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糟蹋千斤糧食,多地「泛濫成災」,村民:損失誰來承擔!

2021-01-08 山頂自有路

說到「鄉村四害」,堅信到了年紀的人也不生疏。四害各自指的是老鼠、蚊蟲、蚊蟲和麻雀,前三者非常容易了解,老鼠除開偷食農民的糧食之外,和蚊蟲和蚊蟲一樣會傳播疾病,在中國新中國成立初建時,多地爆發的傳染病大大的威脅了大家的身心健康。那麼為什麼精巧討人喜歡的麻雀也被列入四害呢?

往往精巧討人喜歡的麻雀也被列入四害,是由於麻雀經常一群群吞掉農民艱辛栽種的莊稼,由於之前栽培技術比較有限,農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飯,糧食生產量極低,一群群的麻雀再吞掉一部分,讓原本就很焦慮不安的糧食越來越更為焦慮不安,因此 麻雀也變成了蟲害。但是在1961年麻雀翻案了,由於麻雀除開會吃糧食之外,也會解決覓食蟲害,因此 四害從原先的老鼠、蚊蟲、蚊蟲和麻雀更改成老鼠、床蟲、蚊蟲和蚊蟲。

儘管麻雀早已被翻案已不是四害之一,但實際上麻雀對農民的威脅仍然非常大。每一年在秋末冬初莊稼完善之時,上天隨人願只麻雀飄舞在天空中,趁人不注意之時衝入莊稼田裡,吞掉早已完善的穀粒,因此 農民仍然對它討厭不己。

為了更好地避免麻雀吞掉艱辛栽種的莊稼,在莊稼就需要完善之時,農民會在田裡紮上五顏六色的草人,一開始還一些功效,之後麻雀了解是人們的裝腔作勢後,再次安安心心的傷害茂密的莊稼。在之前麻雀還沒有被列入維護野生動植物時,農民會用捕獲麻雀的方法來洩恨,可是如今麻雀早已列入我國維護野生動植物,捕獲麻雀是違法個人行為,麻雀沒了剋星,總數愈來愈多,對農民的威脅也越來越大。

伴隨著人們的很多捕獲和自然環境的更改,以往許多見的麻雀,總數剛開始急劇下降,還記得村內老人說,田裡這麼多的麻雀,還可以捉得完?客觀事實還真的是給捉得差不多了,麻雀的總數急劇下降,一群群的麻雀非常少在看到,接踵而來的便是麻雀也變成了保護野生動物,目前的麻雀不是可以隨便捕獲的,麻雀變成了保護野生動物以後,總數剛開始快速的飆升,在許多的地區,一群群的麻雀又剛開始出現,一大群的麻雀掠過以後,農作物便會被糟蹋得不了個樣。

麻雀特別是在喜愛啄食穀子,在小編這兒的河北省南側,一直有栽種穀子的傳統式,這幾年栽種穀子的總面積顯著降低,這也是由於麻雀太過度猖獗,成群結隊的麻雀飛到穀子地,這片穀子就難以還有好的獲得,每日都是損失上千斤頂的糧食,有的老年人閒著沒事,還會繼續拿著長竹杆坐著穀子地旁邊,專業驅逐麻雀,也是有的村民應用安全防護網,將自身的穀子嚴實的所有遮住,那樣才可以避免麻雀來啄食。

麻雀的重新來過,的確是保護生態環境具有了顯著的改進功效,再加針對麻雀的維護,讓麻雀的總數剛開始擁有顯著的提升,但麻雀糟蹋糧食,村民打不可抓不可,那時候自身的損失該該怎麼辦呢?對於此事你們怎麼看?熱烈歡迎大伙兒填補評價留言板留言。

相關焦點

  • 此動物曾被捕獵受保護,今多地「泛濫成災」,農民:損失誰負責?
    導讀:此動物曾被捕獵受保護,今多地「泛濫成災」,農民:損失誰負責?小時候曾聽奶奶講過故事,說她小時候,周圍的老虎很多。晚上去水井那邊提水,老虎就在水井周圍坐著看著她。她說:老虎不咬人,被咬的都是做了虧心事或者「孝道」不好的人。
  • 野豬成了保護動物,見到糟蹋糧食的野豬,農民該如何處理?
    農村人主要是靠種地來生活,雖然現在很多農民都選擇了外出打工,但不少人都沒有放棄農村的土地,每年多少都會種植一些糧食,閒暇之餘來照顧一下,到時候多少還能獲得一些收入的。但種植糧食也不是說沒有後顧之憂,有時候也會迎來不速之客---野豬。
  • 農村野豬毀壞莊稼,卻不能捕不能殺,農民哭訴:損失誰來賠?
    在農村,小動物也是特別特別多,在田地裡和山上都會有很多動物和農村居民一起生活。本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可是就是有一種動物,經常下山騷擾居民,給很多居民造成非常多的危害不說,這地裡的糧食還被糟蹋不少,少了很多收成,讓很多農民朋友都是苦不堪言。
  • 糧食不是用來糟蹋
    為了能夠吸人眼球,各種暴飲暴食、各種糟蹋糧食的直播層出不窮,助長了不良的社會風氣。大胃王吃播常說的幾句話1.這個老闆太年輕了,今天來給他上一課呀。2.這些食物我都吃了,老鐵們給雙擊,666啊。3.禮物刷起來,刷得越多,吃的越多。……….
  • 糟蹋糧食的「大胃王吃播秀」該被叫停了!
    殷建光  @央視新聞 8月12日消息,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顯示,全球每年約1/3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約每年13億噸。世界76.33億人口中至少還有8.2億面臨飢餓,相當於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餓。現在有些所謂大胃王吃播秀,更是浪費嚴重,有的甚至吃了再把食物吐掉……珍惜糧食,拒絕浪費!
  • .| 禍從「天」降!切坡蓋房導致山體滑坡,村民房屋被掩埋,損失達...
    法治天下 | 禍從「天」降!切坡蓋房導致山體滑坡,村民房屋被掩埋,損失達百萬元 2020-08-13 2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野生動物「肇事」村民很煩惱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機構
    黑熊、野豬下山覓食,掀翻蜂桶、糟蹋玉米地,給村民帶來了不少經濟損失「熊大、熊二」出沒 村裡幾十桶蜜蜂被毀楊文強是古藺縣黃荊鎮黃荊村的村主任,也是一名蜂農。由於黃荊老林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在山上放養了50多箱蜜蜂。8月3日,他像往常一樣進山檢查蜂桶,發現放置在山林裡的幾十桶蜜蜂又有幾桶被掀翻在地。蜂箱被打開,木板、蜂巢、遮蓋物被掀得七零八落,蜂蜜已不見蹤影。
  • 18隻亞洲象「組團」進村覓食 當地已為村民上保險 受損可獲賠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近日,在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通關鎮團山村來了18位不速之客,它們在村民家中大鬧一番,吃了家裡的甘蔗、玉米,嚇得一家人待在屋裡不敢動。這18位正是北遷的亞洲象,墨江縣林業局負責人表示,遇到象群,村民不要驚慌,儘量避讓,當地已為大家上了野生動物公眾責任險,遭到的損失都會賠付。
  • 在自家魚塘捕了上千斤魚,5名村民被抓走了…
    據介紹,1月5日中午1時許,根據群眾提供的舉報線索,當地民警和漁政執法人員迅速趕到事發地點。「只見一個5畝左右的池塘邊有近百名群眾在圍觀。」民警發現還有三條裝有發電機的鐵皮小船,裡面有電瓶及麻魚器,5名村民正在魚塘裡電魚,岸上堆滿了捕獲的魚,達上千斤。「我們在自己的魚塘裡電魚違法嗎?」面對執法人員,這些電魚人員感到一臉茫然,認為在自家門前魚塘電魚合理合法。
  • 吃光果子啃玉米 松鼠成災村民煩(圖)
    松鼠成災村民抱怨損失大  團結村海拔在800米左右,村裡森林蔥蘢、古樹參天。這些年隨著生態建設的進一步加強,這裡儼然成為了松鼠棲居的理想家園。然而村民黃道英提到松鼠就連連搖頭:「我在茶園套栽種的20多株梨子,往年除了自己吃,拿上街還可賣上幾百元。今年讓松鼠都給吃得差不多了;尤其是我的那兩株柿子,往年收上百斤,今年只在樹下撿到幾個松鼠吃剩的。
  • 老外給差評的中國美食,網友看到吃法後怒了:這樣簡直糟蹋了糧食
    雖然現在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的非常迅速,所以說我們國家和其他國家的交流也是越來越密切了,大家都發現最近幾年我們國家的外國人也是越來越多了,其實這也是因為他們知道了我們中國的文化之後都想要了我們中國,欣賞一下我們中國文化,還有一點就是品嘗一下我們中國的美食,大家都知道,中國美食是非常多的,而且很多老外來到我們中國之後
  • 中國餃子VS非洲餃子,看到非洲人的吃法,中國吃貨怒了:糟蹋糧食
    中國餃子VS非洲餃子,看到非洲人的吃法,中國吃貨怒了:糟蹋糧食餃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在中國餃子有很好的寓意,自古以來一到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都喜歡包餃子吃,和家人聚在一起包餃子,氣氛好,餃子吃起來會更香。餃子這種美食到現在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 大胃王吃播主,糟蹋的不僅是糧食,還有自己的健康
    大胃王吃播主,糟蹋的不僅是糧食,還有自己的健康 2020-09-20 0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開學季:不喜歡吃也要吃掉,下次記得不要再買了,糟蹋糧食有罪呢
    開學季:不喜歡吃也要吃掉,下次記得不要再買了,糟蹋糧食有罪呢文/姚志芸(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裡,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開學前的一周,我很是興奮,終於可以離開家去遠方了,離家100多公裡的省城是我嚮往的遠方,心裡砰砰跳,人還在家裡,思想早已經神遊去了遠方,從沒有出過遠門的我,對大學是那麼的嚮往,對住校更是無比渴望。母親說什麼早已經不重要了,叮囑都成了耳旁風。被父母送到學校報到後,母親說外面吃飯一定會遇見不好吃的飯,不喜歡吃也要吃掉,下次記得不要再買了,糟蹋糧食有罪呢。
  •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每年損失數10億,為何美國人不抓來吃?
    在豬肉越來越貴的今天,美國的野豬卻泛濫成災,在過去幾十年裡,由於當地氣候適宜,以及缺乏天敵,使得美國野豬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600萬頭,據統計,野豬每年對當地造成的損失多達15億美元。對於中國人而言,我們有100種料理方法來解決豬患,可美國人為什麼寧願每年損失15億美元,也不願意吃掉它們呢?
  • 雲南鎮雄大貴山行軍蟲泛濫成災 網友:炸來下酒吃
    (原標題:雲南鎮雄大貴山行軍蟲泛濫成災網友:炸來下酒吃(圖))雲南網訊「鎮雄大貴山蟲子泛濫成災,用農藥都無法控制,要咋個整?」近日,有網友反映稱雲南鎮雄大貴山上蟲子泛濫成災,莊稼受到了嚴重影響,當地村民束手無策。
  • 「大胃王吃播」向寵物轉移:浪費糧食可恥 糟蹋動物更可恥!
    來源:半月談原標題:「大胃王吃播」向寵物轉移:浪費糧食可恥,糟蹋動物更可恥!  半月談評論員 孫曉宇近日,在某短視頻平臺上,一名視頻博主讓自己的寵物狗食用辣椒,寵物狗流下痛苦的眼淚,引發網友眾怒,隨後該視頻被平臺方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