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雄星導遠航,衝開島鏈示陽剛。」導航衛星在軍事領域的價值有目共睹,如今我國的北鬥衛星系統完成了全球組網。
據最新消息,我國最後一顆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疫情當前,我國在航天領域的步伐並沒有停止,反而多次進行發射任務,終於在6月23日完成了全球組網。隨後,好消息接踵而至,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137個國家與我國籤訂了合作協議,其中多數國家對我國北鬥系統的運用極為頻繁。
北鬥衛星組網成功後很多國家都有合作意向
全球組網成功,意味著我國將具備為全球用戶提供定位服務的能力。日媒曾做出預測,一旦北鬥衛星組網成功,與這些國家合作之後,中國將成為引領世界新行業的重要導向。目前世界上共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我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美國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以及歐盟的伽利略,據數據顯示,北鬥的衛星顆數最多,足足有35顆衛星組成,GPS有31顆、格洛納斯有24顆、伽利略為22顆。
近年來,我國不斷實現突破,已經達到了與GPS齊肩的水準,甚至大有超越的可能性。作為後起之秀,北鬥衛星的優勢更甚,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具備內置電信功能的導航系統,簡而言之就是除去導航的基本功能之外,還可以向對方發送你所在的位置。或許是因為這一原因,很多國家開始向我國伸出合作的橄欖枝。
北鬥衛星將為我國帶來更大的價值
正如上文所說,已經有137個國家與我國籤訂了合作協議,除了已經覆蓋了幾大洲之外,北鬥衛星系統還在國際民航、國際海事、國家移動通信領域使用,還被納入全球衛星搜救系統計劃。北鬥對我國的軍事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北鬥問世後,我國很多需要提供位置服務的武器裝備都有了「靠山」,不再「惶恐」的藉助美國GPS發揮作用了。
在民用領域,北鬥也將為我國帶來不少好處。據資料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國北鬥晶片以及模塊已經生產、銷售超過1億片,向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銷售。根據專家分析,今年將為我國帶來4000億元的生產總值。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定位精度10米,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並具備短報文通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