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州進入牛蛙棚最後清理階段!新蛙又大量上市,價格連續下滑...

2020-11-24 中國水產養殖網

廣東潮州進入牛蛙棚最後清理階段!新蛙又大量上市,價格連續下滑逼近成本線!

2019-01-17 18:0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18982 次 我要評論
這兩年牛蛙養殖在很多地方都不受待見,主要是養殖密度高、產生的汙染比較大,最早的是浙江封殺牛蛙養殖,然後就是福建江西,現在廣東潮州對牛蛙清理也進入了尾聲的階段,汕頭揭陽等地還沒有大面積禁養,但估計也快了。

牛蛙這個品種這幾年的發展不太順利,一方面是行情波動比較大,高的時候嚇死人,低的時候要人命,行情大起大落導致養殖戶進進出出的也多;另一方面,這兩年的禁養拆棚,導致一些牛蛙養殖戶流動性比較大,從禁養的省份跑到別的省份繼續養,基本上就是一切從頭開始了,最慘的是搬到一個新的地方,沒養多久,也被拆了,預計隨著環保整治不斷升級和擴大,或許不改變高汙染的養殖模式,牛蛙養殖戶恐怕要靠「打遊擊」了。

牛蛙收購價格波動有多大?最高價十五六塊,到最低價五塊錢都賣不到,按照畝產兩萬斤計算的話,行情最好的時候能一畝淨賺20萬以上,行情特別差的時候就要虧本了。禁養風波以來,養殖戶流動性迅速增加了,從傳統的主養區浙江福建廣東等省轉到江西湖南廣西甚至海南等地,然而江西省的牛蛙養殖沒有發展多久,也被禁養了。目前就是湖南廣西海南等地牛蛙養殖還是比較自在地發展著,短時間會不會禁養?沒人知道!地方上的政策就是這樣,要麼就不管你,真要管起來的話,可以說是雷厲風行的,說拆就拆,只要認定你是非法養殖,很難給你太久的緩衝期。最關鍵的問題是,你到外地去養殖,你想對抗拆除你都沒有群眾基礎。

目前我國蛙類養殖的品種很多,牛蛙,黑斑蛙,石蛙、林蛙等等,其中食用蛙裡,牛蛙養殖量最大,市場消費量也是非常大的;黑斑蛙是個新興的養殖品種,發展勢頭比較猛;石蛙發展比較零散,但在不少省份都有,談不上太大的規模,發展屬於不溫不火;林蛙的用途更多的是提取蛙油,北方養殖量非常大。為什麼拆來拆去,都是針對牛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牛蛙養殖密度普遍很高,產生的尾水排放問題比較嚴重,對環境的破壞性大,這也是所有地方禁養牛蛙的原因。這個省不能養,就換到其他省繼續養,這樣的打遊擊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必須要從養殖模式上著手,必須徹底解決尾水排放的問題,牛蛙養殖才能成為一個長久的產業。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主要是廣東牛蛙,福建省雖然說拆的很多了,還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貨源進入市場,江西湖南也都有新蛙上市。廣東潮州這一波拆蛙棚的行動,和福建那邊相比,時間上稍微寬鬆了一些,沒有出現像福建部分拆除區域的過激行為,最主要可能還是跟潮州的養殖量也不是特別大,一個鎮能拆掉上千畝的面積不小了。中國水產養殖網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牛蛙銷售還是比較正常的,主要就是上市的規格蛙多,導致價格下滑的厲害,現在長三角市場上牛蛙批發價格已經掉到了5.5元/斤以下了,價格不太穩定,由於要賣的牛蛙很多,估計後面牛蛙想漲價的難度是非常大的。按照往年出蛙的節奏,一直到5月份前後,廣東的牛蛙供應量都很大,這個時間段估計價格很難有大幅度的回升,即便有回升,也很難持續很久。

對於汕頭這樣更大主養區的養殖戶來說,賣完這批蛙還要不要繼續養了?這是個問題,畢竟很多養殖戶已經養了很多年了,技術上非常成熟,而且養牛蛙也早已成了一種習慣,沒有別的好品種可以替代,目前汕頭等地只是禁止新增牛蛙養殖面積,還沒有徹底的禁養牛蛙,畢竟汕頭的牛蛙產業是非常大的,從苗種到養殖再到流通銷售環節,都已經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產業鏈條,涉及的從業人員非常多,如果要全面禁養,涉及的利益面無疑是非常廣的。但對於養殖戶和育苗戶來說,還是需要有一定的風險意識,萬一哪天政策突然就下來了,別準備不足來了個措手不及,那時候恐怕就有更大的損失了。政策沒有下來之前,我們都希望養殖戶能順利養殖多多賺錢,一旦政策下來了,也希望養殖戶能聽從指揮、合理安排拆棚計劃,順利度過困難的時間段,而這一切都需要養殖戶要未雨綢繆。

近年來,廣東潮州市部分鄉鎮牛蛙非法養殖情況比較嚴重,牛蛙養殖產生的廢水對水域環境造成了嚴重汙染。此外,一些病死的牛蛙未經處理,隨意棄置,嚴重破壞了我市的生態環境。為有效遏制水環境汙染,切實改善水環境質量,2018年9月,潮州市就發布禁止在全市範圍內新建、擴建和改建牛蛙養殖場的工作通知,要求現有的非法牛蛙養殖場(戶)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自行退養、拆除、關閉,全面吹響牛蛙養殖整治號角。

近段時間來,潮州市各縣區黨政主要領導高度重視,組織人員持續開展督查。一方面,全力開展牛蛙養殖汙染專項整治的宣傳,深入養殖場(戶)做好退養、關閉、拆除的動員工作。另一方面,分步驟組織各鄉鎮對牛蛙養殖戶進行摸底調查、登記造冊,下達限期自行拆除通知書。針對逾期未自行退養、拆除、關閉的,由養殖場(戶)所在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組織環保、海洋漁業、農業、水務、國土、林業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採取強制措施,予以清理拆除。

據了解,各縣區已進入常態化的管理階段,嚴格落實鄉鎮村居責任,強力推進牛蛙養殖汙染專項整治。目前,各縣區尚未報告有新建牛蛙養殖場情況。截至去年12月24日,全市已完成清理面積2137.17畝,佔應清理面積的86%。潮安區、饒平縣、湘橋區和鳳泉湖高新區分別完成應清理面積的93%、91%、55%和76%。接下來,各縣區將繼續落實屬地管理職責,在加強政策宣傳力度的同時,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狠抓落實牛蛙養殖汙染專項整治後續工作,確保按時完成清理整治工作目標任務,促進全市水環境改善提升。

潮安區高度重視牛蛙養殖整治工作,積極採取措施,落實整治責任,加強牛蛙養殖清理整治工作。該區於去年8月底發出嚴禁牛蛙養殖的通告,在全區範圍內禁止牛蛙養殖,全面開展牛蛙養殖專項整治工作。根據各鄉鎮前期摸底排查,全區共有牛蛙養殖戶100多戶,養殖總面積達300多畝。

去年8月10日,饒平縣委縣政府發布通告,決定在全縣範圍內廣泛開展牛蛙養殖汙染專項整治行動。截至去年12月底,該縣已清理拆除334戶牛蛙養殖戶、整治面積1446.7畝。截至去年12月底,新圩鎮清拆養殖總戶數94戶,面積達286.4畝,清拆率100%。「拆除牛蛙棚不是目的,實現養殖轉型才是關鍵。」新圩鎮鎮長鄭壯森告訴記者,針對牛蛙養殖場關停後的出路,該鎮引導養殖戶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實現轉型升級。

湘橋區自2018年9月初開始,在全區範圍內開展全面清理關停牛蛙養殖專項行動。截至9月底,經各帶農街道鎮的排查,該區共有81家牛蛙養殖場,面積180.3畝。目前有11家牛蛙養殖場已自行關閉,面積25.2畝。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最高暴跌4元/斤,蛙價如過山車,牛蛙高價到此為止?還是在醞釀?
    牛蛙行情 「最近牛蛙跌價了,價格很亂。」廣東收蛙商告訴筆者,近幾天牛蛙開始跌價。 從8月初開始,牛蛙價格一路猛漲,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塘頭價從10元/斤漲到了最高19元/斤。
  • 蛙價止跌回漲0.5元/斤,牛蛙還能雄起嗎?
    牛蛙後市如何?快來首屆全國牛蛙健康產業大會知曉~ 「今天蛙價上漲0.5元/斤。」9月22日,農財寶典記者收到消息,目前廠家4-8兩/只報價7.7元/斤,3-6兩/只報價7.3元/斤,2-5兩/只報價7元/斤,降一個規格平均跌0.2元/斤,不同產區、不同廠家價格略有差異。
  • 泰蛙、牛蛙「雙飛」齊漲,一畝蛙池純賺...
    據了解,2017年以來泰蛙行情一直很好,2017年年初,半個月內最高曾漲到12元/斤,但下滑也很快,一周時間便下滑到6元/斤;近期在7.1元/斤前也曾達到過8元/斤,如今在供應量減少、需求量增加的情況下,泰蛙又進入新一輪漲價通道。據海龍蛙料業務經理蘇黃壽分析,此番泰蛙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存量減少,主要影響因素有三:食用蛇對蛙仔需求增加。
  • 暴漲4元/斤,最高9.5元/斤,牛蛙終於揚眉吐氣,「破10」有望了!
    最近一段時間,壓抑多時的牛蛙終於迎來了吐氣揚眉的機會了。年初曾一度陷入禁食的風波,後來雖然獲得「正名」,但價格卻一度跌至谷底,最低甚至只有3元/斤。此外,多地在高溫天氣還頻繁遭遇病害,養殖戶遭到損失。所幸,6月底蛙價開始回暖,且幅度不小。
  • 牛蛙穩中有跌,黑斑蛙價格最高跌2元/斤
    中國水產頻道原創報導,  本周牛蛙價格穩中有跌,黑斑蛙價格最高跌2元/斤  文/ 水產前沿 陳曉慶  牛蛙行情  從周二(13日)開始,牛蛙價格就出現上漲的趨勢  國慶節之後的牛蛙價格整體還是呈現下跌的趨勢。牛蛙價格太低,養殖戶出蛙熱情也跟著下降,部分廠家才會提價刺激養殖戶出蛙。  而市場方面,國慶之後消費大大回落,雖然現在有緩慢的回升,但還是不大理想。  「現在每個檔口都在頂,價錢沒利潤了」,廣州收蛙商梁老闆告訴筆者。
  • 15年牛蛙價格先跌後漲養殖戶信心反彈 近期價穩
    :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4493 次 我要評論   經歷了十月的暴漲之後,十一月份上海市場牛蛙價格有所下滑,最低跌至了八塊五一斤,到了十二月份,價格又有所反彈
  • 禁養潮後的牛蛙,明年還有人看好嗎?
    為此,2018年福建、廣東、江西等地區進入了退養或禁養階段,各地相繼出臺禁養牛蛙的政策,不符合要求的養蛙場面臨退養或關閉。即使如此,因牛蛙養殖門檻低、利潤高,有的養殖戶仍不願意退出這一行業,轉移到其他地方養殖成為其考慮的方向。
  • 從8元/斤跌至3.6元/斤,牛蛙終於漲價了!最高漲0.4元/斤!
    4-7兩/只新蛙報價3.8元/斤,福建、江西新蛙報價3.6-3.8元/斤。「這兩天批發市場一直在漲價,收蛙價漲一點也算正常。」廣西收蛙商林老闆告訴農財寶典記者,近期收蛙商收蛙基本都是虧本,同時養殖戶也是虧錢,導致出蛙和收蛙的積極性都很低,進而導致市場供牛蛙量有所減少,這兩天市場批發價開始回漲,每天基本都有漲兩毛,目前4.7兩/只的新蛙市場批發價已經從4.3元/斤逐步回漲到4.7-4.8元/斤。據林老闆反饋,接下來市場批發價還會上漲一些。
  • 最火爆時18元/斤,如今跌至4.5元/斤,禁養潮後的牛蛙,明年還有人看...
    &nbsp據悉,牛蛙養殖對水質要求較高,一般選在水的源頭處養殖,牛蛙養殖戶每隔1~3天就必須換一次水,牛蛙排洩物中含有氨氮、總磷等成分,造成水體嚴重富營養化。而病死牛蛙未經處理,隨意棄置,也造成了河道生態環境汙染。&nbsp為此,2018年福建、廣東、江西等地區進入了退養或禁養階段,各地相繼出臺禁養牛蛙的政策,不符合要求的養蛙場面臨退養或關閉。
  • 牛蛙養殖:錯峰上市 可多賺一臺小車
    牛蛙養殖:錯峰上市 可多賺一臺小車2012-07-30 17:0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財寶典》        瀏覽量: 4759 次 我要評論 我國牛蛙養殖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廣東、湖北、湖南、福建、海南、浙江、江西等地,北方地區也有零星養殖。一直以來,牛蛙市場價格高低不一,波動頻繁,一年中可從3元/斤漲至30元/斤,甚至相隔短短一天價格可以相差50%,一周內價格可能翻倍。&nbsp&nbsp&nbsp&nbsp&nbsp牛蛙收購價格大起大落,主要是由短期供求關係不平衡引起。
  • 近期牛蛙收購價從20元/斤暴跌至兩三塊
    據上海銅川路水產市場牛蛙批發商蔡祖旺介紹,最近華東地區的江西浙江安徽等地牛蛙很少,零零散散的還有一些養殖戶沒有賣完,這部分養殖戶多數就是夏天價格特別高的時候觀望太久沒來得及出,現在價格跌下來了,就更不想賣了。現在供應量最大的就是福建漳州的詔安縣和廣東的揭陽,汕頭澄海、鹽鴻一帶牛蛙集中上市還要個把月,也有養殖戶在慢慢賣,害怕價格往下跌,汕頭這批蛙能一直賣到明年四五月份。
  • 黑斑蛙漲1.5元,牛蛙漲0.2元,苗價也跟著飆漲
    牛蛙行情 今日牛蛙報價(廠價):5-9兩報價6.0元/斤,4-8兩報價5.8 /斤,4-7兩以下報價5.6元/斤。以上價格僅供參考,不同地區價格有所差異。
  • 單位面積產量最大水產品——美國牛蛙
    隨後不久,有民間企業大量自美國引進牛蛙到國內市場,做為家庭副業或專業養殖。後來各界在蛙池環境、繁殖技術、疾病防治、飼養管理以及專用浮性配合飼料的研發方面不斷改進,使得臺灣牛蛙養殖事業突飛猛進,養殖主要集中在屏東鹽埔、九如、內埔等鄉鎮。
  • 獵豹移動連續四個季度業績下滑:AI板塊難扛營收大旗 傅盛二次創業...
    獵豹移動發布的往期財報顯示,獵豹移動已連續四個季度業績下滑。作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代表之一,獵豹移動在2010年創立之初就推出了一系列明星產品,旗下的獵豹清理大師一度高居全球62個國家GooglePlay工具排行榜的榜首。而今連續四個季度業績下滑的頹勢與其初期的風光形成了鮮明對比。不少人在問:獵豹移動到底怎麼了?
  • ...牛蛙價格從2-3元/斤漲至16元/斤!暴漲暴跌的背後折射出什麼?
    ,牛蛙會進入冬眠,生長周期拉長。  但牛蛙餐廳的火爆沒有讓原先養牛蛙的地方有繼續投資擴大規模的機會,因為它的養殖會帶來大量水汙染。浙江地區從兩年前「五水共治」行動開始,就拆除了大量牛蛙養殖場。2014年浙江五水共治政策之後,皖、贛、湘、鄂大量湧現浙江台州養殖戶,當時面積一度達10000畝之上,加上當年廣東也因此增加養殖頗多,致使2015年牛蛙價格慘跌至最低2-3塊錢一斤,絕大部分養戶當年血本無歸。
  • 又一個水產品火了,牛蛙價格從2-3元/斤漲至16元/斤!暴漲暴跌的背後...
    牛蛙大多來自南方的養殖場,具體產地跟著環保政策變化  對於牛蛙養殖來說,最重要的條件是氣候:當天氣轉冷,牛蛙會進入冬眠,生長周期拉長。  在較為溫暖的廣東、福建省,一年可以養殖兩季,在華東、西南一代養殖的牛蛙,每年則只有一季。因此目前牛蛙主要產自南方地區。
  • 廣東潮州魚兒成群跳上岸,地震前兆?官方回應來了
    本文轉自【廣東公共DV現場】;大量池魚跳上岸街坊們紛紛擔心是否地震前兆?前幾天一些關於「大量池魚無故跳上岸」的視頻在廣東潮州街坊朋友圈流傳視頻中許多池魚跳上岸,出現在路面上這讓街坊們有所擔心以下為情況全文:關於微信朋友圈流傳「潮安某地池魚大量跳上岸是否為地震前兆」的調查情況2020年5月19日下午,微信朋友圈流傳潮州市潮安區彩塘鎮華美管區池塘裡的魚大量跳上岸是否為地震前兆的事情。
  • 牛蛙成了網紅菜,它們都從哪裡來的?
    在較為溫暖的廣東、福建省,一年可以養殖兩季,在華東、西南一代養殖的牛蛙,每年則只有一季。因此目前牛蛙主要產自南方地區。但牛蛙餐廳的火爆沒有讓原先養牛蛙的地方有繼續投資擴大規模的機會,因為它的養殖會帶來大量水汙染。浙江地區從兩年前「五水共治」行動開始,就拆除了大量牛蛙養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