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射頻和微波測試系統的GaAsSb雙異質結雙極電晶體集

2021-01-10 電子產品世界

Abstract— 一種用於射頻和微波測試系統的高性能GaAsSb基區,InP集電區 DHBT IC 工藝被成功研發。這種GaAsSb工藝使得在工作電流為JC = 1.5 mA/µm²時fT 和 fmax分別達到了 185 GHz and 220 GHz,JC = 1.3 mA/µm²時開態擊穿電壓為BVcbx = 9 V 。典型  = 50。最大工作條件下 (Tj = 125 ºC, JC = 2.0 mA/µm²) 達到MTTF> 1 × 106 小時的壽命使之適用於測試級別的應用。DHBTs 集成了3層互聯金屬,包括2級電阻和MIM電容。在3」生產線上這種IC 技術已被用於製造Agilent Technologies instrumentation 產品。

關鍵詞—DHBT, 磷化銦, 電晶體, 測試儀器,GaAsSb

I.簡介
一種用於射頻和微波測試儀器的高性能GaAsSb基區,InP集電區雙異質結雙極電晶體集成電路(DHBT IC)工藝被成功研發。其特有的高射頻功率和單位面積增益,出色的增益和開啟電壓一致性,大的跨導,低的1/f 和相位噪聲使得HBT IC成為一種對於測試儀器極具吸引力的先進技術。


InP 技術拓展了原有InGaP/GaAs 異質結雙極電晶體集成電路HBT IC技術 [1][2], 在不犧牲可靠性和可製造性的基礎上使得測試儀器的性能達到67GHz和54Gb/秒。 與GaAs相比InP具有非常優異的材料特性,例如更高的飽和及峰值電子速率,更高的熱導率,更低的表面複合速率,以及更高的擊穿電場強度。然而,在傳統的GaInAs 基區/InP 集電區雙異質結雙極電晶體DHBT中存在集電結異質界面導帶不連續。解決這種 I 型半導體能帶結構所帶來的問題需要認真設計能帶梯度以消除低偏置下集電區電子的阻塞。 與之相比,選擇GaAsSb作為基區,InP 作為集電區能夠形成沒有阻塞效應的

II 型半導體能帶結構,同時保持窄的基區帶隙所具有的低開啟電壓和低功耗特性[3]. 結合其在複雜電路中良好的熱學特性,以GaAsSb/InP為 基區/集電區的高速、高擊穿電壓異質結雙極電晶體HBT非常適用於測試儀器產品。

II. 製備工藝
製備工藝採用1 µm 臨界尺寸G-線分步光刻。在半絕緣InP襯底上通過分子束外延方法生長異質結雙極電晶體 HBTs各外延層,形成 1 × 3 µm² 最小尺寸發射極和自對準蒸發基極金屬電極。 採用選擇性和非選擇性溼法腐蝕工藝,以及非選擇性Cl2/Ar-基電感應耦合等離子體(ICP) 幹法刻蝕工藝製備發射極臺面,基區歐姆接觸電極,基區/集電區臺面,次集電區隔離臺面。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澱積(PECVD)Si3N4 作為鈍化介質。電晶體集成了22歐姆/sq Ta2N 電阻, 250 歐姆/sq WSiN 電阻和PECVD澱積Si3N4 的0.58 fF/µm² 金屬-介質-金屬MIM 電容。聚苯丙環丁烯(BCB)用來實現器件表面平坦化,發射極、基極、集電極歐姆接觸電極以及其他無源單元通過電極孔澱積金屬實現金屬互聯。金屬互聯採用3層TiPtAu:前兩層為6 µm 電極接觸孔,第三層為8 µm電極接觸孔(Fig. 1)。襯底被減薄到90 µm.。通過刻蝕背面通孔和電鍍金實現背面接地(Fig. 2)。背面通孔通過掩膜版和HBr-基ICP刻蝕實現[4] 。
文獻[5] [12]介紹了一些其它InP 雙異質結雙極電晶體集成電路DHBT IC技術,它們都採用GaInAs 作為基區。 GaAsSb-基區雙異質結雙極電晶體DHBT在高速射頻分立器件[13][14]和集成電路 [15][16] 方面均不斷地有相關的研究結果予以報導。本項工作首次報導了在生產環境下製備的具有高擊穿電壓,200 GHz工作,以GaAsSb為基區的 InP雙異質結雙極電晶體集成電路 DHBT IC工藝。


III.HBT 直流和射頻特性

典型HBT 共發射極直流特性 (集電極電流—集電極偏置,基極電流間隔30 µA)顯示出這些器件具有良好的電流-電壓特性 (Fig. 3)。在工作電流密度為1.5 mA/µm²下,HBT 器件實現了fT = 185 GHz,fmax = 220 GHz 以及峰值 fT > 200 GHz。 在比InGaP/GaAs HBT 大的多的電流密度範圍內截至頻率保持在很高的水平(Fig. 4).
共基極模式開態擊穿壓(BVcbx)發生在集電極—基極電壓為9 V,集電極電流為JC = 1.3 mA/µm²時。共發射極模式開態擊穿(BVceo) 發生在集電極—發射極電壓接近7V時。
IV.可生產性

工藝的設計考慮到性能、可靠性和可生產性之間的平衡。從成品率 損失Pareto 圖 Fig. 5 中可以看出發射區/基區短路是影響成品率的主要原因,基區電極柱損失是影響遠小於發射區/基區短路的第二個原因。影響成品率的其它失效模式的影響相對較小,都在測試不確定範圍內。由500個電晶體組成的典型電路所達到的成品率已能夠滿足小規模儀器的應用應用。
一種新的工藝技術對於Agilent複雜且規模較小的生產其晶片成品率大都如此。造成晶片成品率損失的原因主要有程序錯誤、晶片破裂、工藝和/或儀器問題。我們的經驗顯示GaAsSb/InP雙異質結雙極電晶體DHBTs並不存在異於其它化合物半導體的特有失效機制和更低的可生產性。


所有晶片工藝環節都由具有自動處理晶片功能的設備完成,以最大限度的減小人為因素造成的片與片、批與批之間的差異。具體的工藝步驟需要不斷調整輸入參數(例如,每一次要根據測試得到的目標層厚度進行離線計算),數據被不斷收集以使統計工藝控制軟體進行編程來指導操作者操作。

V.可靠性
可靠性通過對分立的自對準1 × 3 µm² HBTs進行高溫壽命測試(HTOL)來確定,電流增益(漂移是主要的可靠性失效模式。利用測試得到的激活能Ea, 其值大約為1.02 eV, 外推得到Tj = 125 °C.溫度下MTTFs 壽命超過106 小時。電流增益(漂移和基區集電區電流洩漏(位列第二的主要可靠性失效模式)示於圖。以電流增益漂移作為失效標準同樣示於圖,這一標準保證了值始終保持在以上。圖的下半部顯示雙異質結雙極電晶體結構(例如,InP集電區)可在VCE = 4.5 V 下保持高可靠性工作,這一電壓值比InP襯底單異質結雙極電晶體高出 2 3 V。

VI.電路性能
A.2 60 GHz 一比二靜態分頻器
靜態分頻器性能和晶片照片示於圖7。雙極電晶體HBT 用作靜電放電保護。 其輸入靈敏度窗口非常寬,單端正弦波輸入狀態下一比二除法功能可在2GHz到60GHz範圍內實現。輸入和輸出可採用差分和單端方式。90 mA時偏置電壓為-3.4V。典型輸出功率從低頻時的. 0 dBm 到高頻60GHz時的 3 dBm 。
B.差分限幅放大器
由50個電晶體組成的差分限幅放大器照片示於圖8a。限幅放大器採用兩級Cherry-Hooper,一級cascode和一對有幾級發射極跟隨器緩衝的差分輸出結構,低頻小信號差分增益大於32dB, 單端(S-E)輸入電壓窗口為± 700 mV 最大單端(S-E)輸出幅度500 mVpp 。 放大器從+1 V 到 4.1 V電源消耗0.59 W功率。偏置端採用 雙極電晶體HBT 進行靜電放電保護。輸入輸出均有差分失調/直流監測以及common-mode pull-up 能力.
圖8b 顯示了典型的在片增益特性,低頻S-E 增益26.8±0.5 dB , 3 dB 帶寬46.8±0.4 GHz.。達到65 GHz時群

延時變化小於5 ps。典型 43 Gb/s 眼圖輸出信號如圖8c 所示,其幅度為0.50 Vpp S E, 10%-90% 上升時間為9.2 ps, 總 RMS抖動378 fs。 295 fs RMS 抖動1 Vpp 差分PRBS 231-1 NRZ輸入信號由以同樣技術製作的半速retimer 提供。

C.線性相位檢測器
這一電路在文獻[18]中單獨有詳細介紹。它使用了超過200個最小尺寸的電晶體,並以HBT作為靜電放電保護,3級互聯,高值和低值電阻,電容,背面通孔。對於這樣的複雜電路其在線成品率是合乎預期的。

ACKNOWLEDGMENT
We would like to thank Sue Harris and Denise Davis for technical RD assistance, and the Tech Center operations and engineering team for their manufacturing support.
REFERENCES
[1]T.S. Low, C.P. Hutchinson, P.C. Canfield, T.S. Shirley, R.E. Yeats, J.S.C. Chang, et al., 「Migration from an AlGaAs to an InGaP emitter HBT IC process for improved reliability,」 in Proc. GaAs IC Symposium 1998, pp. 153-156, 1998.
[2]B. Yeats, P. Chandler, M. Culver, D. D』Avanzo, G. Essilfie, C. Hutchinson, et al., 「Reliability of InGaP-emitter HBTs,」 in Proc. GaAs Mantech 2000, pp. 131-135, 2000.
[3]C.R. Bolognesi, N. Matine, M.W. Dvorak, X.G. Xu, J. Hu, and S. P. Watkins, 「Non-blocking collector InP/GaAsSb /InP double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s with a staggered lineup base–collector junction,」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 vol. 20, no. 4, pp. 155-157, 1999.
[4]M. Huffman, T. Engel, N. Pfister, G. Arevalo, T. Brown, M. Farhoud, et a

相關焦點

  • 用於射頻和微波測試系統的DHBT IC 技術
    簡介一種用於射頻和微波測試儀器的高性能GaAsSb基區,InP集電區雙異質結雙極電晶體集成電路(DHBT IC)工藝被成功研發。
  • 射頻電晶體類型、半導體和配置綜述
    射頻、微波和毫米波應用數量的不斷增長導致了當今使用的射頻電晶體類型、半導體和配置數量的增長。隨著無線通信、衛星通信、雷達、傳感、測試和測量以及其他應用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這些技術的未來發展也在持續。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使用射頻/無線技術進行通信和感應,射頻電晶體技術將會更加多樣化。
  • 瑞薩電子推出新型SiGe:C異質接面電晶體
    2011年9月13日 日本東京訊—高級半導體廠商瑞薩電子株式會社(TSE:6723,以下簡稱「瑞薩電子」)宣布推出新款SiGe:C異質接面電晶體 (SiGe:C HBT, 注1)NESG7030M04,可作為低噪聲放大電晶體用於無線區域網路系統、衛星無線電及類似應用
  • 固態射頻功率放大器技術及分類
    功率放大器可以被認為是將直流(DC)輸入轉換成射頻和微波能量的電路。 不僅是在電磁兼容領域需要在射頻和微波頻率上產生足夠的功率,在無線通信、雷達和雷達幹擾,醫療功率發射機和高能成像系統等領域都需要,每種應用領域都有它對頻率、帶寬、負載、功率、效率和成本的獨特要求。 射頻和微波功率可以利用不同的技術和不同的器件來產生。
  • 2006年最突出的新微波與射頻產品薈萃
    隨著無線網絡的興起,微波和射頻(RF)產業經歷了投資與創新的熱潮。儘管商業市場需求具有起伏,但這個市場推動了RF元器件和相關設計、測試技術的繁榮發展。與此同時,RF行業仍繼續保持滿足軍事需求的傳統。近年來,全球頻繁的軍事活動也促進了RF技術的發展。這些不斷湧現商用和軍用需求,促進了一系列優秀的RF和微波新產品的問世。
  • 射頻/微波通信中的低噪聲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作用分析
    對射頻/微波通信應以而言,放大器主要完成兩大任務,一是增強接收機的低電平信號,一是提升發射機的高電平輸出信號。雖然它們的功能、尺寸和功率要求不盡相同,但這兩种放大器都受益於電晶體技術的持續改進。 根據輸出要求的不同,放大器種類十分廣泛,可以從微型晶片到帶數字接口的完整子系統。
  • 雙極型電晶體電流增益溫度特性的研究
    起源於1948年發明的點接觸晶體三極體,50年代初發展成結型三極體即現在所稱的雙極型電晶體。雙極型電晶體有兩種基本結構:PNP型和NPN型。在這3層半導體中,中間一層稱基區,外側兩層分別稱發射區和集電區。當基區注入少量電流時,在發射區和集電區之間就會形成較大的電流,這就是電晶體的放大效應。
  • 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的基礎知識及應用
    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IGBT是由MOSFET和雙極型電晶體複合而成的一種器件,其輸入極為MOSFET,輸出極為PNP電晶體,因此,可以把其看作是MOS輸入的達林頓管。由圖1可知,若在IGBT的柵極和發射極之間加上驅動正電壓,則MOSFET導通,這樣PNP電晶體的集電極與基極之間成低阻狀態而使得電晶體導通;若IGBT的柵極和發射極之間電壓為0V,則MOSFET截止,切斷PNP電晶體基極電流的供給,使得電晶體截止。
  • 《III族氮化物基射頻HEMT、HBT與濾波器》研究報告
    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張韻在第三代半導體微波射頻技術分會分享了《III族氮化物基射頻HEMT、HBT與濾波器》研究報告。他介紹說,III族氮化物材料具有禁帶寬度大、擊穿電場強、二維電子氣遷移率高、高聲速等優點,是研製高性能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HEMT)、異質結雙極電晶體(HBT)和高頻濾波器等射頻器件的理想材料。
  • 電力雙極型電晶體
    電力雙極型電晶體(GTR)是一種耐高壓、能承受大電流的雙極電晶體,也稱為BJT,簡稱為電力電晶體。它與晶閘管不同,具有線性放大特性,但在電力電子應用中卻工作在開關狀態,從而減小功耗。GTR可通過基極控制其開通和關斷,是典型的自關斷器件。
  • 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
    電力三極電晶體是雙極型(其中,電子、空穴兩種多數載流子都參與導電)、電流控制型開關器件;因此其通-斷控制驅動功率大,開關速度不夠快;但通態壓降低,可製成較高電壓和較大電流的開關器件。為了兼有這兩種器件的優點,棄其缺點,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現了將它們的通、斷機制相結合的新一代半導體電力開關器件——絕緣柵極雙極型電晶體(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
  • 關於電晶體,你需要掌握的知識點
    電力電晶體按英文Giant Transistor——GTR,是一種耐高電壓、大電流的雙極結型電晶體(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所以有時也稱為Power BJT;但其驅動電路複雜,驅動功率大;GTR和普通雙極結型電晶體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
  • 絕緣柵雙極電晶體原理、特點及參數
    絕緣柵雙極電晶體原理、特點及參數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又叫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絕緣柵雙極電晶體的工作原理:    半導體結構分析略。本講義附加了相關資料,供感興趣的同事可以查閱。實際上,它相當於把MOS管和達林頓電晶體做到了一起。因而同時具備了MOS管、GTR的優點。二.
  • 關於射頻晶片中的功率放大器知識淺析
    另外,GaAs HBT,砷化鎵異質結雙極電晶體。其中HBT(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異質結雙極電晶體)是一種由砷化鎵(GaAs)層和鋁鎵砷(AlGaAs)層構成的雙極電晶體。 CMOS工藝雖然已經比較成熟,但Si CMOS功率放大器的應用並不廣泛。
  • 電力雙極型電晶體(GTR)詳解
    電力雙極型電晶體(GTR)詳解 發燒友 發表於 2011-01-22 11:57:57   電力雙極型電晶體(GTR)是一種耐高壓、能承受大電流的雙極電晶體,也稱為BJT
  • PNP電晶體匹配電路和配置電阻值
    NPN電晶體的結構和端電壓如上所示。PNP電晶體具有與NPN雙極性相似的非常相似的特性,除了在第一個教程中看到的可能的三種配置中的任何一種電流和電壓方向的極性(或偏置)相反,公共基極,公共發射極和公共集電極。
  • Y5T241 電晶體之-BJT、FET、CMOS、HBT、HEMT
    咱們的雷射器Driver、探測器後面的TIA、CDR,以及數位訊號處理的DSP等等,無非內部都是一些電晶體組成。咱們常用的有場效應電晶體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是一種單極型電晶體。
  • 三分鐘讓你上手:非接觸式射頻感應IC卡讀卡原理
    本文將從IC技術的角度對該領域近期出現的一些新動向進行簡要的綜述和分析。 CMOS出現之初速度較慢,RF電路多採用雙極型器件。然而隨著半導體工藝以摩爾定律飛速進步,MOS管的溝道長度大大縮小,其工作速度大為提高,功耗也大大下降,成為RFIC的一種經濟性很好的平臺。例如,Intel今年發布了CMOS Wi-Fi RFIC。
  • 射頻功率放大器(RF PA)概述
    射頻功率放大器大多工作於丙類,但丙類放大器的電流波形失真太大,只能用於採用調諧迴路作為負載諧振功率放大。由於調諧迴路具有濾波能力,迴路電流與電壓仍然接近於正弦波形,失真很小。 開關型功率放大器(Switching Mode PA,SMPA),使電子器件工作於開關狀態,常見的有丁(D)類放大器和戊(E)類放大器,丁類放大器的效率高於丙類放大器。
  • 中國科學家成功研製高速電晶體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1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該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科研人員首次製備出以肖特基結作為發射結的垂直結構電晶體「矽-石墨烯-鍺電晶體」,成功將石墨烯基區電晶體的延遲時間縮短了100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