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下一句是什麼?回答「陽朔山水甲桂林」就錯了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乘著木船蕩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如果你的小學語文課本出自人教版,那麼你一定學過這篇名為《桂林山水》的散文,上面一句就是課文的第一段。這是現代作家陳淼於1962年創作的一篇遊記,作者通過一系列的排比句突出了桂林山與水的秀美,水是「靜、清、綠」,山是「奇、秀、險」,語言優美,如身臨其境,很有感染力。
這篇散文一個很鮮明的「套路」就是,先用「桂林山水甲天下」來吸引讀者,然後再通過妙筆生出花來。「桂林山水甲天下」幾乎人盡皆知,那麼下一句是什麼你知道嗎?很多人會說「陽朔山水甲桂林」,那就錯了。
近代詩人吳邁的確曾在1935年寫成的《桂林山水》一詩中誇讚「陽朔堪稱甲桂林」,後來人們便將兩句詩聯繫起來,形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說法。然而,這種說法本質上是以訛傳訛。其實,「甲天下」這一廣為傳誦的名句在歷史上被爭論了很多年,大家都不清楚究竟是誰首創。
尤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學術界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討論,來探究「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出處。由於吳邁在1935年就寫下了類似的詩歌作品,那麼它的出現不會晚於這個時間。有學者考證在桂林當地,它的流傳度甚廣,所以這句詩的流傳很可能已經相當久遠。就在各路學者對此莫衷一是之際,一塊石碑神奇地被發現了。
這件石刻作品屹立於桂林的獨秀峰南壁,由於長年經受石灰巖的侵蝕,其表面早已覆蓋上一層斑駁的腐蝕垢。1983年,文物保護組織開始對石碑進行清理,在清理到石碑右上角時,竟發現了「嘉泰」二字!嘉泰是宋寧宗的年號,這就意味著此石碑刻於南宋,那麼碑文上是否會刻有重要信息呢?
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石碑的表面清了出來,一首七律作品赫然出現在眾人眼前,最令他們興奮的是這首詩正是學術界始終苦苦尋求的本源。
《嘉泰改元桂林大比與計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
士氣未饒軍氣振,文場端似戰場酣。
九關虎豹看勁敵,萬裡鵾鵬竚劇談。
老眼摩挲頓增爽,諸君端是鬥之南。
南宋嘉泰元年九月十六日,桂林曾舉行過鄉試大選,詩人王正功為十一位考生舉行鹿鳴宴時,即興寫下了這首詩。王正功以「甲天下」開篇,是有現實意義,一來如此山靈水秀之地,自然能誕生才子,二來則寄託了作者對學子們的深切期望,期盼他們能在科考中名甲天下,榜上有名。
從詩中內容也可讀出王正功振奮人心的目的:提漲「士氣」,「文場」如同戰場,「九關虎豹」破關勇鬥,「萬裡鵾鵬」展翅高飛,無不是對學子的勉勵。最為關鍵的是,隨著這塊石刻的重見天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終於有了答案,它就是「玉碧羅青意可參」,相比「陽朔山水甲桂林」有詩意多了。
「玉碧」是對桂林山的美稱,「羅青」是對桂林水的讚譽,王正功在說,桂林山水天下一絕,到了這裡就能感受到那山山水水的盛情美意。讚美桂林的作品多如牛毛,而使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甲天下」,何以能甲天下?自然有其獨特之處,而王正功總結出來了:因為桂林的山水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富有感情,富有生機。
桂林山水奇瑰神妙,「桂林山水甲天下」詩更是神奇,它獨立地存在了近千年,被人們口口傳誦,而其下一句丟失了近千年,直到近年才被重現發現,原來下一句竟這麼美。說實話,小解也是才知道的這下一句,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