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電工技術學報》共組織近千位業內高水平專家參與審稿近3000次。審稿專家本著嚴謹求實、客觀公正的態度,憑藉自身專業能力與見解,使論文學術水平、發表周期以及服務質量都有較明顯的提高,為《學報》的學術質量和品牌的提升,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為弘揚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根據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工技術學報》優秀審稿專家的評選辦法,綜合考慮審稿專家的審稿數量、質量和時效性,廣泛徵求編輯部及編委會意見,評選產生李慶民、李建林、傅闖、徐偉、李陽、郭小強、邵濤、陳章勇、蘭志勇、戴珂共10位優秀審稿專家。
經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網站公示一周無異議,決定對2019年度優秀審稿專家進行表彰,希望各位專家再接再厲,為推動《電工技術學報》持續創新發展,提高學術質量和出版質量,繼續做出新的貢獻!
李慶民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博導,高電壓與電磁兼容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期在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領域從事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國家重大專項課題1項以及各類科研課題40餘項;發表SCI/EI檢索論文300餘篇,中英文著作5部;獲省部級科技獎勵6項;任CiGRE工作組和IEC工作組成員,中國宇航學會空間太陽能電站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和山東省傑青。
李建林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儲能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先進碳材料產業促進會副秘書長,中關村智能雲平臺專家庫主任委員,國網吉林電科院儲能領域首席技術專家,安徽省自動化學會儲能專委會主任,華東儲能領跑者聯盟副理事長,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需求響應組副組長,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標準化委員會委員。先後承擔儲能領域國家級項目多項,其中,國家863課題4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項,國家電網公司儲能方向重大項目10項,各級網省公司項目10餘項。近年來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SCI/EI檢索文章10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50餘項。負責起草儲能領域行業標準10餘項,著有《大規模儲能技術》、《智能電網中的風光儲關鍵技術》、《儲能系統電網調頻技術》等著譯作10餘部。在儲能領域獲省部級一、二等獎項10餘次。
傅闖
傅闖,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電力電子、高壓直流研發與應用工作。承擔或參加過多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IEEE高級會員,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及直流輸電與電力電子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電力電子系統和設備標委會輸配電系統電力電子技術分委會(SAC/TC60/SC2)委員,全國高壓直流輸電設備標委會(SAC/TC333)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能源網際網路裝備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主持3項國家標準編制,參加多項IEC、IEEE和國家標準制定。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論文60多篇。獲省部級科技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8項,廣東專利金獎1項,獲中國專利獎銀獎1項、優秀獎2項。
徐偉
徐偉,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導。研究方向為直線電機設計、控制及系統集成應用。IET Fellow,IEEE高級會員,IEEE IES 武漢分部主席;國家級青年人才;湖北省電磁裝備工程中心主任,華中科技大學(淄博)高效節能電機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中國電源學會高級會員,中國能源學會專委會委員,中國直線電機委員會委員、中國電源學會變頻傳動專委會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人工智慧與電氣應用委員兼副秘書長等。主持國家級項目6項,包括重點研發計劃1項,自科基金3項;主持湖北省重大項目1項、湖北省科技支撐計劃1項;主持企業合作項目多項,包括徐工集團重大項目等。帶領團隊研發多個直線電機樣機及產品,主持開發1.3MW/10萬Nm輪轂電機,主持開發的電機系統入選國家發改委高效節能電機產品目錄,相關科研成果榮獲省部級獎及國際學術獎6次。獲得《中國電機工程學報》特殊貢獻獎、《電工技術學報》優秀審稿人等榮譽。出版中文專著1部、英文編著2部、英文譯著1部。接受或發表IEEE Transactions高水平SCI期刊論文100餘篇;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60餘項,另受理中國發明專利70餘項;獲國際PCT專利申請3項、軟體著作權6項。
李陽
李陽,教授、博士生導師、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天津市高校學科領軍人才、桑麻基金會獎教金獲得者、天津市政府採購專家、天津市專業學位優秀課程負責人。中國電源學會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及裝置專委會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專委會委員、中國電源學會電磁兼容專委會委員、天津市電源學會副理事長等。多年來一直專注於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研究,在理論分析、技術開發、產品設計等方面經驗豐富。作為主持人承擔科研項目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天津市應用基礎及前沿技術研究計劃(自然科學基金)聯合資助一般項目1項、天津市高等學校科技發展基金計劃項目1項、企業項目多項。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40多篇學術論文,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平臺1篇,入選第二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優秀論文1篇,電工技術學報優秀論文2篇。獲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三等獎、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和「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各1項,授權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10項。
郭小強
河北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河北省百名優秀創新人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國際期刊IET Power Electronics副主編,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編委,CPSS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副主編,美國APEC分會主席,IEEE工業電子學會IECON分會主席,中國電源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北京電力電子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先後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發表論文90餘篇,其中一區TOP期刊論文4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30餘項,出版國際電氣工程先進技術譯叢《大功率變頻器及交流傳動》譯著一部,入選國際清潔能源創新拔尖人才,獲國際頂級期刊IEEE JESTPE最佳論文獎和中國電力科技進步獎。
邵濤
邵濤,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博導,等離子體科學和能源轉化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主任。主要從事高電壓、脈衝功率領域的高壓、脈衝大電流放電應用、低溫等離子體技術應用研究。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項目獲得者、2018年IEEE-IPMHVC William Dunbar獎獲得者、2017年教育部青年學者長江學者、2015年英國皇家學會牛頓高級學者基金、201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2012年中科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獲得者、2011年中科院青促會會員。擔任High Voltage副主編,IEEE Trans. Dielectr. Electr. Insul.副編輯等。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等離子體及應用專委會秘書長。2016年全國高電壓與放電等離子體學術會議大會主席,2018亞太等離子體和太赫茲科學會議技術委員會主席,2024 IEEE等離子體科學會議大會主席。
陳章勇
陳章勇,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博士,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未來能源中心(FEEC),聯合培養博士, 現任職於電子科技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副教授,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方向負責人。長期從事新能源功率變換技術及應用、諧振軟開關技術、高效率模塊電源電路拓撲及均流技術、電動汽車雙向變換器、電機控制與故障診斷、EMI傳導幹擾抑制技術、電力電子變換器數字控制技術(DSP/FPGA)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共發表或錄用了 60餘篇學術論文,其中 SCI 源 18篇、 國內外EI/核心期刊論文42餘篇,已申請和授權發明專利15 項、 實用新型專利1 項,參與譯著 1 部。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四川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先後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子課題、主研裝備領域基金、成都市電動乘用車產業集群協同創新項目等。
蘭志勇
蘭志勇,博士,教授,湘潭大學自動化與電子信息學院,主要從事永磁同步電機、無刷直流電機、永磁直線電機及其他常規電機的研發及伺服驅動控制器的研究。
戴珂
戴珂,工學博士,現任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應用電子工程系副教授,中國電源學會電能質量專委會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中國電源學會高級會員。目前承擔信號與系統、電力電子學的本科教學以及電力電子技術在電力系統中應用的研究生教學任務,主要研究方向為無功補償、諧波抑制、穩定性分析等電能質量控制技術,主持或參與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臺達電力電子科教發展基金等18項科研項目,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EI論文60餘篇,SCI論文12篇,國際一流期刊論文7篇,獲得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6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指導畢業研究生50人,其中博士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