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團隊研發出三次元結構顯示面板,實現多方向顯示

2020-11-24 慧聰網

    慧聰LED屏網報導    

  CINNO Research產業資訊,韓國研發團隊成功研發出三次元結構顯示面板。在柔性電極平板顯示基礎之上通過摺疊變形為三次元形態,可實現多方向顯示。

  根據韓媒it.chosun 6月23日報導,當天韓國光州科學技術院(GIST)對外宣布Ko Heungjo新材料工學教授團隊研發出三次元結構顯示面板。

  顯示面板是一種通過電輸送顯示信號,使人識別的電子器件。電視、手機、顯示器、廣告牌、黑匣子、智能手錶等普遍使用的顯示面板大部分為平板形態。因傳統的平板結構顯示面板只能單方向輸出影像,觀看方向上十分受限。但三次元結構的顯示面板可多方向輸出影像,可應用於AR/VR曲面頭盔(Head mounted display)、雙面顯示屏、建築外觀和汽車內外置顯示器等領域。作為高附加價值潛力未來型技術,備受矚目。

  研發團隊為了實現三次元顯示面板,首先製作出薄於10㎛的柔性薄膜電極基板顯示面板,並進行了變形。先在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薄膜之上製作出電極後轉移LED製成顯示面板。之後再利用半導體製程注入納米大小的微流通道(Microfluidic channel)揮發性溶液,有選擇性的進行可塑化(高分子注入溶液或加熱進行永久變形)。

  可塑化的高分子薄膜在去除外力後,仍不會被復原,可維持變形狀態。可自由像內外摺疊,且電子器件不會受到影響。

  研發團隊採用的三次元電子器件方法,不僅不會使電子器件性能和像素下降,且還可以利用原有的半導體製程即可實現。通過此種方法,研發團隊成功實現前後方向輸出的雙面顯示、全息投影、多方向六面體輸出顯示屏等。

  Ko Heungjo教授表示:在維持材料最理想的電路結構的同時實現三次元變形是本次研究的最大意義所在。未來將三次元顯示可與三次元結構感應開發結合,計劃應用於廣播、醫療、航空、影視等領域的輸出輸入設備上。

   優質商鋪推薦:深圳市金誠威科技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林韻婕1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註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慧聰LED屏網公眾號

更多資訊!歡迎掃碼關注慧聰LED屏網微信公眾帳號

相關焦點

  • 全色雷射顯示面板的一種通用技術:有機核殼異質結印刷陣列
    研究背景雷射顯示以高色域覆蓋率、高顯示分別率、高仿真3D視覺體驗等優勢,徹底突破以陰極射線顯示開始的前三代顯示技術,被稱為「人類視覺史上的革命」。傳統的雷射顯示器的基本原理是使用高功率的紅、綠、藍三基色單色雷射器為光源,利用人眼中的「視覺暫留」效應,控制掃描速度高於臨界閃爍頻率,以實現三色雷射器的不同組合,從而達到全彩雷射顯示。
  • 萊寶高科:已研發出on cell結構的觸控螢幕樣品並實現小批量供貨
    摘要 【萊寶高科:已研發出on cell結構的觸控螢幕樣品並實現小批量供貨】萊寶高科(002106)日前在全景網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介紹,公司已研發出on cell結構的觸控螢幕樣品並實現小批量供貨。
  • 「中國屏」:從彩色顯像管國產化到液晶顯示面板崛起
    從改革開放初期實現彩電顯像管國產化的輝煌,到近年來中國企業在液晶顯示面板領域的重新崛起,一部「中國屏」的辛酸史,就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追求自主技術創新的奮鬥史。「一哄而上的大規模引進不僅拋棄了原來的技術基礎,而且使中國彩電工業成為一個只會引進現成技術但不會研發技術的工業。」路風表示,一個沒有參與新技術(平板顯示技術)發展過程的企業,是不可能提前預判產業發展的方向的。可京東方對技術替代的敏感又從何來?按照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自己的說法,只是因為京東方曾經歷過這種「創傷」。
  • 回顧2017顯示面板產業,展望2018顯示面板產業發展
    在超過6.x英寸LCDTV面板市場,UHD和8K的份額預計為98%左右,而FHD產品將在明年年底走到生命周期的尾端。面板供貨商正在為超大型顯示器開發8K技術。群創已經開始出貨65英寸的8K面板。友達、京東方、華星以及夏普都計劃在今年內實現批量生產。  2018年:IHSMarkit預測4KUHD面板的出貨量大約將是1.15億,佔整體LCDTV面板的44%。
  • 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深度報告 行業整合加速 大力支持龍頭正當時
    在此背景下,我們更新了行業的供需狀況及對於未來三年的展望,詳細分析了各類顯示技術路線的演進路徑,並從終端應用領域細分市場(大、中小尺寸)視角來分析顯示技術路線及面板產業鏈主要企業的技術布局及量產進度、發展動態,進而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我們梳理出基於顯示技術及細分市場維度的全球面板行業的最新競爭格局。
  • 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深度報告:行業整合加速 大力支持龍頭正當時
    在此背景下,我們更新了行業的供需狀況及對於未來三年的展望,詳細分析了各類顯示技術路線的演進路徑,並從終端應用領域細分市場(大、中小尺寸)視角來分析顯示技術路線及面板產業鏈主要企業的技術布局及量產進度、發展動態,進而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我們梳理出基於顯示技術及細分市場維度的全球面板行業的最新競爭格局。
  • 解析觸控面板新興材料對比_行業新聞_顯示面板材料資訊_顯示面板...
    預期2014年,該技術雖仍處萌芽階段,但在取代ITO的薄膜式觸控面板的道路上,在中大尺寸產品領域具有潛力。       雖然MetalMesh因為投入的廠商多,在市場中具話題性,而且價格也不貴,但至今MetalMesh卻尚未被真正地大量生產。
  • 液晶顯示,液晶顯示專題,全面介紹液晶顯示 - OFweek顯示網
    三星將停止液晶顯示屏生產,轉向量子點OLED [2020-04-01] [產業新聞] 據外媒報導,近日三星電子子公司三星顯示的發言人宣布,三星顯示將在年底前停止在韓國和中國的所有液晶顯示屏生產。由於需求疲弱,去年三星顯示關閉了一家韓國國內工廠。
  • 林熙乾:帶領團隊深耕光電顯示領域
    今年3月龍騰光電成功實現單月盈利,後續每個月都保持盈利態勢,成為今年全球盈利最快的面板企業。良好的發展態勢背後,有一個「新人」的貢獻。 今天,先來關注國家高端領軍人才、崑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技術平臺中心總經理林熙乾。
  • 終極顯示技術!AMOLED現狀及應用前瞻
    TN液晶組件結構為:向列型液晶夾在兩片玻璃中間。這種玻璃的表面上先鍍有一層透明而導電的薄膜(ITO)以作電極之用。在有ITO的玻璃上鍍表面配向劑,以使液晶順著一個特定且平行於玻璃表面之方向排列。利用電場可使液晶旋轉的原理,在兩電極上加上電壓則會使得液晶偏振後方向轉向與電場方向平行。 因為液態晶的折射率隨液晶的方向而改變,其結果是光經過TN型液晶以後其偏振性會發生變化。
  • 華銳光電第五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項目主體結構全面完工
    09月2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航空港實驗區華銳光電第五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項目(以下簡稱「華銳光電項目」)主體結構全面封頂,雛形初現,這也標誌著該項目主體結構全面完工,進入內部二次結構施工階段。
  • 鄭永剛:偏光片作為液晶顯示面板的核心材料極具未來性產業之一
    鄭永剛指出,偏光片作為液晶顯示面板的關鍵核心材料,是極具未來性的產業之一,中國企業應當加強協同創新力度,儘快在該領域取得快速發展。但是,鄭永剛認為,在顯示領域我國依舊有很多核心技術有待提升,偏光片領域的相關技術便是其中之一。偏光片作為液晶顯示面板的關鍵核心材料,技術要求標準高,市場進入難度大,同時,由於日韓廠商進入顯示市場較早,積累了較為完整的專利鏈條,並且形成了相當大的產業規模,因此偏光片技術被日韓廠商所掌控,相關行業也長期被日韓廠商所壟斷。
  • 新型顯示「十二五」專項規劃全文:雷射顯示奏響最強音!
    開發雷射顯示的雷射晶體材料和光源模組技術,在全息3D 顯示、裸眼3D 顯示、移動網際網路終端顯示等技術方面取得突破;研究有機發光顯示和電子紙顯示共有而又各具特色的TFT 技術,突破有機發光顯示的有源、柔性和高分子印刷噴墨技術,解決電子紙顯示的有源、彩色化和快速響應等技術難點;研製低逸出功印刷型和一維納米線場發射顯示樣機,解決新型顯示技術的產業化量產關鍵技術。
  • 中國大陸平板顯示:面板、設備、材料三大市場合力衝刺萬億產值
    全球平板顯示面板產能持續成長並向中國大陸集中  目前平板顯示產業是中國大陸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由於中國大陸持續建設G8.x以及G10.5/11代高世代線,到2021年全球LCD產能將持續快速增加且向大陸集中,後續隨著中國大陸產能釋放完畢且韓國持續關停LCD產線,產能將會開始回落。
  • 一文看懂顯示面板全產業鏈企業
    顯示面板(FPD)是一個巨大的行業,全球市場規模已經超千億美元。 同時,顯示面板產業是一個特別典型的」西學東漸「案例,產能一步一步由美國轉移至中國大陸,沿襲著「美國起源—日本發展—韓國超越—臺灣崛起—大陸發力」 這一規律。 隨著日本面板產業的沒落、韓國巨頭三星和LG相繼放棄LCD產業,中國成為全球最大規模顯示面板製造基地。
  • TFT-LCD/OLED/QLED/Micro LED/雷射顯示哪個會崛起?
    所以早在2012年,TCL集團副總裁兼研究院院長閆曉林就在國內首先提出,印刷顯示是突破大尺寸OLED顯示技術瓶頸的一個重要方向。2014年,廣東省科技廳批准建立了以行業巨頭為核心、輔以高校頂級智力資源的廣東省印刷顯示技術創新聯盟,繼而組建了印刷OLED顯示技術公共研發開放平臺,並成立了廣東聚華印刷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 科學家研發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今日材料》上,為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發展開闢了高效環保的全新材料方向。  量子點顯示(QLED)被認為是繼有機發光顯示(OLED)之後的下一代顯示技術,具有色純度高、色域寬、成本低等優點,易於實現大屏幕、全彩色、柔性顯示,是虛擬增強現實技術和智能可穿戴顯示設備的理想之選。
  • 【疲軟】未來全球超大尺寸新型顯示面板將主要在大陸生產;4月面板...
    維信諾首席專家張德強單就某一項技術而言,突破和發展越來越多需要其他領域的技術創新協同,而新型顯示技術特別是柔性OLED顯示技術的發展更好地實現了人工智慧、移動互聯等新技術應用中不同場景的搭建,以及進行人機互動等體驗的融合,為終端應用新業態打開了想像力之門。
  • 我國平板顯示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2、PDP技術方向  在等離子體顯示屏製造方面,我國主要採用國際上主流的表面放電障壁式等離子體顯示技術,在收購韓國Orion公司的等離子體顯示技術和結合國內有關企業近十年的等離子體顯示技術研究的基礎上,以量產為目標,通過本地化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不斷提高顯示性能,目前已經基本全面掌握量產技術和模組產品的開發技術,量產良率水平已超過90%
  • 科學網—研發新型智能顯示結構色薄膜材料
    本報訊(記者黃辛)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武利民團隊將直徑為數微米至十幾微米的聚合物膠體微球,組裝到普通透明聚合物膠帶的粘膠層上成單層微球陣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