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之窗】10月7日日照訊:日照市是山東省東南部的一個地級市,位於黃海之濱、山東半島東南側翼,西靠臨沂,北連青島、濰坊,南接江蘇省連雲港,全市陸域面積5310平方千米、海域面積6000平方千米,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十一長假期間,我們造訪了這座美麗的海濱小城。無人機從500米的高空領略了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色。(劉乃松、郭玉敏、李繼三)
日照市處在國家重點開發建設的沿海主軸線和日(照)西(安)線經濟帶的交匯處上,既是魯南地區的直接出海口,又是亞太經濟和歐洲經濟的重要結合點,在發展旅遊經濟方面有著突出的區位優勢。現轄東港區、五蓮縣、莒縣、嵐山辦事處和日照開發區、山海天(省級)旅遊度假區,總面積5310平方公裡,總人口278萬。
橫屏觀看|日照海上日出全景
日照海岸位於黃海中部,岬灣相連,北起甜水河口,南到繡針河口,全長 168.5 公裡,屬於比較平直的基巖沙礫質海岸。海岸線上有石臼灣、佛手灣兩大天然港灣與日照港、嵐山港組成的日照港群。近陸島嶼有桃花島、出風島;遠有平島、達山島和車牛山島組成的「前三島」,面積 0.42 平方公裡。
橫屏觀看|日照城區全景
日照境內有大小山頭 4358 座。西部為泰沂山脈系,大多呈東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脈多呈南北和西南、東北走向;中南部有 7 條互不銜接的山脈,走向各異;東部屬膠東丘陵。海拔 500 米以上的有 39 座。
日照世帆賽基地
日照市名勝古蹟較多,主要有兩城遺址、東海峪遺址、堯王城遺址、丹土遺址、陵陽河遺址、齊長城遺址、莒國故城、劉勰故居、定林寺。市內主要景區有魯南海濱國家森林公園、海濱燈塔風景區、萬平口海濱旅遊區、河山日照巨書、日照港、五蓮山、九仙山、浮來山、莒縣博物館、阿掖山、四大海水浴場。
潮汐塔
日照市有珍貴海產品西施舌、烏魚蛋、文蛤、扇貝、蝦米;京冬菜、日照醇、久負盛名;莒縣屏風掛扇、日照石刻、日照黑陶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日照花生、蘋果、板慄、日照青茶、銀杏茶等產品已走出國門,銷往世界各地.
萬平口風景區
日照市交通發達,集海運、鐵路、公路於一身。有日照、嵐山兩個一類開放港口,有兩個10萬噸級煤炭專用泊位,19個5000-25000噸級雜貨泊位,一個50000噸級液體化工品泊位,年吞吐能力210萬噸。同時交通十分便捷。過境的204、206國道縱貫南北,泰(安)石(臼)、嵐(山)兗(州)公路和日(照)竹(園)高速公路、日(照)荷(澤)鐵路複線、嵐(山)坪(上)鐵路橫貫東西。以日竹、同三日照段高速公路、兗石鐵路複線、藍新鐵路日照段建設為標誌的大交通格局已經形成。
日照帆船衝刺塔
日照歷史悠久,是中國遠古時期的太陽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陽文化起源地之一。歷來有太陽崇拜的習俗。據考證,《山海經》中記載的羲和祭祀太陽的湯谷和十日國就在日照地區。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上的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太陽神石、太陽神陵、大羿陵、老祖象、東方神龍、老母廟、石雞、石椅、石磨、日晷等與太陽崇拜有關的遺蹟。莒縣凌陽河出土的「日火山」和「日火」陶文以及陶器上出現的大量太陽紋,都充分證明日照地區東夷先民的太陽崇拜傳統。《後漢書,方術列傳,趙彥》記載:莒有五陽之地:城陽,南武陽,開陽,陽都,安陽等地名,都是古莒國太陽崇拜的直接證據。
日照遊泳館
【司法提示】文中圖片版權所有,歡迎原文轉載,未經書面允許,不得下載使用,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