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儲能網訊:日漸火熱的儲能市場中如何放大有限的優勢?如何解決面臨的問題?怎樣創造性地把「儲能未來牌」打響?打贏?
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儲能公司的打法是——「做加法」!以主打牌湊出組合牌,連通現在與未來,讓機遇落地。
中央研究院緊緊圍繞國家電投總體戰略,按照國家電投氫能、儲能、新能源等新業態發展要求,精準把握能源行業發展趨勢,布局儲能產業,成立了北京和瑞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儲能公司)。
北京和瑞儲能科技有限公司
儲能公司是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全資子公司,鐵-鉻液流電池儲能技術、斜溫層水儲熱技術等六種儲能技術的誕生地,是國家電投先進儲能技術創新平臺、創新創業與產業孵化平臺、決策支撐與管理支持平臺。儲能公司的成立是國家電投儲能產業發展的重要裡程碑,也標誌著國家電投正式亮出儲能這張「未來牌」。
儲能公司給未來做「加法」
儲能+金融,技術與資金「雙豐收」
儲能公司與國家電投資本控股旗下中國康富國際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做完加法後,瞬間打通了「任督」二脈,不但以可靠技術經濟評估支撐了項目決策,同時融合資金優勢為項目保駕護航,推動了儲能項目落地。儲能公司與康富租賃聯手打造了綜合智慧能源商業模式,經過近十項項目運用與驗證切實避免了項目重複支出,有效控制風險為能源體系優化,為民生改善做出助力!
舉個「慄子」,位於瀋陽市鐵西區4所學校的供暖項目,是康富租賃首個資金投放成功的項目。
「無煤化」改造
因地制宜採用合適的儲能技術解決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方式,也成了儲能公司前期工作的重點,在儲能公司專業的技術評估與指導支持下,融合康富租賃的資金優勢,從鐵西區4所到遼中區22所,一個又一個項目融資成功,一所又一所學校實現了「無煤化」清潔能源改造,為東北地區能源結構優化調整、降低碳排放以及改善民生做出積極貢獻。該項目也成為了目前合作規模最大的煤改電項目,改造供熱面積37.7萬平米,惠及師生萬餘人,是儲能公司技術+資金多方共贏模式的初實踐。
新豐「增效」
在首個落地的儲能合作項目中——內蒙古新豐項目,儲能公司快速有效的技術評估與支持,再次發揮了關鍵作用,「做加法」的模式再次應驗。儲能聯合火電機組參與AGC調頻輔助服務,大幅提高了火電機組調頻性能,增加了火電收益;減少火電機組煤耗和設備磨損,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令人矚目。
在未來的合作中,儲能公司將與康富租賃攜手共進,實現技術、市場與金融的深度融合與創新,做大行業規模,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同時也將藉此提高儲能公司在領域內的技術諮詢、項目評估所佔市場份額,並依託儲能公司的產品,雙方攜手構建儲能產品融資租賃商業新模式。
儲能+技術,科技與布局的「拓荒牛」
儲能的大規模應用,必須與電力系統技術創新有機結合。儲能公司與從事大規模儲能、超導電力等電網前沿性戰略技術研究的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儲能與電工新技術研究所強強聯手,將充分發揮各自技術優勢,將在電源側與電網側儲能規劃配置研究、儲能項目工程建設與運行維護技術推廣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用雙方的創新實力共同點亮未知的技術領域。
1+1>2
隨著需求場景的多樣化,不同儲能技術各有所長,適用於不同的場景。為充分把握儲能市場發展良機,實現儲能領域的快速布局,7月23日,儲能公司與北京海博思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籤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自身在市場中的資源優勢,共同推進液流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海博思創的電池評價體系、數據挖掘與分析等核心技術也將推動雙方在儲能系統大數據監控平臺的深度合作。在科研領域,雙方將基於現有的CNAS認證及TUV授權目擊實驗室等基礎條件共同建立儲能系統檢測(認證)聯合實驗室,共同推動電池準入和電池系統綜合性能指標等標準的立項和應用,提升雙方產品及項目質量。
數字儲能
數位化是儲能公司要打出的一張關鍵牌。基於此,儲能公司與閃聯信息技術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完成籤約。為儲能數位化賦能,實現能源網際網路、綜合智慧能源等領域的「雲大物移智」建設,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業聯動
與此同時,與坎德拉(深圳)科技創新有限公司的合作中,雙方聚焦於飛輪儲能在功率型場景下應用的合作。坎德拉科技是國內磁懸浮飛輪儲能領域的領先企業,雙方的強強合作將打造多種儲能技術路線組合,實現儲能多功能復用的價值。
儲能+「帶貨」,從「市場新兵」到「有貨不愁賣」
剛剛成熟的新產品要想快速降低成本,進入市場,還需要「帶貨人」的積極推廣。瀋陽匯智源電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投山東電力工程諮詢院有限公司、中電國際旗下中電智慧綜合能源有限公司等企業憑藉著自身資源與優勢,有效為儲能公司技術推廣應用提供助力。在前期的霍林河、寶之谷以及山東海陽100MW儲能示範項目上默契的配合與愉快的合作中,紛紛化身儲能公司的「帶貨達人」,為集團大小項目「+儲能」、添助力。
同時,儲能公司與內蒙古公司電力分公司的最新合作計劃剛剛落地,霍林河循環經濟綜合智慧能源示範島建設項目的開展,將打造綜合智慧能源項目的新標杆,助推內蒙古公司煤電鋁循環經濟產業集群再次升級。
暢通「鏈路」
「帶貨」的方式並不唯一,打通市場的方法還需多措並舉,在此之中供應鏈的支持不容忽視。在此背景下,7月22日,儲能公司與國家電投中國電能成套設備有限公司綜合產業部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儲能領域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在成套公司的助力下,可以有效打通產業鏈上下遊,快速降低成本,形成資源整合效應,為集團內儲能產業成長提供支持。
精品打造
另外,鉻-鐵液流電池技術作為國家電投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儲能技術,也是得益於國家電投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的配套工程,使得該技術產品順利成形,並通過國家電投河北公司的大力支持,使250kw/1.5MWh儲能示範項目成功落地張家口戰石溝光伏電站;斜溫層單罐水儲能技術的成功運用同樣是通過國家電投山東核電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的精心打造,在北京寶之谷綜合供能項目中成功應用,性能優異。
儲能+標準+協會+院校,共建儲能公司的多維度「朋友圈」
行業快速發展之際,儲能標準化水平反映的是儲能行業的綜合實力。儲能公司憑藉豐富的技術經驗與行業應用案例的積累,目前已經發布團體標準及地方標準4項:《燃煤電廠靈活性改造性能試驗方法-水罐蓄熱系統》、《燃煤電廠靈活性改造性能試驗方法-電鍋爐蓄熱系統》、《相變式儲熱裝置儲熱性能衰減試驗規程》、《電蓄熱爐工程應用技術規程》,正在編制行業標準3項、團體標準4項,同時積極籌備立項各類儲能領域標準包括鐵-鉻液流電池、斜溫層儲熱、固體儲熱、相變儲熱。而提到標準,已完成籤約的全國電力儲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能源行業液流電池標委會為儲能公司參與相關儲能標準修訂活動搭建了寶貴的平臺,與此同時他們也將同儲能公司在行業共性問題研究方面開展深層次合作。
校園智庫
科研需求與人才培養的加法,在儲能公司與院校間快速展開——與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一同建設了國內首家儲能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的北方工業大學,深度合作的大連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等。
品牌塑造
依託中關村儲能產業聯盟、中國電工技術協會、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協會儲能應用分會、IEEE PES、華東儲能領跑者等協會平臺優勢,儲能公司與業內各協會聯盟深度合作互動,推動行業政策、建立信息共享渠道,有效推廣國家電投儲能品牌建設。
讓領先的技術研發快速實現產業布局,讓成熟的產品快速佔據市場應用,讓優質業務快速服務於每一位客戶……全方位的立體合作,儲能公司將未來牌打成組合牌,用組合牌打出致勝牌!為國家電投實現「2035一流戰略」增磚加瓦。
原標題:儲能+?=未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