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理化所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獲突破

2021-01-13 手機光明網

  日前,記者從中科院理化所獲悉,該所王俊傑團隊,在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的基礎理論及模擬仿真方面開展了細緻而深入的研究,創新性地提出採用梯級恆溫蓄冷、小溫差傳熱的高效蓄冷流程,在理化所廊坊園區搭建了國際首套基於雙級液相工質蓄冷的液態空氣儲能實驗平臺,蓄冷效率測試結果達90%,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據介紹,液態空氣儲能技術是一種新型大規模儲能技術,其主要特點是在傳統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的基礎上引入低溫過程,將高壓空氣液化後常壓或低壓存儲,具有儲能密度高、成本相對較低、對地理條件依賴小等優點,可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間歇性和波動性問題。該技術的發展對於破解當前制約我國可再生能源的棄風棄光限電等難題具有重大意義。

  據了解,該團隊在該項目研究過程中已發表論文13篇,多篇論文發表在《能源轉換與管理》等期刊上,核心技術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2項,授權2項。(記者彭科峰)

  《中國科學報》 (2018-02-06 第4版 綜合)

[責任編輯:趙清建]

相關焦點

  • 中科院理化所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彭科峰)日前,記者從中科院理化所獲悉,該所王俊傑團隊,在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的基礎理論及模擬仿真方面開展了細緻而深入的研究
  • 中科院理化所低溫生物與醫學實驗室: 不走尋常路
    作為中科院理化所低溫生物與醫學實驗室主任,劉靜主持研發的世界首個自主運動的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不久前在這裡問世。這一轟動性的成果,隨即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院士也於近期前往中科院理化所調研,聽劉靜詳細匯報了液態金屬系列研究成果及工作展望。儘管成就斐然,但對於這個年輕的實驗室而言,未來的科研道路仍然漫長。
  • 中國液態金屬研究再獲突破,可為4D列印等提供新方向
    中國液態金屬研究再獲突破,可為4D列印等提供新方向 中國證券網 2016-11-11 11:27 來源:澎湃新聞
  • 中科院理化所:「理」當益壯—新聞—科學網
    自2015年首批進入中科院特色研究所建設試點以來,理化所贏得了若干「改革的紅利」——從雷射顯示到大型低溫製冷系統,從生物明膠到深海浮力材料……由北京中關村東路的這個「彈丸之地」產生的一項項顛覆性技術和開創性成果,或領跑國際科技前沿,或填補國內產業空白,詮釋著科技「國家隊」的實力與擔當。
  • 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研發現狀及應用前景
    為解決傳統壓縮空氣儲能的技術瓶頸問題,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開展了新型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研發工作,包括絕熱壓縮空氣儲能、蓄熱式壓縮空氣儲能及等溫壓縮空氣儲能(不使用燃料)、液態空氣儲能(不使用大型儲氣室)、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不使用大型儲氣室、不使用燃料)等。
  • 工程熱物理所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獲2017國際儲能創新大賽儲能...
    工程熱物理所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獲2017國際儲能創新大賽儲能技術創新典範TOP10 2017-05-27 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等10項技術獲儲能技術創新典範TOP10。本次大賽是首屆國際儲能創新大賽,也是目前儲能領域最高級別的獎項。
  • Highview公司計劃在英國部署250MWh液態空氣儲能項目
    中國儲能網訊:據報導,液態空氣儲能(LAES)技術提供商Highview Power公司執行長Javier Cavada日前表示,計劃在英國部署一個容量為250MWh液態空氣儲能項目。他指出,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真正競爭對手是化石燃料發電廠,而不是電池儲能系統。 行業媒體日前在倫敦電力儲能網絡年度研討會上與Cavada進行了探討。
  • 世界首例液態空氣儲能技術項目在英國投運
    消息: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大型複合酸壓技術實現增油48.4萬噸  中國石化西北油田針對裂縫穿透距離短的難題,攻關形成大型複合酸壓技術,為老井140米以外縫洞溝通提供有效技術手段。目前該技術現場累計實施44井次,累計增油48.4萬噸,被中國石化鑑定為「國際先進技術水平」。
  • 液化空氣儲能技術的發展與經濟性分析
    從氣液分離器上埠出來的冷空氣返回到換熱器中冷卻被壓縮機壓縮後的空氣。 (2)能量存儲過程。經氣液分離器分離後的液態空氣從氣液分離器下埠流到液化空氣儲罐中儲存,液化過程中消耗的大部分電能被轉化成了液態空氣的冷能。 (3)電力恢復過程。低溫儲罐中液態空氣被引出,經低溫泵加壓後送入氣化換熱器中吸熱氣化。被氣化的空氣再通入熱交換器中,被進一步加熱升溫、升壓。
  • 中科院:我國加速器低溫超導技術已取得重大突破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吳晶晶)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BEPCII)的三臺超導磁體聯合勵磁調試獲得成功。這標誌著我國加速器低溫超導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表明我國工程人員已掌握了加速器低溫超導技術,完全有能力自行設計、製造大型低溫超導磁體。    據介紹,BEPCII共有兩套低溫超導設備
  • 全球首個5兆瓦/15兆瓦時液態空氣儲能工廠開通運營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儲能行業分析負責人Logan Goldie Scot說。「儲能系統成為一種新建發電或網絡增強的實用替代方案,特別是對於某些市場中未充分利用的電力資產。我們預計在此期間,儲能系統的持續時間將越來越長,並提供峰值容量和可再生能源集成等服務。」隨著液態空氣儲能(LAES)技術已經在電網規模上得到驗證,該工廠為全球更加廣泛採用液態空氣儲能(LAES)技術鋪平了道路。
  • 英國將建設世界上最大的液態空氣電池儲能項目
    英國政府計劃在大曼徹斯特郡特拉福德市建設世界上第一個商業液態空氣電池儲能項目,以幫助英國充分利用其太陽能和風能。 該項目將創造200多個工作崗位,並使這座城市處於最新綠色技術的最前沿。這項革命性的項目將在英國政府1000萬英鎊的支持下,由儲能公司Highview運營。低溫電池提供了一種存儲多餘能量的方法,並且與現有電池相比,它的存儲規模更大,壽命更長。
  • 最大液態空氣儲能設施?英國:可為5萬戶家庭供電5小時
    據報導,英國啟動了一項創新的新能源項目,即在英國大曼徹斯特郡開始部署一個50MW/250MWh的液態空氣儲能設施。據悉,這個名為「CRYOBattery」的儲能系統將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的儲能系統之一。具體而言,該項目將利用低溫冷卻技術將周圍空氣轉化為液體,然後用於長期存儲和釋放能量。
  • 理化所等提出液態金屬神經連接與修復技術
    近期,由劉靜研究員帶領的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究小組,首次報導了一種全新原理的液態金屬神經連接與修復技術,在國際上引起持續廣泛的影響。正是出於這一考慮,研究小組基於10餘年來在液態金屬材料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學領域的長期積累和實踐,首次提出了具有突破性意義的液態金屬神經連接與修復技術,旨在迅速建立切斷神經之間的信號通路及生長空間,從而提高神經再生效率並降低肌肉功能喪失的風險。
  • 中科院低溫工程學重點實驗室:為低溫工程奉獻科研熱情—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低溫工程學重點實驗室:為低溫工程奉獻科研熱情
  • Highview Power公司計劃在佛蒙特州部署美國首個長時液態空氣儲能項目
    中國儲能網訊:據外媒報導,英國液態空氣儲能技術開發商Highview Power Storage公司和美國能源廠商Encore Renewable Energy公司日前宣布,計劃在佛蒙特州北部部署美國首個完全基於液態空氣技術的長時儲能系統,以解決該地區的輸電問題。
  • 資訊 | 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主任、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陳海生團隊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成果獲北京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儲能聯盟理事長單位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申報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該技術發明獎是研究所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方向,在2014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基礎研究類)一等獎基礎上,取得的新的裡程碑。
  • 這不是夢:液態空氣存儲風電
    初創能源公司庫克能源(Keuka Energy)正在準備徹底改造風能和能源儲存,他們最近推出一臺125kW的船隻原型,它使用其新穎的漂浮式風力發電機組,設計搭配液態空氣儲能來提供穩定的電能來源。不同於有三個葉片和中心變速箱的傳統風力發電機組,庫克的渦輪機是一個鋁製葉片的風車,坐落在裝有液態空氣的V型漂浮平臺上。
  • Highview獲英國政府1000萬英鎊撥款,年內開工250MWh液態空氣儲能項目
    英國獨立電站開發商Carlton Power與儲能公司Highview Power Storage成立的合資公司Carlton Highview Storage將在英格蘭大曼徹斯特地區的特拉福德建造一個50MW/250MWh的液態空氣儲能項目。項目將於今年年內開工建設,並計劃在2022年實現投運。
  • 液態金屬能「進化」成計算機?中國首提全液態量子器件與計算技術概念
    摘要:液態金屬可以用來製造計算機核心電子元件,進而引發計算機革命?中國在國際上首提這一概念,並指有望助推新一代量子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系統的發展。本文來自人民網,作者喻思南,原文標題《我國科學家國際上首次提出全液態量子器件與計算技術概念——液態金屬能「進化」成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