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態|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主任陳海生應邀講授華北電力大學...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20年5月12日,應華北電力大學動力工程系和吳仲華學院邀請,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主任、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導師陳海生研究員在線講授《能源與動力工程前沿專題》第一講《中國儲能技術與應用進展
-
儲能聯盟陳海生團隊儲能成果獲一等獎
儲能聯盟理事長單位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申報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經過6年的努力,該項目在原有基礎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突破了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關鍵技術難題,取得的主要創新性技術成果包括:攻克了先進CAES系統全工況設計與調控技術,發明多種新原理壓縮空氣儲能系統;攻克了先進CAES系統的高效寬負荷壓縮機和膨脹機多級全三維協同設計技術,發明多種寬負荷壓縮機和膨脹機;攻克了先進CAES系統的超臨界蓄熱(冷)
-
工程熱物理所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獲2017國際儲能創新大賽儲能...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等10項技術獲儲能技術創新典範TOP10。本次大賽是首屆國際儲能創新大賽,也是目前儲能領域最高級別的獎項。 研究所儲能研發團隊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在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等物理儲能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發成果:在國際上原創性地提出了基於超臨界過程的壓縮空氣儲能新技術,突破了1-1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關鍵技術;發表論文250餘篇,其中SCI收錄90餘篇,EI收錄130餘篇,SCI他引3000餘次;申請專利130餘項,授權專利114項,其中國際專利授權4項,在壓縮空氣儲能領域的專利數列全球科研機構第
-
突破 100兆瓦,中國壓縮空氣儲能邁出關鍵一步
近日,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海生團隊完成了1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膨脹機的集成測試,各項結果全部合格,達到或超過設計指標。這一進展是該團隊研製國際首臺1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樣機的重要一步。
-
資訊 | 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最全獲獎名單來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同時,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分設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 共154項成果獲獎 。包括自然科學獎15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10項;技術發明獎12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27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33項,二等獎93項。 獲獎名單來嘍! 開不開心?期不期待?
-
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研發現狀及應用前景
儲能技術是解決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提高常規電力系統和區域能源系統效率、安全性和經濟性的迫切需要,被稱為能源革命的支撐技術。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具有規模大、效率高、成本低、環保等優點,被認為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大規模儲能技術之一。
-
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副...
預計「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的消納矛盾更加突出,電力系統的調節需求進一步增大,對於商業化進程剛剛起步的中國儲能產業而言,是否能夠迎來乘風破浪的機遇?圍繞該不該配置儲能、如何配置儲能、誰為儲能買單,業界討論激烈。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副所長陳海生表示,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必將引發電力系統對於儲能長期、持續的需求。
-
作者特稿:先進絕熱壓縮空氣儲能在綜合能源系統中的經濟性分析
曾參與國家973計劃課題(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集成機理與優化設計)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大規模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設計技術),以及國家自然科學研究基金面上項目(先進絕熱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動態建模及電網協同調度技術研究)等。
-
作者特稿:先進絕熱壓縮空氣儲能在綜合能源系統中的經濟性分析
曾參與國家973計劃課題(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集成機理與優化設計)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大規模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設計技術),以及國家自然科學研究基金面上項目(先進絕熱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動態建模及電網協同調度技術研究)等。
-
《電工技術學報》優秀審稿人!10位專家獲中國電工技術學會表彰
李建林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儲能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先進碳材料產業促進會副秘書長,中關村智能雲平臺專家庫主任委員,國網吉林電科院儲能領域首席技術專家,安徽省自動化學會儲能專委會主任,華東儲能領跑者聯盟副理事長,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需求響應組副組長,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標準化委員會委員。
-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副所長陳海生:從全局角度衡量儲能的價值是...
預計「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的消納矛盾更加突出,電力系統的調節需求進一步增大,對於商業化進程剛剛起步的中國儲能產業而言,是否能夠迎來乘風破浪的機遇?圍繞該不該配置儲能、如何配置儲能、誰為儲能買單,業界討論激烈。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副所長陳海生表示,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必將引發電力系統對於儲能長期、持續的需求。
-
中科院理化所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獲突破
日前,記者從中科院理化所獲悉,該所王俊傑團隊,在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的基礎理論及模擬仿真方面開展了細緻而深入的研究,創新性地提出採用梯級恆溫蓄冷、小溫差傳熱的高效蓄冷流程,在理化所廊坊園區搭建了國際首套基於雙級液相工質蓄冷的液態空氣儲能實驗平臺,蓄冷效率測試結果達90%,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可再生能源併網之策—新聞—科學網
▲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 ■本報見習記者 馬卓敏 壓縮空氣儲能技術作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大規模電力儲能技術,可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平滑波動、跟蹤調度輸出、調峰調頻等關鍵技術難題,使可再生能源發電實現穩定可控輸出,滿足其接入併網的要求,從而為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利用提供了解決方案
-
2020儲能嘉年華·項目與技術交流大會已圓滿落幕
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李傑、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能源規劃中心主任萬軍、華能集團海外事業部副主任兼華能香港公司副總經理、科華恆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林儀進行開幕致辭。
-
儲能產業快速發展 儀器設備迎來機遇
近日,第九屆儲能國際峰會順利舉行,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研究員陳海生表示:「我們對中國儲能已進入『春天』的判斷沒有變,但距離行業繁榮的『夏天』,還需要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
-
最新通知:第二屆(2020)國際儲能和氫能及燃料電池工程技術大會暨...
北京化工大學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上海交通大學中英國際低碳學院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擬邀)特別協辦單位上海氫能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媒體合作夥伴中國能源報中國氫能源網承辦單位上海伏勒密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上海訊態展覽服務有限公司Follow
-
中科院理化所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彭科峰)日前,記者從中科院理化所獲悉,該所王俊傑團隊,在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的基礎理論及模擬仿真方面開展了細緻而深入的研究
-
...獲1.6億元天使投資,我國將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電站
36氪獲悉,中儲國能(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儲國能」)獲得了由中科創星、株洲高科領投的1.6億元天使輪投資。中儲國能專注於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技術源自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是通過科技成果作價入股的方式創辦的產業化公司。
-
液化空氣儲能技術的發展與經濟性分析
液化空氣儲能技術不僅能應用於可再生能源的存儲,還可以用於解決電網的峰谷差問題。文章對液化空氣儲能技術的發展現狀做了較詳細的論述,分析了液化空氣儲能技術的各項參數,並與其他儲能技術做了比較,有利於工程技術人員更直觀的了解液化空氣儲能技術。 引言 當今人們的生活環境受到了嚴重的汙染如溫室效應、臭氧層消耗和酸雨等,而這一切的根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燒。
-
儲能+?=未來 -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中央研究院緊緊圍繞國家電投總體戰略,按照國家電投氫能、儲能、新能源等新業態發展要求,精準把握能源行業發展趨勢,布局儲能產業,成立了北京和瑞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儲能公司)。北京和瑞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儲能公司是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全資子公司,鐵-鉻液流電池儲能技術、斜溫層水儲熱技術等六種儲能技術的誕生地,是國家電投先進儲能技術創新平臺、創新創業與產業孵化平臺、決策支撐與管理支持平臺。儲能公司的成立是國家電投儲能產業發展的重要裡程碑,也標誌著國家電投正式亮出儲能這張「未來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