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東京4月23日電 (滕雪)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高知縣室戶岬附近海域固定網中22日捕獲了105條神秘深海魚,判明為巨口魚科巨口魚屬「明鰭袋巨口魚(日文名:ホテイエソ。英文名:Photonectes albipennis)」,其生態環境目前還是個謎。專家稱,在21日就已捕獲了9條該神秘魚類,而在短時間內又出現大規模深海魚的現象,恐與海底環境發生異變有關。
據NPO法人「日本海龜協議會」透露,固定網安置於室戶岬附近深約70米的海域,覆蓋範圍約2千米。被捕獲的深海魚體長10~25釐米,通體漆黑,牙齒尖利,下顎前端有發光器。該魚種主要生活在120~800米的深海海域,被捕獲上岸時因拉網產生的劇烈氣壓和氣溫變化,僅有一條短時間存活。協議會研究人員稱,發現如此大規模深海魚數量尚屬首次,推測與海底水流和溫度的異常有關,並對這一神秘現象表示擔憂和不安。同一地區海域在2013年捕獲的78條擬角鯊曾引起學術界的震動。
2014年以來,日本近海曾經多次發現神秘海底生物,如大王烏賊、皇帶魚等。北海道大學魚類學名譽教授尼岡邦夫表示,深海魚對海水流動和溫度變化非常敏感,大規模深海魚的發現可能與其生存海域發生異常變化有關。
2014年日本近海陸續發現深海魚類的事件整理如下:
○ 1月16日,宮津市府立海洋高校在丹後半島海域進行捕撈實習時曾捕獲一條石川粗鰭魚,2月20日,宮津市住民在海邊發現被海浪帶上岸的石川粗鰭魚。
○ 山口縣北部的萩市也於2月中旬發現9條深海「石川氏粗鰭魚」,體長1.5至2米。
○ 3月7日,日本山口縣長門市仙崎地區白潟海岸發現一條長4.38米的深海「皇帶魚」。皇帶魚的特徵是銀色的身體上有長條的紅背鰭,生活在深於200米的水域。
○ 3月上旬,在系魚川市的富山灣附近用定置網漁船捕到一條身長約2.6米的銀色帶魚。
○ 3月26日,新潟縣佐渡市佐渡島兩津灣約330米的定置漁網中發現一隻大王烏賊,身長約4.5米,重約33公斤。據了解,新潟縣內2014年年初至今已發現8隻大王烏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