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閏秒是不是多了一秒?

2021-02-15 合肥移動

提示:點擊上方"合肥移動"↑免費訂閱本微信推廣平臺

北京時間7月1日7:59:59秒之後,並不是8:00:00,而是7:59:60。這多出的一秒,就是最近炒的很熱的閏秒了。不過時間並不會憑空多出一秒,所謂的閏秒,只是不同時間標準相互協調的產物。一天到底有多長並不確定

自古以來,人類的生活規律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球自轉一周就是一天——24個小時。這就是世界時(UT)的原始定義。把這24個小時繼續拆分,就會得到1分鐘和1秒鐘的長度。但實際上,地球的自轉周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短期內,地球自轉速度變快或變慢並不一定(這也是為什麼只能提前6個月再確定是否有閏秒),但從長遠來看,地球的自傳速度是在不斷變慢的,原因來自地球和月亮構成的地月系統:地月之間的潮汐力會造成潮汐加速現象。簡單來說,由於月亮在順行軌道上運行,會逐漸退行和遠離地球。這一結果導致月球的角動量增加,而地月系統由於角動量守恆,地球的自傳速度便會減慢。

我們對時間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

從人類感官的角度來講,以地球自轉為衡量標準的世界時當然更加適用,但自從人類進入資訊時代開始,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全球定位系統、金融交易系統、空中交通管制系統、電子通信及航天等領域都對時間的精準程度要求非常高。匯率的變化以毫秒為單位,火箭也會因為提前發射一秒而進入錯誤軌道。為此,人類迫切需要一種更精準的時間計量方式。

1967年,國際計量大會(CIPM)定義秒為銫133原子(Cs133)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所持續的時間,國際原子時(TAI)誕生。在此基礎上,將秒疊加再得到分、時、日、月、年等更大的時間單位。這是目前為止最精確的時間測量方式,因為銫原子鐘的誤差為1,400,000年1秒,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讓人眼花繚亂的時間標準

不同的需求對應不同的測量標準,目前人類已經有了太多標準用于衡量時間:

世界時(UT):世界時以午夜為0時開始計數,基於精確測量的地球自轉周期。

國際原子時(TAI):以一臺原子鐘作為時標,無視任何地球運動。

除了以上兩種最常見的時間衡量標準之外,還有地球時(TDT)、質心力學時(TDB)、質心坐標時(TCB)及地心坐標時(TCG)等等。

說了這麼久,「閏秒」怎麼還沒有出現?

閏秒的概念來自協調世界時(UTC),顧名思義,是世界時和國際原子時相協調的產物。以原子時為標準,一天就是86400秒,但實際上由於地球自轉速度在緩慢下降,從1820年開始,世界時的一天如果用原子時來衡量,平均有86400.002秒。這千分之二秒的誤差看似微不足道,但日積月累差異會越來越大。5億年前,一天還只有22個小時。科學家估計,數千年後,世界時與原子時相差會達到12小時,那時我們會在午夜看到太陽。因此,當原子時與世界時的誤差相差即將達到一秒時,就會引入閏秒進行調整。

閏秒:網際網路的挑戰

根據The Verge的報導,在2012年調整閏秒時,Reddit、Mozilla、Yelp、LinkedIn等多家網站就都遭遇了技術問題。

而今年,The Verge再次提出這一問題,認為閏秒的調整對網際網路是非常大的挑戰。報導中還提到,2012的閏秒調整Google之所以沒有中招,是因為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將這多出的1秒拆分成了1000毫秒,利用一天的時間逐漸「不知不覺」地加入系統當中。

信息化的人類社會已經離不開網際網路,每一次閏秒調整都會給網絡帶來不小挑戰,因此取消閏秒、直接使用原子時的呼聲也一直不斷——

就算正午看月亮、子時見陽光又有什麼不可以呢?反正我向來都只是低頭看手機而已。

(文章轉載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科普:第27次閏秒來臨,多一秒世界有何不同?
    即將到來的跨年之際,全球將經歷不尋常的一秒。「協調世界時」(UTC)將於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016年12月31日23時59分增加一秒,然後才會跨入新的一年。這多出的第61秒就是全球實施的第27次閏秒。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今年早些時候發布了相關公告。
  • 閏秒並不是真的多出了一秒?
    這多出的一秒,就是最近炒的很熱的閏秒了。不過時間並不會憑空多出一秒,所謂的閏秒,只是不同時間標準相互協調的產物。一天到底有多長並不確定自古以來,人類的生活規律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球自轉一周就是一天——24個小時。這就是世界時(UT)的原始定義。把這24個小時繼續拆分,就會得到1分鐘和1秒鐘的長度。但實際上,地球的自轉周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 科普|多加一閏秒 有喜又有憂
    幸福的時刻「哪怕只多一秒」也好。這一願望真的在格林尼治時間6月30日午夜(北京時間7月1日7:59:59),通過增加閏秒而實現。
  • 流言揭秘:閏秒並不是真的憑空多出了一秒
    這多出的一秒,就是最近炒的很熱的閏秒了。不過時間並不會憑空多出一秒,所謂的閏秒,只是不同時間標準相互協調的產物。  一天到底有多長並不確定  自古以來,人類的生活規律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球自轉一周就是一天——24個小時。這就是世界時(UT)的原始定義。
  • 明天我國將現「7時59分60秒」 多的一秒系「閏秒」
    新華社天津12月30日電(記者周潤健)「多希望世界給我多一分鐘、多一秒鐘,讓我再好好愛你……」歌詞裡曾苦苦哀求的一秒鐘,真的可以實現了。因為,2016年還真的多出了「1秒」。  這多出的「1秒」將加在格林尼治時間12月31日23時59分後,通過增加閏秒實現。
  • 第27次閏秒來臨:今年元旦你可以多過一秒
    閏秒示意圖所謂閏秒是指為保持協調世界時接近於世界時時刻,由國際計量局統一規定在年底或年中(也可能在季末)對協調世界時增加或減少1秒的調整。由於地球自轉的不均勻性和長期變慢性(主要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會使世界時(民用時)和原子時之間相差超過到±0.9秒時,就把協調世界時向前撥1秒(負閏秒,最後一分鐘為59秒)或向後撥1秒(正閏秒,最後一分鐘為61秒); 閏秒一般加在公曆年末或公曆六月末。今年是全球實施的第27次閨秒。
  • 多加一閏秒 有喜又有憂
    ■科學與生活  幸福的時刻「哪怕只多一秒」也好。這一願望真的在格林尼治時間6月30日午夜(北京時間7月1日7:59:59),通過增加閏秒而實現。事實上,自1972年起,為幫助「世界時」追趕「原子時」,我們的鐘表已撥慢了26秒。  一秒,究竟能發生什麼?
  • 你知道閏秒嗎?
    在世界時的計量系統中,一秒有多長,取決於一天(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有多長,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保持不變,一秒的長度就不會變。那麼問題來了,地球的自轉速度並不是恆定的,它有時快、有時慢,一秒的長度也會隨之改變。
  • 【科普】閏秒,對衛星有什麼影響?
    由於地球自轉放緩,2015 年,地球迎來了自 1972 年以來第 26 次閏秒。格林尼治時間 6 月 30 日的午夜,也就是北京時間 7 月 1 日 7:59:59 之後,人們經歷了一個特別的 7:59:60。
  • 「閏秒」
    1990年,用於為國際標準時間計時的原子鐘將要加上一個額外的「閏秒」,以調整原子鐘計時與地球自轉的差別。世界各地的原子鐘將在格林威治時間12月31日23時59分60秒加上這個「閏秒」,那麼「閏秒」是如何產生的呢?它與天文氣象有什麼關係呢?這得從時間概念的演變說起。
  • 中美日等多國為今年「閏秒」博弈10餘年
    今年年中,全球時間將進行調整,通用時間將閏上一秒,意味著全年時間多了「一秒」。15日,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最新發布了這個消息。表白、睡覺最多由於閏年導致的「今年全球多一秒」,估計是昨日網上最熱的話題了。網友們紛紛就多的這一秒怎麼過發表看法,其中,「告白」和「睡覺」這兩個選擇成為大多數網友的首選。 [浪漫派]表白,告別單身情歌@520一生一世:親,我們在地球多1秒的這個好日子裡結婚吧!
  • 2017年元旦多1秒閏秒是為什麼?1月1日閏秒產生原因原理分析
    「多希望世界給我多一分鐘、多一秒鐘,讓我再好好愛你……」歌詞裡曾苦苦哀求的一秒鐘,真的可以實現了。因為,2016年還真的多出了「1秒」。  這多出的「1秒」將加在格林尼治時間12月31日23時59分後,通過增加閏秒實現。由於北京處於東八時區,所以將在2017年1月1日7時59分59秒後面增加1秒,屆時會出現7時59分60秒的特殊現象。
  • 4天後,時間將多出一秒!
    1972年,國際計量大會決定,當「世界時」與「原子時」之間時刻相差超過0.9秒時,就在協調世界時上加上或減去1秒(正閏秒或負閏秒),以儘量接近世界時,這就是「閏秒」。「閏秒」一般安排在年中或年末的最後時刻,即6月30日或12月31日的最後一分鐘。今年確定在6月30日23:59:59後面增加一秒,記為23:59:60,然後才是第二天的00:00:00。
  • 有閏年、閏月,閏秒你知道是什麼嗎?
    世界時和原子時現在的規定是當世界時和原子時之間的誤差超過±0.9秒時,由國際計量局統一規定,在年底或年中對世界時進行增加或減少1秒的調整;截止目前,全球已經進行了27次閏秒調整,均為正閏秒。影響一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轉瞬即逝,大家對這個可能並不是很感冒,覺得多一秒少一秒並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在很多領域,這一秒是不容忽視的,同時這一秒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可小覷的;尤其是很多對精度要求很高的科學領域;
  • 資料 | 閏秒是什麼及處理方法
    為確保協調世界時與原子時相差不會超過0.9s,在必要時會將協調世界時增加1s或去掉1s,這一技術措施被稱為閏秒。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決定加入閏秒的時間。加入閏秒的時間只能是每年的六月或十二月的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分鐘。
  • 多睡一秒是一秒!7月1日出現閏秒現象統一調慢一秒鐘_遊俠網 Ali213...
    「07:59:60」,今天早上出現這樣一個時刻,您不要覺得奇怪,因為全世界都在實施「正閏秒」,地處東8區的中國(北京)時間在今早8時增加1秒。專家解釋,閏秒現象是人為協調世界時與原子時,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並不會有太大影響,手機電腦等精密儀器會自動完成調整,一般手錶才需手動調時。就此網友笑言,「多睡1秒是1秒」。  閏秒:協調系統差異  「全世界將在6月30日實施一次正閏秒,北京時間將在7月1日7:59:59後面增加1秒,出現7:59:60的特殊現象!」昨天,有關「閏秒」、「多1秒」的消息在網上大量轉發。
  • 第27次閏秒來臨:這一秒哪來的?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即將到來的跨年之際,全球將經歷不尋常的一秒。「協調世界時」(UTC)將於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016年12月31日23時59分增加一秒,然後才會跨入新的一年。這多出的第61秒就是全球實施的第27次閏秒。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今年早些時候發布了相關公告。
  • 1972年至今,一共出現了24個閏秒,原因是地球自轉變慢
    手機時間自動調整  早在今年1月,我們就知道今天要閏一秒了。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和國際地球時間局一般都是提前半年公布要閏秒的情況。  一般1分鐘是60秒,但因為閏秒,就會出現一分鐘61秒的現象。今年,全世界在英國格林尼治時間2012年6月30日午夜,也就是:2012年6月30日23:59:59,增加一秒,出現23:59:60,然後才是第二天的00:00:00。
  • 本月最後一天將多出一秒 因地球自轉放緩(圖)
    新華網北京6月25日電 據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還有一星期,全世界將迎來一次「閏秒」,也就是時間中多出一秒鐘。7時 59分 59秒  2015 年7月1日,7時 59分 60秒  2015 年7月1日,8時 0分 0秒  這多出來的一秒是從哪裡來的呢
  • 地球自轉變慢全球「多一秒」 7月1日將調整北京時間
    今年年中,全球時間將進行調整,通用時間將閏上一秒,意味著全年時間多了「一秒」。昨日,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最新發布了這個消息。國家授時中心介紹,1884年,國際上確定以地球自轉運動來計量的時間作為國際標準時間,稱作世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