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舉國抗疫,武漢「雷神「和」火神「兩家」山字輩「的醫院能夠再次以令世界瞠目結舌的速度建造出來這件事中,北鬥衛星居功至偉——超高精度的定位和定位短報文發送,大大減少了兩家醫院選址的決策周期。
隨著今年6月份,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衛星升入近地軌道,我國的北鬥導航以55顆衛星的數量正式完成了全球組網,比原計劃提前了半年時間完成,而且近來捷報頻傳。
北鬥反超了!137國力挺之下力壓美國GPS。現在北鬥導航已經和全球一百三十七個國家籤訂了合作協議,正式超越了美國的GPS。同時意味著負責為北鬥提供配套服務的我國北鬥星通公司,企業利潤將在今年三季度迎來至少暴增34倍。
其實北鬥衛星早就已經在為我們服務了。
北鬥衛星目前共有3套系統,其中最早的「北鬥1號「在千禧年2000年10月31日就已經升空了,2003年5月完成了最初的我國自主研發的完整衛星定位系統。雖然最初的北鬥1號尚有多方面的不足,且不能用於軍事,但是其獨具特點的短報文發送功能,在隨後2008年汶川特大級地震中,對我國快速搶險救援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後2012「北鬥二號「正式上線,直至今年」北鬥三號「完成全球組網,北鬥衛星已經默默的為我國民眾及科研、軍事等領域貢獻了17年的時光,因此我國在此期間也誕生了很多衛星導航領域的企業,其中」北鬥星通「的規模最大而且是這些企業中我國第一家上市的衛星導航企業。
這家上市中企多年來一直專注於衛星定位的相關配套服務,在專屬技術研發上下來很大的苦功夫,北鬥衛星之所以能夠實現車載導航、無人機等領域的規模化使用,全倚仗這家公司的專注研發,其自主研發的22nm製程晶片直接讓北鬥衛星定位精度提升到了釐米級別。諸如此類的成績不勝枚舉,而這樣的專注程度也給北鬥星通帶來了如今的高昂利潤。
在今年第三季度,北鬥星通的股東淨利潤達到了最高達到了4500萬元,根據他們的預計,加上Q1和Q2季度的利潤,北鬥星通僅前三季度的股東淨利潤最高可達一千一百萬元,和去年同一時間相比,利潤暴漲百分比至少也達到了3400多個點。
這樣的驚人成績,和137個國家的力挺密不可分。
根據Trimble導航公司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6月28日,我國北鬥衛星全球範圍內已經在東南亞、中東、中歐、東歐、東非、南非、澳洲5個地區上空可見衛星數量上,比美國的GPS多出一大截。而反觀美國的GPS僅在中美洲、南美洲和西非三個地區比北鬥衛星多。
這也就意味著我國的北鬥導航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對美國GPS形成了絕對碾壓優勢!
那麼為什麼全球137個國家都對我國的北鬥衛星情有獨鍾呢?這全倚仗著北鬥衛星釐米級的定位精度,以及超強信號、短報文傳送、定位短報文發送位置等諸多獨步全球的技術優勢。
去年澳大利亞利亞持續山火數月不滅,給當地經濟和環境帶來極大的損失,如何精準的定位到火源點的位置對於撲救山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系統全部派不上用處,唯獨我國的北鬥衛星可以實現這一功能,將精準定位短報文發送給當地消防撲救隊伍,而當時我國是無償的幫助了澳大利亞解決了這件事情。
相比美國的GPS動不動就連接不上、時不時還給你來個關閉定位服務威脅他國通信安全,我國的北鬥為什麼這麼受歡迎也就不言而喻了!
相比華為晶片受到美國幾乎絕命式的卡脖子,我國北鬥衛星之所以沒有受到美國或者西方其他國家的制約和限制,核心原因就是因為北鬥是我國完全自主研發出來的,不管是晶片還是系統,全部都沒有依賴西方國家的技術。因此即便美國此時對於北鬥各種看不順眼,但是卻偏偏找不到下手的地方,也只能在背後乾瞪眼。
我國的北鬥在當年核心技術被封鎖死死的情況下都成功的研發出來了,那麼現在我國再次集中力量攻克半導體晶片領域,也勢必會在未來掀起一場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大改變,如果川建國彼時還健在,不知道會不會為現在的決策而感到後悔?
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