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導
「三、二、一,點火!」
伴隨著一陣熱烈的歡呼聲,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點火升空,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海外媒體報導聚焦嫦娥五號
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大批網友通過海外媒體的全程跟蹤直播見證了這次發射。
網友評論截圖
有意思的是,有網友表示不解:其實,中國已不是第一次發射月球探測器,為什麼這一次格外受關注?
對此,美國知名科技媒體Seeker專門製作了一期視頻。用Seeker編輯Amanda的話說:「如果中國此次採樣任務成功,或將改寫人類對月球的認知。」
「這次任務之所以令人超級激動,」 Amanda激動地表示:因為上一次從月球採樣返回地球還是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從月球帶回的樣本來自於35億年前火山活動便停止了的區域。
Seeker視頻截圖
這一次,嫦娥五號將在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脈附近著陸,此地從未有其他國家的探測器到訪過。根據計劃,嫦娥五號將採集回大約2千克月壤樣本,分別來自月表和2米深度之下。這些月壤將成為研究月球地質和演化的重要材料。
Amanda指出,如果嫦娥五號帶回的新樣本證實這段時間月球仍在活動,這有望改寫月球的歷史。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華社)
當然,Amada同時提到,嫦娥五號此次任務的複雜程度和難度都堪稱前所未有。一方面,其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返回器將在月球軌道、月球表面、地球上空進行多次「花式」分離和對接,稍有差池就後果嚴重。
另一方面,完成任務後的嫦娥五號如何在沒有發射塔架和工程師的情況下起飛返航,如何保證在以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時及時減速,都是此次任務將面臨的挑戰。
在視頻的最後,Amada這樣為嫦娥五號鼓勁:「別有壓力,嫦娥五號!」
而在社交媒體上,當海外網友們通過直播見證嫦娥五號的發射盛況,他們也紛紛用「彈幕」刷屏加油。
「幹得漂亮中國,你是太空探索的先鋒!」
「好複雜的(太空探索)任務,希望中國可以成功!」
「人類能實現了不起的壯舉,祝中國好運!」
「希望他們成功,這是人類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