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剛老師說過一句話:
嶽雲鵬都送我好幾件蟒了,郭麒麟你什麼時候送我?
說的是,嶽雲鵬一直在我身邊,送我幾件蟒袍,我的兒你什麼時候送我一件,讓我好穿在身上掛念你。
蟒袍又稱為花衣,京劇中的"蟒袍"源於明、清時代。因為與皇帝的龍袍款式大致相同,所以又被稱為"象龍之服",只是衣身上所繡的龍為四爪,比皇帝的龍袍少了一爪。而皇家之龍有五趾,所以四爪龍為蟒。蟒袍俗稱"行頭",是一種特定的表演服飾。
蟒是裝飾性極強的服裝,它繼承了中國歷代服飾追求意境美,體現精神意蘊美的傳統,即以服裝來裝飾人體。其長袍闊袖的服裝造型,具有莊重感;華美的裝飾圖案,賦於象徵意義。
蟒的另一大特點是可舞性強,它擺脫了自然生活形態,不束腰,服裝可任意擺動以表示人物情緒;它借用誇張後形成的水袖,豐富表演動作,傳達人物感情。
文玩這種東西都能炒出天價,蟒袍這種實用性遠大於文玩的東西,價格必然不會低。
梅蘭芳先生有一件蟒,就是唱《貴妃醉酒》時穿的那件,京樣蘇繡,光金絲就用了好幾斤。後來傳給他的兒子梅葆玖先生。幾十上百年的老物件,照樣光潔如新,雍容華貴大氣得很。
這件蟒袍當時的價格,如果換算到現在,估計得要好幾百萬。
既然郭老師是個從事傳統文化的藝人,平常自然是喜歡一些有文藝氣息的東西。有一次于謙生日,郭老師就送給于謙一個鳥籠子,其貌不揚。可是于謙是懂行的,知道這個鳥籠子的價值,別看外表簡陋,實際上價值將近二十萬,于謙喜歡得不得了。
好的蟒袍肯定不便宜,好奇地在網上搜了搜,品質不錯的現貨得幾萬元。
郭老師說過,能縫製好蟒袍的人很少,需要提前預約。選料子加上各種點綴,純手工縫製,估計能入得了他眼的蟒袍應該需要:
六位數以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為什麼千百年來經人傳頌。因為寄託情感啊,一件破衣服不值錢,但母親對遊子衣服的一針一線,對孩子情感寄託是無價的啊!
郭德綱老師穿上兒子送的蟒袍,可以感覺兒子仿佛就在眼前。當然,郭老師也會為兒子感到自豪;每個人都沒法免俗,碰到朋友可以顯擺一下:
瞧,這是我兒子送給我的蟒袍!你看一看,感覺怎麼樣?
不知道你認為這蟒袍需要多少錢呢?