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鼓勵開展多種儲能示範應用 提升電化學儲能技術經濟...

2020-11-22 中國電池網

近日,國家能源局就「關於加快推進電化學儲能產業發展的建議」分別就儲能的頂層設計、價格機制、標準管理、建設吉瓦時級大型儲能示範站等方面做出了答覆,並對下一步工作重點進行了明確。

近日,國家能源局就「關於加快推進電化學儲能產業發展的建議」分別就儲能的頂層設計、價格機制、標準管理、建設吉瓦時級大型儲能示範站等方面做出了答覆,並對下一步工作重點進行了明確。

以下為答覆原文:

你們提出的關於加快推進電化學儲能產業發展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

儲能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增強能源系統供應安全性、靈活性、綜合效率的重要環節,是支撐能源轉型的關鍵技術之一。電化學儲能是除抽水蓄能以外,應用最為廣泛的儲能形式,我們積極支持電化學儲能技術產業的發展。

一、關於強化頂層設計

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高度重視包括電化學在內的儲能產業發展,相繼出臺相關政策。一是注重頂層設計。2017年10月,我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基本原則。2019年6月,我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貫徹落實<關於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9-2020年行動計劃》,明確了完善落實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政策、推進儲能項目示範和應用等六個方面十六項任務措施。二是為進一步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我局於今年7月印發了《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組織申報科技創新(儲能)試點示範項目的通知》,旨在通過分析總結包括電化學在內的儲能項目的成功經驗和存在問題,促進電化學等先進儲能技術裝備與系統集成創新,建立健全相關技術標準與工程規範,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商業模式,推動出臺支持電化學等儲能發展的相關政策法規。三是「十三五」期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在先進儲能技術領域,圍繞新材料、新概念和新體系基礎前瞻研究,以提高儲能技術經濟性、安全性、服役壽命、系統能量轉換效率為主要目標,面向智能電網、能源網際網路、工業節能等領域對先進規模儲能技術的多種需求,聚焦物理儲能、化學儲能、先進儲熱(冷)、先進儲氫等四個方向,進一步解決制約我國儲能產業發展的基礎科學、關鍵技術問題,全面提升儲能技術的自主研發與創新能力、裝備和產業化水平。

下一步,我局將結合「十四五」能源規劃編制實施,明確儲能定位,統籌謀劃戰略布局,明確發展目標和實施路線圖,加快建立和完善技術規範和建設標準體系,加快發展低成本儲能系統製造技術和集成技術,有序推進儲能示範應用試點。科學技術部擬在能源領域啟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儲能與智能電網技術」重點專項,重點突破涉及智能電網、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等重大應用領域的先進儲能技術,著力解決儲能本質在安全性、效率、性能、規模、成本、壽命、智能監測與控制等方面存在的瓶頸問題,攻克新型高性能儲能材料體系、新型儲能單元與系統、新型分析方法、新型儲能系統全壽命周期應用及回收、智能製造相關的基礎難題與關鍵技術。

二、關於建立有效的價格機制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積極探索適合儲能發展的價格機制。一是不斷完善電價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於2018年發布《關於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要求進一步擴大銷售側峰谷電價執行範圍,擴大高峰、低谷電價價差和浮動幅度,利用峰谷電價差、輔助服務補償等市場化機制,促進儲能發展。二是持續推進儲能參與輔助服務市場交易。2016年,我局出臺了《關於促進電儲能參與「三北」地區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探索了電儲能在電力系統運行中的調峰調頻作用及商業化應用,以及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的長效機制。2017年,我局印發了《完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工作方案》,鼓勵電儲能設施獨立作為交易主體參與電力市場。目前,已啟動的東北、華北、西北、福建、山西等15個電力輔助服務市場試點,大部分已明確電儲能設施參與調峰等交易相關要求和補償費用標準。三是為進一步完善對電網輸配電成本的監管,深入推進輸配電價改革,2019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我局聯合印發了《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按照促進電網企業加強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則,抽水蓄能電站、電儲能設施、電網所屬且已單獨核定上網電價電廠的成本費用不得計入輸配電定價成本。近年來,儲能設施作為電力系統中的重要新型靈活調節手段,在電源側、負荷側和電網側均發揮了積極作用。其中,部分電網側儲能設施實現了對輸電線路、變電設備的投資替代,將其建設經營成本納入電網企業提供輸配電服務的費用支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下一步,我們將對已建成的電網側儲能設施運行數據進行梳理研究,定量分析確定其對輸變電設施的投資替代作用。在此基礎上,研究明確電網側儲能的合理疏導模式,促進電網側儲能規範發展。

三、關於完善標準和管理體系

我局及相關部委大力支持儲能標準和管理體系建設工作。一是我局作為儲能領域牽頭部門,會同國家標準委、應急管理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儲能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方案》,從完善儲能標準體系、加快重點標準研製、打造試點示範、推進標準國際化等方面統籌部署了相關任務和保障措施。二是自然資源部積極推動用地審批提速增效。通過下放審批權限、優化審批流程、簡化審查內容等措施,用地審批效率逐步提高。繼續推進用地審批「放管服」改革,促進用地審批規範高效運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電化學儲能等產業提供土地要素保障。三是生態環境部加強鋰電池製造行業環評管理頂層設計,印發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按照生產工藝、產汙量等因素對鋰電池製造行業的環評類別進行了分類管理,推動從源頭預防或減輕鋰電池製造行業建設項目造成的不良環境影響。積極推進廢鋰離子動力蓄電池汙染環境防治。配合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明確提出鉛蓄電池、車動力電池等產品應當按照規定建立廢舊產品回收體系,實現有效回收和利用。同時組織編制完成《廢鋰離子動力蓄電池處理汙染控制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規定了廢鋰離子動力蓄電池拆解、焙燒、破碎、分選和材料回收過程的汙染控制技術、運行環境管理和環境應急管理等方面要求。四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積極推進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工作。印發《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工作細則》,進一步細化包括電化學儲能在內的建設工程消防驗收工作程序,規範消防驗收行為。

下一步,各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強化儲能標準和管理工作,逐步完善儲能標準和管理體系。

四、關於建設吉瓦時級大型儲能示範站

國家發展改革委、我局積極推進儲能示範電站建設工作。一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動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建設,重點推進了壓縮空氣儲能、太陽能跨季節儲熱、太陽能熱發電綜合利用、多種可再生能源及儲能的智能微網系統等儲能技術示範應用。二是工業和信息化部鼓勵工業企業、園區利用自有場所建設風、光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設施,加快推廣高效太陽能光熱光電、風光水互補等先進技術裝備,積極開展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試點示範。三是我局鼓勵開展多種儲能示範應用,在探索建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佔比的發輸(配)儲用一體的局部電力系統方面,開展了24個併網型新能源微電網示範項目及4個獨立性項目;在電力儲能方面,開展了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江蘇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和甘肅網域大規模電池儲能等試驗示範項目。四是為進一步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我局於今年7月印發了《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組織申報科技創新(儲能)試點示範項目的通知》。旨在通過分析總結儲能項目的成功經驗和存在問題,促進先進儲能技術裝備與系統集成創新,建立健全相關技術標準與工程規範,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商業模式,推動出臺支持儲能發展的相關政策法規。我們積極支持各類不同儲能方式通過市場化競爭建設發展,不斷提升電化學儲能的技術經濟競爭力,促進儲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下一步,我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在落實好現行政策基礎上,充分考慮你們的建議,積極會同有關單位健全完善相關制度、政策和措施。感謝你們對國家能源工作的關心和理解,希望今後能得到您更多的支持和指導。

國家能源局

2020年9月9日

相關焦點

  • 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於印發《儲能技術專業學科...
    ,加快培養儲能領域「高精尖缺」人才,增強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能力,以產教融合發展推動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制定了《儲能技術專業學科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4年)》,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電化學類儲能應用最為廣泛,一文了解儲能技術分類及優缺點
    編輯 | 國際能源網/儲能頭條 瑤瑤儲能是近幾年能源發展領域的大熱門,為促進行業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先後多次發文鼓勵發展儲能。那麼儲能技術有哪些呢?不同類型的儲能技術優缺點是什麼?編者整理了常用的儲能技術。
  • 「十四五」制約電化學儲能發展的難點在哪裡?
    從2017~2019年的政策看,2017年10月份,國家發改委等5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為行業發展樹立了信心,進而推動了2018年電化學儲能的爆發式增長。然而,2019年上半年,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印發了《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辦法》,明確提出抽水蓄能電站、電儲能設施不得計入輸配電定價成本。
  • 電化學儲能專題報告:電化學儲能興起,鐵鋰出海正當時
    電化學儲能優勢開始顯現 儲能技術種類豐富,目前機械儲能、電化學儲能和電磁儲能運用最為廣泛。其中, 機械儲能中的抽水儲能目前是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儲能方式。每種儲能方式因其功率、放電時間的不一樣,適用於不同的匹配需求。抽水蓄能目 前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儲能方式,它在全球的總裝機容量佔比達到 94.1%。考慮到它 技術難度較低,放電功率較大,適合大規模的月周期的儲能需求。
  • 儲能技術融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儲能本體形式按照能量儲存形式,可以分為機械儲能、電磁儲能、化學儲能和相變儲能。化學儲能目前來看主要有電化學儲能、氫儲能等;電化學儲能又包括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鉛酸電池、鈉硫電池等典型的二次電池體系,以及新興的二次電池體系(鈉離子電池、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等)。
  • 2020年中國儲能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電化學儲能回歸理性「組圖」
    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為1592.3MW,佔比4.9%,比2018年同期增長1.5%。截止2020年3月底,中國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到32.5GW,同比增長3.8%。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底,我國抽水蓄能額累計裝機規模達到40.00GW,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90.00GW。
  • 儲能+?=未來
    儲能公司的成立是國家電投儲能產業發展的重要裡程碑,也標誌著國家電投正式亮出儲能這張「未來牌」。瀋陽匯智源電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投山東電力工程諮詢院有限公司、中電國際旗下中電智慧綜合能源有限公司等企業憑藉著自身資源與優勢,有效為儲能公司技術推廣應用提供助力。在前期的霍林河、寶之谷以及山東海陽100MW儲能示範項目上默契的配合與愉快的合作中,紛紛化身儲能公司的「帶貨達人」,為集團大小項目「+儲能」、添助力。
  • 國家電投的儲能布局!
    國家電投還在珠海橫琴熱電廠開展儲能黑啟動項目,據報導該項目是世界首例採用儲能系統實現F級燃機黑啟動、國內首例燃機儲能調頻的項目。2019年,國家電投儲能技術研究中心成立,現有工程諮詢、檢測認證兩個中心,下設河北公司、上海成套院、山東分公司、山東核設備廠4個研發分中心。
  • 全球最大化學能儲能電站在大連正式啟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9月16日,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國家示範項目的220千伏送出工程正式啟動。目前,該項目是全球最大化學能儲能電站。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是將電能儲存在電解液罐裡,在用電低谷期,把富裕的電能儲存起來,在用電高峰時,再將儲存的電能輸出使用,減少電能浪費,使用壽命為20年。
  • 張會剛: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原理
    能源是關係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和戰略性問題,能源存儲技術在促進能源安全生產消費,推動能源革命和能源新業態發展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2020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決定實施儲能技術專業學科發展行動計劃,推動「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代表的高等學校面向能源革命戰略需求,培育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團隊,增設儲能技術本科專業、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健全本碩博人才培養結構和完善空間布局。
  • 電化學儲能行業專題報告:千億賽道冉冉升起
    電化學儲能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場景分析1.3.1. 儲能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場景儲能技術可廣泛應用於電力系統,是保障清潔能源大規模發展和電網安全經濟運行的關鍵。電力的發、輸、配、用在同一瞬間完成的特徵決定了電力生產和消費必須保持實時平衡。
  • 微電網:超級電容儲能應用漸起
    5月初,國家能源局、發改委下發《關於新能源微電網示範項目名單的通知》,部分示範項目的建設內容明確提及超級電容的應用要求;其中舟山摘箬山島新能源微電網的超級電容配置要求為200KW*10s,這為超級電容在獨立型微電網領域的探索提供了獨特的意義。同時,在更寬泛的微電網市場空間範圍內,超級電容的應用也在平穩發展。
  • 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研發現狀及應用前景
    另外,日本於2001 年在北海道空知郡投運了上砂川町2MW 壓縮空氣儲能示範項目。其餘國家如瑞士、法國、英國、義大利、俄羅斯、以色列、芬蘭、南非和韓國等國家也在積極開發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目前,上述兩家公司已經合併成立GCX 能源公司,繼續開展壓縮空氣儲能技術開發工作。美國的Lightsail 公司也開展等溫壓縮空氣儲能研發,目前正在加拿大Nova Scotia 省建設500kW/3MWh 示範項目。
  • 平時儲能用時取出,鹽穴竟然是能量銀行?
    要說清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壓縮空氣儲能。「鹽穴」中的「壓縮空氣儲能銀行」壓縮空氣儲能(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CAES)屬於一種物理方式的儲能,即空氣在整個過程中只存在溫度、壓強等狀態的變化,而不會發生化學方面的變化。儲能的意義在於吸納電網低谷時的「棄能」,而在用電高峰時回饋給電網。
  • 閻興斌課題組:Water-in-salt電解液在電化學儲能器件中的應用
    而水系電解液儘管沒有這方面的擔憂,但由於水的分解窗口(1.23)導致傳統的稀水系電解液的ESW又不能滿足絕大部分電極材料進行電化學儲能的需求。因此WISE應運而生,它在水系體系的基礎上,大大拓寬了電解液的電壓窗口,進而拓展了水系器件的電極材料的選擇範圍,有效地提升了器件的能量密度,並在SEI存在的情況下優化了器件的循環穩定性。
  • 儲能+?=未來 -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北京和瑞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儲能公司是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全資子公司,鐵-鉻液流電池儲能技術、斜溫層水儲熱技術等六種儲能技術的誕生地,是國家電投先進儲能技術創新平臺、創新創業與產業孵化平臺、決策支撐與管理支持平臺。儲能公司的成立是國家電投儲能產業發展的重要裡程碑,也標誌著國家電投正式亮出儲能這張「未來牌」。
  • 第八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閉幕 業界:儲能市場的爆發點已經點燃
    但作為新興技術,儲能在商業化道路上,仍面臨系列挑戰。現階段儲能技術在新能源發電併網與電網側應用的系統集成技術有待優化、項目投資匯報周期長、商業模式不清晰、標準體系不健全等。  但作為新興技術,儲能在商業化道路上,仍面臨系列挑戰。現階段儲能技術在新能源發電併網與電網側應用的系統集成技術有待優化、項目投資匯報周期長、商業模式不清晰、標準體系不健全;在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和用戶側的應用雖具備初步盈利可能性,但市場空間狹小,市場機制沒有形成,儲能的應用價值難以得到合理補償。
  • 含分布式電源電網儲能技術綜述
    峰會上業界已經取得的共識是:儲能正是從根本上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接入問題的最有效途徑,通過儲能系統來彌補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間歇性和不穩定性缺陷,從而實現可再生能源電力平滑併入電網[2]。儲能技術的應用前景廣闊,並有望得到國家大力支持,科技部發布了的《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把儲能作為戰略必爭領域。儲能技術將為改變現有的電網發展模式提供了可能,未來有望大範圍應用。
  • 三部委印發《儲能技術專業學科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4年)》
    為加快培養儲能領域「高精尖缺」人才,增強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能力,以產教融合發展推動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制定了《儲能技術專業學科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4年)》。
  • 2021年電力儲能和通訊儲能鋰電池行業預測
    2021年電力儲能和通訊儲能鋰電池行業預測鋰電池儲能技術應用範圍廣泛,包括電力系統、通信基站、數據中心、UPS、軌道交通、人工/機器智能、工業應用、軍事應用、航空航天等,潛在需求巨大。2021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市場(電力儲能鋰電池+通訊儲能鋰電池)將迎來需求拐點,主要驅動拉力來自於政策、新基建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