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看見銀河系以外的恆星嗎?

2020-09-04 天文在線

答案是不一定的。僅憑肉眼,我們無法觀測到光度高於6.5的恆星。距離我們1500光年的獵戶座明星參宿四擁有太陽10000倍之高的亮度。若要定義「銀河系以外」,那麼符合該條件的恆星必須在銀河系平面上方至少3000光年的所謂的光暈區域。嚴格來說,這塊區域仍屬於銀河系,但至少不是旋渦狀銀盤的一部分。在銀河系的光暈區域並沒有像參宿四這樣的超巨星,更多的是一些稍亮於太陽的普通恆星,這意味著他們比你肉眼所能看見最暗的恆星還要暗淡。著名的1987A超新星當然是被發現的唯一例外。它是一顆距離銀河系16萬光年的恆星,因此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用肉眼看到它壯觀的樣子。

天文學家布魯斯·馬剛在尋找x射線光源的候選時發現了距我們最遙遠的獨立恆星。這是一顆非常紅的碳恆星,距離銀河系大約40萬光年。以每秒40公裡的速度,它與銀河系之間的距離使它並沒有受到後者的太大束縛。它與麥哲倫星雲的軌道離得並不遠,可能是一顆逃離了麥哲倫星雲的恆星。雖然它的亮度是太陽的近1000倍,但光度僅有18。詳見《天空和望遠鏡》雜誌,1984年4月,第316頁。

像索爾·珀爾馬特這樣的天文學家也曾在數十億光年遠的星系中看到過超新星,所以這些是我們所了解到的,至少在它們爆炸的時候,距離我們最遠的恆星。上圖是珀爾馬特超新星宇宙學項目組觀測到的一顆超新星。他們在說明文字中寫道:

「第三張照片是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同一顆超新星。這張更清晰的圖片可以更好地測量它的星等,從而測量超新星離我們的距離。由於它們本身的亮度是可以預測的,這些超新星有助於確定宇宙的減速膨脹,從而最終預測宇宙的命運。」

讓我們通過哈勃望遠鏡和地面上各種各樣的望遠鏡來享受一場太空漫步,看看恆星都是以怎樣的姿態閃耀在天空中的吧!

在這張由8.2米口徑的斯巴魯望遠鏡和suprim - cam拍攝的精美圖片中,主角是附近矮星的星暴星系NGC 4449,其光暈中的恆星流被分解成了單個的閃閃發光的部分。這個星系距離我們大約1200萬光年。

在5600萬光年之外,你仍然可以分辨出圖中棒旋星系NGC 1365裡最亮的那些恆星。

正如這張「哈勃遺產場」拍攝的NGC 1309所展示的,即便是距離太陽1.3億光年的距離,你仍然可以在它的旋臂中看到幾顆明亮的恆星。這些恆星都屬於巨星或超巨星,比我們的太陽還要亮數千倍。

銀河系



銀河系是包含了我們太陽系的星系。正如這個名字所展現的,從地球的角度來看,銀河系是一條夜空中由無數肉眼無法分辨的恆星所形成的朦朧光帶。「Milky Way」一詞翻譯自拉丁語via lactea,後者源於希臘語γαλαξίαςκύκλος ( galaxias kyklos , 乳白色圓圈)。從地球上看,銀河系呈現為帶狀,因為它的圓盤狀結構是從內部向外觀測的結果。1610年,伽利略首次用他的望遠鏡從光帶分離出單個的恆星。直到20世紀20年代早期,大多數天文學家都認為銀河系包含了宇宙中所有的恆星。

在1920年天文學家Harlow Shapley和Heber Curtis之間的激烈爭論之後,Edwin Hubble的觀測表明銀河系只是眾多星系中的一個。銀河系是一個直徑在15萬到20萬光年之間的棒旋星系。據估計,它包含1000 - 4000億顆恆星,以及超過1000億顆行星。太陽系位於距離銀河系中心26490(±100)光年的半徑上,位於獵戶座旋臂的內緣。獵戶座旋臂是一個氣體和塵埃的螺旋形聚集區域。位於最內部10000光年的恆星形成了核球,從核球中又輻射出一個或多個。銀河系中心是一個被稱為人馬座A*的強烈的射電源,人們把它假設成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質量是太陽4.100(±0.034)萬倍。

作者:astronomycafe

FY: Aki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探索:在地球上肉眼能看見的星星都是銀河系?
    我們先來了解看見的星星到底是什麼。其中有一些是恆星,一些是星系。其次,科普一下視星等的概念。視星等用來衡量觀測者肉眼所看到的天體的亮度,視星等的數值越小,表示的亮度就越亮,視星等可以取到負值,比如太陽的視星等為-26.71,數值為負數。在環境條件好的情況下,人肉眼可見的最暗的天體視星等為6等,準確的說是在5.50-6.50之間。
  • 地球上肉眼能看見的星星,都是銀河系的嗎?-科技創新-每日科技網-多...
    【每日科技網】   我們先來了解看見的星星到底是什麼。其中有一些是恆星,一些是星系。其次,科普一下視星等的概念。視星等用來衡量觀測者肉眼所看到的天體的亮度,視星等的數值越小,表示的亮度就越亮,視星等可以取到負值。
  • 地球在宇宙中顯眼嗎?研究表明:至少1000顆恆星周圍能看見它
    尤其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人類發現了第一顆系外行星,我們知道,太陽系以外也有至少可能允許生命存在的地方。結果並不樂觀,我們什麼也沒有發現。科學家仍然不放棄,在繼續建造更加強大的望遠鏡的同時,也不斷地向外證明著地球的存在。除了旅行者號探測器攜帶的人類錄音之外,還有我們人類自己創造的電磁波,都有可能成為人類存在於地球上的證據。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這些系外行星上真的存在外星人,他們能看到我們存在的蹤跡嗎?有多少顆行星上可能看得見地球呢?外星人需要怎樣的技術,才能發現地球的存在呢?
  • 北鬥七星是什麼恆星,它們都在銀河系內嗎?
    北鬥七星全在銀河系內,距離地球最遠的一顆「天樞」,也就123.6光年。實際上,我們在夜晚時,肉眼能看見的所有點狀星星,都是銀河系內的恆星,距離地球不超過8000光年;更遠的距離,只有一些星雲和超新星,在特殊時候能被肉眼所見。
  • 在我們的銀河系中,離群的行星比恆星更多
    一項研究顯示,與我們所在銀河系的恆星相比,有更多的不受約束自由飄蕩的行星存在,它們與任何恆星都沒有聯繫。美國宇航局即將推出的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計劃預計將發現大量的此類行星。研究者認為在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中,這樣遊蕩的行星比恆星還要多。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大約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科學家們認為可能有同樣多甚至更多的系外行星或者圍繞著那些遙遠的恆星的行星存在。這令人難以置信,但卻引人深思。
  • 在我們的銀河系中,離群的行星比恆星更多
    一項研究顯示,與我們所在銀河系的恆星相比,有更多的不受約束自由飄蕩的行星存在,它們與任何恆星都沒有聯繫。美國宇航局即將推出的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計劃預計將發現大量的此類行星。流氓行星的藝術概念圖。研究者認為在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中,這樣遊蕩的行星比恆星還要多。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大約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
  • 銀河系有上千億恆星,太陽帶著地球轉,為什麼還沒撞上別的恆星?
    而哈勃在確認仙女星系位於河外以後,這個距離最近的河外星系的形狀就成最好的參考,我們也直觀的認識到了星系核球和旋臂。但準確的說在銀河系中浩如煙海的恆星中,要統計出數量很明顯不是一件人幹的事,在計算機處理數據之前,這統計增長是非常緩慢的,但隨著專門繪製銀河系地圖的伊巴谷衛星上天才開始有了飛躍,當它退役時我們對銀河系的認識已經到了百萬顆恆星的詳細數據
  • 網友問:在我們銀河系中,還有其他太陽嗎?
    「太陽」特指我們太陽系內唯一的恆星,銀河系中擁有大約2千億顆恆星,在夜晚我們看見的每一顆星星,幾乎全是我們銀河系內的恆星。在幾百年前,天文學僅限於太陽系內行星位置的預測,以及夜空星星的佔卜算卦;隨著望遠鏡越來越強大,天文學家開始意識到,夜空的星星和我們太陽本質上是一樣,定義為恆星。現在我們知道,在我們太陽系內只有一顆恆星,而我們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數千億行星系統中的一個,有的行星系統中,甚至不止一顆恆星。
  • 太陽系直徑一光年,銀河系直徑20萬光年,那麼銀河系有多少顆恆星呢?
    銀河系具體有多少顆恆星,當然沒有準確的數字,不管是銀河系的大小(直徑16-20萬光年),還是恆星數量(2000億-5000億),給出的範圍還是很大的。 因為要想弄清銀河系恆星數量,肯定不能依靠望遠鏡一顆一顆的數,必須要結合理論模型與實際觀測兩方面的信息。
  • 銀河系未來與仙女星系發生碰撞以後,太陽會與其它恆星相撞嗎?
    宇宙自137億年前誕生開始就一直在不斷地擴大空間,導致了宇宙中星系之間都在相互遠離,當然一些星系之間由於引力的原因卻又在相互發生融合,通過觀察發現銀河系正在與旁邊的仙女星系不斷靠近,根據目前的速度來看大約在40億年以後,銀河系將與仙女星系撞成一團,最終兩個星系將融合成一個更大規模的星系,不過在整個碰撞過程當中,我們的太陽系會不會與其它恆星發生碰撞呢?
  • 銀河系直徑12萬光年,分布著4000億顆恆星,你敢想像嗎?
    我們生活的星球叫做地球,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太陽系很大,直徑距離大概有120億公裡。但是對於銀河系來說,太陽系的直徑距離簡直微不足道。科學家們計算,銀河系大約有4000億顆恆星,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星團,星雲,星際塵埃等等。它們分布在銀河系的銀心,銀盤,銀暈裡。銀河系中心凸起的區域呈現出一個明亮的球狀,它的直徑大約有兩萬光年,厚度有一萬光年,這個區域叫做銀心。銀心由大量的恆星組成,它們的年齡大部分都在100億年以上。
  • 銀河系中四千億顆恆星,高速飛行百億年,就不會發生撞車事件嗎?
    赫歇爾以後的天文學飛速發展,人類對夜空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比如梅西耶就對各式天體總結出了一個梅西耶星表,包含各種球狀星團、星雲與河外星系,但當年局限於望遠鏡的口徑和距離測量技術,並不知道這些天體在銀河系以外!
  • 全宇宙「最近黑洞」被發現,我們在哪兒能「看見」它?
    這是也到目前為止發現的離我們最近的黑洞。在北京能「看見」它嗎?離地球這麼近,會不會把我們吸進去?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介紹,這個黑洞是歐洲南方天文臺在觀測一個編號為HR6819的雙星系統時發現的。這個雙星系統位於南半天球的望遠鏡座,離孔雀座和天壇座都比較近,亮度為5.4等。「也就是說,在觀測條件比較好的時候,肉眼可以勉強看到它。」
  • 我們在哪兒能「看見」它?
    這是也到目前為止發現的離我們最近的黑洞。在北京能「看見」它嗎?離地球這麼近,會不會把我們吸進去?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介紹,這個黑洞是歐洲南方天文臺在觀測一個編號為HR6819的雙星系統時發現的。這個雙星系統位於南半天球的望遠鏡座,離孔雀座和天壇座都比較近,亮度為5.4等。「也就是說,在觀測條件比較好的時候,肉眼可以勉強看到它。」
  • 銀河系直徑16萬光年,有數千億恆星,但這個星系能裝幾千個銀河系
    我們銀河系就是一個恆星匯聚的大家庭,期間有著大約2500億顆恆星,圍繞恆星運行的行星和小行星等天體就更不計其數了。然而在我們的宇宙之中,僅僅在可觀測的部分,就大約有2萬億個星系。我們所在的銀河系直徑約16萬光年,想一想我們地球距離太陽不過1.5億公裡,八大行星中最遠的海王星距離太陽也不過45億公裡,最近的恆星距離在4.22光年之外,就可以想見我們所在的銀河系有多麼龐大了。然而我們銀河系的鄰居仙女座星系,規模卻又比銀河系大了一倍。
  • 肉眼看見的星空,是真正的星空嗎?看完這個悖論恍然大悟
    奧伯斯認為,我們的宇宙既然是無限綿延鋪展開來的,其中又充滿了無數的星體,那麼從地球上抬頭望向任何極其微小的一個點所指的方向,那裡也必然存在一顆星球能擋住視線,不論它多麼遠。這顆星球要麼是自身發光的恆星,要麼是反射恆星光芒的其他星體。簡單說來,我們的天空真正的面貌,其實是被無數個密密麻麻分布的星星所完全遮掩,沒有任何縫隙。而這些星體所發出,或者反射的光芒,也必將傳遞到地球上。
  • 銀河系有上千億顆恆星,為什麼能被肉眼看到的星星只有6000多顆?
    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其本體是宇宙中的各類發光或者反光的天體。宇宙那麼大,僅僅銀河系就擁有大約2000億顆恆星,為什麼在地球夜空中只能用肉眼看到6千多顆星星?在地球上的某一固定地點,只要視野開闊、天氣晴朗、沒有光汙染,視覺良好的人大約能在夜空中觀測到2000顆星星。天空中99.9%的星星都是恆星,因為只有恆星才會發光。它們都位於太陽系之外,銀河系之內。銀河系的直徑至少有10萬光年,而這些恆星90%都分布在距離地球1000光年的範圍之內,其中75%的恆星又分布在距離地球500光年的範圍之內,很少有肉眼可見的恆星距離地球超過一萬光年的。
  • 銀河系有上千億顆恆星,為什麼能被肉眼看到的星星只有6000多顆?
    在地球上的某一固定地點,只要視野開闊、天氣晴朗、沒有光汙染,視覺良好的人大約能在夜空中觀測到2000顆星星。天空中99.9%的星星都是恆星,因為只有恆星才會發光。它們都位於太陽系之外,銀河系之內。行星雖然不發光,但是它能反射太陽光,並且距離地球很近,體積也足夠大,所以才能被地球表面的人用肉眼看到。在夜空中,肉眼可見的行星為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據說海王星有時也能用肉眼觀測到。夜空中有幾個淡淡的光斑是其實是星系,它們位於銀河系之外,分別是大小麥哲倫星雲和仙女座星系。此外在優異的觀測條件下,三角座星系理論上也能用肉眼看到。
  • 太陽系外是銀河系,銀河系外是宇宙,那麼宇宙以外的空間是什麼?
    太陽系外是銀河系,銀河系外是宇宙,那麼宇宙以外的空間是什麼?好奇心驅使人類在不停的發展,而我們也在不斷探索未解之謎,對宇宙的探索也是如此,我們人類很久以前就開始探索宇宙。我們通過了探測器並通過了天文望遠鏡觀測了宇宙,發現人類甚至地球和太陽系都太渺小了,所以人類還會一直這樣探索下去!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人類居住的行星,地球在人類眼中是非常巨大的,儘管如今人類的人口數量非常的龐大,但仍有許多土地無人居住,這也足以表明地球的面積非常大。然而,地球在我們的太陽系中,還有許多大於地球的行星,這也是人類不斷探索宇宙的動力所在。
  • 質量最高的恆星是哪顆?有比銀河系質量還要大的恆星嗎?
    宇宙中有沒有哪顆星的質量超過銀河系的質量?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這是我們形容世上啥事啥人都有的一個常用成語!但宇宙比天下大多了,而且我們觀測過的宇宙連整個宇宙的九牛一毛都沒有,那麼請問,有比銀河系更大的恆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