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使用的是「速投壘球」。這種球的球速比一般壘球要快。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投球的速度最高時達到118千米/小時,而絕大部分的天才投手也都達到了100-115千米/小時。擊球手應該站在離本壘12.2米(40英尺)處,這樣擊球隊員要擊中球就有相當大的難度。1996年,為了備戰奧運會,美國壘球隊在全國進行了巡迴比賽。在總共61局比賽中僅讓對方得了3分,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隊61局比賽總分高達441分之多。由此可見,美國隊擊球技術幾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競賽:
壘球是一種以兩支隊伍交替擊球和接球的比賽項目。比賽雙方的目的是力爭在7局比賽(即七輪擊球)中獲得最高分。如果一方有3名擊球手被淘汰出局的話,那麼,該隊的半局就宣告結束。如果七局比賽之後兩隊打平的話,兩隊將進入附加賽,直到有一方獲勝為止。
得分:
在一局比賽中,如果擊球手擊中球後沿逆時針方向順利到達一壘,然後跑完所有的三壘,最後跑回本壘,此時,這支球隊得一分。擊球手擊中對方隊員投出來的球後,該擊球手佔得一壘。擊球手擊出來的球必須落在邊線以內,對方接球隊員之前,這樣,對方接球隊員就有可能用其手套將球接住。在接球手拿球上壘之前,擊球手必須先到該壘。
上壘:
如果擊球手將球擊出場外(擊球區外四個投球點以外)或者被對方投出來的球打到身上,擊球手也能安全上壘。但是,如果是一個本壘打,經常是將球擊出場外圍欄,那麼,擊球手和所有跑壘球員都要繞各壘跑一周,然後馬上得分。一般情況下,第一個擊球隊員安全到達第一壘後,然後其他擊球手擊中投球後,逐壘佔領,這樣才能得分。
擊球隊員和跑壘員可以跑到下一個沒被其他跑壘員佔領的壘。但是,如果擊球隊員在接球隊員之後上壘,那麼,該擊球手就被淘汰出局。如果擊球手打出一個地面球,那麼,一壘的跑壘員就要儘快跑到第二壘,這樣,擊球手就能輕鬆的跑到第一壘。類似的,如果一名隊員被迫跑到其隊友原先所佔的壘時,其他的跑壘員也要相應的跑到下一壘。
在這兩種情況下,跑壘員都必須跑壘,而接球手在接到球後,只需比跑壘員先到下一壘,就可以將對方跑壘員淘汰出局。不需追趕對方跑壘員。.
將對方擊球手淘汰出局:
投球手的目的就是要將擊球手(即跑壘員)淘汰出局。要達此目的,有如下三種途徑:
迫使擊球手向內場手擊出一粒地面球,(內場手向一壘球員擲出球後,立即跑到一壘)。
迫使擊球手將球擊向空中,這樣隊友能將球接住。
迫使擊球手三擊不中出局。
其他規則:
如果擊球手打出一粒邊界球,除非該隊員在此之前已擊出兩粒好球,那麼這個球算擊球手的一次失誤。
如果擊球隊員在前兩次擊球失敗後,第三次擊出的球被接球隊員接住,那麼,該擊球手就會以三擊不中而被淘汰出局。
接球手一旦接到被擊球手打到空中的球,跑壘員就必須離開本壘,然後在接球手之前趕到下一壘。
在球被接到之前,如果跑壘員跑離本壘,而且,接球隊員在跑壘員趕回之前拿到球並成功上壘的話,那麼,該跑壘員被淘汰出局。
擊球手可以跑過第一壘,但如果她跑過或滑過第二壘或第三壘,就有可能被接球手追上而被淘汰。
跑壘員可以在擊球手擊球之前就開始跑壘,或叫竊壘。
擊球手在第三打時,觸擊球犯規就會被淘汰。
投球手在擲球時必須至少有一條腿著地。
隊員被替換下場之後可以重新上場,但是一名替補只能替換一名場上球員。
壘球場:
通常,壘球得內場為泥地,外場是草地。因為壘球場內場被本壘和其他三壘圍成一個菱形,所以壘球場也被稱為菱形場。
壘與壘間隔18.3米(60英尺)一條假想的線將四個壘連成一個銳角為45度的菱形。
投球手站在球場中央一塊橡膠製的投球墊上。實力強勁的投手一般都能將球以110千米/小時的速度擲出。但是,為了擾亂擊球手的擊球節奏,投球手也會擲出一些稍慢一點的球,比如說為使打擊手打空而投的緩慢球。
外場的大小不那麼嚴格,但是,女子速投壘球的本壘離外場圍欄之間至少應該有61米(200英尺)。
奧運參賽資格:
將有8支隊伍角逐2000年雪梨奧運會。作為主辦國,澳大利亞隊自動入選。通過1998年世界盃,美國,日本,中國和加拿大均獲得了奧運參賽資格。另外三支隊伍分別是,義大利,紐西蘭和古巴。這三支隊伍通過地區錦標賽取得了參賽資格。
比賽方式:
這八支隊伍都在一個球場內比賽,每支隊伍都將與其他七支隊伍遭遇。前四名將進級半決賽,半決賽中,第一名將對陣第二名,第三名與第四名對陣。第一名和第二名球隊的敗者將隊陣第三名與第四名球隊中的勝者,而這場比賽的得勝一方將與第一名球隊和第二名球隊之間的勝者爭奪總冠軍。,
壘球與棒球的比較:
如果各位熟悉棒球的話,大家可能會發現壘球與棒球之間有很多相同之處。同時大家也會發現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壘球使用的球比棒球大。
壘球各壘之間相距18.3米(60英尺),而棒球壘與壘之間的距離為27.45米(90英尺)。
在壘球中,投球距離為12.2米(40英尺),而棒球的投球距離為18.4米(60英尺,6英寸)。
壘球的投球手採用下手臂運動投球,而棒球投球手則採用舉手過肩的辦法投球。
與棒球的投球手不同,壘球投球手不在突出的土墩上擲球。
在壘球中,跑壘員在球投出擲前必須保持一隻腳落地。
壘球有七局,而棒球有九局。
另一個很明顯的區別就是,如果九局以後,兩隊仍是平局,壘球規則規定,各隊在附加賽時,在各自的半局,跑壘員將從第二壘開始跑,以增加得分機會。
此外,壘球在第一壘有一個安全壘,即附加在普通的白色壘旁邊的橙色壘,用來避開衝撞。跑壘員必須跑到橙色的安全壘,而第一壘球員必須跑到白色壘。
最後,在奧運會中,棒球已經採用木製球棒,而大多數壘球擊球手仍用鋁製球棒。在壘球中甚至還可以使用三面球棒,但人們仍喜歡使用普通的圓形球棒。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