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斷利益鏈 湖北石首域內44個湖泊承包經營權全部收回

2020-11-30 騰訊網

忍痛斬斷利益鏈,石首全域湖泊退出承包經營——

44個湖泊回歸「自由身」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磊 通訊員 田孝豔 車榮華

3月3日,石首白蓮湖邊,64歲的鄒上華將手伸入湖水,麻利地捉起一顆田螺:「很多年都見不到了,現在多的是!」

鄒上華,東升鎮長堤寺村人,白蓮湖巡湖員。一年多來,這位在湖邊長大的老村民,見證了白蓮湖奇蹟般的「起死回生」。

去年以來,石首「狠招」治湖,將市域內44個湖泊的承包經營權全部收回,忍痛斬斷利益鏈,恢復湖泊「自由身」。

勒進肌理的「湖之病」

「以前能直接喝的水,髒到連手都不敢洗。」曾經的湖水之髒,鄒上華印象深刻。

2016年監測數據顯示,石首全域44個湖泊,面積 90.74 平方公裡,半數以上是五類或劣五類水質。

水質每況愈下,是政府放任不管嗎?2015年,石首就出臺湖泊保護「三年行動方案」,禁止投肥養殖,加強生態修復,加大打擊力度,各項措施齊上馬。「千畝以上湖泊,一個季度一檢測。」石首市水利局局長陳沙生說,各種手段都用了,就是治不斷根。

「罪魁禍首」,就是水產養殖中的過度投肥。

據了解,石首44個湖泊,絕大部分對外承包進行水產養殖。承包期一般5至10年,有的長達50年,年收取承包費800多萬元。

石首市水利局河湖長制工作科科長胡建軍在韓高湖突查時,推開承包主朱老闆的門,發現了40桶深褐色散發著臭味的肥水膏。有的老闆直接往湖裡投糞。在三菱湖,準備投湖的餅肥裝了整整一倉庫。承包鴨子湖的老闆更是一語驚人:他每年往湖裡投的肥,要花100萬!

湖泊功能:由生產型回歸生態型

湖泊到底是幹嘛的?很多人會脫口而出「養魚的」。

不知從何時起,大大小小的湖泊,淪為純粹的生產工具。圍網、築壩、切割、投肥……支離破碎,不堪重負。人們對湖泊的過度利用,使其成為區域自然環境變化和人與自然相互作用最為敏感、影響最為深刻、治理難度最大的地理單元。

「很多人都忘了湖泊的真正功能。」陳沙生說,湖泊最重要的是生態功能,調節氣候,蓄洪灌溉,保持生物多樣性。

承包經營模式下,湖泊被「一包了之」,成為逐利工具。「不斷投肥,不斷增產。一個鴨子湖,一年能養出300多萬斤魚!」胡建軍說。

石首市意識到,湖泊之所以治不好,根子在於一味追求經濟利益。湖泊的生態功能必須擺在首位,經濟效益必須服從於生態效益。

斥資3000萬,斬斷承包利益鏈

勒進湖泊肌理的利益鏈條,必須斬斷!

2017年1月,石首出臺《湖泊退出承包經營實施方案》,全面終止湖泊發包承包,全市所有湖泊做到「三個一律」:一律停止生產性投入;一律無條件終止發包承包、收回經營權;一律無條件實行人放天養、清水養魚,恢復生態養殖環境。

老百姓拍手稱快,作為利益主體的老闆們不肯讓步。「大部分承包主牴觸情緒都很大,為了收回韓高湖,先後進行了幾十輪談判,極為艱難。」胡建軍說。

提前終止合同,石首拿出重金補償承包主。每個湖經歷成魚起捕銷售、固定資產清產核資、魚種過秤等環節,市鄉兩級政府共掏出3000多萬元補償款。

一次次艱苦談判,一場場激烈博弈。一年多時間,石首完成了這項看似不可完成的任務,徹底告別湖泊承包經營。

人放天養,魚和熊掌可兼得

人放天養,不讓一粒肥料入湖,生態效益真正放在了首位。石首市水產局局長鄧志高介紹,入湖魚苗數量和品種都進行了嚴格控制,放入的多是鯽魚、鱖魚、黃顙等有利於生態修復的種類,魚兒生長期不進行任何人工幹預。

令人預想不到的是,天然放養的魚肉質極佳。「這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思路,魚和熊掌有可能兼得。」鄧志高說,目前已註冊「荊楚老河」商標,將把天然放養的魚打造成有機魚品牌,今後將以直營店形式銷售。產量不大,價值倍增。

生態優先,紅線不可觸碰,在此前提下兼顧經濟效益,成效斐然。石首治湖經驗引發關注,多地來此學習取經。

扁草、菹草、黃絲草、輪葉黑藻……漫步上津湖邊,能數出十來種水生植物。

「回來了!」胡建軍說,這些水草是水質晴雨表,恢復「自由身」後,湖泊健康狀況持續好轉。水鳥、田螺、河蚌也多了起來。

胡建軍回憶,奶奶常用「喝了上津湖的水眉毛都要長三寸」形容湖水的潔淨。如今上津湖邊的村民,又開始用湖水煮湖魚。他相信,石首人耳熟能詳的這句民諺,一定會再度流行。

相關焦點

  • ...廳關於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
    在保持現有農村牧區土地承包關係穩定的前提下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以已經籤訂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已經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為基礎,嚴禁藉機違法調整和收回農牧戶承包地。對於《農村牧區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內容準確無誤、手續完備、無任何遺留問題的,可直接開展農村牧區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二是依法規範。
  •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產生的糾紛類型
    土地作為農民賴以生存的重要生產資料,在農民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之後,但因為種種原因,土地承包經營權開始普遍流轉,在流轉中容易產生以下問題,請大家注意:一、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糾紛。第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受讓有所限制,一般不能轉讓給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以外的人。二、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的糾紛。轉包與轉讓是不同的,轉讓就是喪失了土地承包經營權,但轉包不同,轉包並未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而是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使用權和部分收益。因此,經營權的轉包容易引發安置費、土地徵收補償款分配糾紛。
  • 襄陽收回149座水庫養殖承包權
    近日,襄陽市政府在穀城縣召開規範水庫養殖限期收回水庫養殖承包權及禽畜養殖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推進會。與會代表來到穀城縣茨河鎮金牛寺村,學習獅子巖水庫主動收回養殖承包權,依託水庫打造旅遊景區的做法。
  •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的意見-旌德縣...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扣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係這一主線,堅持農戶家庭承包經營,堅持承包關係長久穩定,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權利,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為提高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 中紀委機關報刊文聚焦影子公司:政商勾肩搭背,須斬斷利益鏈
    東麗區政府原副區長張洪寶的親屬註冊多家公司,從事副食、文具、裝飾建材等批發零售業務,在張洪寶的指示、「介紹」下,轄區內機關、國有企業和部分民營企業都從其親屬開設的公司採購商品,僅一家大型企業採購金額就達上千萬元。部分黨員幹部私下入股或入乾股,濫用權力、幫助經營,從企業收益中獲取利益。
  • 武漢38個湖泊汙染負荷超水環境容量水質全部超標
    新華社武漢7月31日電 最新調查結果表明:武漢市主要城區38個湖泊汙染負荷遠遠超過其水環境容量,水質全部超標,其中32個湖泊水質為劣五類。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何慶慈研究員認為,這些湖泊富營養化加劇,水體生態功能全面退化。
  •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承包商背後利益鏈調查
    牆上剩下的只有不乾膠的痕跡,證明這裡曾經是承包四川諸多學校食堂的企業總部所在地。此時,距離3月12日下午成都七中實驗學校食堂出現食品質量問題之後,僅24個小時。該學校食堂的承包商,正是四川德羽後勤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德羽」)。
  • 生機溼地 「美麗湖北」的綠色支撐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譽,水系發達,河網縱橫交錯,755個湖泊灑落其間,長江在此綿延1061公裡,是中下遊幹流徑流裡程最長的省份。豐沛的溼地資源提供了強大的生態服務功能,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魚躍鳥翔的生機溼地,已經成為「美麗湖北」的綠色支撐。
  • 生機溼地「美麗湖北」的綠色支撐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譽,水系發達,河網縱橫交錯,755個湖泊灑落其間,長江在此綿延1061公裡,是中下遊幹流徑流裡程最長的省份。豐沛的溼地資源提供了強大的生態服務功能,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魚躍鳥翔的生機溼地,已經成為「美麗湖北」的綠色支撐。
  • 湖北被遺忘的一處湖泊,是全省第三大湖泊,地跨三市交界處
    目前湖北是我國區域內潛力大的省份之一,境內發展資源豐富,除原來著名的城市外,許多其他發展中國家城市也在飛速發展,這本身也是不容忽視的地方,更讓人感到是一個具有特色和地域價值的省份,的經濟增長率和發展資源很強。
  • 農村土地確權就是個坑?如何追回被別人確權的土地呢?
    為什麼說農村土地確權就是個坑呢?提到確權,相信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可真正了解荒地確權知識的人很少,下面就帶你來了解下荒地30多年了怎麼確權,如何追回被別人確權的土地。
  • 長江流域內多條河流、湖泊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 記者從長江水利委員會了解到,受持續強降雨影響,11日8時至12日8時,長江流域內有13站超歷史最高水位(其中12站位於鄱陽湖湖區及尾閭)、11站超保證水位、88站超警戒水位。防汛抗洪形勢嚴峻,12日國家防總決定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
  • 2021年承包多少畝土地算「種植大戶」?國家會補貼多少錢?
    我們知道在農業補貼這一塊,國家是對種植大戶有所傾斜的,那麼,2021年農村承包多少畝土地才算得上是「種植大戶」?國家會補貼多少錢呢?下面我們來一一為大家整理。 承包多少畝土地才有補貼 目前承包農村土地沒有補助,但可以享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收益。
  • 整治成效顯著 湖北9531公裡河湖岸線煥然一新
    原標題:湖北規模以上河湖全部完成「清四亂」   整治後的荊州內泊湖乾淨澄澈 楚天都市報記者周萍英攝   截至2019年12月初,全省共排查出「四亂」問題4415個,已銷號4407個,銷號率99.8%。其中,全省規模以上河湖全部完成「清四亂」,共清理整改問題2073個。經過一年多整治,全省9531公裡河湖岸線均煥然一新。
  • 斬斷裙帶利益鏈 「近親繁殖」為何久治難愈?
    2015年,中央巡視組在對央企進行專項巡視時指出,中石油、中海油、中國太平保險、中國人壽等9家單位存在「近親繁殖」情況;2016年,中央巡視組對中國工商銀行巡視時發現,該行「總行管理的691名幹部中,220名幹部的配偶、子女共240人在系統內工作」。  從「繁殖方式」看,隨著企事業單位招考制度不斷完善,安插進人的手段也更加隱蔽。
  •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美稱,除了武漢東湖,還有哪些湖泊?
    千湖之省湖北,簡稱鄂,江水交錯,魚米之鄉,素有「千湖之省」美譽。這裡湖泊星羅棋布,錯落在富庶的江漢平原,大多是古代雲夢澤淤塞分割而成,於長江和江漢之間。上世紀50年代,湖北省的湖泊大大小小有1106個,故而有「千湖之省」美名,現如今,湖北的湖泊數量有所減少,大約還有900多個,豐富的江水湖泊資源,滋養了荊楚大地,孕育出燦爛的文明。
  • 湖北存在感微弱湖泊,明明是我國的第七大淡水湖,卻鮮有人知
    中國是一個湖泊資源豐富的國家,如著名的青海湖、太湖、西湖、洞庭湖、大明湖等,這些湖泊逐漸發展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成為城市的象徵,給他們的城市帶來了巨大的遊客和經濟發展,但實際上,除了這些著名的湖泊,湖北還有一個特別「委屈」的湖,今天老陳帶大家看看湖北存在感微弱湖泊,明明是我國的第七大淡水湖
  • 澳洲想要收回達爾文港,美卻不願幫其繳納違約金,中方:咎由自取
    02澳洲反悔,想要收回港口中國在經濟的發展中,意識到與其他國家合作越來越重要,所以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也很積極。到現在為止,我國與世界上的124個國家都有合作關係,其中有29個國家加入了我國的「一帶一路」計劃,為了滿足海外市場,我國就花費了29億向澳洲租借了達爾文港口99年的使用權,但是在合約進行到第四年的時候,澳洲突然反悔,想要收回港口。達爾文港口被譽為「通往亞洲的大門」,擁有十分優越的地理位置。不過當年的澳洲並沒有發現它的價值,便將該港口租借給了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