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備超高純度氧化鎂技術亮相

2020-12-05 瀟湘晨報

北理工(唐山)轉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相關情況

本報訊(記者 劉洋)超高純度氧化鎂是精細化工產品和高溫耐火材料,大量用於航空航天電子等各個高端領域。長期以來,製備超高純度氧化鎂技術一直是我國的一項技術瓶頸。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了解到,製備超高純度氧化鎂技術已經實現了突破。同時,使用原電池法選用鎂作為燃料電池,可以大幅提升燃料電池在生產、運輸等環節的安全性。

12月2日,「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在河北省唐山市召開,本次發布會由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辦,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協辦。

「在採用原電池法選用鎂作為燃料電池的生產過程中,我們發現可以生成超高純度的氧化鎂,而高純度氧化鎂可以用在航空航天等多個高端領域。」經過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的詳細介紹,現場參會人員共同見證了我國通過自主研發新工藝,實現了製備超高純度氧化鎂的技術突破。

此項技術在材料研發、製備和產業化方面實現了國際先進和全球領先的技術突破;助力解決高強度不鏽鋼、航空鋼材、高端軸承鋼不過關的核心短板問題,打破了一直以來該領域被國外技術「卡脖子」的現狀。據悉,高純度氧化鎂是精細化工產品和高溫耐火材料,大量用於航空航天電子等各個高端領域。相比於之前獲取氧化鎂常用的菱鎂礦煅燒法和海水/滷水合成法,使用原電池法工藝可獲取超高純度氧化鎂,成本更低,工藝路線更短,產品成品率更高,且生產過程伴隨產生大量優質直流電。

原電池法選用鎂作為燃料電池的陽極金屬材料,增加了燃料電池生產、運輸、儲存、加注環節等各個環節的安全性,在短時間內將鎂轉化為氧化鎂,增值近50%;同時在獲取超高純度氧化鎂的過程中可實現無工業三廢排放。

同時,原電池法突破性地使用了碳基非貴金屬催化劑,較傳統貴金屬催化劑,降低了燃料電池製造成本,提升了性價比。

目前,超高純度氧化鎂長期被日本、歐美等國家壟斷;我國每年需要從以色列、歐洲和日本等國大量進口高純度氧化鎂,缺口巨大。使用原電池法製得超高純氧化鎂,解決了我國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攻關的技術和產業化難題。鑑定委員會表示,目前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已經正式進入產業化的初步階段,預期在2022年實現千噸以上規模量產;2023-2025年實現產能20萬噸至30萬噸。

發布會上,河南科技大學高溫材料研究院教授、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周寧生做了主題為《氧化鎂與耐火材料》的主旨演講。科技自媒體人董珊博士主持了圓桌論壇,濮陽濮耐董事長劉百寬、河鋼唐鋼檢修公司副總經理李波、唐山海港物流產業聚集區黨組書記兼管委會主任莫輝、棋鑫資本常務副總劉磊作為嘉賓參與了圓桌論壇。

【來源:北青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打破國外技術制約 超高純度氧化鎂製備技術實現突破
    原標題:打破國外技術制約   超高純度氧化鎂製備技術在唐山實現突破  從12月2日在唐山市海港經濟開發區舉行的「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上獲悉,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的「
  • 超高純度氧化鎂製備技術在唐山實現突破
    河北日報訊(記者王育民)從12月2日在唐山市海港經濟開發區舉行的「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上獲悉,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的「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技術實現突破,解決了我國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攻關的技術和產業化難題,打破了一直以來該領域被國外技術
  • 打破國外技術制約 超高純度氧化鎂製備技術在河北唐山實現突破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育民)從12月2日在唐山市海港經濟開發區舉行的「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項目技術成果發布會」上獲悉,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的「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技術實現突破,解決了我國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攻關的技術和產業化難題,打破了一直以來該領域被國外技術
  • 氧化鎂的製備和改性及絕緣性能
    製備絕緣性能較好的氧化鎂的工藝及條件,分析了氧化鎂的物理性質對其絕緣性能的影響,確定製備絕緣性能優良的氧化鎂的工藝條件。在此基礎上,河北鑫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鹽湖滷水為原料,結合前人研究結果,河北鑫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開發製備高絕緣性EP/氧化鎂複合材料的工藝技術路線。
  • 氧化鎂的分類及主要用途
    氧化鎂是鎂質膠凝材料中一種主要原材料,它按煅燒生產工藝來分可分為輕燒氧化鎂和重燒氧化鎂兩種。
  • 自主研發、打破國外技術制約——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
    河北省唐山市政府副市長曹全民、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董明明出席了本次發布會,在聽取了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靚做出的成果發布和上海交通大學特別研究員付超鵬做的成果解讀之後,與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唐山高新技術研究與轉化中心的同事以及在場人員一起現場見證了我國通過自主研發新工藝,實現了製備超高純度氧化鎂的技術突破
  • 打破國外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技術有哪些新突破?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用於航空航天電子等各個高端領域的高純度氧化鎂獲得技術上的新突破。經濟觀察網記者了解到,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的「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技術實現突破,解決了我國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攻關的技術和產業化難題,打破了一直以來該領域被國外技術「卡脖子」的狀況。高純度氧化鎂是精細化工產品和高溫耐火材料,大量用於航空航天電子等各個高端領域。
  • 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壟斷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電力聯產...
    河北省唐山市政府副市長曹全民、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董明明出席了本次發布會,在聽取了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靚做出的成果發布和上海交通大學特別研究員付超鵬做的成果解讀之後,與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唐山高新技術研究與轉化中心的同事以及在場人員一起現場見證了我國通過自主研發新工藝,實現了製備超高純度氧化鎂的技術突破
  • 「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技術實現突破,打破該領域「卡脖子」狀況
    用於航空航天電子等各個高端領域的高純度氧化鎂獲得技術上的新突破。 經濟觀察網記者了解到,北京理工大學(唐山)轉化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的「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技術實現突破,解決了我國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攻關的技術和產業化難題,打破了一直以來該領域被國外技術「卡脖子」的狀況。 高純度氧化鎂是精細化工產品和高溫耐火材料,大量用於航空航天電子等各個高端領域。 我國每年進口高純度海水鎂砂約40萬噸。
  • 共沉澱法製備介孔氧化鎂及表徵
    河北鑫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常溫條件下採用共沉澱法,以六水氯化鎂(MgCl2·6H2O)為鎂源,無水碳酸鈉(Na2CO3)為沉澱劑製備介孔氧化鎂,研究了不同攪拌時間對介孔氧化鎂性質影響氧化鎂 研究結果表明,不同攪拌時間對介孔氧化鎂的微觀形貌和尺寸大小影響較大
  • 片狀氫氧化鎂熱解製備微納結構氧化鎂
    河北鑫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採用沉澱法以六水氯化鎂(MgCl2·6H2O)和氨水(NH3·H2O)為原料製備出氫氧化鎂,熱解得到了片狀鏤空納米氧化鎂。氧化鎂  利用Kissinger法計算出氫氧化鎂的熱解表觀活化能
  • 我國超高純度化學品精餾關鍵技術通過鑑定_企業_中國環境
    據了解,高效分離回收技術可將化工、醫藥、輕工、冶金等行業排放的化學汙染物,通過高效率的分離技術分離回來,進一步提純精製,變為高純度、高質量的產品。  作為「超高純度化學品精餾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的技術負責人,北京化工大學教授李群生介紹說,這一項目與環保產業關係非常密切。
  • 氣溶膠輔助法合成球形氧化鎂
    河北鑫滔新材料以氯化鎂為鎂源,尿素為沉澱劑,採用氣溶膠輔助法製備了球形氧化鎂。利用X射線衍射(XRD)、掃描電鏡(SEM)、紅外光譜(IR)和氮氣吸附-脫附等技術手段對不同反應溫度下製備的前驅體和氧化鎂樣品進行了表徵。
  • 超高純度鐵素體不鏽鋼焊接工藝簡述
    一,關於008Cr27Mo熱處理超高純度鐵素體不鏽鋼及其焊接接頭有產生晶間腐蝕的傾向,其腐蝕機理與奧氏體不鏽鋼晶間腐蝕一樣,仍可以用公認的貧鉻理論來解釋。熱處理對超高純度高鉻鐵素體不鏽鋼(008Cr27Mo)晶間腐蝕率的影響見圖1。
  • 無機鹽協會建議修改氧化鎂出口稅則
    中國化工報記者12月7日從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獲悉,該協會已向國務院稅則委員會、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等部門遞交申請報告,提出把出口氧化鎂的98%純度門檻改為90%等建議,以促進國內因循環經濟發展而大量增產的化學合成法氧化鎂出口。
  • 氧化鎂微波介質陶瓷,5G行業的先進材料
    微波介質陶瓷作為一種新型電子材料,在現代通信中被用作諧振器、濾波器、介質基片、介質天線、介質導波迴路等,廣泛應用於微波技術的許多領域,如行動電話、汽車電話、無繩電話、電視衛星接收器、衛星廣播、雷達、無線電遙控等。
  • 球形氧化鎂的控制合成研究
    河北鑫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聚乙烯吡咯烷酮為控制劑,氯化鎂、氫氧化鈉和氨水為原料,經靜態反應製備出球形氫氧化鎂前驅體,再經煅燒得到球形氧化鎂。球形氧化鎂  結果表明:在控制劑為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量為1.0%、氯化鎂濃度為1.0mol/L、氫氧化鈉濃度為0.25mol/L、反應時間為24h條件下,獲得球形氫氧化鎂前驅物;前驅物氫氧化鎂在600℃下煅燒2h,製得的球形氧化鎂顆粒大小均勻,分散性好,球形度高,平均粒徑為4.53μm。
  • 氧化鎂固/液分散體系的研究
    河北鑫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了不同類型的表面活性劑對氧化鎂超細顆粒在水介質中的分散穩定作用。氧化鎂  其作用機理是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首先以頭基朝向顆粒表面由於不能賦予顆粒較大的zeta電位,對氧化鎂顆粒的分散穩定作用相對較差。類似的陽離子聚合物如PEI對氧化鎂顆粒在水中的分散性也沒有促進作用。
  • 我國團隊創新碳納米管制備方法:純度達99.9999%,陣列密度達120/微米
    使用該方法製備的碳納米管純度可達到99.9999%,陣列密度達到120/微米。通過這一技術,研究人員有望將集成電路技術推進到3nm節點以下。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是在北京市科委指導下,由北京大學等單位發起的集成電路研發機構,研究成果有完整的碳基集成電路技術和三維光電集成系統等。
  • 必讀技術貼:超高純氧化鋁製備與性能控制
    在上海有色網(SMM)、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舉辦的2020有色金屬行業年會暨長約嘉年華上,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包頭交大賽福爾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佼就高純氧化鋁的應用、超高純氧化鋁製備方法與性能控制等技術方面進行了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