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花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寫花的詩詞不勝枚舉。唐朝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王維的「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宋朝陸遊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等。以花作比喻的成語也有很多,如花好月圓、國色天香、奇花異草等。有關花的對聯如,蘇州拙政園的「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南京莫愁湖的「柳影綠圍三畝宅,藕花紅瘦半湖秋」等。這些描寫無不在稱讚花的美麗。
以花為題,借花明志的人也比比皆是。屈原在《離騷》中用「木蘭」和「秋菊」等花草來比喻自己高潔的情操。宋朝周敦頤在他的《愛蓮說》託物言志認為做人應當像蓮花那樣,要潔身自好、豁達正直、高潔端莊。毛澤東在《七律冬雲》用梅花自喻,應該像梅花那樣,不懼嚴寒,在風雪中傲然怒放。
花,是幸福的天使,美好的象徵。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花,賞花已成為人生樂趣。賞花被賦予萬象更新、充滿希望的文化涵義。現代人愛賞花,古代人賞花更盛行。唐代詩人楊巨源在《城東早春》中寫道:「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南宋文人吳惟信在《蘇堤清明即事》中寫道:「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多情的詩人嚴揮甚至天天向著花兒發問,你到底為誰開放,為誰凋落,「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宋代詩人邵雍更把「美酒飲教微醉後,好花看到半開時」當作人生的最高享受,最美境界。
1.杭州西湖(荷花6-9月)( 5A景區 )
荷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歷來為古往今來詩人墨客所景仰。杭州西湖是我國有名的賞荷名地,南宋詩人楊萬裡有詩讚譽西湖荷花:「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每到盛夏時節,西湖就完全變成了荷花世界。夏日荷花別樣紅,難熬的夏日,在空調屋裡久坐的你,有沒有嚮往在和風拂拂的岸邊,聞著荷花香,品著蓮子嫩,呷一口淡茶,這樣的原生態生活,簡單愜意,微風拂面間,閉眼花香撲鼻,睜眼俯視,滿堂荷花應景生。
曲院風荷為著名的西湖八景之一。曲院風荷位於西湖西側,嶽飛廟前,是西湖十景中唯一以荷命名的景點,理所當然成為西湖夏季觀荷的最佳去處。湖中荷花以紅蓮為主,有本地的西湖紅蓮,以及外地的建德紅蓮、玄武紅蓮等多個品種。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綽約之態,頗具風情。曲院風荷,楊柳蔭濃,微風搖綠葉;荷花滿塘,清香沁心脾。遊人行至此處,吃上一碗西湖藕粉,坐在荷旁,會不會感覺這不就是天堂的生活嗎?
2.畢節百裡杜鵑(3月下旬-5月)( 5A景區 )
杜鵑花,又稱映山紅,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傳說杜鵑花是由一種鳥吐血染成的。百裡杜鵑風景名勝區地處貴州省畢節地區大方縣和黔西縣交界處,素有「天然花園」、「地球的彩帶」之美稱。當你身處百裡杜鵑的花海之中時,就可以體會到什麼叫做人在畫中遊。暮春3月下旬至5月各種杜鵑花競相怒放,漫山遍野,千姿百態,鋪山蓋嶺,五彩繽紛。
景區內有馬纓杜鵑、樹型杜鵑、狹葉馬纓杜鵑、美容杜鵑、大白花杜鵑、露珠杜鵑、團花杜鵑、迷人杜鵑、銀葉杜鵑、皺皮杜鵑、鏽葉杜鵑、問客杜鵑等41個品種,佔世界5個亞屬中的全部,花色多樣,有鮮紅、粉紅、紫色、金黃、淡黃、雪白、淡白、淡綠等。最為難得的是一樹不同花,即一棵樹上開出不同顏色的花朵,最多的達7 種之多。樹齡千年的杜鵑花王,花開季節繁花萬朵,獨樹成春,是迄今為止地球上發現的最大杜鵑花樹。
3.西塘古鎮(櫻花3月-5月)( 5A景區 )
櫻花,起源於中國,原產於喜馬拉雅山脈。秦漢時期,宮廷皇族就已種植櫻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日本栽種櫻花才千餘年歷史,比中國要晚一千餘年。西塘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是吳地方文化的千年水鄉古鎮,江南六大古鎮之一。西塘古鎮河流縱橫,綠波蕩漾,晨間薄霧似紗,傍晚彩霞暈染,到了春暖花開時,更是遍地櫻花鋪滿。在斑駁、蒼老的古鎮中看到盛開的櫻花,燦若雲霞,與水鄉古鎮的白牆灰瓦的建築形成了相輔相成的意境,更加多了一絲柔美與清新。或坐在橋邊的欄杆上,任思緒放空,摒棄周遭的嘈雜與擁擠,欣賞著西塘帶給來的驚喜。或乘一葉扁舟,沿著水道緩緩前行,邂逅那歷經滄桑的長廊橋弄,傾聽那歷經千年的流水低吟。或在飄著濛濛細雨的季節,在雨中的西塘漫步非常愜意地賞著櫻花。
4.揚州瘦西湖(荷花7-8月)( 5A景區 )
揚州瘦西湖一泓曲水宛如錦帶,如飄如拂,時放時收,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種清瘦的神韻。清代錢塘詩人汪沆將揚州西湖與杭州西湖作了對比,寫道:「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至今名播中外。歷史上揚州種荷、賞荷之風盛行。瘦西湖風景區每年於7月1日—8月31日舉辦「瘦西湖之夏」荷花節。主要遊覽線布置近三百多個品種、一千二百多缸的荷花,熙春臺、徐園、水雲勝概、藕香橋、錦泉花嶼景區陸上、湖中荷花次第開放,綽約多姿。此外,荷花書畫攝影作品展及荷花風味小吃也會讓您在賞景品荷的同時,全方位感受荷花的魅力。
5.無錫黿頭渚(櫻花3-5月)( 5A景區 )
黿頭渚是橫臥無錫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來無錫必遊太湖,遊太湖必至黿頭渚。著名詩人郭沫若感慨:"太湖佳絕處 , 畢竟在黿頭"。黿頭渚風光,山清水秀,渾然天成,為太湖風景的精華所在,素有"太湖第一名勝,中華賞櫻勝地"的美譽。作為"世界三大賞櫻勝地" 之一,無錫黿頭渚櫻花谷內有3萬多株、100個品種櫻花樹, 櫻花節期間,櫻花如雲似霞、滿樹爛漫,春風輕拂、落櫻飛舞,美不勝收。 櫻花盛開的日子,不用再遠赴日本,櫻花天堂,其實就在身旁。
6.武漢東湖(梅花2-3月)( 5A景區 )
梅花,以其在寒冷的冬天傲雪綻放、蒼勁老乾發新花的的獨特習性,被人們以詩、文、書、畫、雕刻、剪紙、攝影等藝術形式廣為稱頌,並和松竹並稱"歲寒三友"、與蘭、竹、菊並稱"四君子",因而包涵著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價值。東湖梅園既是中國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中國梅文化館所在地,又是全國著名的賞梅勝地,冠絕全球。東湖梅園創建於1956年,目前面積已擴大到800餘畝,定植梅樹2萬餘株。其中有一株梅花王,已經800歲了,是鎮園之寶。這裡山青水綠,風景秀麗。早春時節,梅花盛開,繁花似錦,暗香四溢,前來賞梅、詠梅、畫梅、攝梅的中外遊人絡繹不絕。
7.南京梅花山(梅花2-3月)
梅花山是中國南京東郊紫金山的一座小山丘,位於中山陵西南,明孝陵正南。山上遍植梅花,因此得名。梅花山因梅花聞名,山上植梅數千株,品種繁多。春天梅花盛開時,遍山梅花爭芬鬥豔。梅花山以及山下的「萬株梅園」佔地1533餘畝,有近500個品種,30000餘株梅樹,無論從種植梅花的歷史、規模、種類、數量,都堪稱魁首,不少人將南京梅花山成為「天下第一梅山」。來此賞梅的遊人摩肩接踵,高潮時節每天都在十萬以上,南京梅花山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和人文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人,逐漸成為中國梅文化中心。
8.婺源油菜花(3-4月)
油菜花不是名花,是一種最普通的花。農曆三月以後,江南江北許多區域的油菜花皆會陸續開放,很多人都在那金燦燦的海洋來回穿梭,粘帶些花粉回家,讓衣袖半年盈香。除了有觀賞價值以外,油菜籽含油之富足讓油菜花成為經濟效益比較高的花。油菜花因諧音「有才華」,稱讚某人有才華,也可直說其是一株油菜花。
江西是種植油菜大省,江西最美麗的油菜花在婺源篁嶺、江嶺,走進婺源,村村是景。婺源油菜花盛開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但有早、有晚,不同的年份,時間有時相差半個月。婺源油菜花最早成名於篁嶺與江嶺的萬畝梯田花海,篁嶺被譽為「中國四大花海之一」,華東最具視覺衝擊力的賞花地,層層金黃的梯田油菜花、白牆黛瓦的民居相輝映,構成一幅幅唯美的天然畫卷,使得每一個逃離紛繁城市的人都能找到歸宿。
9.北京北海公園(菊花9-11月)( 4A景區 )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花中四君子之一。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唐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在古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
北海位於北京市中心,故宮的西北側,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北海公園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 菊花作為北京市的市花一直受到北京人民的廣泛喜愛,每年9月至11月,北海公園都會舉辦菊花展,展出數百品種的菊花,爭奇鬥豔,美不勝收,吸引了大量的愛花之人前來遊覽參觀。
10. 洛陽國際牡丹園(牡丹4-6月)
牡丹,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花色澤豔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洛陽國際牡丹園,位於洛陽市機場路王城大道口西,佔地約30公頃。該園已栽植國內牡丹品種300多個、日本、法國、美國等牡丹品種100多個、以及中國芍藥品種300多個。牡丹自然花期為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自建園開始,每年都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光臨,是「洛陽牡丹花會」與「五一黃金周」期間賞花的好去處。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奇異絢麗的國內外牡丹名品,獨具特色的建園設計,使之成為國內高品位的牡丹觀賞園與國際牡丹名品生產示範基地。
安徽10大名山,被李白眷戀的有五座,因歐陽修名動天下的有一座
中國八大奇石景觀:花不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一蓑煙雨任平生,最愛是中國最美麗的雨景
中國十大著名的月色景觀: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滕王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