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時」「原子時」要協調
我國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為了確定時間,世界上有兩種時間計量系統:基於地球自轉得出的「世界時」和基於原子振蕩周期確定的「原子時」。由於兩種時間尺度對秒的定義不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時間系統之間就會出現差異,所以有了「協調世界時」的概念。
「協調世界時」以原子時秒長為基礎,在時刻上儘量接近於世界時。1972年,國際計量大會決定,當「世界時」與「原子時」之間時刻相差超過0.9秒時,就在協調世界時上加上或減去1秒(正閏秒或負閏秒),以儘量接近世界時,這就是「閏秒」。「閏秒」一般安排在年中或年末的最後時刻,即6月30日或12月31日的最後一分鐘。
今年確定在6月30日23:59:59後面增加一秒,記為23:59:60,然後才是第二天的00:00:00。相對於北京時間,也就是7月1日7:59:59後面增加一秒,出現7:59:60的特殊現象,然後才是8:00:00。
2012年「多」出一秒,你會拿這一秒做什麼?「我會對我爸媽多說一遍『我愛你們』」「我將用這一秒來睡覺,因為是周末。」「那天是我生日,比別人多過一秒,好幸福!」「上班可以晚起一秒了。」這是網絡上一些網友「曬」出的五花八門的回答。 【詳細】
校準時間的需要 「閏秒」如何確定
今年,由於地球轉速比原子時慢了一秒,所以,按規定就要在「格林尼治時間」6月30日的最後一分鐘末尾,即「北京時間」(東八區標準時區)7月1日上午7點59分以後的那一分鐘「添上」一秒——有「閏秒」的這一分鐘,是61秒。程序是:……58秒、59秒、60秒、0秒(即「北京時間」8點整)。
說到底,「閏秒」就是為了把時間調整得更準確一些,與陽曆中的「閏年」和農曆中的「閏月」是一個作用。自1958年開始使用原子鐘以來,已經有過多次調整,如1972年、1980年、1983年、1985年、1987年、2008年。
大家如有興趣,可接收天文臺播發的短波時號,聽一聽這有61個「嘀答」的一分鐘!【詳細】
2012年6月30日,浙江台州市邊防支隊戰士葉江湧感謝讓他的軍旅生涯多了一秒。
7月1日「多」出一秒 你想做啥
2012年6月30日,浙江台州市邊防支隊組織開展《「多」出一秒,你準備做什麼》活動,讓官兵談談7月1日多出一秒準備去做什麼、有何感想,以此倡導官兵在工作生活中珍惜時間。北京時間2012年7月1日,為讓「原子時」與「世界時」協調一致,全球將增加一秒,屆時,將出現7時59分60秒的特殊現象。2012年6月30日,浙江台州市邊防支隊戰士錢義滉覺得黨的生日又多了一秒。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