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奮戰大藤峽水利樞紐建設一線,全天24小時施工,確保洪水來臨前...

2020-12-05 中國網新聞中心

中國網2月12日訊(記者 張豔玲)春節剛過,國家重大項目——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施工現場一片緊張繁忙的景象。近百臺大型機械設備加緊施工,正在加高培厚擋水圍堰。

施工管理人員黃運財說:「汛期不等人,我們現在全天24小時施工,確保洪水來臨前把圍堰填築至設計高程,保障防汛安全和施工安全。」

春節期間,大藤峽2000名建設者放棄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奮戰在工地,按期完成了二期主體工程爆破開挖和首倉混凝土澆築等關鍵節點目標。截至2月12日,1000餘名回家過年的建設者陸續返崗,大藤峽公司周密部署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確保建設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多措並舉,全力以赴推動工程建設。

大藤峽公司董事長廖志偉介紹,公司將疫情防控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重要政治任務,與地方政府建立聯防聯控機制,成立以屬地政府領導和大藤峽公司領導為組長的聯合防控領導小組,實行施工現場全封閉管理,妥善設置隔離場所,確保新到崗員工場外隔離觀察時間不少於14天,每日收集、上報新進場人員或與疫情地密切接觸人員動態信息,堅決做到「外防輸入、內控傳播」。

中水八局廠壩項目部經理李戰鋒說:「我們項目部實行網格化管理,監測所有人員健康狀況,每天早晚上報返崗人員體溫監測信息,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大藤峽公司針對部分主要參建單位來自疫情嚴重地區,加強從其他地區調集工人解決人力資源緊缺問題,積極協調金結機電設備製造運輸安裝難題,提前謀划水泥、鋼材等建築材料供應,科學優化施工組織方案,統籌推進工程建設。

大藤峽公司總經理楊啟祥表示,截至目前,共有3000名建設者奮戰一線,左岸天下第一門船閘人字門正抓緊無水調試,首臺發電機組正進行總裝,按照當前工程建設進度,力爭3月底前實現左岸機組發電和船閘通航的重大節點目標。

相關焦點

  • 「飛閱」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洩洪盛況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最新進展來啦, 一段航拍帶你飛,鳥瞰項目概況, 感受閘口洩洪盛況。 近日,小軒來到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遠遠望去,閘口江水噴湧而出,如萬馬奔騰,湍急的水流奔湧向遠方,蔚為壯觀。
  • 光明日報:大藤峽水利樞紐實現52米高程蓄水目標 一期工程全面發揮...
    9月6日18時,大藤峽工程庫水位首次達到52米高程,這是樞紐全面完工前允許運行的最高水位,一期工程開始全面發揮綜合效益。  大藤峽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誌性工程,總投資357.36億元,總工期9年,分左右岸兩期施工。一期工程先行建設左岸,包括左岸洩水閘和廠房壩段、船閘和副壩工程等。
  • 中國發布丨大藤峽水利樞紐左岸工程投產運行 三臺機組年發電量可達...
    中國網7月31日訊(記者 張豔玲)31日10時30分,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左岸最後一臺機組接入廣西電網投產發電,標誌著左岸工程全面投產運行,樞紐綜合效益初步顯現,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多重助力。左岸主體工程於2015年9月開工建設,期間戰勝了「三期」(準備期、籌建期、建設期)疊加、徵地移民任務繁重等諸多困難,經受了高溫多雨、洪水頻發、地質複雜等多重考驗,攻克了大體積混凝土溫控、巖溶湧水、「天下第一門」製造安裝、國內最大的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安裝等技術難題,於2019年10月提前一個月實現大江截流,創造出了「大藤峽速度」。
  •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發電機組併網發電
    新華社南寧5月1日電(記者何豐倫)記者從南方電網廣西公司獲悉,4月30日,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發電機組正式併入廣西主電網,預計工程全部投產後,年平均發電量可達7.6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22.8萬噸標準煤。
  •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投產發電
    當日上午9時,廣西電網調度中心正式下達允許併網發電指令,大藤峽工程8號機組運行指示燈亮起,水輪發電機組運轉產生電流,集控大屏顯示機組由空載態變為發電態,標誌著大藤峽水利樞紐開始發揮發電效益。 大藤峽水力發電廠中控室 機電技術負責人介紹說,機組72小時試運行期間,機組擺度、軸承溫度、機械振動等性能指標均滿足或優於設計要求,以機架垂直振動為例,擺度不超過0.04毫米,比頭髮絲直徑還細,運行非常平穩,達到國家優良標準。
  • 大藤峽工程右岸混凝土月澆築量再創新高
    中國水利網站12月2日訊 (通訊員 梁芷妍)11月,大藤峽水利樞紐右岸主體工程混凝土月澆築量達10.9萬立方米,打破了右岸工程此前單月澆築量最高紀錄。其中,單日最高澆築強度達到5035立方米。  今年,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右岸工程工期一度滯後,建設時間緊、運行壓力大,防洪度汛責任大,為右岸工程建設增添了諸多挑戰。大藤峽公司全面總結左岸工程建設經驗,團結帶領參建各方,科學制定施工計劃,完善超標準洪水應急預案,優化設計方案,深入研究重大技術難題,細化實化施工方案,壓實質量安全責任,確保工程建設按計劃推進。
  •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連續奮戰搶險救災一線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多路出擊連續奮戰搶險救災一線解放軍報訊連日來,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民兵多路出擊,在四川、重慶、雲南、甘肅等受災地區連續奮戰,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8月20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洪峰過境重慶主城區,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西部戰區空軍某預備役高炮師官兵受命奔赴巴南區展開救援工作,共轉移受災群眾370餘人。重慶警備區累計出動官兵和民兵3600餘人次參與駐地搶險救災工作,積極做好轉運群眾、沿江巡邏、搶運物資等工作。
  • 臨沂大官莊水利樞紐管理局風雨24小時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7日訊 8月14日凌晨四點,大官莊水利樞紐管理局防辦在工作群轉發了一條暴雨紅色預警,一葉落而知秋,有經驗的職工很快就猜到白天要開閘了,但誰也沒想到這次洪水會如此之大。人民勝利堰閘洩洪堅守防汛陣地「最前線」9時,大官莊局防汛會商會議召開,要求全體職工按防汛預案堅守各自崗位,嚴格按照上級調度指令啟閉閘門,堅決確保本次洪水安全過境。
  • 測山川萬景 繪引水新篇——引漢濟渭三河口水利樞紐測量工作紀實
    秦嶺山脈地形複雜、地勢險峻,懸崖、急流、碎石、密林廣布,惡劣的自然環境讓常人望而卻步,但測量隊員們不畏艱難,敢於迎難而上,在工程建設之初,測量隊員們衝鋒在前,在樹林茂密、坡度七十多度的山腰上硬是踩出一條工程建設的先驅之路,多少次彎下腰杆爬行在僅能容下一隻腳的無底懸崖,隊員們一手拿著儀器一手扶著石壁艱難地測繪著庫區的地形;多少次挽起褲腿強忍著冰冷刺骨的河水,咬緊牙關涉水渡河默默堅守
  • 東莊水利樞紐 讓渭河下遊安瀾不再是夢
    涇河是黃河第一大支流渭河的最大支流,東莊水利樞紐工程壩址斷面實測多年平均徑流量16.92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懸移質輸沙量2.37億噸,約佔渭河來沙的70%,黃河來沙的1/6。東莊水利樞紐集防洪減淤、供水、發電、生態改善於一體,對於確保渭河安瀾和改善涇河下遊生態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工程建成後將消除渭河下遊「小水大災」的現象,並有效緩解渭北旱腰帶缺水狀況。
  • 【增援滁州】山東消防堅守抗洪一線24小時——只為洪水早日褪去...
    【增援滁州】山東消防堅守抗洪一線24小時——只為洪水早日褪去,百姓重返家園 2020-07-23 2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東擬建與三峽相當水利樞紐對抗鹹潮(組圖)
    有關專家表示,應儘快立項興建大藤峽水利樞紐,為壓鹹補淡提供可調配淡水。據透露,包含大藤峽水利樞紐項目的《珠江流域防洪規劃》已提交國務院審議,爭取「十一五」開工。◎夢魘水桶取水應戰鹹潮桶——幾個白色的水桶安安靜靜地躺在客廳的一個角落裡,在進行著它們的短暫休息。
  • 一線奮戰正當時 航空工業氣動院衝刺四季度
    氣動院基層一線——「五部兩中心」黨員幹部職工衝刺四季度,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瞄準科研生產節點目標,精心組織,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扛起航空人應有責任和使命,確保全年任務保質保量按節點完成,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奔赴氣動院的「五部兩中心」,看看一線員工不平凡的高光時刻。
  • 洪水來臨!多地吹響抗洪救災集結號
    原標題:洪水來臨!多地吹響抗洪救災集結號6月29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預警,類似暴雨預警已連續發布28天(6月2日-6月29日)。持續的降雨致災風險高,部分河流出現超警戒水位洪水,一些城市出現內澇,部分村莊農田被淹,有的地方還出現了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據應急管理部,6月以來,洪澇災害共造成廣西、貴州、湖南、四川、江西等13省份1216萬人次受災,72.9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總臺央視記者走進受災地區,聚焦一線,直擊現場,記錄了各地防汛抗災的真情實況。
  • 大藤峽工程右岸首臺機組尾水肘管啟動安裝
    11月10日,隨著指揮人員一聲令下,大藤峽工程右岸首臺機組尾水肘管首節頂襯板緩緩吊起,歷經39分鐘後,順利吊入安裝位置,拉開了大藤峽工程右岸機電及金屬結構安裝的帷幕。圖片來源:廣西日報大藤峽工程共布置8臺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分左右岸兩期建設,其中,左岸布置3臺,右岸布置5臺
  • 直擊江西九江抗洪:洪水來臨前,武警挨家挨戶搜查
    原標題:直擊九江抗洪:洪水來臨前,武警挨家挨戶搜查受持續降雨影響,江西九江市永修縣三角鄉水位仍在上漲。7月12日24時,武警江西總隊鷹潭支隊官兵挨家挨戶搜查撤離區居民是否遺漏。13日凌晨,在鄱陽湖吳城候鳥小鎮景區,水位已經淹過景區的旅遊棧道,現場有大巴車24小時待命轉移群眾。為保證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武警官兵正在組織景區村民快速撤離。
  • 扛起責任 衝鋒在前——武漢疫情防控一線黨員剪影
    原標題:扛起責任 衝鋒在前 2月5日,湖北省武漢市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中建商砼黨員突擊隊為醫院工程順利完成合影 2月5日一早,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黨員突擊隊的勇士們士氣高昂地奔向各自的崗位。 這一天,雷神山醫院建設接近尾聲。自1月27日中建商砼參加雷神山醫院混凝土工程建設任務開始,這支由24名黨員組成的黨員突擊隊,每次都衝在最前線,攬下了眾多艱巨任務。
  • 永葆安康有水利|安康水力發電廠積極助力地方經濟建設發展綜述
    「317米能搭施工平臺、315米可以打樁準備、313米可進行打樁施工、310米施工大橋底部橋墩承臺……」2020年4月中旬,安康市流水鎮建設大橋時,需要根據水庫水位消落情況進行施工,該廠得知情況後積極配合,精心組織。水工分場安排專人負責,迅速及時向建設方提供相關水位信息,並提供安全準確的數據,便於施工單位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確保大橋建設安全順利完工。
  • 邁灣水利樞紐工程:搶抓「黃金期」 拖快「進度條」
    圖|邁灣施工現場「冬春季節雨水少,是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黃金期』,我們元旦不放假,抓緊時間施工,是為確保今年底的截流目標順利實現。」邁灣水利樞紐工程施工方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是國家172項重點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目前海南在建的最大水利工程項目,必須確保按時完成施工任務。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採用立體施工、多點開工、全穿插工序安排,增加夜間施工照明設施,加強施工現場指揮力量等舉措,全力加快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