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類是如何建立文明的?

2020-12-04 黑洞先驅

很多人不相信進化論,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不願意相信「猴子」真的可以變成人。要知道,在地球上,靈長類動物並不止猿類一種,而且基本上都是同期進化的,為何最終卻偏偏只有人類出現了,其它的靈長類動物卻仍然是低等生命呢?顯然,這看起來並不合乎事物進化的基本規律,那麼,真相究竟如何呢?

通過研究,科學家發現,靈長類動物中的「南方古猿」,它們之所以進化成為人類,是因為它們的大腦進化非常快,簡單來說,就是它們的智商一代代的提高飛快,所以,它們的腦容量越來越大,自然而然也就與其它的靈長類動物區分開了。

這裡有一個最關鍵的地方就是,猿類進化的過程中,從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是最關鍵的轉折點之一,因為這樣就解放了雙手,這裡原本沒有什麼用處的前肢,也就開始練習著抓取食物,然後嘗試著製作一些工具等等,雙手越來越靈活,自然而然的大腦也就越來越聰明,於是,在200萬年前,地球上最早的人類——能人,才得以出現。

其實多年來,關於人類究竟是如何出現的,很多人都懷疑,是外星人將自己的基因注入到了猿類的身上,讓擁有外星DNA的猿類通過改造,成為了智慧生物,不過這裡有個問題,為何外星文明要改造猿類呢?地球運行到今天,人類也從未在宇宙中找到任何外星文明的身影,而且地球上也一直都沒有外星生物入侵的情況發生,顯然,外星文明創造人類的說法並不靠譜。

前段時間,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原始人類可以快速發展進化的關鍵原因,竟然與他們非常喜歡「嗑藥」有關。我們都知道,古人類誕生於非洲,而之所以迫使非洲的猿類朝著人類的方向進化,就是因為東非大裂谷的出現,讓原本非洲茂密的雨林都變成了草原,失去了棲身之所,所以不得不來到陸地,尋找新的生活。

雨林變草原還有一個關鍵的點是,食物這個時候也出現了短缺,猿類需要為自己尋找另一種可以果腹的食物,這時候,一種「毒蘑菇」出現了,雖然它並不是毒死人,但是卻可以控制猿類的精神世界,讓猿類出現幻覺,從而刺激它們的大腦,最終,讓古猿的生活行為等都大幅度改變,最終朝著高智商的生物方向大跨步前進。

說起有趣的是,從古至今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這種「毒蘑菇」的身影,特別是在遠古時期,人們更是相信食用了這些蘑菇,就可以與「神」對話,因此,在過去很多宗教儀式之上,都會給信徒們服用這種「毒蘑菇」。雖然如今這種「毒蘑菇」已經是違禁品了,但是或許在數百萬年之前,恰好是這些蘑菇,才讓人類有機會出現,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人類社會形態變化:原始社會—所有文明都經歷過的社會階段!
    人類從靈長類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先後經歷了猿人類、原始人類、智人類、現代類四個階段,並出現能人、直立人、智人等。人們耳熟能詳的印尼爪哇人、德國海德堡人、中國元謀人和北京人都屬於晚期猿人;而德國的尼安德特人、中國丁村人則屬於早期智人;中國山頂洞人、法國克羅馬農人則屬於晚期智人。
  • 原始人類的文明是火種推動的?模仿才是推動文明史背後發展的真相
    △遠古原始人類進化史與傳說相關原始人類的頭腦未經開發,所以他們無論是在任何一方面,多數原始人類猶如「七、歲小孩一般原始人類為了抵抗周圍和自身的安全,他們用了什麼辦法呢?通過學習,逐漸成長起來,保護自身的安全。
  • 何謂文明?如何認識:親社會性、人類理性與文明本質
    本文載《如何理解人類文明的本質:親社會性、人類理性與合作性倫理》。《鄧小平研究》2019年第4期。導讀:人類文明源於認識和改造世界過程中的社會協作,是社會倫理在大規模地域範圍上所凝結而成的相對正式的社會關係之體現。因此,人類文明和社會倫理的內涵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都體現為合作性,都是人類親社會性的呈現。
  • 人類文明的終極是什麼?
    人類在創造文明、追求進步、不斷滿足自身欲望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向自然尋求。人類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了解世界,了解自然事物的本質,掌握事物的運動規律和變化規律,然後根據自己的意識滿足自己的欲望。在此前提下,隨著有限自然資源的逐漸減少,人類文明最終會消亡嗎?
  • 科技革命與人類文明演進
    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技術進步,重大技術革命使人類文明發展呈現出階段性的特徵。回顧人類社會發展歷程,先後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信息革命三次重大的技術革命,也先後出現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三個階段,目前正在向生態文明邁進。從本質上看,每一次文明的更迭,都是一次生產力的飛躍,而每一次生產力的飛躍,又都緣於一場深刻的技術革命。
  • 如何正確看待詩歌,詩歌與文學、人類文明的關係?
    朱光潛在《詩論》中談到:「詩是人生世相的返照」筆者深以為然,並作出如下分析:從歷史和考古學來分析:詩是最早以文字為形式的藝術種類,尤其是在初民時代,詩更像是一種形式,將人類遇到值得留傳的人物事跡或是學問經驗,以詩的形式寫下來,其中帶有藝術性質的文字,如原始歌謠,隨著人類文明的演變,最終發展成詩歌;
  • 原始時代如何「文明」生活?咕嚕家族爆笑來襲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時隔7年,原始時代的大門再度打開,這一次,咕嚕家族進入文明人絢麗夢幻的家園,他們也由此經歷了很多人生中快樂的「第一次」——小伊第一次擁有了閨蜜、坦克第一次知道了窗戶、瓜哥第一次進入「桑拿房」……原始人和文明人的差異碰撞出無數的笑料
  • 如果文明是一種超級生命體:一文看懂人類文明演變
    人類的原始文明在這樣的困境中度過了2000年,終於開始求變。學者們推測,在水草豐盈的草原地區,人們發展出馴養畜牧的技術,過上了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而在某些雨水充足的平原地區,由於河水周期性泛濫形成沃土,人們根據自然氣候節律逐漸掌握農耕技術,從採集者轉變為耕作者,形成了穩定規律的定居生活。
  • 先有人類 還是先有文明?
    直至上世紀90年代,仍有許多學者認為,人類在5萬年前突然獲得了認知能力,隨後才產生了擁有複雜的語言和符號系統的人類文明。然而,最近的考古發現顯示,人類文明真正的演化過程要複雜得多。古人類學家甚至無法判斷,認知能力的突然提高和人類文明的出現,是否與智人物種的形成過程有關。
  • 人類文明的最早起源 人類的早期文明
    從公元前5508年到公元前2750年,庫庫特尼的黎波裡文化是歐洲最早的大規模文明,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公元前7000年,巴爾幹半島有原始定居點的痕跡。中歐在公元前6000年達到新石器時代,北歐部分地區在公元前5000-4000年。
  • 先有人類,還是先有文明?
    直至上世紀90年代,仍有許多學者認為,人類在5萬年前突然獲得了認知能力,隨後才產生了擁有複雜的語言和符號系統的人類文明。然而,最近的考古發現顯示,人類文明真正的演化過程要複雜得多。古人類學家甚至無法判斷,認知能力的突然提高和人類文明的出現,是否與智人物種的形成過程有關。
  • 以生物演化為論點,論述恐龍為何沒能建立文明,而人類卻能呢?
    原始文明大發展的重要原因就是人類懂得了如何使用工具和製造工具,使用火,幫助人類避免了很多寄生蟲和疾病,以及大型食肉動物的危害。群居,幫助人類發展了語言和交流,以及大大提升了種群生存能力。當人類有生產產品剩餘時,即剩餘產品時,才慢慢發展出封建文明,封建文明,才導致國家的出現,也導致了階級和分工細化,於是才有了璀璨的戰果文明,如果沒有社會「養育」文人,謀士,思想家,這些不直接參與勞動的人,會有那麼多智慧傳承下來嗎?
  • 繁榮的宇宙文明,宇宙文明劃分,人類文明屬於哪個等級
    浩瀚的宇宙存在數千億座大型星系,無數恆星與行星,在這些恆星系中是否都存在智慧生命,是否都有自己的文明體系。宇宙誕生智慧文明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呢?我想不管是必然性還是偶然性其智慧文明的基數都非常大,也就說宇宙中其實很繁榮,那麼宇宙中的文明等級是如何劃分的呢?就宇宙文明等級的劃分,對於我們現在都有多種可能,也不存在真理,有的劃分7級,有的劃分26級文明,且都有自己理解與支持。
  • 《文明帝國OL》新地圖曝光 驚現原始盤古大陸
    《文明帝國OL》新地圖曝光 驚現原始盤古大陸 新遊戲 178新遊戲頻道 ▪ 2015-06-19 16:28:41
  • 早期人類文明為何會出現遷徙現象?定居文明的孤島效應
    自從遠古時期,原始人類社群漸漸脫離了動物與生俱來的野蠻行徑,並創建了初具規則的智慧型社會以來,人類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也就隨之建立起來了。諸如華夏文明、古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南亞文明和古希臘文明均為此中翹楚,人類在世界各地創造了璀璨輝煌、絢麗多彩的文明區域,並對此後數千年來的道德禮儀、社會秩序、文化思想等產生了伏脈千裡的影響。
  • 為什麼說,人類難以跟地外文明友好相處
    important}在一些科幻電影中,未來的人類科技高度發達,與眾多地外文明建立起了星際貿易關係,甚至還可以在一起創建聯盟。但這些只是人類自身的一廂情願。即使存在地外文明,我們與它們也沒有建立起合作的利益基礎。
  • 亞馬孫再現原始文明遺蹟,但為何沒有進化成現代文明?懶惰、封閉
    近日,地理學者翁貝託•郎巴多(Umberto Lombardo)和其他研究者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亞馬孫河上遊出現發達「原始文明」痕跡。亞馬孫河作為世界第一大河,周邊產生了大量原始文明。有考古學家甚至認為,這裡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先進文明大本營。這個文明對森林的經營和把貧瘠土地化為良田,養活部落數以千計的族人。科學家如今相信,印第安人早在幾個世紀前已經在核心區定居,人數可能多達2000萬,比目前的居民人數更多,也並非像現在偶而有落後部落走出森林。
  • 外星人早就抵達地球並建立了燦爛的文明?看看如何記錄古代書籍
    但是令人懷疑的是,宇宙如此之大,行星如此之多,為什麼只有人類在地球上出生呢?科學家認為「人類並不孤單」。如此龐大的宇宙中一定有外星文明。那麼外星文明與我們的星球接觸了嗎?探索外來文明已成為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為了尋找外星文明,人類向太空發射了許多飛行器,其中最著名的是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它們載有人類信息並且已經在太空中徘徊了43年。
  • 被忽視的世界人類文明,分析比北歐先進的非洲黑人文明的發展
    這在現代的很多西方人看來是沒有為人類做出任何貢獻的落後文明,但實際上黑人文明創造的一系列文明成果至今仍在影響著我們。如今非洲應該是各類人種的發源搖籃,也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這一點被很多國家學者所認可。非洲黑人的文明發展歷程以及其遷移狀態,其實與亞洲和歐洲人極為類似。
  • 西亞:文明溫床——讀懂西亞就是讀懂人類文明
    從數千年前到20世紀,很多人類的發展和地緣政治問題都與西亞息息相關,在西亞這個土地上所誕生出來的宗教文化有著諸多關聯,即便在不了解歷史的人也知道西亞有一個叫兩河流域的地方,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很多人的觀念當中,兩河流域的文明已經斷絕。成長在這裡的民族早已被歷史塵封。但這絲毫不影響吸西亞對人類文明發展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