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變慢全球「多一秒」 7月1日將調整北京時間

2020-12-07 手機鳳凰網

今年年中,全球時間將進行調整,通用時間將閏上一秒,意味著全年時間多了「一秒」。昨日,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最新發布了這個消息。

國家授時中心介紹,1884年,國際上確定以地球自轉運動來計量的時間作為國際標準時間,稱作世界時。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現了基於原子振蕩的原子時,其準確度和穩定度均超越了世界時,但其與地球的自轉不關聯。隨著地球自轉速度有減緩的趨勢,兩者的偏差也在不斷加大。

1972年,一種折中的時間尺度——協調世界時(UTC)應運而生,取代世界時作為國際標準時間。UTC採用原子時的秒長,而時刻通過增加1秒或減去1秒(正閏秒或負閏秒)以儘量接近世界時,這就是「閏秒」。

據介紹,在現行的國際標準時間——協調世界時(UTC)時間2012年6月30日午夜,將加一閏秒(即北京時間2012年7月1日早8點),當天23:59:59的下一秒記為23:59:60,然後才是第二天的00:00:00。

國家授時中心負責中國標準時間和標準頻率的產生、保持和發播工作。該中心時頻基準實驗室已準備就緒,將在北京時間2012年7月1日7:59:59和全球同步進行閏秒調整,屆時會出現7:59:60的特殊現象。

據悉,自1972年至今共閏秒24次,上一次閏秒是2008年12月31日,今年則是4年後再次調整。

■ 對話

國家授時中心時頻基準實驗室主任董紹武

閏秒為協調原子時和世界時

2012年的時間多出「1秒」,那麼多出這1秒,對人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嗎?昨日,本報記者專訪國家授時中心時頻基準實驗室主任董紹武。

新京報:「滴答」1秒,看似對普通人的生活而言,有時候可以忽略不計的。怎麼理解?

董紹武:在軍事、通信等領域,1秒火箭飛出了8公裡,地球已經繞太陽轉了30公裡,光也跑了快30萬公裡,軍事上的精確打擊也要精確到1秒。但按理說,增加或是減少1秒,對人的生命無太大的影響。

新京報:我們的手機、手錶、電腦時間,會自動調整嗎?

董紹武:手機時間來自通信基站,自動調整。一般手錶需要對照電視臺、電臺手調,電波表可自動調整。大部分電腦,需要手動調時,如果電腦安裝了一個校時軟體,就可自動對準了。

新京報:那股票、證券等金融系統呢?

董紹武:也是自動調整,這些系統有接收國家標準時間信號的裝置。

新京報:導航系統受影響嗎?如GPS,中國的北鬥導航。

董紹武:世界上所有的導航系統,不實行閏秒的調整。

新京報:那豈不是比我們平時用的時間會少1秒?

董紹武:導航系統內部用的是原子時,我們看到的導航廣播出來的時間,是平時看到的協調世界時,只需要通過電文的數據調整。

新京報:神九預計6-8月發射,火箭發射精度很高,需要「零窗口發射」,精確到秒。會受到影響嗎?

董紹武:如果發射、交會對接,選擇在調整時間的那一刻,會有影響。其他時刻不受影響。發射基地的時間系統與國家時間基本同步,會自動進行閏秒調整,而 「天宮一號」等天上的衛星和飛船上時間,是受控於地面的,進行時間比 對後,「天上」和「天下」的時間會是一致的。

新京報:閏秒有規律嗎?我發現基本是「多一秒」,至今還沒有「少一秒」?

董紹武:從目前來看,閏秒的年份沒有什麼規律。至今都是「正1秒」, 還沒有出現過「負1秒」。我們用的協調世界時,用的世界時的「時刻」和原子時的「秒長」。因為地球自轉越來越慢,導致「世界時」秒越來越長,就只能是對「協調世界時」加上一秒。(記者仲玉維)

相關焦點

  • 揭秘閏秒由來:源自地球自轉變慢 一到兩年調整一次
    閏秒怎麼來的:潮汐摩擦力,讓地球自轉變慢了有人覺得,僅僅1秒時間,有誰會在意呢,事實上短短1秒,對人類的意義卻非同小可,如果「全球罷工」——國際上都不調整閏秒,按照以往的記錄的偏差結果預測,幾千年後人類使用的時間就會和自然時間有
  • 北京時間7月1日將現7時59分60秒 閏秒存廢引爭議
    北京時間2012年7月1日將出現7時59分60秒的特殊現象  國際社會對閏秒存廢有爭議  「地球自轉變慢,今年將多一秒」、「7月1日將閏一秒」……近日,「今年多一秒」成了熱議話題。到底什麼是閏秒,為何會出現如此現象?
  • 北京時間7月1日早上8時全國鐘錶將調慢1秒鐘
    北京時間7月1日早上8時,全國的鐘表將調慢1秒鐘——  為什麼時間會多出1秒  根據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公告,格林尼治時間6月30日全世界的時間將多出一秒,即閏秒。地處東八時區的中國,將在北京時間7月1日早8時增加1秒,全國的鐘表將調慢一秒鐘。
  • 本月最後一天將多出一秒 因地球自轉放緩(圖)
    今年一月,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地球自轉和參考系統服務地球定向中心(Earth Orientation Center,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and Reference Systems Service)發布公告:國際標準時間將在格林尼治時間2015年6月30日實施一個正閏秒,即增加1秒。
  • 1972年至今,一共出現了24個閏秒,原因是地球自轉變慢
    由於地球自轉速度減慢,今天上午7時59分這一分鐘,將包含61秒,而非通常的60秒。據介紹,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和國際地球時間局根據地球自轉變化的情況宣布:全世界在英國格林尼治時間2012年6月30日23:59:59將增加一秒,記為23:59:60,然後才是第二天的00:00:00。
  • 北京時間7月1日「多」出1秒
    □徐學林劉旭紅史玉成  7月1日早晨,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自己的電腦將出現7∶59∶60的特殊現象。今年1月5日,國際地球自轉局發布公告稱,全世界將在2015年6月30日實施一次正閏秒。地處東八區的中國(北京)時間將在7月1日早8時增加1秒,屆時全國的鐘表將統一調慢一秒鐘。  那麼,什麼是閏秒?
  • 北京時間7月1將現7時59分60秒 閏秒存廢引爭議
    北京時間7月1將現7時59分60秒 閏秒存廢引爭議 2012年03月25日14:05 來源:金羊網—羊城晚報
  • 地球的自轉為什麼會變慢?
    地球的自轉動量繼承於形成太陽系的星雲(角動量守恆),這個星雲的名字也叫太陽星雲。圖:正在成形的行星地球的自轉是在不停的變慢的,目前的一個恆星日(地球相對於某個恆星連續兩次經過其上中天的時間間隔,有別於太陽日的24小時)是23時56分2.1秒。
  • 全球將迎第26次閏秒 我國7月1日將出現7:59:60
    新華網天津6月29日電(記者周潤健)「讓時間停下來,哪怕只是一秒!」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感慨。不過,2015年還真的多出了「1秒」。  這多出的「1秒」將加在6月30日午夜。由於北京處於東八時區,所以將在7月1日7:59:59後面增加1秒,屆時會出現7:59:60的特殊現象。  為什麼要增加1秒?這1秒從何而來?我國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為了確定時間,世界上有兩種時間計量系統:基於地球自轉得出的「世界時」和基於原子振蕩周期確定的「原子時」。
  • 今年7月1日我國將出現7點59分60秒
    今年年中,全球時間將進行調整,通用時間將閏上一秒,意味著全年時間多了「一秒」。3月15日,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最新發布了這個消息。據介紹,在現行的國際標準時間——協調世界時(UTC)時間2012年6月30日午夜(即北京時間2012年7月1日早8時),將加一閏秒,當天23∶59∶59的下一秒記為23∶59∶60,然後才是第二天的00∶00∶00。 國家授時中心負責中國標準時間和標準頻率的產生、保持和發播工作。
  • 2017年1月1日全國將現「7:59:60」系「閏秒」所致
    董紹武向記者介紹,世界時很好理解,這是根據地球自轉來確定的,地球自轉一圈就是一天,一天就是24小時,也就是86400秒,「然而,由於地球自轉並不均勻,有時快有時慢,就會造成走時誤差。」 董紹武介紹,目前世界時來自國際地球自轉服務中心IERS網站發布的結果,全球有世界時聯測網。全球通用的另一套計時系統就是原子鐘,也就是原子時。「原子時是利用原子振蕩頻率確定的時間尺度,非常穩定。」
  • 地球自轉變慢或導致明年地震頻發,尤其是赤道地區
    地質學家表示,明年全球地震災害可能會呈現高發態勢,其原因或許在於地球自轉速度變慢。 2017年11月13日2時18分(北京時間),伊拉克與伊朗邊境地區發生7.2級強烈地震,伊朗邊境地區10多個省份震感強烈,其中最嚴重的克爾曼沙阿省席林堡和薩爾波勒扎哈卜等地由於距離震中較近而受到嚴重損毀,地震已造成至少395人死亡,6600餘人受傷。
  • 地球自轉在變快 2021或將成為史上最快一年
    不易察覺卻悄然減少的時間 數據顯示,在2020年之前,最短的一天比86400秒少了1.0516毫秒。2020年則將這個記錄刷新了至少28次,其中7月19日是有記錄以來最短的一天,比86400秒少了1.4602毫秒。
  • 地球自轉加速,我們每一天的時間都在變短了
    由此可見,一天24小時的自然日時間將會慢慢變短,有科學家提出探討,是否世界時間要刪除一秒來說明這一個變化,確保時鐘的走速與地球自轉相吻合,以使人類定義的時間與太空真實時間保持一致,也就是計時界所說的「負潤秒」。「閏秒」分為正閏秒與負閏秒,是科學家於1972年提出來的計時理論,閏秒的作用就是原子鐘時間配合地球自轉真實時間,視情況增加或減少1秒。
  • 研究顯示地球自轉變慢 330萬年後每天將多1分鐘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12月7日援引法新社報導,12月7日公布的研究顯示,地球上每1天的時間正不斷加長,但人們不可能馬上察覺,因為每增加1分鐘
  • 科普 閏秒是不是多了一秒?
    提示:點擊上方"合肥移動"↑免費訂閱本微信推廣平臺北京時間7月1
  • 閏秒並不是真的多出了一秒?
    北京時間7月1日7:59:59秒之後,並不是8:00:00,而是7:59:60。這多出的一秒,就是最近炒的很熱的閏秒了。不過時間並不會憑空多出一秒,所謂的閏秒,只是不同時間標準相互協調的產物。短期內,地球自轉速度變快或變慢並不一定(這也是為什麼只能提前6個月再確定是否有閏秒),但從長遠來看,地球的自傳速度是在不斷變慢的,原因來自地球和月亮構成的地月系統:地月之間的潮汐力會造成潮汐加速現象。簡單來說,由於月亮在順行軌道上運行,會逐漸退行和遠離地球。這一結果導致月球的角動量增加,而地月系統由於角動量守恆,地球的自傳速度便會減慢。
  • 2016年倒計時將會多出一秒:5,4,3,2,1,1,0
    仿佛2016年不願意離我們而去一樣,今年的最後一分鐘會也多出一秒,來補償稍微變慢的地球自轉速度。使用世界標準時間(UTC)的國家:數個西非國家,英國,愛爾蘭,以及冰島,都會在2016的新年倒計時中加上這多出來的一秒。而對於其他的國家來說,他們則會根據各自的時區把這一秒算入。
  • 4天後,時間將多出一秒!
    為了讓「原子時」與「世界時」協調一致,北京時間7月1日全球將增加一秒,屆時,將出現7:59:60的特殊現象
  • 地球自轉為什麼越來越慢?
    為什麼不能多一秒或者少一秒呢?這就要從人類的計時方法說起了。從人類開始擁有智慧起,就開始根據每天太陽東升西落的自然現象來計算時間,習慣了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而太陽東升西落的原因是地球自轉,所以人們理解的一天就等於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