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發電機組併網發電

2020-11-2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南寧5月1日電(記者何豐倫)記者從南方電網廣西公司獲悉,4月30日,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發電機組正式併入廣西主電網,預計工程全部投產後,年平均發電量可達7.6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22.8萬噸標準煤。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誌性工程和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工程,肩負防洪、航運、發電、灌溉等重任,工程總投資357.36億元。

這一工程共安裝8臺軸流轉漿式水輪發電機,其中左岸3臺機組,右岸5臺機組,總裝機容量160萬千瓦,首臺發電機組為左岸8號機組。

南方電網廣西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蒙亮介紹,為滿足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機組的調試及併網發電需求,公司新建大藤峽水利樞紐22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項目,確保清潔能源並上網、送得出、用得好。

按計劃,所有輸電線路將於2020年7月底前全部投入運行,與周邊220千伏變電站有效連接成網,進一步優化廣西電網主網結構,向外送出大藤峽清潔能源,為西電東送大通道提供支撐,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相關焦點

  •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投產發電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投產發電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刁凡超 2020-04-30 12:44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發布丨大藤峽水利樞紐左岸工程投產運行 三臺機組年發電量可達...
    中國網7月31日訊(記者 張豔玲)31日10時30分,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左岸最後一臺機組接入廣西電網投產發電,標誌著左岸工程全面投產運行,樞紐綜合效益初步顯現,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多重助力。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位於珠江流域西江幹流黔江河段,控制著西江流域面積的56.4%和西江水資源量的56%,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誌性工程,也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工程和水資源配置骨幹工程,集防洪、航運、發電、補水壓鹹、灌溉等綜合功能於一體。
  • 大藤峽工程右岸首臺機組尾水肘管啟動安裝
    11月10日,隨著指揮人員一聲令下,大藤峽工程右岸首臺機組尾水肘管首節頂襯板緩緩吊起,歷經39分鐘後,順利吊入安裝位置,拉開了大藤峽工程右岸機電及金屬結構安裝的帷幕。圖片來源:廣西日報大藤峽工程共布置8臺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分左右岸兩期建設,其中,左岸布置3臺,右岸布置5臺
  • ...者奮戰大藤峽水利樞紐建設一線,全天24小時施工,確保洪水來臨前...
    中國網2月12日訊(記者 張豔玲)春節剛過,國家重大項目——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施工現場一片緊張繁忙的景象。近百臺大型機械設備加緊施工,正在加高培厚擋水圍堰。施工管理人員黃運財說:「汛期不等人,我們現在全天24小時施工,確保洪水來臨前把圍堰填築至設計高程,保障防汛安全和施工安全。」
  • 「飛閱」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洩洪盛況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最新進展來啦, 一段航拍帶你飛,鳥瞰項目概況, 感受閘口洩洪盛況。 近日,小軒來到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遠遠望去,閘口江水噴湧而出,如萬馬奔騰,湍急的水流奔湧向遠方,蔚為壯觀。
  • 幾內亞蘇阿皮蒂水利樞紐首臺機組成功併網發電—— 緩解用電短缺...
    幾內亞蘇阿皮蒂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日前成功併網發電。該項目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旗下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簡稱「中水電公司」)參與投資並承建,是西非地區壩體最高、庫容最大、裝機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項目不僅有助於解決幾內亞國內電力短缺問題,還將為周邊鄰國提供電力支持。
  • 光明日報:大藤峽水利樞紐實現52米高程蓄水目標 一期工程全面發揮...
    9月6日18時,大藤峽工程庫水位首次達到52米高程,這是樞紐全面完工前允許運行的最高水位,一期工程開始全面發揮綜合效益。  大藤峽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誌性工程,總投資357.36億元,總工期9年,分左右岸兩期施工。一期工程先行建設左岸,包括左岸洩水閘和廠房壩段、船閘和副壩工程等。
  • 創新丨聯合動力研發潮流能發電機組併網發電
    創新丨聯合動力研發潮流能發電機組併網發電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日期:18.04.03      ,並順利併網發電運行。  這是世界首臺應用270°變槳技術,實現了雙向海流能量高效捕獲的潮流能發電機組。聯合動力率先攻克了海流波動和變槳耦合作用對機組穩定控制的技術瓶頸,研發了國內首例應用電動變槳技術的潮流能發電機組。
  • 皖企承建世界首臺66萬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發電機組投運
    平朔電廠全景(徐毓婷 供圖) 9月16日,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一公司承建的世界首臺66萬千瓦級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發電機組——山西平朔2臺66萬千瓦低熱值煤熱電1號機組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產。
  • 世界首例高位布置汽輪發電機組首次併網發電一次成功
    12月3日,國家能源集團國華電力錦界電廠三期擴建工程5號機組首次併網發電一次成功,標誌著世界首例高位布置汽輪發電機組正式進入帶負荷試運階段。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高位布置結構偏擺參數在正常範圍內,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化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 淮北平山電廠一期工程1號機組正式併網發電
    12月3日晚上6點26分,平山電廠一期工程1號機組正式併網發電。2號機組預計將於2016年年初併網發電。據了解,平山電廠一期工程實現了國內電廠建設中的多個第一,將成為我國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建設的標杆工程。
  • 大藤峽工程右岸混凝土月澆築量再創新高
    中國水利網站12月2日訊 (通訊員 梁芷妍)11月,大藤峽水利樞紐右岸主體工程混凝土月澆築量達10.9萬立方米,打破了右岸工程此前單月澆築量最高紀錄。其中,單日最高澆築強度達到5035立方米。  今年,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右岸工程工期一度滯後,建設時間緊、運行壓力大,防洪度汛責任大,為右岸工程建設增添了諸多挑戰。大藤峽公司全面總結左岸工程建設經驗,團結帶領參建各方,科學制定施工計劃,完善超標準洪水應急預案,優化設計方案,深入研究重大技術難題,細化實化施工方案,壓實質量安全責任,確保工程建設按計劃推進。
  • 中鋼西重1.5兆瓦直驅型風力發電機組兩樣機併網發電
    由中鋼西重自主研發的1.5兆瓦直驅風力發電機組,繼首臺樣機2008年10月31日12時50分順利併網發電後,二號樣機也於日前順利實現併網。  目前,兩臺樣機運轉正常,各項性能滿足設計要求,風電事業部全體員工決心再接再厲,實現全機組滿功率安全運行。
  • 湘西州首個風電場併網發電(圖)
    正式發電的風力發電機組。   紅網永順縣分站10月20日訊(分站記者 田新寬 通訊員 周小明)10月18日,湘西州首個風電場羊峰山·大青山風電場首批機組調試成功並正式併網發電。   羊峰山·大青山風電場項目地處永順縣石堤和松柏兩鎮境內,佔地面積69.59公頃。場內海拔高度為1000—1450米,風能密度大,是湘西州內最為理想的風能發電場址。
  • 天華成EPC項目分散式風電場工程併網發電
    電建核電公司天華成EPC項目分散式風電工程併網發電  8月11日,電建核電公司承建的北京天華成長垣EPC項目分散式風電場開關站受電一次成功,分散式9颱風機陸續併網發電,運行穩定,各項指標優良,得到了業主、監理方的一致認可。
  • 國內首臺功率最大車載燃氣輪機發電機組問世
    本網訊(劉曉紅記者倪偉齡報導)6月30日,哈爾濱東安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用於北京奧運電力保障的1600kW車載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研製成功。2臺套該型號機組披紅戴花啟程開赴北京,交付北京市電力公司使用。這是東安集團公司依靠自主創新,最新研製出的國內功率最大的車載式發電機組。
  • 世界最大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下海·杭州日報
    今天上午,世界首臺3.4兆瓦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正式在舟山岱山安裝下海。 據悉,這是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生產裝機功率最大的潮流能發電機組。「該項目的研製成功,是我國海洋清潔能源利用技術上的重大突破,這也意味著中國在海洋潮流能利用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國家海洋技術中心能管中心主任王海峰在昨天下午接受採訪時表示。
  • 1980年5月4日,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第一臺機組併網發電
    1980年5月4日,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第一臺機組併網發電2017-05-04 10:12 來源: 科普中國-科技名家·裡程碑 1980年5月4日1980年5月4日,浙江省溫嶺的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第一臺機組併網發電,這揭開了中國較大規模建設潮汐電站的序幕。
  • 大唐在豫首臺1000MW機組通過168小時試運
    大唐在豫首臺1000MW機組通過168小時試運 來源: 中電新聞網      日期:17.01.05        中電新聞網訊 通訊員至此,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在豫建設的首臺1000MW機組高標準投產、高質量移交,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作為科技部超超臨界參數機組閥門國產化示範項目、河南省「十二五」電源建設規劃重點建設項目和集團公司在豫最大的投資項目,該工程核准建設1臺1000MW超超臨界高效燃煤發電機組,項目於2012年獲得集團公司開工批覆,2014年7月開始主體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