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大道缺一,名為何道?
今天,我們要探討的就是上面這個問題,揭開遁去的一道與盤古、鴻鈞之間的關聯。
首先,我們需要知曉這句話的源頭。
《周易·繫辭上傳》云: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
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先試著從「道」的角度來說。
「大衍之數」即「天地之數」,也即「大道」。道,可以理解為宇宙萬物生靈運行的規律。
能維持萬物正常運轉的大道有五十,其中真正起作用是四十九,沒有起作用的一道被隱去。但偏偏這一道對萬物變化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也就是說,那遁去的一道,是為變數(也可以理解為命運)。沒有這變數,則萬事萬物不會有變化;有了這一變數,會造就無限的可能,凡事會有一線生機。
鴻蒙未判之先,混沌為永恆,無天地,無日月,無生靈,無善惡美醜,無始無終,是為圓滿。
大道由五十道鴻蒙紫氣構成,天衍四十九,故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盤古有那一線生機。盤古開天,以力證道,證道未遂,元神分化三清,身化萬物,便是那遁去的一道。(否則,豈不是灰飛煙滅,又怎麼會有元神化為三清呢?)
萬物有生死,或生或死,或死或生,皆是造化。若無因果,則看命運,若有因果纏身,恐就不妙。
盤古開天,鴻蒙消散,洪荒初成。天,盤古之後,亙古長在。
大道有無,鴻蒙既有,不曾見無。大道無所不在,沒有開始和結束,所以大道最先。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
也正因此,鴻鈞以身合道,化身大道之一,合天道為五十。鴻元與大道融合,名鴻鈞,成了天道代言。
鴻鈞合道,大道運轉,生死幻滅,悲歡離合,一切都有了定數。
但是其中又有許多生機,是所謂「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眾生都有一線生機。
爭到了生機,就可渡劫,不然就化為飛灰。
所以萬物生靈爭鬥日顯,有了因果糾纏,於是有量劫,眾生除了證道元始,成就聖人不磨之身外,只能在一個個量劫之中輪迴了。
紅塵三千丈,或貪或殺,或悲或喜,有因有果,相互糾纏,形成量劫;量劫接量劫,是為無量量劫。
無量量劫之下,神州修士,或避世不出,或積累功德,或另避他徑,手段無所極也!
是以天道無情,「以萬物為芻狗」。
然則天道亦有情,為眾生留下一線生機,是為遁去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