技術開發的科研力量,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地方發展需求,緊扣首批國家實驗室組建模式,在無錫布局並建設深海科學領域實驗室,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從太湖實驗室開始,太湖灣科創帶布局重大技術創新平臺,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產業技術創新平臺體系。在這個灣區,將加快布局重大創新平臺,推進太湖實驗室、物聯網創新促進中心、江蘇集成電路應用創新中心等建設;「太湖之光科技攻關計劃」,鼓勵更多的科研機構、企業突破核心關鍵技術。

城市競賽的新一輪號角已然吹響,無論從規模還是實驗水平,太湖實驗室都瞄準國家實驗室水平,在下一個五年、十年,甚至更遠的未來,為無錫城市發展延伸出新的創新觸角。

(高飛、崔欣潤)

相關焦點

  • 太湖實驗室 正式掛牌啟動建設
    原標題:太湖實驗室 正式掛牌啟動建設   近日,由江蘇省、中國船舶集團和無錫市聯合共建的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在無錫市正式掛牌成立,啟動建設。
  • 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正式掛牌啟動建設
    2020年12月30日,由江蘇省、中國船舶集團和無錫市聯合共建的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在無錫正式掛牌成立,啟動建設。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以促進深海可持續開發利用和海洋安全重大需求為導向,集聚國內優勢科研力量布局建設江蘇省實驗室,採用「核心+基地+網絡」方式,整合中船集團「洞-池-湖-海」試驗研究體系和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形成「一體兩翼、雙湖五海」的總體布局,圍繞深潛、深網、深探等3個方向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研究。
  • 又一重量級實驗室來了!太湖實驗室正式掛牌啟動建設
    從江蘇省科技廳獲悉,近日,由江蘇省、中國船舶集團和無錫市聯合共建的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在無錫正式掛牌成立,啟動建設。這是繼紫金山實驗室、姑蘇實驗室後,第三個江蘇省實驗室。  2020年12月23日通過的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創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啟動建設江蘇省實驗室,支持紫金山實驗室、姑蘇實驗室、太湖實驗室爭創國家實驗室。
  • 瞄準關鍵技術 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成立
    由江蘇省、無錫市和中國船舶集團聯合共建的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近期在無錫市正式成立。據了解,江蘇是全國海洋大省和科教強省,深海領域科研資源得天獨厚,船舶與海工裝備總裝製造規模約佔全國40%。其中,無錫擁有全球前三的海洋裝備總體性能保障和新型裝備總體設計技術開發的科研力量。
  • 江蘇十四五規劃:支持紫金山、姑蘇、太湖實驗室創國家實驗室
    TOP前言  「TOP大學來了」小編按,12月23日通過的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加快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支持南京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創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 我國首個導航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掛牌
    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  依託中國電科54所的衛星導航系統與裝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10日正式掛牌運行。該實驗室是我國導航領域的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將瞄準國際前沿,開展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究,以求儘快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衛星導航核心技術,在衛星導航系統與應用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張江實驗室正式掛牌成立
    張江實驗室正式掛牌成立 2017-09-26 22:12:00來源:央廣網
  • 首個食品營養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掛牌
    我國首個食品營養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11日上午在天津科技大學正式掛牌,該實驗室由科技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這也是天津地方高校建設的第二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食品營養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天津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發酵工程」等傳統特色專業,圍繞食品質量安全與食品營養健康研究的前沿和熱點領域,針對食品營養因子有效化機理研究、食品安全檢測與加工過程安全控制機理等方面問題,按照「區域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重點圍繞食品營養機理與功能評價、食品中危害物識別機制與風險評估、加工製造過程營養與安全調控機理三個研究方向,開展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形成國際一流水平的食品營養與安全基礎研究能力
  •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境外首個分支機構在蘇州掛牌
    [科學時報 王靜報導]4月6日,世界聞名的冷泉港實驗室在美國以外的第一個分支機構——冷泉港亞洲正式在中國古鎮蘇州掛牌,同時
  • 通訊:中國首個核資源與環境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誕生記
    東華理工大學供圖中新網南昌2月20日電 題:中國首個核資源與環境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誕生記作者 王劍 詹建英2月20日,不少高校還在假期中,東華理工大學核資源與環境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早已開工。不久前,中國科技部與江西省人民政府聯合發文,批准依託東華理工大學省部共建「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是中國在核資源與環境領域的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風雨同舟62個春秋,中國核事業見證了東華理工大學的扛鼎之力。而核資源與環境實驗室同樣是伴隨著學校發展而不斷成長。
  • 我省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
    我省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 發布日期:2018-10-31 07:07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省部共建放射醫學與輻射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啟動會30日在蘇州大學舉行,我省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
  • 今日張江數字報-張江實驗室正式掛牌
    張江實驗室近日掛牌。
  • 廣東省正式啟動建設首批4家省實驗室
    廣東省正式啟動建設首批4家省實驗室 徐林 吳哲 嶽宗 符信/南方網 2017-12-23 11:56
  • 芝罘區首個縣級PCR核酸檢測實驗室正式啟用
    膠東在線6月2日訊(通訊員 董士傑) 芝罘區首個縣級PCR核酸檢測實驗室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提高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處置效率,鞏固全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芝罘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快疾控中心實驗室建設進度,在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投入近50萬元改造實驗室面積五十餘平方米,投入100餘萬元先後購入自動核酸提取儀、高速離心機、實時螢光PCR儀、凝膠電泳儀、生物安全櫃等大型設備,經第三方檢測機構現場檢測驗收,並在市衛健委生物安全實驗室備案後完成了芝罘區首個PCR核酸檢測實驗室的建設。
  • 海洋國家實驗室超級計算機正式啟用
    海洋國家實驗室超級計算機正式啟用 2016年12月17日 03:11作者:cnBeta編輯:李佳輝     我國目前在海洋領域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正式宣布啟用,它由浪潮集團為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設計構建,性能達每秒千萬億次。
  • 中科院EDA中心集成電路IP技術服務開放實驗室正式掛牌
    近日,由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授予成立的中國科學院EDA中心中關村開放實驗室——「集成電路IP技術服務開放實驗室」正式掛牌。 中關村開放實驗室是北京市政府落實國務院《關於支持作強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若干政策措施的會議紀要》第七條「選擇中關村園區已有基礎和優勢領域,支持建設若干開放式重點實驗室」精神,由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會同北京市發改委、市科委、市財政局以及市教委共同組織實施,探索產學研創新機制,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完善區域創新體系的一項舉措。
  • 北京隆福醫院新增國家重點實驗室 臨床研究實驗室掛牌
    北京隆福醫院新增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8月28日下午,北京市隆福醫院檢驗科「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臨床研究實驗室正式掛牌,該實驗室所承擔的課題將致力於提高國產化學發光免疫診斷試劑的測量準確度和臨床符合率。
  • 無錫水汙染事件背後:治理太湖非一日之功
    下午的一場大雨讓太湖有了些許生氣,除去不久前的人工降雨,這或許是無錫入梅以來第一場歡暢淋漓的雨。     「下雨能緩解太湖中藍藻的聚集。」太湖北岸的南泉村一位李姓村民說。之前,他和眾多無錫人一起,經歷了藍藻爆發而導致的水危機。     「那是一個月以前的事了。」李輕描淡寫地說。但一個月前的事實並不像他現在說話的語氣那樣輕鬆。
  • 郭生練出席武漢理工大學新國家重點實驗室掛牌儀式
    3月20日,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武漢理工大學正式掛牌。科技部副部長陳小婭、副省長郭生練出席。  這是該校材料學科擁有的第二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 合肥推進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正式貫通、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  當前,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正在合肥高新區積極推進建設中。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目標是搶佔世界量子信息領域發展制高點,打造代表國家水平、承載國家使命的創新基礎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