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醫生是什麼?是工具。
我沒有自黑,大家想起我或者需要我,大多是在「不能湊活」的時候。
比如:大姨媽來了就不走了,衛生巾一包接著一包,「太費錢」的時候;大姨媽該來的時候沒來,擔心要為「沒忍住」負責的時候;肚子裡有個「小傢伙」,但是要狠心跟TA說再見的時候;下面的分泌物異常多,內褲都洗了「沒得換」的時候……
當然了,工具也分順手和不順手的。目前看來,婦科女醫生都屬於「順手」系列,男醫生自動加入了豪華「不順手」系列。
本人,很榮幸,屬於「不順手」系列的會員。
沒有人希望自己買回來的東西有需要修的那天,身體也一樣,工具順不順手都不希望能用到。
怎樣才能不用到我們?這還真說不清,但作為「工具」本身,我可以跟你說說那些本來可以不用到我們的那些事。
別把年輕當資本,恢復力好不是你的驕傲
經手過一個20多歲的姑娘,已經流產10次了,平均3個月一次,還是一個後位子宮。
隱約記得課堂上老師說的那句:後位子宮不容易懷孕……
這個姑娘來太勤快了,我甚至都有點懷疑她不知道有避孕這件事,每次做人流的時候,都要擔心她的子宮會不會太薄了。這不,第11次的時候就出事了,不過跟子宮厚薄沒關係。懷的是葡萄胎。
※葡萄胎:是一種異常妊娠,因其特徵為胎盤絨毛間質水腫,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薄壁水泡,形似葡萄,又名水泡狀胎塊。
後來葡萄胎惡變,化療十幾個療程還沒完,還因為惡變轉移,手術去掉了顱骨的一塊骨瓣和右邊的一個肺葉。好不容易治癒了,三個月後又懷孕了,這孕育能力,在醫學界堪稱壯舉了。
後來她還是死了,原因不是上面說的疾病惡變,而是宮頸癌。
※宮頸癌:發生在子宮頸的癌症,源自於不正常細胞的生長,甚至能侵襲或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
實際上,超過90%的子宮頸癌患者都曾被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但相對而言,大部分感染的人並不會發展成癌症。如果再加上其他的高危因素,包括抽菸、常使用避孕藥、不安全性行為、多重性伴侶等,就說不來了。
顯然,這姑娘都佔全了。
該自摸的時候,別客氣
自摸這件事,除了在打麻將的時候推崇,在女性身上同樣適用。
我有一個學長,著名的乳腺科主任醫生,江湖人稱「神摸摸」,因為他用手一摸,就對乳房的疾病有了一個大概的判斷,而且正確率高達90%。
他老婆是隔壁師範學院的一枝花,擱現在就是郭碧婷那種類型的,兩個人談戀愛畢業就結婚了。學長工作忙,家裡都交給媳婦,兩個人的關係可以說是「相敬如賓」,但這詞放在他倆身上真不是啥褒義詞。敬到最後兩個人就分居了,學長一個幾十歲的男人,每天回家往「娘家」跑,還要飽受老娘的職責。
有一天,學長接到了老婆電話,說胸罩上有血,檢查後確診是乳腺癌晚期,兩個月之後就撒手人寰了。
學長打擊不小,說自己白天接觸的病人太多了,如果晚上回去主動一點,也許就可以提前發現了。
所以,女性還是得讓身體掌握在自己手裡,適當自摸是有好處的。當然了,這裡只限在打麻將和乳房自檢的時候,因為今天不打算開車,所以其他情況就不討論了。
別得了宮頸糜爛跟得了啥絕症一樣
總有人把臨床生涯比喻成見證人間百態的地方,其實吧,我覺得不用搭上臨床生涯,急診生涯就足夠了。
有天夜班來了個微胖的女人,異常大出血。滿褲子都是血,整個人都嚇懵了,哭著問我:醫生,我是不是活不成了。
出血原因既不是流產,也不是外傷,而是在小診所做了LEEP刀。
※LEEP刀:用來微創性診斷和治療宮頸疾病的專業技術,在低溫(40℃~70℃)狀態下,即可達到精細微創的切割效果,被用來止血,組織消融和收縮。
自己得了宮頸糜爛,害怕家人知道,就去了小診所治療。「醫生」說宮頸糜爛已經是重度了,在不治療就變成宮頸癌了。於是正常的她接受了一系列吃藥、打針、陰道衝洗、上藥、雷射、冷凍等等治療,然後還用上了「全世界最先進的治療方法」——LEEP刀切下來一部分組織。
宮頸糜爛是過去錯誤的稱法,正確的叫法應該是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生理期出現的宮頸的柱狀上皮外翻的生理現象。
據說醫生還「負責任」的給她看了陰道鏡檢查下的宮頸,我看了她當時看到的「嚴重的不能再嚴重的」檢查單,那上麵粉嫩嫩的宮頸照片,實在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了。
別聽自己得了宮頸糜爛就覺得自己命不久矣,花錢找罪受,正常的生理現象而已。
緊急避孕藥吃的不對你就是白吃
許多病人來做檢查的時候,都會問我:大夫,我吃緊急避孕藥了,怎麼還是懷上了?
這有啥想不明白的?全壓在緊急避孕藥上,一點後路沒有,這結果就說明你賭輸了唄!
緊急避孕藥雖說是比較安全靠譜的,但在世界性難題——避孕面前,照樣有2%的不成功率。這2%大多是因為吃的不對。
緊急避孕藥超過72小時是無效的,而且吃過後如果有嘔吐現象的話,要及時再吃一次,這些說明書都有寫。
妹子們,長點心吧,男人的鬼話相信不了,連自己都不能相信嗎?不要白吃了!
當婦科醫生這麼久,見過太多女性對健康這部分了解的太少了。這跟學歷無關,我見過大大小小拿過無數個獎項和學位證的女性,認為自己月經不調不會懷孕而中標的。
我願意再多寫一點、多講一點,如果講故事、寫文章能讓女性對自己的身體和健康能多了解一點,能讓大家知道如何更好的愛護自己,出了問題要怎麼處理或者向誰求助,懂得及時預防、分辨和護理,那我想,我存在的意義,或者這篇文章的意義,就足夠了。
最後,想科普一件事。
請善待婦科醫生,尤其是我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