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聽說過鯨落沒有?據說,鯨魚是可以預知自己死亡的,當它知道生命即將終結時,它就會慢慢地、安靜地沉入海底,成為這一片海洋中的一座孤島。像這種鯨魚沉入海底的現象,我們就稱之為鯨落。
但是我今天要講的並不是這種自然現象,而是一頭特別的灰色鯨魚,它的名字是Alice。
當Alice被發現的時候還是在1989年,當時它突然出現在以色列沿海,使得海洋學家們都很奇怪,因為這種鯨魚一般生活在太平洋裡,它到底是怎樣遊過數千英裡的距離,孑然一身來到這片海域的呢?
其實,灰鯨早在18世紀的時候就不存在於北太平洋地區了,它們至今仍生活在太平洋兩岸,據負責人謝寧博士稱,可能由於西北通道的冰雪融化了,它才得以從那裡穿越過來的。
那為什麼說它是最孤獨的呢?因為它的聲波頻率一直是最與眾不同的,比任何一頭正常的鯨魚高出兩倍以上,所以,Alice發出的聲音,其他同類是聽不見的。而且由於鯨魚在海裡基本是個瞎子,它們只能依靠超音波來識別同類,Alice一直無法被同類識別,自己也聽不到同類的聲音。
Alice沒有跟隨鯨魚群一起遷移,它唱著自己的歌隨波漂流,儘管沒人能聽見,但它依然能活得很好。
當人們都在感嘆於這頭鯨魚的遭遇時,他們絲毫沒有想過,鯨魚也會感覺到孤獨嗎?人們依舊沒法讀懂動物們心裡的想法,也沒法改變Alice的先天缺陷,或許Alice一直是快樂自在的,它一頭鯨魚就能稱霸一整片海域。
科學家們捕捉到它那奇特的聲音,像從深海裡發出的一首海洋之歌。於是科學家開始追蹤這首歌,它遊到哪裡,他們就跟到哪裡。人們想像著它一直用這樣的方式尋找另一半,尋找與自己相符的鯨魚群,尋找著不期而遇的希望。
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我們身上,其實也挺悲哀的,達司也很希望看到,Alice的故事還有後續。
2010年的某天,一個研究團隊首次捕捉到適合它聲音頻率的歌,這或許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但卻意味著一絲希望。我依稀感覺到在這浩瀚無邊的海洋中有那麼一小群特殊的鯨魚,它們唱著一首無人能理解的歌,避開所有的同類,只想低調地當一位隱士。
直到2015年,費恩博士帶領自己的團隊為它做了一次手術,將它的頻率改成正常的頻率。Alice已足夠幸運了,在度過漫漫二十多年的艱苦歲月後,它的同類終於能聽到自己的聲音了。
實際上,地球上的許多動物都活得像Alice一樣平凡,它們並不期望自己有更多曲折離奇的經歷,只要好好地、安靜地度過這一生,這就夠了。這是我個人的一個觀點,畢竟我也是一個有感情的動物,同樣也為Alice的故事而感傷。我們又何嘗不是陸地上的一枚微不足道的沙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