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天行健
對於很多80後、90後來說,相信很多人都會對2003年的那場非典有印象。當時幾乎全國的學校都封閉管理,而且為了嚴控疫情的蔓延,當時還在上學的80、90後,每天都要帶著一支體溫計去學校,上午、下午都需要測量體溫,看看是否有發熱的情況出現。
那個時候,基本上家家戶戶用的體溫計,都是過去很常見的水銀體溫計,小小的一支,細長細長的,裡面裝有水銀。而且除了家用之外,去醫院看病、體檢等,使用的也都是水銀體溫計。
不過,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原本1-2塊錢一支的水銀體溫計就從市場上消失了,幾乎都被看起來更加智能的電子體溫計所取代,這是怎麼回事呢?
可能看到這裡,可能一些朋友會說,可能是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體溫計的測量結果更加精準,所以才會用它取代了傳統的水銀體溫計,不過,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而且這個原因並不是佔據主要因素,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水銀體溫計一旦打碎,就會釋放毒素。
過去常見的水銀體溫計為何被禁用?
其實,水銀體溫計退出市場,並不是因為它被電子體溫計取代了,而是因為被國家禁用了。說起來,很多人都不知道水銀體溫計裡面的「水銀」究竟是什麼東西,事實上,它是汞,它是一種金屬元素,由於它具有水的流動性,而且看起來是銀色的,因此才會被稱作「水銀」,並不是真正的銀質物質。
此外,在過去,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經歷過不小心打破水銀體溫計的情況,因為它外殼是玻璃的材質,哪怕是不小心磕到了,都會導致它破碎,然后里面的「水銀」,也就是汞就會流淌出來。
一般我們對於打破的水銀體溫計,就是立刻將它給清掃乾淨,很少人會知道打破它後,裡面的「水銀」被暴露到空氣中,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危害。
要知道,在國外,過去也是使用是水銀體溫計的,不過,如果有人不小心將水銀體溫計打破了,是需要立刻上報給醫院管理委員會的,之後就會有專人進行處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打破水銀體溫計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雖然水銀體溫計中之後2克左右的「水銀」,不過,它對於人體的危害、環境的汙染,卻是不容忽視的,根據研究數據顯示,如果在室內相對封閉的環境中,不小心打破了一支水銀體溫計,那麼室內大氣中汞含量會是室外大氣的1000倍,而且至少要一個月的時間才會恢復正常。
汞汙染有多可怕?
在所有已知的重金屬元素中,汞是毒性最強的元素之一,特別是汞元素的甲基汞,它是一種非常不容易被降解的元素,一旦進入生態環境中,不僅會對自然環境造成汙染,同時,也會導致生物發生變異,對於人類來說,如果甲基汞進入人體,那麼它會侵蝕大腦神經,也會導致人體畸形。
而且汞汙染一旦進入生物體內,包括人類在內,它的影響都是持續性的,因為它可以伴隨著生殖繁育,一代代遺傳下去,也就是說,如果有人不小心受到了汞汙染,特別是甲基汞汙染,那麼,一旦生育了後代,後代出現畸形、神經方面問題的概率會非常大。
下面讓我們看一個實例——上世紀50年代震驚世界的日本水俁病事件。事情發生在1956年,日本的水俁灣地區,突然很多人都患上了一種「怪病」,很多人都出現肢體不協調、感官喪失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手腳變形、整個人高度亢奮,一直到最後身體變成了「蝦」的形狀,一直高喊直到突然死亡。
這件事很快吸引了很多專家的注意,通過調查,專家們發現,在日本水俁灣地區,除了當地人之外,當地的生物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比方說當地很多寵物貓,會突然變得非常興奮,然後一路狂奔跳入海裡。還有當地漁民也曾經捕撈過變異的生物。
這意味著,當地的生態環境已經遭到了破壞,無論是當地人還是當地的生物,都中毒了。那麼,「兇手」是什麼呢?最終,目標被鎖定了,原來上世紀20年代開始,這裡建了一座工廠,這座工廠每天都排放大量汞含量超標的工業廢水,最終導致汞汙染、汞中毒。
也是從這件事開始,科學家們發現重金屬汙染的可怕,甚至美國科學家還曾經進行過數據研究,發現如果在室外打破1支水銀體溫計之後,當其中的汞元素釋放到空氣中,經過大氣環境傳播後,可能會導致一個總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的湖泊受到汙染。
其中的生物也都會因為攝入汞元素,而導致體內汞元素超標,這個時候,如果人類長期使用汞超標的食物,特別是各種魚類、海鮮等,那麼,最終就會導致汞中毒的發生。
所以,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了解到,為何過去常見的水銀體溫計被禁用了,也清楚了它們的安全隱患,說起來,雖然如今電子體溫計的價格要比水銀體溫計昂貴一些,但是安全性卻是毋庸置疑的,同時也不會汙染環境。
特別是進入到21世紀以來,伴隨著人類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再加上環保意識的增強,如今很多地方都已經禁止汞汙染的排放了,同時,科學家們也在積極研發有效治理汞汙染的方法,希望可以將人類工業革命以來造成的汞汙染給及時清理掉。
因為有觀點認為,當今社會患有精神類疾病的人越來越多,一部分原因就與汞汙染有關,因為上文中我們提到過,汞汙染會侵害人類的大腦神經,拿我國來說,經過數據統計,21世紀初我國精神類疾病的發病率高達15.56‰,這個數據照比上世紀70年代的統計,足足高了5倍多。
所以,早日找到治理汞汙染的有效辦法,並且從源頭開始治理汞汙染,就成為了刻不容緩的一件事。希望未來伴隨著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可以早日普及新型無汙染能源,可以早日恢復地球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