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1.6億元天使投資,我國將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電站

2021-01-09 證券之星

36氪獲悉,中儲國能(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儲國能」)獲得了由中科創星、株洲高科領投的1.6億元天使輪投資。中儲國能專注於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技術源自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是通過科技成果作價入股的方式創辦的產業化公司。

中儲國能正在建設國際首套100MW壓縮空氣儲能示範項目,項目建設地點位於張家口市張北縣廟灘雲計算產業園區。目前項目主設備已已完成加工及測試,正在開展廠房及設備基礎建設,預計2021年上半年將完成系統集成安裝,下半年將完成調試並投入運行。

中儲國能CEO紀律表示:「公司正在建設的100MW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為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新型壓縮空氣儲能項目。」據了解,英國高瞻公司(Highview Power Storage)正在英國曼徹斯特地區建造50MW的液態空氣儲能(深冷儲能)項目,這一項目在今年開工,預計2023年完工,是國外最大規模的空氣儲能項目。中儲國能正在進行的100MW項目的規模是其兩倍。

儲能效率是儲能系統的重要指標,指輸出的電量與輸入的電量的比值。紀律表示,這一項目的最高系統效率可達到70%-75%。2016年,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在貴州畢節建造的10MW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效率已達到60.2%。紀律表示:「10MW系統的效率指標已優於行業競爭對手。」

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目前獲得了國家發改委、國家工信部和國家能源局的支持。中儲國能正在進行的100MW壓縮空氣儲能示範項目已分別於2018、2019年被列入國家重大項目庫,已經獲得了國家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產業創新發展專項和國家A類先導專項重大項目提供的資金。

CEO紀律表示,項目投入使用後可以通過銷售電能獲得收益,設備使用壽命預計將大於30年,因此在未來有較大獲利空間。紀律還表示,正在建設的項目是第一代100MW項目,需要製造非標準零件,因此需要投入較大資金來生產模具。之後的項目設備可以沿用第一代項目的模具,因此,未來項目成本還有下降空間。

在建設本次100MW項目之前,中儲國能已在2016年完成了10MW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示範項目,在2013年完成了1.5MW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都已投入使用。中儲國能目前已與一些大型發電集團建立合作關係,例如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三峽新能源集團等。公司目前還有中國廣核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等核電企業客戶。公司將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包括為客戶提供電站設計、設備銷售,工程建設、調試運行和檢修維護等服務。

目前,100MW壓縮空氣儲能項目還在建設的過程中。紀律表示,在項目正式投入使用前,公司會對項目進行7-8次的完整的試運行,保證系統運行的穩定性。預計這一項目將在2021年下半年投入運行。

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是一種新興的物理型、機械型儲能技術。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基本原理為:在電網用電負荷低谷期將空氣高壓密封在儲氣罐、報廢礦井、沉降的海底儲氣罐、山洞等儲氣系統中,在電網用電負荷高峰期釋放壓縮空氣,驅動膨脹機帶動發動機發電。

儲能技術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運用鉛酸電池、鋰離子電等的化學儲能技術。一類是以抽水蓄能為代表的物理儲能技術。目前,抽水蓄能技術在整體儲能市場佔比最高,高達93%。化學儲能雖然產能規模比抽水蓄能小,但由於擁有響應速度快、能量轉化效率高的優勢,在市場上難以被物理儲能替代,因此也佔據著穩定的市場份額。

抽水蓄能技術的發展歷史可追溯至一百年前,是最傳統、最成熟的的物理儲能技術。它利用上下水庫的高度落差在用電高峰期釋放電能。抽水儲能設備的產能規模大,單機便可生成300-400MW的電能,且技術原理及操作簡單,在全球得到廣泛應用。

近年來,抽水蓄能技術發展已出現瓶頸。首先,這一技術對設備環境的要求較為苛刻,需要在有一定落差的地方建設上下遊兩座水庫和水壩,且水庫直線距不宜超過10公裡。目前國內能夠被用來建造抽水蓄能水庫的場地已所剩無幾。並且,由於新水庫的建設大多要讓當地居民移民以後才能開始,需要花費大量等待時間和搬遷成本。此外,上下遊水庫和水壩的製造周期大約為6-8年,修建過程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還會產生泥石流、山體滑坡等潛在安全風險。因此,傳統的抽水蓄能技術有被替代的需求和趨勢。

紀律表示,相較於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有兩大優勢,一是場地限制少,不會對普通居民造成打擾,不會破壞生態環境;二是建設周期短,項目周期僅約為1-2年。這兩個優勢能夠迴避傳統抽水蓄能技術的瓶頸。並且它的設備使用壽命、能量轉化效率與抽水蓄能相當,甚至在設備不斷調試精進後能表現得更好。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目標在未來取代抽水蓄能,成為主流的物理儲能技術。

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的突破點在於發電規模。目前國際上已建成的壓縮空氣儲能項目規模普遍在1MW-10MW之間,還無法滿足規模化生產電能的需求。中儲國能正在進行的100MW項目是壓縮空氣儲能進入目標市場的一次嘗試。發電規模的提升還可以帶動度電成本的減少,能讓這一技術擁有更好的商業化前景。

〖 36氪 〗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焦點

  • 工程熱物理所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獲2017國際儲能創新大賽儲能...
    研究所儲能研發團隊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在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等物理儲能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發成果:在國際上原創性地提出了基於超臨界過程的壓縮空氣儲能新技術,突破了1-1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關鍵技術;發表論文250餘篇,其中SCI收錄90餘篇,EI收錄130餘篇,SCI他引3000餘次;申請專利130餘項,授權專利114項,其中國際專利授權4項,在壓縮空氣儲能領域的專利數列全球科研機構第
  • 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研發現狀及應用前景
    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具有規模大、效率高、成本低、環保等優點, 被認為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大規模儲能技術之一。目前,全球已有兩座大規模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投入了商業運行。第一座是1978 年投入商業運行的德國Huntorf 電站(圖1)。
  • 突破 100兆瓦,中國壓縮空氣儲能邁出關鍵一步
    壓縮空氣儲能具有規模大、成本低、效率高、環境友好等優點,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大規模儲能技術之一。壓縮空氣儲能的技術原理是在用電低谷時,將空氣壓縮儲存於儲氣室中,將電能轉化為空氣能存儲起來;在用電高峰時釋放高壓空氣進入燃燒室,帶動發電機發電,是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大規模儲能技術。但是,傳統的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存在依賴儲氣洞穴、依賴化石燃料以及系統效率較低等瓶頸問題。
  • 山東省首個壓縮空氣儲能調峰電站開工建設
    巖鹽資源開發後留下的廢棄鹽穴,也能變成能源「聚寶盆」——位於山東省肥城經濟開發區的全省首個壓縮空氣儲能調峰電站項目,日前正式開工建設,項目測腔水密封實驗已完成,近期將鋪開注氣排滷工作。在巖鹽資源綜合利用上,該區給出了耳目一新的「答案」。
  • 作者特稿:先進絕熱壓縮空氣儲能在綜合能源系統中的經濟性分析
    曾參與國家973計劃課題(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集成機理與優化設計)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大規模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設計技術),以及國家自然科學研究基金面上項目(先進絕熱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動態建模及電網協同調度技術研究)等。
  • 作者特稿:先進絕熱壓縮空氣儲能在綜合能源系統中的經濟性分析
    曾參與國家973計劃課題(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集成機理與優化設計)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大規模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設計技術),以及國家自然科學研究基金面上項目(先進絕熱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動態建模及電網協同調度技術研究)等。
  • ...建成113MW光伏電站!吉電股份將投建吉林100MW風電儲能平價發電...
    國家能源集團加碼新能源投資  全球最大的煤炭企業國家能源集團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轉向新能源開發。近日,國家能源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中國神華發布公告稱,將投資40億元參與出資成立國能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主要投向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以及氫能、儲能等相關新技術項目。
  • 資訊 | 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主任、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理事長陳海生團隊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成果獲北京市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儲能聯盟理事長單位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申報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該技術發明獎是研究所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方向,在2014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基礎研究類)一等獎基礎上,取得的新的裡程碑。
  • 全球最大化學能儲能電站在大連正式啟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9月16日,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國家示範項目的220千伏送出工程正式啟動。目前,該項目是全球最大化學能儲能電站。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是將電能儲存在電解液罐裡,在用電低谷期,把富裕的電能儲存起來,在用電高峰時,再將儲存的電能輸出使用,減少電能浪費,使用壽命為20年。
  • 含分布式電源電網儲能技術綜述
    美國利用日本住友電氣工業公司和VRB Power Systems 公司的技術,分別建立了2 MW 和6 MW的全釩液流儲能電池示範運行系統[3]。2003年日本NGK公司生產的鈉硫電池產量為30MW,到2005年達到48MW(960個模塊),2008年達到90MW的規模(1800個模塊),2010年的發展計劃為年產150MW。在全球已建成100餘座鈉硫電池儲能站。
  • 鋰電池是電化學儲能主流技術路線,邁進規模化階段(附報告目錄)
    抽水蓄能依然是當前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的一類儲能技術,達到170.7GW,同比增長1.0%,所佔比重為94.3%,同比下降2.0個百分點;電化學儲能緊隨其後,累計裝機規模6.6GW,同比增長126.4%,所佔比重為3.7%,同比上升2.0個百分點。
  • 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可再生能源併網之策—新聞—科學網
    早在2013年,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儲能研發中心便完成了對1.5兆瓦級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示範工作,此系統性能指標高於國際同等規模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目前,該所正在著力開展對10兆瓦級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研發與示範工作,並已完成了系統主要部件的研發工作,目前正在進行系統的集成,預計將在2016年完成全部的示範任務。
  • 儲能聯盟陳海生團隊儲能成果獲一等獎
    儲能聯盟理事長單位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申報的「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圖1: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現場該技術發明獎是研究所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方向經過6年的努力,該項目在原有基礎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突破了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關鍵技術難題,取得的主要創新性技術成果包括:攻克了先進CAES系統全工況設計與調控技術,發明多種新原理壓縮空氣儲能系統;攻克了先進CAES系統的高效寬負荷壓縮機和膨脹機多級全三維協同設計技術,發明多種寬負荷壓縮機和膨脹機;攻克了先進CAES系統的超臨界蓄熱(冷)
  • 鋅空氣電池漸成產業規模 鋅需求增亮點
    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01021/636992.shtml 近日,山東口鎮綜能儲能電站在濟南市萊蕪區投運併網,這是山東省內首個併網運行的電化學儲能電站,也是全國首個利用電網退運電池建成的儲能電站
  • 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達8089MW 長壽命磷酸鐵鋰優勢盡顯
    根據CNESA全球儲能項目庫統計數據,截止到2019年底,包括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和熔融鹽儲熱在內的全球儲能累計裝機規模為182.8GW,年增長率為0.99%;其中電化學儲能的累計裝機規模為8089.2MW,年增長率22.1%。
  • 網際網路重定義能源鏈 儲能是關鍵環節
    顯然,實現開再生能源的分布式發電,迫切需要儲能技術的配和。  那麼,儲能領域的發展前景如何呢?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和漢能集團日前發布的《全球新能源發展報告》顯示,2013年全球儲能融資總額達到了38億美元,是2012年的1.8倍。其中,美國的融資額為9.3億美元,佔全球融資總額的24.4%,中國融資額1.7億美元,僅佔4.5%。
  • 礬山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籤約
    礬山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籤約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03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1月3日消息:12月30日下午,計劃總投資為12億元的華能礬山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籤約儀式在縣行政中心舉行。
  • 光伏電站投資企業哪家強?國電投、協鑫、中利、正泰、北控...
    數據說話:截至2016年底,累計投資建成光伏電站已達4GW以上,成為國內光伏電站投資建設規模最大、品質第一,是國內光伏行業中唯一通過VDE生產全過程質量認證企業。,主營業務是:太陽能電站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維護;太陽能發電和相關技術的集成,包括光伏和光熱發電技術、微網及儲能技術等;適當介入太陽能產業鏈技術研發和產品生產,進行產業鏈投資。
  • 前瞻鋰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2期:全球最大鈷業公司叫停全球最大鈷礦...
    19年年底之前逐步停止全球第1大鈷礦、全球重要的銅礦之一的Mutanda礦運作。國內首個電池整包梯次利用項目落地 退役電池將變成儲能電站深圳比克電池與南網綜合能源共建的國內首個電池整包梯次利用儲能電站項目於8月6日正式投入運營,運營期限為15年。該儲能電站項目規模為2M/7.2MWh(功率/容量),共分為3套子系統。
  • Highview獲英國政府1000萬英鎊撥款,年內開工250MWh液態空氣儲能項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BEIS)宣布,將撥款1000萬英鎊(約1244萬美元)幫助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液態空氣儲能項目。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個商用的液態空氣儲能系統,並將為英國輸電系統運營商National Grid提供長時儲能。Carlton Power的執行長Keith Clarke說,公司此前研究了許多不同的公用事業級規模、長時儲能技術,最後選擇了Highview的液態空氣儲能之前,因為它是可擴展的、清潔的,可以提供所需的電網服務,而且現在就可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