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劉宏業
近些年,中國在藥品審評審批上不斷提速,創新藥物的獲批在數量和時間上不斷打破紀錄。國內外的醫藥創新力量也在諸多利好政策下紛紛傾囊而出,熱鬧背後比拼的不僅是新藥和研發管線的雄厚儲備,更是對未來的戰略布局和市場持續性深耕的思考。在醫藥領域,「創新」已經遠超出醫學本身的範疇,它更關乎於活力與熱情。
而2020年伊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刺激到了所有以創新為驅動的藥企的神經。新形勢下,挑戰巨大,而機遇則像是烏雲背後的銀線。創新藥企如何以機敏的洞察力把握新的市場機會?如何立足創新加速滿足公眾醫療健康新的需求、解決全球緊迫的公共衛生問題?我們又如何在這樣的應對中管中窺豹瞥見他們的創新原動力?
今年,西安楊森迎來了進入中國的第35年,這是第一批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醫藥行業的風雲變幻和中國健康事業發展的外資企業,但同時又以創新型企業的「活力」姿態獨特存在於眾多百年藥企之中。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跨國藥企掌門人,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總裁安思嘉(Asgar Rangoonwala)分享了這家在華發展35年的藥企始終充滿創新活力的經驗和秘訣。安思嘉表示,「唯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思維和創新基因,才可以應對迅速變化的市場環境和需求。」
以創新「安身立命」
作為強生的製藥子公司,楊森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中反應最為迅速的企業之一。在全球,楊森充分發揮了自身研究平臺和現有技術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專長,針對新型冠狀病毒開發候選疫苗,並廣泛聯合多方,篩選實驗室抗病毒療法,積極響應、全力以赴,為抗擊疫情提供及時援助。
據悉,強生已成功篩選出一種主要候選疫苗,預計最遲於2020年9月啟動候選疫苗的I期人體臨床研究。公司將建立新的疫苗生產製造能力,啟動風險性生產,以保障全球疫苗供應。相較於一般疫苗的研發進度,此次研發顯著加快了進程。
這樣的反應速度、行動力和進展結果並不讓人意外。就醫療行業而言,醫藥企業正面臨著公眾對於醫療健康不斷增長的需求以及新技術飛速的升級迭代。回看其在把握市場機會上的歷史成績,不難發現,對創新的理解和應用已經成為其「安身立命」之本。
2019年,強生在全球的研發投入總計113.55億美元,全球9個藥物研發中心有兩個落地在中國。這樣的研發投入支撐起了強大的藥物創新速度和研發管線培育。
就在不久前,西安楊森宣布了公司旗下古塞奇尤單抗注射液作為全球首個獲批的白介素23(IL-23)抑制劑在中國上市。同時,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啟動了「特啟新生」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患者的援助項目,向低收入和低保的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患者提供古塞奇尤單抗注射液藥品援助。這是西安楊森在加速藥物創新研發和引入方面的一個縮影。
據安思嘉介紹,西安楊森在華持續深耕九大疾病領域,包括精神病學、神經病學、血液病學、實體腫瘤、感冒咳嗽及發熱/消化、皮科/抗過敏、免疫學、傳染病和肺動脈高壓。安思嘉分享了幾個數字:受惠於國家出臺的一系列鼓勵創新、加速藥品審批的利好政策,近27個月內,西安楊森就有24種創新藥物或適應症在中國獲批和上市;而在2020年的前4個月內,除古塞奇尤單抗注射液上市之外,西安楊森還拓展了烏司奴單抗注射液適用於成人克羅恩病的新適應症。
西安楊森藉助多疾病治療領域優勢,在打造創新高效的疾病解決方案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以免疫治療領域為例,西安楊森憑藉多年積累的創新實力,提供多種為患者量身打造的免疫系統疾病解決方案,優化創新藥物在整個患者病程中的使用,不斷提升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炎症性腸病和銀屑病等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為醫療衛生系統提供了有效和高效的慢病管理支持。
以創新「永立潮頭」
在安思嘉看來,對醫藥企業而言,創新在「醫學突破」本身的範疇之外還有很多命題需要解決。如果說創新藥物引入完成了讓大眾和患者有藥可用的第一步,那麼如何通過建立一個創新的醫療生態系統,來讓大眾和患者用得上,用得好,是他一直在和團隊思考並努力的方向。除了憑藉富有前瞻性的業務策略和投資模型,持續在中國加速引入創新藥物之外,西安楊森在改善醫療服務的可及性上不遺餘力。目前西安楊森已在中國引入了62種創新藥品,而其中的51種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切實減輕了患者的用藥負擔。
安思嘉表示,「健康中國行動」是一個具有宏大格局和使命感的藍圖,讓西安楊森這樣的企業有了更好的發揮空間。在某種意義上,西安楊森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只停留在字面意義上的「製藥企業」,而更像是一個為解決醫療需求提供預防和治療在內的諸多創新醫療和保健解決方案的生態打造者。
以2019年獲批並上市的阿帕他胺片為例,作為西安楊森在泌尿腫瘤領域的又一突破性研究成果,阿帕他胺片有力填補了前列腺癌的「治療空白」,成為西安楊森在此前獲批的醋酸阿比特龍片之外於泌尿腫瘤治療領域的有力擴充。西安楊森正持續探索該治療領域的藥物潛力,為中國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實現前列腺癌的全病程管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許多傳統模式下的秩序,隨之而來,患者在醫藥健康方面將會有更多迫切和複雜的新需求。安思嘉表示,新常態下西安楊森最為重要的部署之一將放在「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的探索上,將自身在多個重要疾病領域積累的患者服務經驗,結合公司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的優勢,為患者帶來更多價值。西安楊森充分利用數字手段,和產業鏈各方進行更為有機的合作,通過優化整合升級為更貼近患者需求的服務體系,提升整個醫療解決方案的運行效率,進一步形成患者友好的醫療健康服務生態系統,以全面支持「健康中國行動」。
安思嘉表示,「未來,線上醫療服務將能為中國醫療體系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助力,為中國患者帶來更大的價值。與此同時,我們一直在為患者的醫療需求提供更多端對端服務,開發一系列以線上線下『雙引擎』為支撐的患者服務項目,這不僅是提供創新性藥物,更是為患者提供量身定製的解決方案。以在中國新上市的古塞奇尤單抗注射液為例,我們的患者支持計劃中包含了在線問診和用藥諮詢,使醫生能夠通過簡短的視頻連線或圖文諮詢,對患者疾病周期的各個階段進行管理,以優化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體驗,更有效地獲得疾病的全程標準化管理。」
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西安楊森在精神衛生領域的突出貢獻,自1997年推出首款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的藥物以來,西安楊森便一直憑藉其在精神衛生領域的創新藥物和專業知識為中國患者提供創新的治療方案。一方面,公司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包括長效針劑在內的全病程治療方案,另一方面,公司推動建立基於長效針劑的精神分裂症醫院-社區一體化治療模式。迄今為止,在中國超過10萬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過這種抗精神分裂症長效針劑治療,1900多名患者從全國各地的醫院-社區一體化治療模式中獲益。
安思嘉表示,「創新戰略使得我們能夠擁有先進的服務模型,並通過我們自有的數位化能力以及與行業頂尖企業的協作來增強一體化醫療解決方案的可及性。」據介紹,西安楊森在電子商務、藥物溯源和智能醫療等領域,與許多知名的數字巨頭合作,為患者提供在線醫療保健服務,諸如藥物知識查詢、疾病諮詢、門診預約和電子處方等。此外,西安楊森與阿里健康的合作涵蓋了腫瘤學、免疫學和肺動脈高壓等領域,覆蓋超過1500萬的中國患者,在未來,這些領域還將逐步覆蓋至皮膚病學、抗過敏和疫苗領域。
回溯西安楊森在中國紮根的三十五載,其交出的答卷無疑是新形勢下藥企可參考借鑑的創新樣本,可以預見的是,在「健康中國」的進程中,藥企的前瞻視野與創新能力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文/張茶理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