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在北冰洋底插上國旗 意在為疆界擴張尋依據

2021-01-17 搜狐網

  這張8月2日拍攝的電視截圖畫面顯示俄羅斯科考隊的深海潛水器潛到北冰洋海面下。新華社/路透

  俄羅斯北極科考隊8月2日完成了北極探險最重頭的表演,深海潛水艇成功潛至4300米深的北冰洋海底,並將一面俄羅斯國旗插在上面,再次向世界表明了俄羅斯對北極宣誓主權之心。  

人類首次在北極海底插旗

  下潛行動開始於莫斯科時間2日9時28分(北京時間13時28分),首先下水的「和平1號」微型潛水艇,上面載有領導這次考察的俄杜馬(議會下院)副主席阿爾圖爾·奇林加羅夫和杜馬議員格魯茲傑夫等三人。

當「和平1號」下潛300米之後,「和平2號」潛水艇也在科學家切爾尼亞耶夫的指揮下起程。兩個潛水艇都是在冰面上的一個長25米,寬10米的大洞處入海的。

  莫斯科時間12時零8分(北京時間16時零8分),「和平1號」率先抵達了4261米的海底,在北冰洋底插上了一面高1米、能保存100年左右的鈦合金俄羅斯國旗,並且留下一個密封艙,裡面存有考察隊給後人的信件。奇林加羅夫在洋底對海面的科考隊員表示:「海底很柔軟,有一層黃色的砂礫層,沒有發現看得見的深海生物。」「和平2號」隨後也抵達了4302米的北冰洋海底。

  俄羅斯聖彼得堡兩極科學研究院成員謝爾蓋·巴利亞斯尼科夫說:「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到北極點下海床(插旗),堪比在月球上插旗。」在完成土壤成分和生物樣本採集工作後,兩個海底潛水艇於俄羅斯時間13時36分(北京時間17時36分)開始上浮。

  包括100多名專家在內的俄羅斯科考隊7月24日從俄北部港口摩爾曼斯克出發,由核動力破冰船「俄羅斯號」開道,「費奧多羅夫院士」號科考船緊隨其後,8月1日晚間到達北極。7月29日,科考隊員操縱深海潛水艇下潛至水下1300米處,這次「練兵」也讓俄科學家信心倍增。  

意在為疆界擴張尋找依據

  就在兩個潛水艇下水之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日表示,俄正在進行的北極考察是為了從科學上證明,北極附近富含石油的大陸架是俄羅斯領土的自然延伸。根據俄羅斯科學家此前提出的主張,這塊區域指的是北冰洋水下綿延近2000公裡的羅蒙諾索夫海嶺。

  如果俄方這一主張成立,這就意味著包括北極點在內的120萬平方公裡將成為俄羅斯的轄區,相當於法國、德國與義大利3國領土之和,還將與丹麥的格陵蘭島、加拿大、或許還有美國的水下管轄區交界。

  根據現行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由於目前沒有證據表明任何一個國家的大陸架延伸至北極,因此北極點及附近地區不屬於任何國家,北極一帶被視為國際範圍,北極點周邊為冰所覆蓋的北冰洋屬於國際海域,由國際海底管理局監督管理。北極海外圍國家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挪威和丹麥只擁有領海外圍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

  聯合國法律還規定,一個國家大陸架如果超過200海裡,經濟專屬區就可以適度延伸。因此俄羅斯要尋找擴張大陸架範圍的理論根據,就必須證明該區域與其陸地領土的地質結構相似。  

美國、加拿大也躍躍欲試

  對於俄羅斯已經完成的北極洋底潛水,加拿大外長彼得·麥凱2日在接受加拿大電視臺採訪時說:「現在不是15世紀了,你不能在世界遊逛一遭,到處插上自己的國旗,就聲稱"我們擁有這片領土"。」事實上,加拿大對這塊寶地也充滿覬覦之心,而丹麥也認為羅蒙諾索夫海嶺與格陵蘭島相連,因此應屬於該國的大陸架。美國也聲稱擁有面積比加利福尼亞州還大一倍半的北冰洋水下管轄區。

  今年7月9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將加強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存在,向西北航道的北極水域派出6到8艘巡邏艦,並將在當地修建一個深水港,以捍衛加拿大在此區域的領土主權。

  一名美國高級官員7月31日表示,華盛頓將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從而加入一個對俄羅斯及其他國家所提出北極疆界主張進行審核的委員會。美國還計劃在8月6日派出自己的破冰船前往北極進行考察。康娟(中國日報特稿)

  這張8月2日拍攝的電視截圖畫面顯示俄羅斯科考隊的船隻攜帶深海潛水器行駛在北冰洋的海面。 新華社/路透

  俄羅斯此舉開了一個不好的頭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成鍵表示:「俄羅斯的"插旗"之舉為處理這一地區爭端開了一個不好的頭,繼俄羅斯之後,加拿大、丹麥、挪威等國也可能會採取類似行動。」  

為未來可能的爭端搶佔先機

  成鍵表示,早在上世紀20年代,蘇聯政府就曾對橫跨北極中心區域的羅蒙諾索夫海嶺宣示過主權,俄羅斯一直認為,這片區域是俄羅斯的「天然」主權範圍,俄潛艇這次下海「插旗」,也是為了尋找「科學證據」,證明這片面積為120萬平方公裡的區域是俄羅斯的「轄區」。

  但俄羅斯的宣稱從來沒有得到過聯合國的認可。2001年,俄羅斯曾向聯合國遞交羅蒙諾索夫海嶺是俄領土的文件,遭到退回。但俄方的努力並沒有停止,此次帶有很強政府背景的行動,一方面是向世界宣示俄羅斯對此區域擁有「主權」,另一方面,也是為未來可能發生的爭端搶佔先機。

  成鍵認為,此次「插旗」行動雖沒有得到普京總統的公開支持,但顯然是得到俄軍政方面大力支持的,俄羅斯中央電視1臺還進行了現場直播,體現了俄方對得到這片區域的「決心」。

  成鍵說,北極海域據估計蘊藏了全球1/4的未勘探油氣資源,總規模有約100億噸。此外,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發展,羅蒙諾索夫海嶺海域還可能成為橫跨北極的重要海道,漁業、航運、能源等效益會成倍遞增,這些都是促使俄羅斯採取「插旗」行動的重要原因。  

暫時還不至於引發激烈衝突

  成鍵表示,俄羅斯此舉為處理北極地區爭端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因為與北冰洋相連的不僅有俄羅斯,還有加拿大、丹麥和挪威等國,加上一直對此區域虎視眈眈的美國,這片區域有可能在將來成為引發主權爭端的熱點地區。

  但他同時認為,羅蒙諾索夫海嶺爭端此次由冷變熱,既由全球變暖引起,也會繼續受其影響。按照目前速度,全球變暖雖然引發了北極地區部分海冰融化,但還沒有大規模融化,北冰洋大部分區域目前依然被厚厚的冰雪覆蓋。據說俄羅斯破冰船這次在路上還一度拋錨,可見所謂的油氣資源,依然只是靜靜地沉默在海底,距離實際開發還有相當距離。

  成鍵估計,按照目前的全球變暖速度,北冰洋地區在本世紀末之前還不至於全部融化,可以預見,至少在本世紀中期以前,各國在羅蒙諾索夫海嶺爭端上還不會有激烈的爭端和衝突。晨報記者田輝

  俄國家杜馬副主席率隊在北冰洋洋底插國旗

  新華網莫斯科8月2日電(記者劉洋)俄羅斯科考隊員2日乘深海潛水器從北極點下潛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並在洋底插上了一面鈦合金製造的俄羅斯國旗。科考隊由俄知名北極專家、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副主席奇林加羅夫率領。

  「冷」戰南北極

  《環球》雜誌:飛機的轟鳴劃破極地寂靜的天空,科考船隻往來穿梭;冰蓋之上,蹣跚著石油大亨的身影;海面之下,出沒著各種潛艇……

  或覬覦南極和北極豐富的資源,或著眼於全球戰略的謀篇布局;又或出自於真正的科考目的,以及僅僅是為了探險好奇……百多年來,人們把目光投向了億萬年孤絕沉寂的南北極。持續百年的極地之爭,在全球化時代顯現出許多新的特徵,新的趨勢。「政治入侵極地」,正在成為人類面臨的現實——極地皚皚冰雪之下,湧動著21世紀各國角逐的暗流。

  北極「油庫」吸引各國進軍

  新聞晨報:各國對北極地區的爭奪之所以如此激烈,當然不是想往冰雪世界大批移民,而是看上了尚未開發的豐富資源。據地質學家估計,全球四分之一未勘探的石油和天然氣深藏在冰雪覆蓋的北冰洋海底,這裡很可能是個「大油庫」。而據俄羅斯估計,它所主張的區域中蘊藏著至少100億噸石油和天然氣。

  美聯社:加拿大挑戰美國 增兵北極 爭奪石油

  新華網專稿:據美聯社報導,加拿大9日公布了向北極地區增兵的計劃,試圖維護自己對北極西北通道享有的主權。這個地區可能蘊藏著大量石油。美國宣稱這裡是國際領土。

  全球變暖讓北冰洋變寶藏

  廣州日報:北冰洋上有一個無人居住的小島,叫做漢斯島。隨著全球變暖現象的加劇,北冰洋可能將成為一座新的能源寶庫,北冰洋上諸如漢斯島等島嶼的戰略重要性也大大提高。目前,加拿大和丹麥對漢斯島的主權爭奪已進入了白熱化。因為漢斯島上擁有豐富的金剛石資源,而且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那裡很可能成為一個新的海上交通樞紐。

  北極冰蓋消失可能引發危險角逐

  中國國防報:近日,美國軍方和政府智囊機構成員喬·布夫在「美國軍事」網站上撰文分析,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北極冰層迅速解凍,北極的自然資源出現了大規模利用的可能,由此一場新的「冷戰」可能拉開帷幕。這場新「冷戰」的主要參加者是與北極有著密切地緣關係的挪威、丹麥、加拿大、美國以及俄羅斯5國。 (來源:新聞晨報)

(責任編輯:黃芳)

相關焦點

  • 俄申請劃分北冰洋大陸架 涉120萬平方公裡開發權
    6國向聯合國提交的北冰洋大陸架劃分示意圖,圖中藍色實線為200海裡專屬經濟區分割線 供圖/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主張擁有對120萬平方公裡北冰洋大陸架的開發權利。  俄羅斯2001年曾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把俄專屬經濟區擴展到位於北冰洋中部的羅蒙諾索夫海嶺所在水域,後因「證據不足」被駁回。  俄外交部本月4日說,重新遞交的報告裡包含近年科考活動中搜集的最新數據。俄方預計,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將於今年秋季開始審查俄方遞交的最新報告。  北極地區的經濟價值特別是豐富的油氣資源為各國所關注。
  • 美國第一個把國旗插在月球上, 月球算不算美國地盤?
    十七世紀時盛行的規則是發現即佔有,歐洲很多老牌帝國之所以在四大洋有很多海洋國土,依據的就是當時公認的國際遊戲規則。美國雖然在五六十年代登陸月球,率先插上了星條旗,但美國不能單獨佔有月球,就如同俄羅斯不能單獨佔有北冰洋一樣。地球在宇宙中微不足道,人類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因此,人類不應輕言佔有..........
  • 劃分北冰洋大陸架
    俄羅斯2001年曾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把俄專屬經濟區擴展到位於北冰洋中部的羅蒙諾索夫海嶺所在水域,後因「證據不足」被委員會駁回。    俄外交部本月4日說,重新遞交的報告裡包含近年科考活動中搜集的最新數據。俄方預計,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將於今年秋季開始審查俄方遞交的最新報告。
  • 中國蛟龍號深潛細節曝光 海底插國旗無政治含義
    要想在海洋中達到如此深度,即使在擁有先進科技的今天,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以至於今年7月之前,世界上只有美、法、俄、日四個國家能夠做到。 海試期間,潛航員通過機械手,先後將一面五星紅旗和標誌物「龍宮」布放到南海海底,並完成一系列作業目標。 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和首席潛航員葉聰,揭秘「深海蛟龍」。
  • 50年前插在月球上的美國國旗,現在變成什麼樣了?
    如果在地球的某個地方插上一面旗子,半個世紀以後,它會是什麼樣子呢?或許根據所處環境的不同,這面旗子的完整程度也會受到影響,在相對溼潤的環境裡,它可能早已腐化成為破碎的纖維;在乾燥多風的環境裡,它又有可能已經被風力摧殘、被風沙掩埋……如果這面旗子插在月球表面,結果則會截然不同。人們不由得想起,1969年7月20日太空人插在月球表面的美國國旗,如今又變成了什麼樣子呢?
  • 插錯了?阿波羅11號太空人在展開美國國旗之前插了一面瑞士國旗
    1969年歷史性的登月行動中,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在展開美國國旗之前,被巧妙地騙在月球上插上了一面瑞士國旗。美國宇航局在50年前的這個月,1969年7月20日晚上登陸月球。這次歷史性的任務見證了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巴茲·奧爾德林和麥可·柯林斯安全往返月球。
  • 加拿大提交北冰洋大陸架劃界申請!
    加拿大外交部5月24日發布聲明稱,加拿大已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北冰洋大陸架外部界限部分劃界申請,主張對包括北極點在內的120萬平方公裡的北冰洋海域擁有開發權利。今天我們向聯合國提交劃界申請,是加拿大為本國北冰洋大陸架界限獲得法律與國際認可所邁出的重要一步。」據悉,該劃界申請已被列入計劃於2020年1月~3月舉行的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第52屆年會臨時議程。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沿海國可對距其海岸線200海裡的海域擁有經濟專屬權。
  • 嫦娥五號為什麼不留一面國旗插在月球上呢?
    ,那為什麼不留一面國旗插在月球上呢?而在美國太空人走到月球表面的時候,由於開始被綁在腿上的,所以出現了邊緣略有捲曲的情況,而過後將其插入到月球土壤之中的時候,產生了晃動,所以才給大家帶來了錯覺,並且振動的旗杆可以較長時間擺動,這恰好證明美國國旗是插在超高真空的月球表面,說明了美國確實登陸到了月球上。
  • 北極五國齊聚格陵蘭島 商討如何瓜分北冰洋
    據專家估計,北冰洋地區蘊藏著約佔世界未開發油氣儲量的25%。有分析認為,這次會議是「商討如何瓜分北冰洋」。這五個國家在北冰洋大片海床的劃分問題上爭論紛紛,丹麥呼籲各方在格陵蘭島開會,從而避免各國對該地區資源的瘋狂掠奪。會議為期兩天。丹麥外交大臣默勒、挪威外長斯託雷、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美國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和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長倫葛禮均會出席。
  • 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時,美太空人插上的國旗,如今怎樣了?
    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時,美太空人插上的國旗,如今怎樣了?在中國的古老神話中,嫦娥、玉兔、吳剛、桂樹等一直與月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也讓月球也成了人類最好奇的星球之一。1自從美國在1969年登月之後,每成功實現一次載人登月就在月球上插上自己國家的國旗,目前在月球上有6面國旗,那麼,它在月球待了半個世紀,現在又將會如何呢?
  • 50年前美國在月球上插下的國旗現在變成什麼樣了?
    50年前美國首次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登月,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踏出的一小步成為了人類的一大步。除此之外他還在月球的土壤上插下了美國國旗,現在已經過去了50年,這面旗幟仍然完好無損嗎?如果不是,它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 1969年美國登月插上第一面國旗,如今50年過去那面國旗怎麼樣了?
    自古以來,人類就對月球充滿了嚮往,在我們的神話故事中,嫦娥因為嚮往長生不老,登上了月球,而在國外的神話中,也不乏一些月亮女神,近代登上月球更是人類的一個夢想,而到了如今,人類顯然已經實現了這個夢想,我們都知道,在1969年美國就第一次登上了月球,還在上面留下了國旗,如今那面旗幟怎麼樣了?
  • 當年美國插上月球的國旗,究竟被誰拔走?
    自古以來,人類的探索從未停止過,我國歷史上有過萬戶登月的故事,但古代的科學並不發達,根本做不到,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也開始逐步探索外層空間,歷史上首次成功登月,已有五十年的歷史,今天要告訴大家的,就是當年美國插在月球上的旗幟,現在怎麼樣?為什麼專家們對此不再提及?那到底有什麼秘密存在呢?
  • 男子查地圖發現有塊地沒有歸屬,興奮插上國旗,並自封為國王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導語:男子查地圖發現有塊地沒有歸屬,興奮插上國旗,並自封為國王。因為他覺得這塊地就是屬於自己的了,於是就弄來了一張國旗,插上這塊土地之後,將自己封為國王了。而且為了證明這塊地是自己的,蘇亞還種了一棵樹的種子下去,他覺得這樣就萬無一失了。後來蘇亞回到印度之後,試圖籌集資金和人類,用來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但他再怎麼努力,也才湊到三萬美金左右,而且完全沒有人會跟著他過來這裡。所以蘇亞的這個國王美夢,也就無疾而終了。有句話說得好,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 還記得五十年前,美國太空人插在月球上的美國國旗,如今變成怎麼樣了
    大家都知道,美國在世界上的科技水平一直處於一個領先的狀態,雖然我國這些年也在奮力追趕,不過要想真正的超過美國,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特別是在航空領域,美國早在50年前就成功的把人送到月球上去,這是人類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步,而且阿姆斯特朗還在月球上插了一面美國國旗,如今這個國旗怎麼樣了?
  • 當年美國插上月球的國旗,究竟被誰拔走?真相出乎意料
    自古以來,人類的探索從未停止過,我國歷史上有過萬戶登月的故事,但古代的科學並不發達,根本做不到,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也開始逐步探索外層空間,歷史上首次成功登月,已有五十年的歷史,今天要告訴大家的,就是當年美國插在月球上的旗幟,現在怎麼樣?為什麼專家們對此不再提及?那到底有什麼秘密存在呢?
  • 美國「阿波羅登月」插在月面美國國旗倒地了!沒想到罪魁禍首是它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近來據美國宇航局報導,美國從LRO探測器拍攝的照片中發現,美國插在月球上的國旗居然倒了一個,按理說要是什麼情況造成的,應該都倒,或者多到幾個,不應該就一個啊,那是什麼情況?美國從1969年開始執行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任務,那次成功登月之後,美國太空人奧爾德林等就將一面美國國旗插在月球上,自此之後的5次登月任務中,每一次到月球後,都會插一面美國國旗,因此總共插了6面國旗,但其阿波羅登月總共有7次任務,只不過有一次因為服務艙液氧裝置爆炸而中止了登月,而這幾次的任務中一共有12名太空人登月,因為鷹號登月艙只能容納2名太空人。
  • 當初美國登月時,在月球上插上作為登月證據的國旗,現在怎樣了?
    導語:當初美國登月,插在月球表面作為登月證據的國旗,現在怎麼樣了?在過去的幾十年,人們持續不斷地討論著當年美國登上月球的事件。而距離當時美國登月也已經過了快五十年,當時在登月成功之後,美國的太空人留下了登月的證據,那麼現如今那些登月的證據——幾面國旗,現在還存在於月球上嗎?後來NASA也專門針對這件事情做出了澄清,根據後來衛星傳來的反饋圖來看,當時插下去的幾面旗幟基本上都被宇宙中充斥的輻射給漂白了,有一面旗幟甚至倒在了地上。
  • 阿波羅11號太空人插的美國國旗現在還在嗎?
    在美國宇航局歷史性的阿波羅11號登月行動中,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在月球表面插上了一面美國國旗。美國宇航局於50年前的1969年7月20日登陸月球,此時距阿波羅計劃開始僅8年。這項不朽的成就見證了前兩個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溫·奧爾德林在月球表面行走。從阿姆斯特朗指揮官的「一小步」到美國國旗的插上,超過6億人觀看了登月現場。
  • 中國用機器人在3000米南海海底插國旗系首次
    中國用機器人在3000米南海海底插國旗系首次時間:2015-03-27 07:55   來源:和訊網-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題:中國首次用機器人在南海3000米海底插國旗來源:和訊網-觀察者網 導讀:【中國用機器人在3000米南海海底插國旗系首次】據中國海洋石油報報導,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