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蟒袍有九蟒五爪,也有八蟒四爪,如何通過蟒袍來區分官員品級

2020-12-06 左都御史

清代王公大臣的服飾具有鮮明的特點,正常情況下,我們通過頂戴花翎和補子就能分辨出官員的品級大小。不過,在有些場合下,官員們會穿的更為正式。比如參加大型慶典禮、筵席等活動時他們往往頭戴吉服冠,身著蟒袍。要從這些蟒袍中分辨出官員的品級,就不那麼容易了。

清代官制服飾中分為朝服和吉服,是王公大臣和文武百官最重要的官服。蟒袍原承襲於明朝官員蟒袍之制,以繡蟒多少為官製品級差異,繡蟒多則級別高,繡蟒少則級別低。

此外,繡蟒的蟒爪數量也是劃分官位高低的一種形式,繡蟒相同但蟒爪數量不同,也是決定官員高低的標誌。從史料記載和一些實物來看,這種繡蟒、蟒爪的限制在清代初期、中期和晚期曾有所變化,而且在定製後的執行上也並不是非常嚴格。

按清代定製,蟒袍之上繡九蟒五爪者,只有皇子和親王、郡王可以使用,皇子蟒袍最為尊貴,顏色為金黃色,而親王、郡王蟒袍只能用藍色、石青色。除了皇子和親王、郡王,以下各級官員繡蟒只能為四爪之蟒。

據乾隆《欽定大清會典圖典》所載,清朝品官的蟒袍定製為:袍料用藍及石青諸色,袍為四開裾,袖端為馬蹄袖,袍緣鑲織錦片金。

按照一品至九品官階之分,其繡蟒及蟒爪之數分別為:文、武一品至三品官袍,通繡九蟒,蟒為四爪;文、武四品至六品官袍,通繡八蟒,蟒為四爪;文、武七品至未入流官袍,通繡五蟒,蟒為四爪。由此可見,蟒袍只能大概劃分出品級高低,而並不十分具體。

況且,清代蟒袍的顏色也是五花八門,除了黃色蟒袍必由皇帝恩賞外,王公大臣、文武百官諸色皆可使用,較常見的有紅色、藍色、紫色、綠色等多種。由於蟒袍諸色鮮豔,繡工考究,所以民間將官制蟒袍稱為「花衣」。

王公貴族及文武百官身著蟒袍入宮參加慶典活動,被稱為「花衣期」。清宮的「花衣期」主要集中於皇帝的萬壽節前三日至後四日。這斷時間,諸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均要穿著蟒袍入宮,共同慶賀皇帝萬壽聖誕。

康熙五十二年(1713),為慶祝康熙帝六十大壽,特傳旨文武百官除上朝著朝服外,全部著蟒袍以歡慶聖祖之壽。乾隆十六年(1751),為慶祝皇太后花甲聖壽,乾隆帝傳旨王公百官皆穿蟒袍,共同於宮內外舉行大規模慶典,不理刑名。

乾隆皇帝八十歲誕辰時,宮內製定了為期21天的「花衣期」。其間,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均身著蟒袍入宮歡慶,刑部官署停止刑事處理,大臣呈遞遺疏或是奏請撫恤等事不能在此時遞進,違者將受到嚴懲。

除了各色蟒袍外,在清代官制蟒袍中,以金黃色最為尊貴,是為蟒袍當中特殊之袍。按清朝典制規定,金黃色蟒袍只有皇子可著用,即使是皇帝的兄弟也不得使用此炮,除非是特別恩賜。乾隆初年時,乾隆帝對宗室諸王多有賞賜,大半王公得賜金黃色蟒袍,但其後賞賜漸少。乾隆晚年,僅有定親王和怡親王兩人受封賞。嘉慶初年,僅有榮恪郡王一人受賞。

此外,還有一種蟒袍的形制比較特別,這種蟒袍稱為麒麟蟒袍。它是清代冊封藩屬國派出的史臣才能穿用的禮服,此舉以示隆重。而且這種麒麟蟒袍只限於辦差期間穿著,任務完成後就要上交給朝廷。

相關焦點

  • 龍和蟒的區別 龍和蟒如何區分
    除此之外,在我國古代,龍鳳通常指的是一國之王和一國之後,只有他們的衣服上才可以繡龍鳳,而太子的衣服上繡的是蟒。那麼,龍和蟒如何區分呢?一起來看看吧!  龍和蟒的區別  龍是中國等東亞國家古代神話傳說生活於海中的神異生物,為鱗蟲之長,司掌行雲布雨
  • 清朝龍袍、蟒袍之間有什麼區別?什麼情況下必須穿蟒袍?
    九條用金線織出來的龍。這九條龍分別位於前襟三條,後襟三條,兩肩兩條,裡襟一條。過去中國常認為「九」這個數字最尊貴。所以,在一些皇家器物中,經常可以看到。除此之外,龍袍上還有一些代表吉祥的裝飾,如龍袍下擺會放一些珊瑚、犀角等雜寶,代表著「四海昇平」的含義。
  • 衣服上有「龍」就是龍袍?教您區分龍袍、蟒袍、飛魚服!
    明朝龍紋,細緻逼真第二、蟒袍。蟒袍圓領、右衽大襟,因為衣服上繡有蟒紋而得名,別名花衣,是古代官員禮服,身著蟒袍是古代士大夫最高榮耀。蟒與龍非常相似,區別為龍有五趾而蟒少一趾,只有四趾。也可將蟒稱為「四趾(爪)龍」。
  • 郭德綱老師想要的蟒袍,到底需要多少錢
    郭德剛老師說過一句話: 嶽雲鵬都送我好幾件蟒了,郭麒麟你什麼時候送我? 說的是,嶽雲鵬一直在我身邊,送我幾件蟒袍,我的兒你什麼時候送我一件,讓我好穿在身上掛念你。
  • 古代只有皇帝獨享龍袍,為啥包公可以穿「蟒袍」?別被電視劇給誤導了!
    古代只有皇帝獨享龍袍,為啥包公可以穿「蟒袍」?別被電視劇給誤導了! 我國古代每個人都能分出三六九這樣的級別,對每一個不同的級別都是有具體的規定來做的事情。而古代中的商人是最不討喜的,等級不僅比農民還低,吃的穿的都是有規定的。
  • 五爪二角龍什麼時候成為皇帝的專有特權?(下)
    同期書畫鑑賞家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中也有類似的觀點,這後來成為眾多繪龍的基礎要點。宋代第二特色就是出現四爪龍,這依據是「爪似鷹」,其中以南宋畫家陳容畫龍最為有名,尤善畫水墨龍,其中所有龍的指爪皆為四爪。(南宋 陳容 《九龍圖》局部) 宋代在服飾制度上延續唐代,然而在民間繪畫上並無限制,並且也沒有對龍的指爪做出規定。
  • 說文解字:龍、蛟、蛇、蟒、蚺、虺在神話傳說中有什麼區別?
    甲骨文裡龍有四十多種寫法,個個生龍活虎,或獠牙龍鬚,或長尾盤旋,曼妙無匹。形象為:馬面,蛇身,鷹爪,魚尾,鹿角。一般能力吞雲吐霧,呼風喚雨。其中燭龍是創世神,呼吸為風雨,睜閉眼為晝夜。《說文解字》:蛟,龍屬。池魚滿三千六百,蛟來作水中王,能帶領魚群飛。
  • 《微博》郭德綱要買蟒是什麼梗
    「郭德綱要買蟒」這一個梗是什麼意思大家知道嗎?郭德綱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一位相聲演員,在最近突然有一個有關郭德綱的一個梗出現,那就是「郭德綱要買蟒接下來小編就給各位玩家小夥伴帶來了《微博》郭德綱要買蟒是什麼梗,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看。
  • 龍袍和蟒袍有什麼區別?什麼樣的人才能穿蟒袍?
    可想這一件衣服的工藝是有多麼的精湛。龍袍和蟒袍有什麼區別?什麼樣的人才能穿蟒袍?不過對於古代的衣服,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不一樣的團,像是皇帝,肯定就是龍了。皇后是鳳凰,大臣們也是分為文臣和武臣,服裝上的團也是不同的。不過,有的時候,也能在臣子的衣服上看到龍的圖案。龍只有皇帝才可以用的,為什麼大臣的衣服上有龍但是皇帝卻像沒看見一樣呢。
  • 蟒天神王、九使考(一)
    蟒天洞主又稱蟒天神王、焦蟒神王,舊稱蟒蛇王或蟒王,夫人劉氏封為種痘夫人。有子三人分別為九使、十使、十一使。
  • 從皇家特典到時尚潮牌:飛魚服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
    明代前期有嚴格規定,享受過賜服待遇的人才有資格穿特殊紋樣的衣服,此外在皇家重大典禮上,作為儀仗隊的錦衣衛和內官們也可以穿上賜服紋樣的華麗服飾。但到了明代中後期,那可就是「蟒袍輪流穿,明年到我家」了!賜服紋樣被濫用,蟒服首當其衝,這種情況至少在明朝前期就已出現。
  • 原石上的蟒帶是什麼?
    蟒帶在成分相同的情況下,細粒結構比粗粒結構的抗風化能力強,所以凸出來的蟒帶一般是細粒結構,而凹進去的蟒帶結構較粗,這樣的蟒帶我們稱為「種蟒」。有綠的部分比無綠的部分抗風化能力強。所以說原石內部綠色的地方凸出來會形成了蟒帶,這樣的蟒帶我們稱為「色蟒」。蟒帶是判斷原石內部有沒有種、色等標誌之一。
  • 巖蟒與森蚺,誰更厲害?為什麼?
    巖蟒巖蟒也就是非洲巖蟒,它是非洲最大的蛇類,常見於有巖石的草地附近,尤其在人類的居住地(如農場)活動較為頻繁。從外觀上看,成年巖蟒有著平均5米左右的體長,它的體色以棕色為主,並且身上布滿了不規則的花紋。由於非洲巖蟒與緬甸蟒是近親,所以二者外觀非常相似。
  • 蚺和蟒的區別 蚺和蟒有什麼區別
    大家都知道,蟒是體型比較大的蛇類,但一般蟒蛇沒有毒。而蚺也是一類體型巨大的蛇,但它和蟒蛇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那麼,蚺和蟒的區別在哪裡?你知道嗎?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蚺和蟒的區別  1、科目分類不同:蚺是一類體型巨大的蛇,屬蚺科、蚺亞科;而蟒是一類體型較大的蛇
  • 翡翠樹蚺與綠樹蟒兩者就外觀來說看來極為相似
    翡翠蟒,產於亞馬遜河流域國家。分布在南美洲大多數國家的熱帶雨林中 雖然沒有其他亞種,但是因為分布國家的不同而有許多體色和花紋的差異。
  • 科學家首次發現蟒和蚺的「趨同進化」現象
    蟒和蚺在生物分類學中分屬不同的科,但都是體型巨大的蛇,比如網紋蟒和森蚺,都能長到近8米長。它們都用扼殺的方式殺死獵物。但實際上,它們的共同祖先生活在70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  通過研究來自美洲和澳大利亞的近2000件蟒和蚺標本的頭部形狀,研究人員發現,由於棲息的自然環境相似,蟒和蚺雖獨立進化,卻發展出了類似的外觀和特性。
  • 極其黏「樹」的翡翠精靈——綠樹蟒
    綠樹蟒的變色過程是飼養這種爬行動物的樂趣所在,綠樹蟒在變色的過程中,有不同的&34;,這在飼養寵物中也被稱為&34;。很多人在網絡上看到&34;的圖片,不知道這到底是哪種蛇,事實上它們是顏色發生變異的綠樹蟒。不過這種變異發生的概率很低,目前在國內我們很難見到藍色綠樹蟒的實物,只能通過圖片或者照片來欣賞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