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京揭曉。盧柯獲得「物質科學獎」,獎金約700萬元。據悉,盧柯現任遼寧省副省長,他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
大獎委員會表示,盧柯因其開創性地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獲得「物質科學獎」。
盧柯在電話連線中說,感謝評委會認可其工作,自己從事的材料科學是很古老的學科,這一次獲獎是組委會對該學科的巨大鼓勵。人類使用金屬材料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性能提高越來越難,自己研究的方向,就是在納米尺度下找到更好的結果,使用納米材料提高金屬材料的性能,讓金屬煥發出更大的活力。
盧柯出生於1965年5月,籍貫為河南汲縣,出生在甘肅華池,16歲考上華東工學院(現為南京理工大學),碩博畢業於位於瀋陽的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後留在該所工作。
2001年7月,盧柯出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2003年11月,年僅38歲的他被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是當時最年輕的院士。
2018年10月,盧柯獲任遼寧省副省長。此外,他還是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
據報導,除盧柯外,還有多位地方省級領導幹部是兩院院士,包括:海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彭金輝,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副省長王曦,是中科院院士;吉林省副省長安立佳,是中科院院士;山東副省長凌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未來科學大獎每年評選一次
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
未來科學大獎作為中國第一個民間發起的科學獎項,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大獎每年評選一次,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自2016年設立至今,共評選出20位獲獎者。今年與盧柯一同獲獎的還有:
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振義憑藉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獲「生命科學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因其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來源:綜合新華社、未來科學大獎官網、遼寧省政府官網
編輯丨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