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市臭氧汙染特徵分析 -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2020-12-03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大氣網訊:涿州市6—9月夏季臭氧管控方案

一、臭氧的來源和形成機理

(一)臭氧的來源

空氣中的臭氧主要來自於NOX和VOCs的二次轉化,VOCs主要指的是C1-C10揮發性有機物,主要來自於餐飲業產生的油煙、劣質油漆、塗料,印刷、家具製造、塑料製品業、表面塗裝業等生產工藝環節排放的工業廢氣,垃圾長時間堆放,汽油、天然氣等燃料揮發或不完全燃燒,機動車尾氣等。氮氧化物主要來自於機動車尾氣、化石燃料的燃燒。

(二)臭氧的形成機理

NO2+hv→NO+O,

O2+O→O3,

O3+NO→NO2+O2。

近地面臭氧並不是直接產生的,而是由其前體物在紫外輻射的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而生成的,首先:空氣中的NO2進行光解生成NO和O原子,O原子進一步和空氣中的O2生成O3,O3氧化性很強,會和分解的NO反應再次生成NO2和O2。上述反應過程屬於零循環,空氣中的O3不會累積。但是VOCs產生的RO2自由基氧化性要強於O3,優先與NO反應,從而阻礙了O3的分解,因此臭氧生成與分解的平衡被破壞,臭氧濃度持續累積。

OH+VOCs→RO2+CH2O,

RO2+NO→NO2+PAN。

(三)涿州市臭氧汙染分析和走航監測解析

涿州市6月份O3/NO2為10,屬於VOCs敏感區,必須首先控制VOCs的排放。VOCs的種類繁多且不同種類其化學性質也大不相同,其中VOCs中的芳香烴和烯烴為代表的揮發性有機物對臭氧貢獻最大,烷烴對臭氧的影響較小,汽車尾氣排放對烷烴和烯烴的貢獻最大,而溶劑的使用對芳香烴的貢獻最大,涿州市目前機動車保有量約24萬輛,涉VOCs排放企業220多家。餐飲企業有1000多家,餐飲業排放的主要大氣汙染物為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簡稱VOCs),在不同類型餐飲企業VOCs和顆粒物的排放係數中,燒烤的排放量均位列首位,按一小時一個灶頭的排放量來計算,燒烤要排放約37克的VOCs和30克的顆粒物。

2020年6月24日至30日,利用VOCs走航監測車對涿州市城區重點區域進行走航監測,結果如下:

(1)107國道和雙塔中學周邊走航

通過對北環路至107國道和雙塔中學周邊走航得知,107國道VOC濃度明顯高於北環路,其次為甲秀路,在107國道(範陽路至冠雲路段)VOCs濃度高達100ppb(1ppb=1000微克/立方米)及以上,當有重型柴油車怠速等紅綠燈時,排放的VOC瞬時值高達182ppb;甲秀路VOCs濃度高達80ppb以上,主要受機動車尾氣影響,107國道受機動車和汽修排放的VOCs疊加影響。

(2)桃園辦事處周邊走航

通過對桃園辦事處周邊107國道—城南東路—仁和路—冠雲西路走航結果顯示:107國道VOCs濃度高達88ppb(1ppb=1000微克/立方米),其次為仁和路VOCs濃度高達66ppb,說明汽修和機動車尾氣對VOCs貢獻明顯,其次為仁和路的餐飲油煙和生活源也會排放大量的VOCs。

(3)職教中心周邊走航

對職教中心周邊走航結果如下:周邊區域朝陽路VOCs濃度偏高,最高值為35ppm,主要受汽修門店影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臭氧汙染的背後有多複雜?
    「7月上半月,全國大部分地區擴散條件總體一般,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以臭氧為主。」大暑將至,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中,臭氧毫無意外成為空氣汙染的「主角」。  「中國氣象局數據表明,2019年至2020年冬季,全國平均氣溫為-2.25攝氏度,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廣東和上海6省(市)更是經歷了史上最暖冬季,這說明氣候變化、全球變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臭氧的生成。」能源基金會環境管理項目主任劉欣說。
  • 今年以來全國臭氧汙染明顯加重,咋回事?
    新華網北京8月7日電(記者曹瀅)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的信息顯示,2017年,全國臭氧超標率明顯增加,峰值濃度出現明顯抬升。今年前5個月,全國338城市臭氧日最大8小時濃度同比上升的主要是南方城市,但北方多個城市也出現臭氧濃度大幅上升現象。
  • 全國多數城市臭氧濃度總體緩慢上升 臭氧汙染可防控
    全國多數城市臭氧濃度總體緩慢上升,70%左右城市在標準線附近徘徊  臭氧汙染可防可控(綠色焦點)按日評價,338個城市的輕度、中度、重度汙染天次比例分別為4.7%、0.4%、0.024%,沒有嚴重汙染,更沒有出現「爆表」汙染。  2017年,受經濟回暖、氣象條件等因素影響,我國不少地區臭氧濃度有較大幅度上升,預計全年的全國平均濃度、超標城市數量、超標天數比例將有所上升,但超標天次仍然以輕度汙染為主。「我國多數城市臭氧濃度總體在緩慢上升,70%左右的城市在標準線附近徘徊。
  • 機動車排放的NO能將臭氧「吃掉」?生成臭氧汙染的背後究竟有多複雜?
    機理研究「越研究就越發現我們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7月上半月,全國大部分地區擴散條件總體一般,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以臭氧為主。」大暑將至,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中,臭氧毫無意外成為空氣汙染的「主角」。
  • 科學精準防治臭氧汙染
    為切實有效地進行環境空氣臭氧汙染防治,需要在科學方法的指導下開展環境空氣臭氧汙染來源解析工作,準確定量分析城市—區域—全國等不同空間尺度上的臭氧來源。要弄清楚複雜的氣象過程以及汙染物的水平輸送和垂直輸送過程,制定合理有效的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減排策略,明確控制重點,不斷提高臭氧汙染防治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 地球的一半|疫情期間,PM2.5還未走遠,臭氧汙染卻來了
    受氣候變化影響,高溫低溼的天氣出現頻率及強度更高,是臭氧汙染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2020年1月到4月,隨著PM2.5濃度在全國範圍內的下降,近地面臭氧卻呈現快速上升趨勢。1月到4月,全國平均日均臭氧評價值為112.19μg/m3,累計同比上升6.76%,此增長幅度在珠三角與長三角尤為明顯,分別達16.55%和9.51%。
  • =未來 -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雙方將充分發揮自身在市場中的資源優勢,共同推進液流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海博思創的電池評價體系、數據挖掘與分析等核心技術也將推動雙方在儲能系統大數據監控平臺的深度合作。在科研領域,雙方將基於現有的CNAS認證及TUV授權目擊實驗室等基礎條件共同建立儲能系統檢測(認證)聯合實驗室,共同推動電池準入和電池系統綜合性能指標等標準的立項和應用,提升雙方產品及項目質量。
  • 青島:邀請「大咖」「雲」對話,遠程為攻克臭氧汙染「支招」
    視頻會議結合當前我市和重點區域臭氧防治的形勢要求,首先介紹了近幾年青島市臭氧指標變化規律及全市揮發性有機物管控的主要措施,並就國家、省對2020年空氣品質改善目標的有關要求作出了分析說明。攻關團隊各小組負責人分別匯報了我市大氣汙染綜合成因分析的各項工作進展和研究成果,與會專家重點針對青島市現階段臭氧汙染防控的「病因」和「癥結」展開商討。
  • 我市四措施控制臭氧汙染
    根據新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臭氧濃度超過一定限值,即可認為臭氧濃度超標。    目前,臭氧已成為影響我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的關鍵因素,而且呈現出區域性汙染特徵顯著、濃度逐年增長、夏季超標天數多的態勢。那麼,臭氧汙染又是如何形成的?
  • 人類為何一邊防臭氧汙染一邊怕臭氧層空洞?
    人類為何一邊防臭氧汙染一邊怕臭氧層空洞?  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信息,今年1一7月,全國平均空氣優良天數同比上升4.8個百分點。但京津冀周邊、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臭氧濃度卻相對較高,此外,成渝、廣東等地臭氧濃度同比也有所升高。  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空氣品質得到改善,但臭氧汙染卻逐步顯現。
  • 四川盆地出現今年以來首次區域性臭氧汙染過程
    區域性汙染特徵及成因分析解讀 2020年4月25日開始,受持續高溫強輻射天氣影響,四川盆地陸續出現臭氧汙染,並在26日逐步形成區域汙染,成都平原、川南和川東北區域均出現不同程度汙染。截至5月6日,成都市共出現連續9天汙染。
  • 自貢:臭氧汙染成空氣汙染新「元兇」
    自貢南湖體育中心四川新聞網自貢5月14日訊(記者 徐昭磊 攝影報導)5月14日,記者從自貢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1至4月,自貢環境空氣品質呈持續改善趨勢,但空氣品質出現了新的特點,汙染特徵已逐漸由「顆粒物的單一汙染」轉向「顆粒物協同臭氧的複合型汙染」,且臭氧汙染呈現時間提前、濃度偏高、持續較長、汙染加劇的態勢。
  • 「於無聲處」的健康殺手——臭氧汙染
    然而,在5月底至6月初,如果有人留心查看空氣品質測報,會發現華北、華中、黃淮甚至長三角地區,都出現過中度以上的空氣汙染。  有媒體說,這都是「臭氧」惹的禍。臭氧汙染究竟是什麼?其危害真的比PM2.5還要大嗎?  臭氧何時當「反派」  臭氧(O3),是氧氣(O2)的同素異形體。
  • 專家視角 | 我國臭氧汙染形勢分析及防控對策建議
    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近幾年,我國臭氧(O3)汙染呈加重趨勢,以O3為首要汙染物的中度及以上汙染天數佔比呈上升趨勢,O3已成為影響我國環境空氣品質的重要因素,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汙染物超標天數中以O3為首要汙染物的天數佔比已經超過以細顆粒物(PM2.5)為首要汙染物的天數。
  • 「臭氧超標」加劇部分地區空氣汙染
    進入夏季以來,受高溫天氣的影響,「隱形的汙染物」臭氧開始取代PM2.5和PM10,成為一些地區首要空氣汙染物,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了解到,當前我國「臭氧超標」形勢嚴峻,呈現出區域性特徵明顯、濃度和超標率逐年上升、高值濃度明顯增多的三個特徵。
  • 臭氧汙染 如何防治
    核心閱讀高空臭氧能阻擋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而近地面臭氧則對生態環境構成汙染。近年來,隨著空氣品質標準的修訂,臭氧汙染逐漸為人關注。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臭氧汙染超標程度相對較輕、總體可控。臭氧汙染從何而來,又該如何防治呢?
  • 2017.05:基於函數型數據聚類的京津冀空氣汙染特徵分析(梁銀雙等)
    ,以臭氧、PM2.5和酸雨為特徵的區域性複合型大氣汙染十分突出,在京津冀城市群的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11個城市排在重汙染榜單的前>)研究了京津冀地區NO2汙染特徵[6],周磊等(2016)分析了京津冀PM2.5時空分布特徵及其汙染風險因素
  • 湖北省2020年度加強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積極應對夏秋季臭氧汙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日前,湖北發布《湖北省2020年度加強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積極應對夏秋季臭氧汙染工作方案》。」臭氧汙染防治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各地要建立績效分級管控模式,將全面使用符合國家要求的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的企業,或穩定達標排放、運行管理規範、環境績效水平高的企業,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對治理進展緩慢、群眾投訴強烈、問題突出的企業,加密執法頻次,依法嚴處;將超標問題突出、存在弄虛作假等行為的企業列入失信名單,納入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 警惕臭氧汙染 對健康的危害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9日在參加廣東團全體會議作發言時,一方面為我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點讚」,另一方面,也提醒防治大氣汙染眼睛不能只盯著霧霾,還要警惕臭氧等汙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天氣晴朗」未必是空氣汙染少。 霧霾對人體的危害包括生理和心理 霧霾對健康到底有多大的影響?鍾南山認為要有一個客觀認識。
  • 聽院士講臭氧汙染_藝文志_中國環境
    目前,就全國部分城市六項汙染物的逐年變化趨勢來看,PM2.5,PM10,NOx等汙染物均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但臭氧濃度卻逐年上升,不得不引起關注。全國部分城市六項汙染物的逐年變化趨勢(*會議現場拍攝,圖片質量不佳敬請見諒)  只有真正地意識到問題的來源,有了好的對策才能有好的治理成效,美國自清潔空氣行動後,直到今日大約花費了30-40年的時間來治理臭氧,目前我國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但是有著前者的經驗與教訓,通過學習與探索,我堅信我們可以用更短的時間去解決臭氧汙染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