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 | 我極薄取向電工鋼製備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記者26日從中國金屬學會獲悉,10月25日,該學會在內蒙古包頭市組織召開了由包頭市威豐稀土電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完成的「國產極薄取向電工鋼關鍵製造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由中國金屬學會組成的評價委員會聽取了項目工作報告和技術研究報告,經質詢和討論後形成一致意見,認為基於極薄取向電工鋼關鍵製造技術的產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原材料到成品工藝控制完全自主,將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這一新材料的國產化替代。
-
又一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產化替代
認為基於極薄取向電工鋼關鍵製造技術的產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原材料到成品工藝控制完全自主,將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這一新材料的國產化替代。極薄取向電工鋼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性材料,特別是特高壓交直流輸配電項目建設、國防建設、航空雷達、智能醫療設備、新興戰略產業、5G、大數據中心等領域都離不開極薄取向電工鋼,極薄取向電工鋼的厚度為
-
高硼矽玻璃減反射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日,依託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的「北京市太陽能熱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的高硼矽玻璃減反射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工程中心利用自主研發的高硼矽玻璃溶膠凝膠減反射技術,製備出膜層折射率與基底玻璃完全匹配的閉孔減反射膜,解決了酸催化溶膠透過率低、衰減快、鹼催化溶膠耐磨性差及膜層親水發黴的難題。該減反射膜具有透過率高、膜層牢固性好、硬度大、耐候性好、成本低的優點。鍍制的減反射高硼矽玻璃管的透過率、反射率等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
我國電化學氣體傳感器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我國電化學氣體傳感器研發起步較晚,一些核心技術還受制於國外某些國家,所需傳感器幾乎依賴進口。為此,不斷強化電化學傳感器核心技術的突破,儘快研發出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電化學氣體傳感器,成為我國經濟建設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是國內開展電化學氣體傳感器研發較早的單位之一,不僅在該領域有較深厚的科研積累,也具有較強的技術和人才優勢。
-
特高壓建設加速開啟電工鋼產業新機遇
此外,A計權磁致伸縮速度水平需要達到Awv17/50(均值)、≤58dB(A),均需要電工鋼提升內在性能。二是板形質量。在電工鋼縱向厚度偏差和橫向厚度偏差方面,鋼帶公稱厚度的允許偏差應在公稱厚度±0.020毫米以內。三是表面塗層質量。首先,絕緣塗層電阻應滿足單面測量的平均值,即≥30Ω·cm2面;單面5次測量的單次最小值需≥15Ω·cm2面。
-
【投票】2019年度鋼鐵工業十大技術成果
8月19日,鋼鐵研究總院、撫順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天工工具有限公司等單位在國家科技計劃的支持下,通過產學研用全鏈條聯合,歷經十餘年艱苦攻關,攻克了「材料設計-冶金製備-模具熱處理」等全鏈條高端壓鑄模具鋼關鍵技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
國內首套硫酸烷基化技術通過技術鑑定 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1月15日,由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石家莊煉化分公司和洛陽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開發的硫酸烷基化(SINOALKY)技術,通過了中國石化科技部組織的技術鑑定。認為該技術具有低溫、低酸耗、產物分布好等特點,整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SINOALKY技術的成功工業化標誌著我國突破了國外技術壁壘,擁有了國內首套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硫酸烷基化技術。
-
這套中國自主研發的設備首次亮相青島海科展,再次打破先進國家技術封鎖
由中科院聲學所與南京銳聲聯合研製的深海低噪聲毛髮阻尼陣列在本次展會上首次向全球公開發布,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條完全國產的深海低噪聲毛髮阻尼陣列,系海洋探測領域的關鍵「卡脖子」裝備,此前只有某先進國家有能力設計製造。
-
新型高強高導鋁合金絞線及電工圓鋁杆技術探討
在2020(第五屆)中國電工材料供需交易峰會上,山東創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工王超帶來了主題為「新型高強高導鋁合金絞線及電工圓鋁杆技術探討」的演講,主要從63%導線率導線製備工藝及思路、8A07導電率61.5%耐熱導線製作及優勢、6201鋁鎂矽合金導線導電率由52.5%提升至55%的趨勢解讀這幾個方面展開。
-
攀鋼納米TiO2光催化及應用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攀鋼納米TiO2光催化及應用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近日,由攀鋼鋼研院與中科院等單位聯合開發的「納米TiO2光催化及應用技術」,順利通過四川省科技廳、四川省環保局成果鑑定,該納米TiO2光催化技術(簡稱:攀納克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超仿棉聚酯纖維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6月10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由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牽頭、東華大學等單位共同承擔的「超仿棉聚酯纖維及其紡織品產業化技術開發」項目科技成果鑑定會。經過由上海大學、天津工業大學、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北京服裝學院、上海紡織控股有限公司、江蘇省紡織研究所有限公司這7家單位相關專家組成的鑑定委員會討論,認為項目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中國雷射選區熔化成形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近日,渭南市科技局組織中航工業西安航空動力控制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西北工業大學等相關院校7名專家教授,在渭南高新區3D列印產業培育基地對陝西增材製造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和西安鉑力特雷射成形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基於雷射選區熔化成形技術的多墾合金結構件的設計與製造」技術成果進行了評審,與會專家在聽取了項目工作、技術和查新報告
-
深圳先進院研製第二代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達到國際水平。該項目是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聯合香港中文大學,深港攜手自主研發成功的高效低成本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裝備、工藝及產品。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光伏太陽能實驗室主任肖旭東團隊研製的「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效率已達到18.7%,邁入國際領先行列。
-
我國稀貴金屬濺射靶材製備已打破國外壟斷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云南省科技廳11月28日消息稱,雲南省貴金屬材料重點實驗室研發團隊在主任胡昌義帶領下,開展電子信息產業用稀貴金屬濺射靶材的關鍵製備技術及工程化應用研究,成功製備鎳鉑(NiPt)、鈷鉻鉑硼(CoCrPtB)等靶材和釕(Ru)、鈷鉻鉑二氧化矽(CoCrPt-SiO2
-
這一「卡脖子」裝備如何打破先進國家技術封鎖?聽聽科學家介紹其中門道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2日訊 今天上午,2020(第五屆)青島海洋科技國際展覽會在青島藍谷開幕,500餘家涉海科研院所、高效、企業紛紛攜海洋科技領域最新科技研發成果亮相青島海科展。由中科院聲學所與南京銳聲聯合研製的深海低噪聲毛髮阻尼陣列在本次展會上首次向全球公開發布,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條完全國產的深海低噪聲毛髮阻尼陣列,系海洋探測領域的關鍵「卡脖子」裝備。
-
我國鋁粉煤灰資源化利用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圖1 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示範項目評價會議現場專家組評價認為:粉煤灰提取氧化鋁是世界性難題,國內外無可供借鑑的先例,經長期開拓性研究與產業示範,在燒結物相分離、反應強化、成核調控、二次反應控制、工程放大與成套等方面取得系列發明和創新,攻克了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多聯產工藝技術;突破了傳統粉煤灰利用的思路,自主開發了 「預脫矽-鹼石灰燒結法」 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多聯產工藝技術
-
製備超高純度氧化鎂技術亮相
長期以來,製備超高純度氧化鎂技術一直是我國的一項技術瓶頸。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了解到,製備超高純度氧化鎂技術已經實現了突破。同時,使用原電池法選用鎂作為燃料電池,可以大幅提升燃料電池在生產、運輸等環節的安全性。
-
40年磨一「箭」打破美俄技術壟斷 510所電推進技術步入國際先進行列
40年磨一「箭」打破美俄技術壟斷 510所電推進技術步入國際先進行列今年4月30日,由該所研製的新一代離子電推進產品——LIPS-300離子推力器在實踐二十號衛星上成功實現在軌驗證,標誌著我國電推進產品和應用技術步入國際先進行列。而此前該種技術一直被美俄等航天強國所壟斷。
-
香山微波「毫米波雷達標定及綜合測試系統」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
微波設備和毫米波雷達被譽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最重要的傳感器和眼睛,它們的精度和指標間接影響下一代信息技術的質量和品質。目前汽車高端毫米波雷達的國產化受到國外核心技術制約,一個主要因素即國產毫米波雷達標定及測量科學儀器設備的缺乏。
-
我國晶片產業能否打破國外技術封鎖?
從航空航天到金融保險從衛生醫療到家用家電,晶片幾乎在每個行業都有所應用,可是由於我國晶片技術起步較晚,和國外的技術封鎖,導致我國所使用的晶片大多依賴進口,而當今世界絕大多數晶片都是採用矽基材料的集成電路,像矽以外材料做成的集成電路包括鍺,砷化鉀,石墨烯和碳,一直都是半導體領域的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