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VOCers行業報告:中國VOCs監測及治理企業參與者全解析...

2020-12-05 北極星環保網

未來已來·VOCers行業報告:中國VOCs監測及治理企業參與者全解析(附各類企業名錄)

北極星VOCs在線訊:產業鏈構成及主要商業模式

本章節所定義的VOCs供給端產業鏈主要是由提供VOCs治理產品、設備、技術以及相關服務部門組成,以產品和技術為投入,向需求端客戶提供VOCs監測、治理的產品和服務,滿足需求端客戶對VOCs汙染控制和減排為目標的鏈式中間組織。如圖所示VOCs供給端上遊產業鏈則為:設備製造業、催化劑、在線監測儀、泵閥產品等行業,為VOCs的監測治理提供原料、產品設備和技術等,代表企業西玖環保;

中遊產業鏈主要包括VOCs的回收、治理和監測企業以及VOCs環保服務業諮詢服務業、工程設計及施工單位、VOCs汙染治理設施運營服務企業,該環節為整個鏈條的中心環節,代表企業聚光科技;

下遊產業鏈主要包括項目承包商、項目經銷商以及項目分銷商,此類企業則是為需求端客戶提供系統方案的綜合服務商,代表企業先河環保。我國VOCs產業發展是典型的政策驅動型產業,其下遊需求是為完成國家減排要求和環境保護目標而產生的。而與VOCs供給端產業發生關聯密切的行業主要在石化、工業塗裝、印刷、道路機動車等行業,且各個地區因工業產業的差距,排放及使用VOCs的種類產量差距較大,對產業鏈中的治理企業的需求也各有不同。在上遊製造端企業多為因市場興起的尚無較大技術含量的中小企業、中遊端多為通過收購併購跨界進入該領域的監測環保企業,國內在VOCs供給端領域尚缺乏在行業具有統治力的,且形成明顯壁壘的龍頭企業。

圖VOCs產業鏈示意圖

目前國內VOCs治理行業重點是要先完成化工園區和重點企業和工業塗裝以及其他行業的VOCs綜合治理,退出低效產能,強制重點行業清潔原料替代低產能高排放原料。國內的VOCs治理企業的商業模式多為直銷VOCs治理設備到排汙企業,和整體打包以及委託第三方投資運營這三種,然而可以被委託運營且有實力資本被委託運營的企業少之又少。隨著之後產業鏈的優化和上中下遊產業間合作加強,VOCs供給端將形成更強屏障,對跨界進入的新玩家要求更高。在運營模式上,未來將以技術公司出技術、汙染企業出資金,即第三方治理的模式進行整體VOCs在之後的發展中政府或要求所有的VOCs治理企業加裝VOC在線分析儀,以便後續VOCs收費收稅奠定數據基礎。

市場參與主體類型及企業名錄

從企業層級來看,目前國內的VOCs監測治理企業多分為四個層級,一是通過收購聯合研發轉型進入VOCs領域的上市企業,比如天翔環境與青島華世潔成立合資子公司跨入該領域,還有聚光科技,雪迪龍這種由監測領域跨入該市場的A股監測企業;二是有自主研發能力依託新型設備生產銷售拓展至工程業務層面的新三板企業;三是以銷售生產設備為主或依託高校產學研技術的中小型企業;四是在油氣、工業廢氣溶劑回收等高技術領域涉足的外資企業,該領域進入門檻較高,國內的高端玩家主要為西門子,賽默飛世爾,ABB等。以上市企業和新三板企業作為研究主體為例,在2015年之前,國內從事VOCs末端治理的企業並不多,多數企業都是以LDAR業務、油氣回收業務、以及有政府補貼的VOCs監測業務為主,以VOCs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和新三板企業不足30家。而在2017年這一年,越來越多的環保企業開始將業務切入VOCs治理領域。這些企業面對的多為工業企業客戶(包含醫藥行業)其中以環保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和新三板企業中涉及VOCs治理和監測的企業分別有15家和25家。主要從業企業詳情如下:

上市企業兼營VOCs業務企業

這部分企業有約15家,主業涵蓋了各個工業領域,也包括環保。這些企業因種種原因看到了VOCs產業的機遇,以併購、設立新公司等方式進入這一市場。但並未放棄主業實現全面轉型。若新發展的VOCs業務與主業相關連,可以利用主業積累的資源和優勢,這一新業務往往發展得不錯。即使與主業相關性較弱,因是上市公司,具有比較雄厚的財務實力,這類企業往往也有足夠的成本在此領域不斷試錯。這十餘家公司構成了VOCs治理和監測領域的重要一類競爭主體。

表上市企業兼營VOCs業務企業名錄和業務概況

中小型專業VOCs從業企業

(新三板及領先非公眾公司)

這部分企業總量較多,其中新三板企業超過10家,非上市公司中的領先型企業約30~50家。其通常專營VOCs業務,具有某項核心技術或核心產品。其業務多聚集於特定VOCs產生的工業行業領域。這一企業群體是VOCs產業圖譜中的「中產階級」,其中的分化也比較大,企業多樣性程度也較高,這一群體是投資機構的投資目標庫,也是產業併購者的標的池。當然,這些企業中也有一部分具備了往上買一個臺階的實力,IPO就是最為直接的路徑,但就在2018年初,這一群體中向IPO發起衝鋒的梅思泰克卻因淨利大幅波動被否,為VOCs從業企業上市之路蒙上了一層陰霾。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VOCs在線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VOCs在線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未來已來·VOCers行業報告:中國VOCs行業未來思考
    必須說明,在本章文本內容中,以「奇點」作為行業由平穩到爆發的轉折點的描述詞彙並非十分準確。但本報告研究者堅持在本節標題中使用這一概念確有明確的目的。環境保護,環境科學,綠色產業,這一系列概念並非僅僅指向中國或者世界其他國家當下發展活躍,錢途不錯的這一行業。其有著大得多和深刻得多的意義和內涵。事實上,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人和環境的關係史。
  • 未來已來·VOCers行業報告:1991-2018 VOCs行業發展大事記
    「十三五」期間對上述汙染物的治理行業已經進入較為平穩的發展期。而隨著對霧霾形成機理的研究不斷深入,VOCs汙染物的控制已經成為監管層的共識。因此,VOCs治理和監測行業成為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的新興市場。  大部分行業的發展都遵循了一條貫穿了起、承、轉、合幾個階段的S型發展曲線。作為一個典型的政策驅動型市場,政策和政治驅動力是VOCs治理和監測的發展歷程的主要動能。
  • 未來已來·VOCers行業報告連載7:典型VOCs排放企業分析
    VOCs綜合治理已初有成效。5套VOCs及以為治理設施均運行正常2017年4月LDAR及VOCs第二輪綜合治理工作啟動終端用戶白描分析九江石化直屬於中國石化,是中部地區及長江流域的重點企業,也是江西省唯一的大型石油化工企業,自1975年批准籌建至2015年底,累積加工原油970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200億元。
  • 中國環境監測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環境監測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在「十二五」的政策熱潮下,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發展迅速,雖市場規模較小,但未來巨大增量市場可期。**年,環境監測儀器整體銷售額達到196.4億元。隨著「十三五」規劃中對於環境監測和環境保護大數據建設的推動,環境監測產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
  • 關於召開「2019年中國國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監測與治理高峰...
    關於召開「2019年中國國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監測與治理高峰論壇」的通知各有關單位:近年來政府陸續出臺多項相關政策法規助力VOCs治理。於2016年新修訂的《大氣汙染防治法》首次將VOCs納入監管範圍,使VOCs治理有法可依。
  • 中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隨著我國工業結構調整與產業技術升級的發展,面向「高能耗、高物耗、高汙染」的監測和專用優化系統將有較大的市場需求。為了滿足實現循環經濟和節能減排的要求,鋼鐵、石化、電力、有色金屬等企業在環境監測系統和安全監測系統的需求進一步增加。
  • 2021-2027年中國霧霾治理行業調研與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同時,相關標準的提高也將會帶來環保治理設備的研發升級,推動我國自主創新實力,為大氣汙染治理行業帶來新的更多的投資機會,"十三五"末,中國大氣汙染治理總產業規模接近 9700億元,預計未來幾年,我國霧霾汙染治理的需求空間將會越來越大,行業規模也會越來越大,到**年,約達 2.1萬億元。
  • 中國環保聯合會關於舉辦「第三期揮發性汙染物(VOC)治理與監測技術...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江蘇、安徽和湖南等多個省及直轄市已進入實質性的徵收階段;VOCs作為大氣汙染的主要汙染物,成了各地治理的重點。VOCs治理市場逐步擴大,給治理企業帶來了無限的挑戰和機遇。   在我國VOCs減排與控制迫在眉睫和行業技術人才急缺的背景下,中華環保聯合會面向全國舉辦「揮發性有機物(VOCs)汙染治理與監測技術(系列)培訓班」,組織權威專家根據行業需求於去年精心舉辦了2期技術培訓,共計400餘名技術和管理人員(次)通過合格培訓;培訓內容與效果均獲得環保部門和參訓人員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
  • 中國VOCs治理現狀綜述
    其吸附速度快、吸附的容量增大、表面積大、微孔豐富等優點,將在VOCs治理的過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2.4 組合淨化技術在實際應用中,企業多採用多種組合技術來治理VOCs。如吸附濃縮+催化燃燒技術、吸附濃縮+高溫焚燒技術、吸附濃縮+吸收技術、低溫等離子體+吸收技術、低溫等離子體+催化技術等。
  • 中國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環境監測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認為,未來環境質量監測將分四條主線:一是空氣品質監測將向更廣泛區域監測發展,汙染源監測將向燃煤鍋爐、超低排放監測發展,VOC監測已被納入「十三五」規劃,在政策推動下潛在需求將爆發;二是「水十條」將推動水質監測細分領域發展;三是在國家大力推動第三方運營維護服務的背景下,環境監測設備廠商正在由單純的設備提供者向環境監測系統及運營維護轉型
  • VOCs監測治理藍海開啟 天瑞儀器迎來黃金時代
    【中國環保在線 明星企業】國家多項政策的強勢力推下,VOCs已經成為「十三五」期間新興的大氣汙染治理市場,市場空間將遠超傳統大氣汙染物治理的市場規模。天瑞儀器作為我國VOCs應對專家,依託多年分析儀器研發生產經驗,憑藉國內領先的技術與產品,有望在未來一段很長的時期內,呈現高快速發展勢頭。
  • 中國土壤修復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土壤修復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截至**,國內從事土壤修復業務的企業已超過100家。從土壤修復產業化發展的趨勢來看,未來土壤修復的重點領域將集中在城市汙染土地開發及汙染農田兩大板塊。生態修復產業潛在的高成長前景,更是吸引了眾多機構的關注和追捧。
  • 2020-2024年中國酒店機器人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
    近年來,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國家高度重視智慧機器人產業,先後出臺了多項利好政策,目前智慧機器人已經被當作社會勞動力的一部分應用在多個行業中。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酒店機器人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在國內多家大型酒店積極進行智能化轉型,不斷加快布局智慧酒店行業,引入了一系列智能服務設備,酒店機器人正是其中一類。
  • 淺談石油化工VOCs治理技術
    VOCs除本身具有汙染外,也是二次汙染物特別是細顆粒物的重要成因因素,加強石油化工vOCs治理就顯得尤為重要。1VOCs治理的重要性近年來,揮發性有機物(vocs)大量排放引起的霧霾、光化學煙霧等區域大氣汙染問題,嚴重威脅公眾健康。
  • 2020-2026年中國土壤銅汙染治理行業現狀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2020-2026年中國土壤銅汙染治理行業現狀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對我國土壤銅汙染治理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調研分析,並對未來土壤銅汙染治理市場發展趨勢作了闡述,還根據土壤銅汙染治理行業的發展軌跡對土壤銅汙染治理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土壤銅汙染治理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vocs處理廠家淺析小型毛細管的節流問題
    vocs處理廠家淺析小型毛細管的節流問題   vocs處理廠家,認準無錫冠亞,專業生產供應vocs處理廠家,品質好,價格低。本公司專注研發做vocs處理廠家, 可按需求量身定製,免費提供監測服務等。
  • 中國霧霾經濟行業現狀調研與未來前景趨勢報告(2021年)
    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化時期曾出現「霧霾」天氣,西方國家在治理「霧霾」方面採取了許多應對措施,如洛杉磯、倫敦、巴黎等治理霧霾經驗值得我國借鑑。  截至**,中國PM2.5的嚴重化,一方面將加速全國各城市PM2.5監測網絡的覆蓋,以便提供即時性的監測數據;另一方面,將倒逼PM2.5防治系統工程全面進入到汙染源治理領域,相關行業領域廢氣處理將進入深水區。
  • 環境部:2018年2.8萬家企業完成VOCs治理 2019年有 哪些部署?
    為提醒人們防範臭氧汙染,從2015年起,全國338個城市1436個空氣品質監測站點均開展了臭氧濃度監測,逐小時向社會公開。有人藉機炒作中國的臭氧汙染,在實時公開的情況下,是沒有用的。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臭氧汙染防控。臭氧的形成主要是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大量排放,在高溫強光照天氣下形成,解決臭氧汙染問題的核心就是協同減少兩種汙染物的排放量。
  • 報告提出「數據大治理生態體系」概念 包含三大類指標
    報告提出,數據大治理生態體系具有多物種、多角色、流動性等三大特徵:多物種是指這一體系中的參與者眾多,企業、公眾、政府是數據大治理的主體,但也包含行業協會、產業聯盟、消費者保護協會、媒體、智庫、國際組織等機構在內的眾多利益相關體;多角色是指生態體系中的參與體可能同時擔任著不同的角色,既是數據的生產者也是數據的使用者,各司其職又相互關聯和支撐;流動性是指由於數據的虛擬性和高流動性
  • 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措施現狀與發展趨勢
    2企業VOCs治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2.1治理現狀通過現場調查研究,以江蘇沿海某化工園區為例,在產的涉VOCS排放的企業有108家,其中近兩年已開展VOCs整治的企業有76家,這76家企業大多屬於小型企業,在VOCs治理過程中多採用傳統的回收或單一的銷毀技術,76家調查樣本企業中採用活性炭吸附的有1家,冷凝技術的有5家,吸收技術的有10家,冷凝+吸收技術的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