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日將現7時59分60秒 閏秒存廢引爭議

2021-01-10 南海網

  今年多1秒關你啥事?

  北京時間2012年7月1日將出現7時59分60秒的特殊現象

  國際社會對閏秒存廢有爭議

  「地球自轉變慢,今年將多一秒」、「7月1日將閏一秒」……近日,「今年多一秒」成了熱議話題。到底什麼是閏秒,為何會出現如此現象?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廣州市五羊天象館常務理事李建基,分析「閏秒」事由。

  7時59分60秒≠8時

  3月13日,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公布:近日,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IERS)宣布在現行的國際標準時間———協調世界時(UTC)時間2012年6月30日午夜加一閏秒,即當天23:59:59的下一秒記為23:59:60,然後才是第二天的00:00:00。國家授時中心時間基準實驗室將在北京時間2012年7月1日7時59分59秒和全球同步進行閏秒調整,屆時會出現7時59分60秒的特殊現象。同時,系統將把調整後的標準時間通過長波、短波、低頻時碼、網際網路和電話等手段發播出去,接收時碼信號或信息的用戶,將自動進行閏秒校時。

  談及閏秒,得先了解目前世界上兩套計時系統:世界時、原子時。1884年,國際上確定以地球自轉運動來計量的時間作為國際標準時間,稱作世界時。20世紀五十年代,又出現了基於原子振蕩的原子時,其準確度和穩定度均超越了世界時,但其與地球的自轉不關聯。隨著時間的遷延,世界時和原子時之間的偏差越來越大。1972年,一種折中的時間尺度———協調世界時(UTC)應運而生,取代世界時作為國際標準時間。UTC採用原子時的秒長,而時刻通過增加1秒或減去1秒(正閏秒或負閏秒)以儘量接近世界時,這就是閏秒。據了解,1972年至今世界共閏秒24次。最近一次的全世界同步「閏秒」,發生在協調世界時2008年與2009年交接的零點。當時間走到協調世界時的2008年12月31日23∶59∶59時,下一秒本該是2009年1月1日的00∶00∶00,但通過人為操作,加了第60秒,從23∶59∶59跳到23∶59∶60然後才跳到00∶00∶00。2012年的這次閏秒是有協調世界時以來第25次閏秒。

  多一秒究竟會怎樣?

  地球自轉一周是一天,一天是24小時,每小時60分鐘,每分鐘60秒。這一基礎時間概念的設立就是日常理解的「世界時」。然而,由於地球自轉逐漸變慢,自轉一周便超過24小時。據了解,潮汐、地震、海嘯都會影響地球自轉的變化。科學家研究古生物化石發現,幾億年前,地球上一年有400多天。對此,李建基解釋:「這說明當時地球自轉很快,於是天數很多。」李建基表示,如果地球轉速不同,「一天」的長度就不同,「一秒」的長度也不同。這對於天文、物理等高精尖領域,多一秒少一秒非常關鍵。

  「上班遲到一分鐘可能不行,遲到一秒鐘就沒什麼所謂。因為我們的時間概念是以分鐘而不是以秒來計算的,」李建基舉例道。然而在電力部門,電網故障的維修、電網與電網之間的併網,都需要使用精密時間,如果有1秒鐘誤差,整片電網都可能停電甚至崩潰。網絡通信、證券、航空、地震勘探等領域皆是如此。最危險的航空航天領域,飛船1秒鐘即可飛行8公裡,假若少一秒,飛船軌道可能偏移,飛船著陸地點可能差上十萬八千裡。太空中運行的衛星甚至會因為時間計量的不同出現碰撞或其他災難。因此,一定要按照原子鐘,精確地「閏」上一秒。

  長期來看,如果不閏秒,也會對人類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專家表示:按照現在世界時與原子時之間時差的累積速度來看,39年減慢了24秒,大概在七八千年後,太陽升起的時間可能就會與現在相差兩個小時了。中午12點本應該太陽當頭照,七八千年後就要下午2點才能太陽當空了。那時自然就會對地球上的人的作息產生影響。

  能否取消「閏秒」

  2011年底,「取消閏秒」的輿論在國外十分受推崇。美國、法國、義大利、日本、墨西哥、土耳其以及國際權度局等國家和國際組織支持取消閏秒,而中國、英國、加拿大、德國以及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等國和國際組織卻並不支持。俄羅斯、奈及利亞、阿聯、亞美尼亞等國認為需要繼續研究。

  美國、日本等國認為,使用原子時很準確。美國政府認為,閏秒是件又麻煩又不討好的事情,根本就沒人需要它。調整閏秒的過程可能會擾亂空中交通的順暢、衛星系統導航、財務資金轉帳、電力運輸等需要準確同步時間的系統。英國皇家格林尼治天文臺也認為,如果廢了閏秒,將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一步,這是人類第一次脫離了現實地球的時間制度。

  中國、英國反對取消閏秒,支持協調世界時。首先因為當前的UTC系統和閏秒調整運行正常,帶有閏秒的UTC滿足了民用時標的基本要求,它使民用時間與太陽的可視活動保持關聯。其次,各國在很多已部署的硬體和軟體進行了閏秒設置的大量投資,廢除閏秒代價昂貴。現有的衛星導航系統內部同時使用原子時和協調世界時,兩個系統可輕鬆轉換,避免了因閏秒對系統運行造成中斷;而凡涉及星際導航、空間活動由於涉及坐標系問題,則更需要在現行國際標準時間框架下進行。有專家透露,中國的時間產生和保持設備基本還依賴進口,一旦啟用新的計時標準,意味著所有儀器使用程序和標準要重新設定、更改,許多高價購進的儀器會成為廢舊金屬。

  閏秒存廢爭議多多,最近結束的國際電信聯盟大會上,無線電通信全會沒有通過美法等國取消閏秒的提案。意味著現行的國際標準時間「協調世界時(UTC)」將繼續使用,用於彌補世界時(UT)和原子時(AT)偏差的閏秒也將繼續存在。主辦會議的國際電信聯盟在隨後發表的公報中表示,將委託有關工作組繼續對該課題進行研究。

  小貼士

  電腦要手動調時間

  今年2月29日,出現了閏月,廣州1500輛計程車的計價器崩潰。談起最近的一次「閏」事件,李建基表示,對於日常生活而言,閏秒的影響沒有閏月大。據了解,今年7月1日的閏秒,手機、股票、證券系統等均會自動調整。因為這些系統有接收國家標準時間信號的裝置。不過,普通手錶、大部分電腦則都需要手動調時,如果電腦安裝了校時軟體,就可自動對準了。

  微語錄

  多一秒,怎麼過?

  圍繞閏秒,網絡上頗多辣言熱語:

  @黑木崖壞人:看來地球有點累了

  @雷給力人:上班可以晚起一秒了。

  @多樣化的人生:嗯,地球自轉變慢了,怎麼回事,誰用乾坤大挪移了?

  @牙齒天天曬太陽2012:剛才看了一下日曆,我將用這一秒來睡覺,因為是周末。

  @博仔的靚媽咪:7月1日生日的人賺了。(記者劉瑋寧)

原標題:未找到ID是[1343]的TnUserVo

相關焦點

  • 北京時間7月1將現7時59分60秒 閏秒存廢引爭議
    北京時間7月1將現7時59分60秒 閏秒存廢引爭議 2012年03月25日14:05 來源:金羊網—羊城晚報
  • 今年7月1日我國將出現7點59分60秒
    據介紹,在現行的國際標準時間——協調世界時(UTC)時間2012年6月30日午夜(即北京時間2012年7月1日早8時),將加一閏秒,當天23∶59∶59的下一秒記為23∶59∶60,然後才是第二天的00∶00∶00。 國家授時中心負責中國標準時間和標準頻率的產生、保持和發播工作。
  • 7月1日全球時間增加1秒 出現7時59分60秒
    閏秒    中文名稱:閏秒    英文名稱:leapsecond    定義:    為保持協調世界時接近於世界時時刻,由國際計量局統一規定在年底或年中(也可能在季末)對協調世界時增加或減少1s。    閏秒是指為保持協調世界時接近於世界時時刻,由國際計量局統一規定在年底或年中(也可能在季末)對協調世界時增加或減少1秒的調整。由於地球自轉的不均勻性和長期變慢性(主要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會使世界時(民用時)和原子時之間相差超過到0.9秒時,就把世界時向前撥1秒(負閏秒,最後一分鐘為59秒)或向後撥1秒(正閏秒,最後一分鐘為61秒);閏秒一般加在公曆年末或公曆六月末。
  • 明天我國將現「7時59分60秒」 多的一秒系「閏秒」
    新華社天津12月30日電(記者周潤健)「多希望世界給我多一分鐘、多一秒鐘,讓我再好好愛你……」歌詞裡曾苦苦哀求的一秒鐘,真的可以實現了。因為,2016年還真的多出了「1秒」。  這多出的「1秒」將加在格林尼治時間12月31日23時59分後,通過增加閏秒實現。
  • 北京時間7月1日「多」出1秒
    □徐學林劉旭紅史玉成  7月1日早晨,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自己的電腦將出現7∶59∶60的特殊現象。今年1月5日,國際地球自轉局發布公告稱,全世界將在2015年6月30日實施一次正閏秒。地處東八區的中國(北京)時間將在7月1日早8時增加1秒,屆時全國的鐘表將統一調慢一秒鐘。  那麼,什麼是閏秒?
  • 「世界時」「原子時」要協調 7月1日全球增加1秒
    資訊標籤: 全球增加1秒 原子時 世界時 核心提示:為了讓「原子時」與「世界時」協調一致,北京時間7月1日全球將增加一秒,屆時,將出現7:59:60的特殊現象。
  • 北京時間7月1日早上8時全國鐘錶將調慢1秒鐘
    北京時間7月1日早上8時,全國的鐘表將調慢1秒鐘——  為什麼時間會多出1秒  根據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公告,格林尼治時間6月30日全世界的時間將多出一秒,即閏秒。地處東八時區的中國,將在北京時間7月1日早8時增加1秒,全國的鐘表將調慢一秒鐘。
  • 全球將迎第26次閏秒 我國7月1日將出現7:59:60
    新華網天津6月29日電(記者周潤健)「讓時間停下來,哪怕只是一秒!」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感慨。不過,2015年還真的多出了「1秒」。  這多出的「1秒」將加在6月30日午夜。由於北京處於東八時區,所以將在7月1日7:59:59後面增加1秒,屆時會出現7:59:60的特殊現象。  為什麼要增加1秒?這1秒從何而來?我國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為了確定時間,世界上有兩種時間計量系統:基於地球自轉得出的「世界時」和基於原子振蕩周期確定的「原子時」。
  • 【潤秒】剛剛你度過了7時59分60秒,比以往的元旦多了一秒!
    為確定時間,世界上有兩種時間計量系統:基於地球自轉的「世界時」(UT)和基於原子振蕩周期的「原子時」(TAI)。由於兩種時間尺度對秒的測量方法不同,隨著時間推移,兩個計時系統結果會出現差異,因此有了「協調世界時」的概念。「協調世界時」以「原子時」秒長為基礎,在時刻上儘量接近「世界時」。
  • 地球自轉變慢全球「多一秒」 7月1日將調整北京時間
    今年年中,全球時間將進行調整,通用時間將閏上一秒,意味著全年時間多了「一秒」。昨日,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最新發布了這個消息。國家授時中心介紹,1884年,國際上確定以地球自轉運動來計量的時間作為國際標準時間,稱作世界時。
  • 2017年1月1日全國將現「7:59:60」系「閏秒」所致
    讓我們走進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聽「時間守護人」講講他們眼中的時間和閏秒。冬日的清早,53歲的董紹武又一次走進時間基準實驗室,像往常無數個寒暑一樣,監測起設備的運行狀況。1983年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他在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已整整工作了33個年頭。規律的工作節奏,如同實驗室內的國際原子時、協調世界時、北京時間等時間測量比對設備上跳動的數字一樣,分秒不差。
  • 2017年元旦多1秒閏秒是為什麼?1月1日閏秒產生原因原理分析
    因為,2016年還真的多出了「1秒」。  這多出的「1秒」將加在格林尼治時間12月31日23時59分後,通過增加閏秒實現。由於北京處於東八時區,所以將在2017年1月1日7時59分59秒後面增加1秒,屆時會出現7時59分60秒的特殊現象。  為什麼要增加1秒?這1秒從何而來?
  • 15日廣州將迎全年最遲日出 日出時間為7時10分18秒
    【15日廣州將迎全年最遲日出 日出時間為7時10分18秒】可能有的小夥伴已經感覺到,元旦後,早上天空越來越暗,有時出門上班還可以看到天上星光閃爍,十分迷人。沒錯,本周五廣州將迎來全年「最遲日出」,日出時間為7時10分18秒,而去年冬至日(12月21日),廣州日出時間為7時03分38秒,前者比後者推遲了6分鐘40秒。
  • 年底國際標準時間將增加1秒 時間計量精度的意義何在?
    NIM5銫原子噴泉鍾   2000萬年不差一秒  近日,中國計量院有關負責人向媒體介紹,今年7月6日,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IERS向全球負責標準時間測量和發播的機構發布閏秒公告:國際標準時間-協調世界時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將在格林尼治時間2016年12月31日23時59分59秒實施一個正閏秒,即增加1秒。
  • 又遇閏秒現象 2016年年底全球將「續1秒」
    【財新網】(實習記者 周航)2016年7月6日,法國國際地球自轉組織發布公告:國際標準時間將在格林尼治時間2016年12月31日23時59分59秒實施一個正閏秒,即增加1秒,屆時將出現59分60秒的特殊現象。
  • 7月1日出現閏秒現象統一調慢一秒鐘_遊俠網 Ali213...
    「07:59:60」,今天早上出現這樣一個時刻,您不要覺得奇怪,因為全世界都在實施「正閏秒」,地處東8區的中國(北京)時間在今早8時增加1秒。專家解釋,閏秒現象是人為協調世界時與原子時,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並不會有太大影響,手機電腦等精密儀器會自動完成調整,一般手錶才需手動調時。就此網友笑言,「多睡1秒是1秒」。  閏秒:協調系統差異  「全世界將在6月30日實施一次正閏秒,北京時間將在7月1日7:59:59後面增加1秒,出現7:59:60的特殊現象!」昨天,有關「閏秒」、「多1秒」的消息在網上大量轉發。
  • ...你想做什麼_世界時;原子時;特殊現象;北京時間;協調世界時_中國...
    「協調世界時」以原子時秒長為基礎,在時刻上儘量接近於世界時。1972年,國際計量大會決定,當「世界時」與「原子時」之間時刻相差超過0.9秒時,就在協調世界時上加上或減去1秒(正閏秒或負閏秒),以儘量接近世界時,這就是「閏秒」。「閏秒」一般安排在年中或年末的最後時刻,即6月30日或12月31日的最後一分鐘。
  • 1分鐘真的等於60秒嗎?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石英鐘下面是一節小學數學單位換算的練習題,1分鐘等於多少秒呢?如果小朋友填60秒,老師一定會判為正確答案。國際電信聯盟《ITU-R TF.460建議書》規定:「協調世界時」是在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IERS)的協助指導下由國際權度局(BIPM)來維護的,具體過程為:BIPM負責國際原子時的計算,而IERS負責世界時的測量歸算,當原子時與天文時將要相差0.9秒的時候,由IERS提前半年對外公布原子時在6月30日或 12月31日向天文時靠近1秒,這也就是所謂的「閏秒」,物理上由BIPM自身及其組織全球守時實驗室來執行
  • 中國計量院專家解惑閏秒 「多」出的1秒或被取消
    圖為中國計量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李天初院士在守時實驗室(新華網發) 2015年1月5日國際地球自轉局(IERS)發布公告, 全世界將在2015年6月30日實施一次正閏秒。地處東八區的中國(北京)時間將在7月1日早8時增加1秒,屆時全國的鐘表將調慢一秒鐘。 閏秒的由來:兩種時間計量系統存差異 時間是人類最早認知的自然現象之一。基於地球自轉的時標屬於天文時。20世紀中葉, 科學家提出利用量子現象測量時間,即原子時或原子秒。1967年, 國際計量大會決定用原子秒取代天文秒。
  • 閏秒來了:上半年最後一分鐘會有61秒
    全世界將在2015年6月30日實施一次正閏秒。地處東八區的中國(北京)時間將在7月1日早上8時增加1秒,屆時我國的鐘表都會調慢一秒鐘。時間為什麼會「多」出一秒?閏秒對我們的生活會產生哪些影響?閏秒的實施為什麼會有爭議?我們還會經歷幾次閏秒?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時間頻率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