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中意《神奇女俠》,有人青睞《變形金剛5》,唯獨「三甲之一」的《異形:契約》,最少人提。
《異形》極具「獨創性」(嗯,這詞是噁心、瘮人的一種禮貌表達方式)的外星怪物形象、殺機四伏的太空密室、性感又強悍的女太空人形象等,都開創了無數科幻驚悚片的先河。
幾個天生麗質愛作死的太空人,把異形帶到了地球家門口。
來,說個開頭,後面不再劇透——
2017年,在近太空的國際空間站,來自英美日等國家的六名太空人,肩負了一個任務:
對搜集了20年的火星土壤樣本,進行研究。
但《異星覺醒》沒開那麼大的腦洞。
你開始看,還會以為是NASA的宇航紀錄片,或是《地心引力》第二集。而且,它甚至不像《地心引力》《星際穿越》一樣,有大量震撼的宇宙景觀 ,反而把作為主戰場的空間站打造得細節豐富,只稍微透出一絲絲冰冷的科幻美感。
第二個亮點,太空密室。
密室,肯定是驚悚片的老套路,但這次套路玩得還蠻有效。
當敵我懸殊,怪物逼近,唯一能做的是啥?
……逃嘛。
但逃就一個字,之間的區別就大了。
逃跑原則:
空間越小越緊張,細節越多越緊張,不動比動還緊張。
加上全片演技在線的幾個演員,都增強了影片的肅殺感和節奏感。
人類的進步,一直源於好奇心。
而好奇心剛開始,總是無比美麗的。
你看,研究初期這個外形蠢萌的小生命,通過細胞分裂形成了觸手。它嘗試著附著人類的手指,探索培養箱的環境。
在這個「生殖鏈」中,我們發現,高級生物對下一級生物的繁育,是從有目的性,過渡到偶然性,最終結果,卻又回答了偶然和目的兩個屬性。
某種程度上,它在試圖解答生命存在的意義——假如一個「人」創造了你,那你是否屬於他?他是否能決定你的生死?你為了生存殺死他,是不是背叛?
再追問下去,我從哪裡來,進化(生存意志)是不是枉顧道德?
很多人說《異形》系列色情——因為涉及到許多生殖器。
今天,主流觀點認為,看電影是一項娛樂活動。
主要就是感受兩個小時的刺激,好好休息一下。
這有錯嗎?
沒有。
但電影的作用,僅僅如此嗎?
當然不是。
這中間的差異,是導演和觀眾雙方自己的「選擇」,但不能成為對彼此的「唯一要求」。任何一項持久的娛樂,它一開始是為了滿足群眾的邊角笑料,但它的目標,絕不能排斥更深刻的嚴肅話題。
這是它的價值,也是它的生命力。
毫無疑問,今天絕大多數的暢銷作品,都恨不得讓你在一秒之內,獲得感官愉悅,生理刺激,他們更在意的是,快速,有效,簡單。
但總有一些不合時宜的人,不喜歡迎合,喜歡逆流而上。
它們要在美味中,做出餘味。
《異形:契約》就是這麼一部作品。
異形 族譜
這就是人類進化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