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家好,我是百家號作者:多麼美麗的小小村莊,每日和大家分享精彩的原創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今天我們分享的話題是:養鷓鴣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看看過來人經驗,能讓你少踩很多坑
養鷓鴣算是一種比較賺錢的行業了,因為這部現在的市場需求量還是挺大的,口感比較好,成了不少飯店的熱銷菜品。也正是因為它們對需求量太高,所以野生的這個股已經遠遠不夠了,現在人工養殖鷓鴣之所以這麼賺錢,就是因為它的前期投入不高,但是後期的收入卻很讓人滿意。靠養鷓鴣發家不是什麼難題,只不過在飼養的過程當中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來看看過來人的經驗,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能讓你少踩很多坑。

小編認為要想養好鷓鴣,溫度必須要保持好,尤其是在它們抵抗力比較差的時候,比如說幼苗期或者是產蛋期的母鷓鴣,它們對外界的環境很敏感。有一點點不能滿足它們的需求,就會造成身體不適甚至患病死亡的情況,所以大家不能大意。對於剛出生的小鷓鴣,大家要給它們進行保溫,放在專門的保溫箱內,當它們長到一個月之後才可以慢慢降低溫度,不要著急放出來。很多人為了節約成本,小鷓鴣還沒有長到一個月,就被提前放了出來,這對它們的後期生長很不利。產蛋的鷓鴣同樣對溫度有要求,所以大家需要把溫度控制在15~20度之間,這樣它們才能進行正常的繁殖。

小編認為和所有的鳥類一樣,光照也會嚴重影響鷓鴣的生長,對於日齡比較小的鷓鴣,除了白天接受自然光照之外,晚上還需要人工補光,這樣可以讓它們更快生長,同時免疫力也可以得到增強。交配期的鷓鴣同樣需要日光燈照射,這樣可以提升繁殖能力,產蛋率會大大增加。正常情況下一天需要進行16個小時的光照,自然光照是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的。

個人覺得因素就說環境,它是一種比較敏感的鳥類,說白了就是膽子小不能受到驚嚇,如果你發出了比較大的聲音,它們就會飛走,所以大家一定要給它們創造一個安靜的飼養環境。同時也不能和其它動物一起混養,這樣會影響它們的生長,危害健康,也會讓它們的產蛋率大大降低,這對養殖戶來說是不小的損失。很多人喜歡把它們和雞放在一起養,這不僅對鷓鴣不利,還會汙染環境,增加患病的概率。

小編認為影響它的一個因素就是投喂,幼鷓鴣每天要餵3~4次,投放專門的幼鷓鴣飼料,當它們長大之後可以加一些青菜或者是昆蟲。長到4個月以上的時候大家可以進行多組養殖,這樣可以提高產蛋效率,同時也可以降低對飼料的浪費。並且在這個時期大家可以適當下調飼料當中的營養成分,如果營養過高的話,對產蛋是不利的。如果你養鷓鴣是為了賣肉,可以繼續保持營養。

當然的,在管理方面,小編覺得也是不容忽視的,而且需要大家格外注意的一點,要做好消毒和日常清潔工作,保持環境乾淨,才能減少病菌。大家在每一次清理消毒的時候都不要驚擾到它們,為了保證它們的健康也要給它們定期接種疫苗,同時做好驅蟲。

小編覺得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飼養場地的問題了,養鷓鴣的模式一般有兩種,如果採用了平養模式,需要大家去建造天網,網的高度維持在50~60米,每平方米養一15~20隻鷓鴣。也有一些人採用摺疊籠的方式進行飼養,規格為100×30×60釐米,每個籠子放10隻,這樣的密度是最為合適的,也最容易快速催肥。

小編認為當你掌握了以上這些注意事項的時候,你所養的鷓鴣,就不容易出現各種問題。當然了,如果你想進一步提升收入,還是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去進行靈活調節。
本文由多麼美麗的小小村莊,獨家發布百家平臺
編輯:劉水仙
原創不易,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