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 閏秒是什麼及處理方法

2021-01-20 繼保高壓技術交流



世界時是基於地球自轉的一種時間計量系統,原子時是基於原子物理技術的一種更加均勻的時間系統。世界時和國際原子時在時間尺度上存在差異,為應對這種情況,一種稱為協調世界時的折中時標於1972年面世。協調世界時是以原子時秒長為基礎,在時刻上儘量接近世界時的一種時間計量系統。為確保協調世界時與原子時相差不會超過0.9s,在必要時會將協調世界時增加1s或去掉1s,這一技術措施被稱為閏秒。


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決定加入閏秒的時間。加入閏秒的時間只能是每年的六月或十二月的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分鐘。加入正閏秒時,當天23:59:59的下一秒記為23:59:60,然後是第二天的00:00:00:加入負閏秒時,23:59:58的下一秒就是第二天的00:00:00。由於北京時間比世界時早八小時,因此閏秒發生時我國已是第二天上午的7:59。截至目前,所有閏秒都是正閏秒。

同步相量測量裝置使用世紀秒作為時標,它是一個32位無符號整數,從1970年1月1日00:00:00開始計時。世紀秒的計數始終與協調世界時保持同步,閏秒不包含在世紀秒的計數中。當正閏秒發生時,將出現連續兩個相同的世紀秒時標;負閏秒發生時,將出現世紀秒時標跳躍1s的情況。

閏秒通常若干年發生一次,對其處理較複雜。因此,同步相量測量裝置宜摒棄正閏秒發生時刻的數據,並滿足如下要求:

a)在閏秒發生後5s內將時標調整為與協調世界時一致。

b)在閏秒發生後5s,同步相量測量、動態數據記錄和實時通信等功能應恢復正常。

相關焦點

  • 【科普】閏秒,對衛星有什麼影響?
    由於地球自轉放緩,2015 年,地球迎來了自 1972 年以來第 26 次閏秒。格林尼治時間 6 月 30 日的午夜,也就是北京時間 7 月 1 日 7:59:59 之後,人們經歷了一個特別的 7:59:60。
  • 「閏秒」
    1990年,用於為國際標準時間計時的原子鐘將要加上一個額外的「閏秒」,以調整原子鐘計時與地球自轉的差別。世界各地的原子鐘將在格林威治時間12月31日23時59分60秒加上這個「閏秒」,那麼「閏秒」是如何產生的呢?它與天文氣象有什麼關係呢?這得從時間概念的演變說起。
  • Linux創始人:面對閏秒,我們只需喝杯酒
    閏秒是偶爾對協調世界時(UTC)系統的調整,我們都以此來調整手錶時間。閏秒是有必要的,但對於電腦則不然。2012年,閏秒導致Reddit、Yelp網站的崩潰和澳大利亞航空公司導航系統的混亂。畢竟我們已經有了十分精確的計時系統,例如GPS的時間系統,它不需要閏秒。在今年6月底,我們將又會碰到潤秒,不過Linux創造者Linus Torvalds預計這次應該不會出什麼亂子。自從2012年的那次閏秒事故後,很多軟體都已進行過升級。Torvalds表示:「上一次閏秒來臨的時候,人們已經花了一些功夫去研究它,最終確保一切安好,希望今年這次大家都能hold住。」
  • 有閏年、閏月,閏秒你知道是什麼嗎?
    世界時和原子時現在的規定是當世界時和原子時之間的誤差超過±0.9秒時,由國際計量局統一規定,在年底或年中對世界時進行增加或減少1秒的調整;截止目前,全球已經進行了27次閏秒調整,均為正閏秒。影響一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轉瞬即逝,大家對這個可能並不是很感冒,覺得多一秒少一秒並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在很多領域,這一秒是不容忽視的,同時這一秒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可小覷的;尤其是很多對精度要求很高的科學領域;
  • 運維注意,墨菲定律,閏秒又來了
    雖說年底的事,時間還早,但是可以先關注一下。linux低版本內核才會有問題,所以也不用太擔心。比較常見的現象是系統crash、應用軟體變慢等。暴力解決方案:閏秒前停掉ntpd服務,過了閏秒再打開。應該還有溫柔處理方式,你要是知道最下方留言給我。
  • 「閏秒」事件全揭秘
    UTC採用原子時的秒長,而時刻則通過增加1秒或減去1秒(正閏秒或負閏秒)以儘量接近世界時,這就是閏秒。2016年7月6日,巴黎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IERS在第52期C公報向全球負責標準時間測量和發播的機構發布閏秒公告:國際標準時間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協調世界時)將在2017年1月1日實施一個正閏秒,即增加1秒。
  • 聽過閏年、閏月,那閏秒是怎麼回事?
    由於兩種時間尺度對秒的測量方法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時間系統之間就會出現差異。為使人們的時鐘與地球的自轉同步,計時員會定期引入「閏秒」。這麼做是因為地球自轉一圈用時要比24小時多一點——也就是86400.002秒而不是86400秒。為使日當正午(也就是太陽在天空最高處的時候)時鐘表顯示的時間與之匹配,每過幾年就會引入閏秒。
  • 2017年元旦多1秒閏秒是為什麼?1月1日閏秒產生原因原理分析
    由於兩種時間尺度對秒的測量方法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時間系統之間就會出現差異,所以有了「協調世界時」的概念。  「協調世界時」以原子時秒長為基礎,在時刻上儘量接近於世界時。1972年,國際計量大會決定,當「世界時」與「原子時」之間時刻相差超過0.9秒時,就在協調世界時上加上或減去1秒(正閏秒或負閏秒),以儘量接近世界時,這就是閏秒。
  • 你知道閏秒嗎?
    什麼是閏秒?科學上有兩種時間計量系統:基於地球自轉的天文測量而得出的「世界時」和以原子振蕩周期確定的「原子時」。世界時的時間計量系統是基於地球自轉時間。太陽的東升西落是長期以來人們計算時間的主要依據,太陽走到天空中最正中的位置時,就是12時。
  • 多加一閏秒 有喜又有憂
    這一願望真的在格林尼治時間6月30日午夜(北京時間7月1日7:59:59),通過增加閏秒而實現。事實上,自1972年起,為幫助「世界時」追趕「原子時」,我們的鐘表已撥慢了26秒。  一秒,究竟能發生什麼?
  • 科普 閏秒是不是多了一秒?
    這多出的一秒,就是最近炒的很熱的閏秒了。不過時間並不會憑空多出一秒,所謂的閏秒,只是不同時間標準相互協調的產物。一天到底有多長並不確定自古以來,人類的生活規律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球自轉一周就是一天——24個小時。這就是世界時(UT)的原始定義。把這24個小時繼續拆分,就會得到1分鐘和1秒鐘的長度。
  • 科普|多加一閏秒 有喜又有憂
    這一願望真的在格林尼治時間6月30日午夜(北京時間7月1日7:59:59),通過增加閏秒而實現。事實上,自1972年起,為幫助「世界時」追趕「原子時」,我們的鐘表已撥慢了26秒。    一秒,究竟能發生什麼?
  • 世界時·原子時·閏秒
    方法是:當世界時與原子時之間時刻相差將要超過0.9秒時,就在世界時的時序上加上或減去1秒(稱為閏秒或跳秒)。具體工作由國際時間局確定下來以後,在「閏」、「跳」之前兩個月通知各國,屆時由全球各地的天文臺同步發布(我國由上海天文臺負責)。  設在巴黎的國際計量局及國際地球自轉研究中心(BIH)在今年元旦進行「閏秒」(加1秒),以協調原子時與世界時之間的時間差值。
  • 閏秒並不是真的多出了一秒?
    這多出的一秒,就是最近炒的很熱的閏秒了。不過時間並不會憑空多出一秒,所謂的閏秒,只是不同時間標準相互協調的產物。一天到底有多長並不確定自古以來,人類的生活規律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球自轉一周就是一天——24個小時。這就是世界時(UT)的原始定義。把這24個小時繼續拆分,就會得到1分鐘和1秒鐘的長度。但實際上,地球的自轉周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 科普:第27次閏秒來臨,多一秒世界有何不同?
    由於兩種時間尺度對秒的測量方法不同,隨著時間推移,兩個計時系統結果會出現差異,因此有了「協調世界時」的概念。「協調世界時」以「原子時」秒長為基礎,在時刻上儘量接近「世界時」。1972年,國際計量大會決定,當「原子時」與「世界時」的時刻相差達到0.9秒時,「協調世界時」就增加或減少1秒,以儘量接近「世界時」,這個修正被稱作閏秒。
  • 閏秒來了:上半年最後一分鐘會有61秒
    閏秒來了!全世界將在2015年6月30日實施一次正閏秒。地處東八區的中國(北京)時間將在7月1日早上8時增加1秒,屆時我國的鐘表都會調慢一秒鐘。時間為什麼會「多」出一秒?閏秒對我們的生活會產生哪些影響?閏秒的實施為什麼會有爭議?我們還會經歷幾次閏秒?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時間頻率專家。
  • 中美日等多國為今年「閏秒」博弈10餘年
    UTC採用原子時的秒長,而時刻通過增加1秒或減去1秒(正閏秒或負閏秒)以儘量接近世界時,這就是「閏秒」。秒鐘時間能做什麼?世界男子100米短跑紀錄保持者博爾特能跑10多米,蜜蜂能振動翅膀大約230次,光能繞地球7圈半。至於平凡的你我,也許是走兩步路,眨下眼睛或是說聲「你好」。
  • 今年6月30日全球將迎史上第26次「閏秒」:曾致伺服器重啟
    上一次「閏秒」出現在2012年6月。當時,Reddit、Gawker、LinkedIn和Yelp等網站發生了暫時性服務中斷。據網絡雜誌Wired報導,Reddit網站有約一個半小時處於無法訪問的狀態——這對於網絡論壇或許不是什麼大問題。但不幸的是,Amadeus公司的大型旅票務預訂系統Altea也出了故障,使澳洲航空和維珍澳大利亞的飛行計劃遭打亂。 據《紐約每日新聞》報導,該故障的主要成因是「連續兩次出現同一秒鐘」,使許多計算機系統無法識別。
  • 流言揭秘:閏秒並不是真的憑空多出了一秒
    這多出的一秒,就是最近炒的很熱的閏秒了。不過時間並不會憑空多出一秒,所謂的閏秒,只是不同時間標準相互協調的產物。  一天到底有多長並不確定  自古以來,人類的生活規律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球自轉一周就是一天——24個小時。這就是世界時(UT)的原始定義。
  • 揭秘閏秒由來:源自地球自轉變慢 一到兩年調整一次
    2015年1月18日  常聽說過閏月和閏年的,但閏秒很少聽到過,閏秒是什麼,科學上有兩種時間計量系統:基於地球自轉的天文測量而得出的「世界時」,以原子振蕩周期確定的「原子時」。「世界時」由於地球自轉的不穩定會帶來時間的差異,「原子時」則是相對恆定不變的。這兩種時間尺度速率上的差異,一般來說一至二年會差大約1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